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跳水與轉身動作(核能)

2020-12-27 救生小佘

遊泳跳水出發對於學習遊泳來說,並不是十分重要,但是了解或者學會這項技術,往往會讓你更加自信,優秀的人在出發就已經領先,成為最靚的仔,博得美女掌聲,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在4種泳姿當中,除了仰泳在水中出發以外,其他的都是在跳臺上出發。

跳水臺出發的技術動作有多種(蹲踞式、擺臂式、抓臺式),由於抓臺式入水應用最加廣泛,就以抓臺式為例。

抓臺式

準備姿勢:

站在出發臺,兩腿距離與肩部同寬,腳趾扣住出發臺前沿,雙手抓住出發臺下沿,抓臺方式可寬,可以窄,全憑個人喜好。

膝蓋彎曲130-140°左右,上體貼近大腿,身體重心前傾,頭部不要抬起,眼睛注視出發臺下的水面。

起跳騰空:

準備好後,準備起跳,腳趾用力蹬出跳臺,雙手向上提拉,使重心前移,頭部始終不要抬起,在身體達到最高點使,腰部彎曲屈體,快要結束時,雙手向前下方伸出,雙腿向上方擺動,讓整個身體呈流線型。

入水滑行:

入水時,身體需保持流線型,雙臂充分伸直,雙腿併攏,腳背繃直,這時,身體已在水下,手和頭部稍抬起,繼續保持跳水速度滑行,當速度衰減至遊泳速度時,做遊泳動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入水之後要儘量向前方伸展滑行,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入水位置,身體是一個整體,保持手部和頭部位置在水下1.2-1.4之間,切勿扎得太深,太直,那就真成跳水了。

仰泳的出發動作在水下進行的,動作也十分複雜,除了職業選手或者應用比賽,一般人基本用不著,給個圖了解一下吧。

三言兩語介紹一下,選手抓住出發臺前扶手,聽到預備口令後,身體向上略微抬起,出發時,雙手向後擺動,迅速併攏伸直,腳用力蹬牆,和出發臺入水一樣的,都是雙手先入水,身體,最後雙腳。緊繃身體,腳背繃直,依次入水,滑行做反蝶泳腿動作,這樣的動作超難的,但是做好了是不是很帥氣?

轉身動作:

蛙泳和蝶泳的轉身動作一樣,自由式和仰泳轉身動作也基本相同,略微小區別。

快速的轉身,能讓你在泳池更快、更實用地進行遊泳

下面來講一下蛙泳和蝶泳的轉身,它們兩者並無太大區別。

蛙、蝶泳轉身:

在最後的幾次划水時,你需要觀察池壁與你之間的距離,好調節划水節奏,要瞄準池壁,好確保動作完整性。

雙手前伸,水下觸摸池壁,這時,面部保持水下,當一隻手扶住池壁,一隻手往轉身方向伸出,同時,膝蓋發力,旋轉身體

這時,抬起頭部,換氣並重回水中,扶牆手臂從水面沒入水中,雙手併攏伸直,注意,身體做好流線型準備時,膝蓋彎曲,準備蹬牆,蹬牆開始,滑行,轉身完成。

轉動身體

蝶泳的轉身幾乎和這一模一樣,就不多提,這個動作其實在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為了大家方便理解,介紹的有點暈頭轉向。

自由式、仰泳轉身:

需要觀察池壁,最後離池壁大約一臂距離時,把划水手回拉,下巴緊貼胸口,雙腳做一次小蝶泳腿動作助力,頭向水下鑽,抬高臀部,膝蓋拉近胸口,注意,臉部有朝向水面時刻,所以利用鼻子呼氣,防止鼻腔進水,身體蜷縮,蜷的越小,轉的越快。

這個轉身是在水下做「前滾翻」動作,大家基本都懂前滾翻吧,水下翻個跟頭。

仰泳的轉身基本相同,唯一區別是:

在到達泳池上方5米標誌線時(就是瞄準池壁),開始計算5米需要多少劃臂動作,在最後一次動作完成時,從仰泳位轉換自由式體位,然後「前滾翻「轉身,轉完之後在水下保持仰泳體位,同時鼻子呼氣,防止鼻腔進水,圖片就不放了,和自由式一樣的步驟。

