遊泳跳水出發對於學習遊泳來說,並不是十分重要,但是了解或者學會這項技術,往往會讓你更加自信,優秀的人在出發就已經領先,成為最靚的仔,博得美女掌聲,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在4種泳姿當中,除了仰泳在水中出發以外,其他的都是在跳臺上出發。
跳水臺出發的技術動作有多種(蹲踞式、擺臂式、抓臺式),由於抓臺式入水應用最加廣泛,就以抓臺式為例。
抓臺式
準備姿勢:
站在出發臺,兩腿距離與肩部同寬,腳趾扣住出發臺前沿,雙手抓住出發臺下沿,抓臺方式可寬,可以窄,全憑個人喜好。
膝蓋彎曲130-140°左右,上體貼近大腿,身體重心前傾,頭部不要抬起,眼睛注視出發臺下的水面。
起跳騰空:
準備好後,準備起跳,腳趾用力蹬出跳臺,雙手向上提拉,使重心前移,頭部始終不要抬起,在身體達到最高點使,腰部彎曲屈體,快要結束時,雙手向前下方伸出,雙腿向上方擺動,讓整個身體呈流線型。
入水滑行:
入水時,身體需保持流線型,雙臂充分伸直,雙腿併攏,腳背繃直,這時,身體已在水下,手和頭部稍抬起,繼續保持跳水速度滑行,當速度衰減至遊泳速度時,做遊泳動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入水之後要儘量向前方伸展滑行,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入水位置,身體是一個整體,保持手部和頭部位置在水下1.2-1.4之間,切勿扎得太深,太直,那就真成跳水了。
仰泳的出發動作在水下進行的,動作也十分複雜,除了職業選手或者應用比賽,一般人基本用不著,給個圖了解一下吧。
三言兩語介紹一下,選手抓住出發臺前扶手,聽到預備口令後,身體向上略微抬起,出發時,雙手向後擺動,迅速併攏伸直,腳用力蹬牆,和出發臺入水一樣的,都是雙手先入水,身體,最後雙腳。緊繃身體,腳背繃直,依次入水,滑行做反蝶泳腿動作,這樣的動作超難的,但是做好了是不是很帥氣?
轉身動作:
蛙泳和蝶泳的轉身動作一樣,自由式和仰泳轉身動作也基本相同,略微小區別。
快速的轉身,能讓你在泳池更快、更實用地進行遊泳
下面來講一下蛙泳和蝶泳的轉身,它們兩者並無太大區別。
蛙、蝶泳轉身:
在最後的幾次划水時,你需要觀察池壁與你之間的距離,好調節划水節奏,要瞄準池壁,好確保動作完整性。
雙手前伸,水下觸摸池壁,這時,面部保持水下,當一隻手扶住池壁,一隻手往轉身方向伸出,同時,膝蓋發力,旋轉身體。
這時,抬起頭部,換氣並重回水中,扶牆手臂從水面沒入水中,雙手併攏伸直,注意,身體做好流線型準備時,膝蓋彎曲,準備蹬牆,蹬牆開始,滑行,轉身完成。
蝶泳的轉身幾乎和這一模一樣,就不多提,這個動作其實在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為了大家方便理解,介紹的有點暈頭轉向。
自由式、仰泳轉身:
需要觀察池壁,最後離池壁大約一臂距離時,把划水手回拉,下巴緊貼胸口,雙腳做一次小蝶泳腿動作助力,頭向水下鑽,抬高臀部,膝蓋拉近胸口,注意,臉部有朝向水面時刻,所以利用鼻子呼氣,防止鼻腔進水,身體蜷縮,蜷的越小,轉的越快。
這個轉身是在水下做「前滾翻」動作,大家基本都懂前滾翻吧,水下翻個跟頭。
仰泳的轉身基本相同,唯一區別是:
在到達泳池上方5米標誌線時(就是瞄準池壁),開始計算5米需要多少劃臂動作,在最後一次動作完成時,從仰泳位轉換自由式體位,然後「前滾翻「轉身,轉完之後在水下保持仰泳體位,同時鼻子呼氣,防止鼻腔進水,圖片就不放了,和自由式一樣的步驟。
手打不易,點讚來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