手打不易,點讚來一發。

相關焦點

  • 重慶88歲老婆婆天天跳水遊泳,希望90歲還能跳臺跳水
    跳水一會兒她浮上水面,說剛才跳水動作不標準,腿有點曲,要再跳一個。反覆下來,續婆婆共跳水4次。隨後她在水中遊泳,蛙泳、蝶泳、仰泳~~~各種泳姿自由切換,像魚兒一般自由自在。馬上90歲的人了,跳水、遊泳、打排球,活得跟年輕小姑娘一樣青春活力。不光自己,她還帶動社區內一眾老小學習遊泳,並鼓勵他們堅持遊泳。續海珍退休前是高級統計師,可能是因為職業問題,老婆婆記性很好,對數字極其敏感,親人朋友的電話,很多她都能背下來。
  • 帥哥們跳水穿三角,遊泳穿平角,有沒有科學道理?
    要說哪種運動可以展現給我們最美好的肉體,大叔當然首選水上運動的跳水和遊泳。理由很簡單,穿得最少露得最多,男性比女性更吸睛。而且男性跳水與遊泳運動員的身材往往勻稱修長,肌肉線條也很分明。如果再加上面容英俊,那簡直就是完美。
  • 今天有人在大均遊泳跳水,當場死亡?真相是...
    今天,兩則小視頻在景寧人的朋友圈裡瘋傳一群人在溪邊跳水遊泳突然一名男子從距離水面二十多米的懸崖上跳下重重的摔在水面上男子浮上水面後,不省人事當時有一名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和朋友到石樑坎底村來遊泳,他出於好玩從距離水面二十多米的懸崖上跳入水中,因沒有掌握好落水技巧,造成後背及後腦撞擊水面,當場昏厥,後被朋友從水中救起。在朋友的及時搶救下,數分鐘後小夥子恢復了知覺,並在休息了一段時間後與朋友一起離開。事發後當事人及周圍群眾並沒有向公安機關報警。
  • 91歲重慶婆婆遊泳跳水樣樣來 自稱19歲 不讓別人喊她婆婆
    91歲的她,不僅能暢遊水中,還能跳水。前段時間,天氣炎熱,續海珍每日到區遊泳館,義務指導別人遊泳,受她指導的人不在少數。除了遊泳、跳水,她還能玩微信,用電腦,看教材,編口訣,做美篇,做伏地挺身……如此「開掛」人生,是如何養成的?
  • 2012奧運會項目——遊泳
    自由式俗稱「爬泳」,是競技遊泳中速度最快的泳姿,行進時兩臂輪流由前向後滑行,動作像爬行。    仰泳俗稱「背泳」,遊進時,兩腿交替上下打水,由大腿發力帶動小腿,上踢下壓,以提高身體位置,並起推進作用。    蛙泳模仿青蛙遊水動作而取名,遊進時人體俯臥水面,一次劃臂配合一次蹬腿和呼吸,構成一個完整動作。
  • 冷知識丨田徑、遊泳、體操女運動員為何只穿三角運動褲?
    三角褲更適合體育運動我們常見的體操、遊泳、跳水、田徑等項目,需要運動員做出大幅度地擺動、轉身、奔跑等動作,如果身穿平角褲或者運動短褲的話,它們就會緊緊地貼住腹股溝和大腿根處的肌肉,做出下蹲或做其他大幅度動作時就會有束縛感,但三角褲就不會有這種感覺。
  • 跳水女運動員為何總愛做這個動作?看看傅園慧痛苦的表情就知道了
    經常觀看遊泳或者跳水比賽的朋友一定會發現,大部分女子選手在進行跳水前,一定都會用手拉一下自己的泳衣,雖然這樣的舉動並不能幫助運動員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卻像是一種潛在的默契在選手之間存在,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選手都要選擇做這樣一個「多餘」的動作呢?
  • 跳水名將退出國家隊,改名換姓入日本國籍,女兒竟成日本跳水冠軍
    我國曾有一位跳水名將退出了國家隊,並改頭換姓加入日本國籍,他的女兒竟成為了日本跳水冠軍。伴隨著我國對於體育事業的重視,我國已走過運動行業的窘境,現在國民素質普遍提高,加之國家有專業的教練,以及我國的體育事業越發強大,我國的跳水領域更是不斷地發展,其中不乏一些跳水名將。蘇薇就曾是一位令我們驕傲的跳水運動員。如今她已經改名叫馬淵崇英。
  • 遊泳轉身的8個重要技巧
    遊泳轉身的8個重要技巧 原標題:遊泳轉身的8個重要技巧1、接近池壁約五公尺時,立即調整距離
  • 自由式前滾翻轉身最後一下動作,到底依靠的是什麼力量?
    關於自由式轉身,前滾翻是不錯的選擇。
  • 跳水皇后高敏現身橋頭
    600分跳水大關的女運動員。高敏在跳板跳水職業生涯中共斬獲70餘枚金牌、蟬聯兩屆奧運會冠軍;不僅曾「勝」極一時,而且創造了亞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世界盃、世錦賽、奧運會7年全勝的「神話」1987年在第五屆跳水世界盃賽中,再奪跳板跳水金牌1988年在第二十四屆奧運會上,以580.23分的絕對優勢獲得跳板跳水金牌,實現了「三連冠」,並成為我國第一位奧運會跳板跳水金牌獲得者。
  • 兒童遊泳中心線上課堂 | 遊泳技術規範(二)遊泳前熱身運動
    今天我們開講第二階段線上遊泳課程的第二課,希望小朋友們始終保持遊泳學習的熱情,雖然暫時不能面對面傳授和學習遊泳專項知識與技能,但是老師們將會採用多種形式的組織和方法,有效應用音頻圖片,和實景影像等技術,進一步傳授身心與健康、遊泳技術與技能、訓練與競技等知識點,提高大家的認知水平,和學員們一起抗擊疫情,並行教與學,期待小朋友們快樂健康地成長,今天介紹自由式的比賽規則和遊泳前的熱身運動,通過我們的線上課堂教學
  • 中國首屆國際懸崖跳水大獎賽決出名次
    中新社福州十月十六日電(記者 羅欽文)中國首屆國際懸崖跳水大獎賽今天在福建連城縣閉幕。哥倫比亞的奧爾蘭多·杜丘、美國的達斯汀·韋伯斯特、澳大利亞的喬伊·祖伯爾分獲前三名。  此次在連城縣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冠豸山舉行的懸崖跳水賽,不僅在中國是首次舉辦,而且在亞洲也是頭一回舉行。
  • 遊泳可以瘦腿嗎
    核心提示:遊泳是一項很有趣的運動,而且屬於一種有氧運動,遊泳可以讓人的身姿變得更美妙,其減肥塑身的效果是大家公認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通過遊泳達到了自己理想的減肥目的,而有些大腿比較粗的人也想通過遊泳來瘦腿,那麼遊泳可以瘦腿嗎?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英跳水小王子測試HTC U11 十米臺後空翻跳水自拍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8日報導,英國跳水小王子託馬斯戴利(Tom Daley)為了測試HTC新款旗艦U11的邊框按壓拍照和防水功能,多次嘗試在從十米跳臺後空翻跳水並自拍,完美照片顏值吸睛。
  • 跳水小丫張家齊擁抱新希望
    去年3月的世界跳水系列賽北京站上,初登國際賽場的盧為還有些不適應記者們的長槍短炮,略顯靦腆地回答著記者們拋來的各種問題。這時的張家齊適時恰當地扮演了「師姐」的角色,在一旁小聲地提醒自己的搭檔盧為:「你多說一點兒。」   2018年的武漢跳水世界盃上,14歲的張家齊收穫了女子10米臺單人和雙人兩項冠軍,成為中國跳水「夢之隊」中又一位年輕的世界冠軍。
  • 跳水小花手盧為/張家齊為中國跳水拿「第五金」
    本報訊(記者  劉艾林)7月14日晚,2019遊泳世錦賽跳水項目的第五項決賽——女子雙人10米跳臺的角逐在韓國光州南部大學市立國際遊泳館上演,結果並不出乎意外,第一次代表中國隊出徵世錦賽的兩位小姑娘,北京的張家齊和四川的盧為通力合作,以345.24分技壓群芳奪冠,為中國跳水隊拿到了世錦賽開賽以來的第五枚金牌,也完成了中國跳水隊該項目的世錦賽十連冠
  • 姿勢不當遊出「遊泳肩」 預防遊泳肩有妙招
    無論是為了消暑、鍛鍊身體還是健身,遊泳對於市民來說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可是有不少人在遊泳中受傷,尤其是在遊泳中出現抽筋和遊泳後出現肩關節疼痛最為常見。有人會感到困惑,遊泳為什麼還會傷肩?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 拜登的核能拯救計劃:美國兩黨或將共同支持國內核能發展
    儘管,參議院很可能落入共和黨的控制之下,但美國兩黨可能會罕見地在低碳能源方面達成一致意見,共同支持國內核能發展。美國核能智庫「全球安全夥伴關係」主席肯尼斯·盧恩戈表示:「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不太可能放慢核能領域正在進行的項目。」核能是美國少有的兩黨共同關注的問題之一。
  • 遊泳:遊泳學習中難度比較大的三項
    蝶泳對人體力量要求極高,以200蝶為例,使用展翅動作連續在水中匍匐前進200米,對胸腹和腰都是一個莫大的負荷和考驗,從練蝶泳的運動員亦經常飽受腰傷困擾,曾主攻200米蝶泳的美國著名遊泳健將菲爾普斯也對這一項目表達出一種極其痛苦的心理,不然,200蝶怎擔當得起三大魔鬼項目之一的「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