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美軍鋼盔上為何會別著「黑桃A」?這個典故可以追溯到一戰

2020-12-24 hawk26講武堂

在不少老照片或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越戰美軍士兵的鋼盔上,會別著一張或幾張撲克牌。

其中以黑桃A為主,當然其他牌也有,但還是黑桃A數量最多,甚至有人還別著好幾張黑桃A。這肯定不是為了玩「捉黑槍」,但你是否知道它的含義?這個話題說起來非常有趣,甚至有些歷史了。

大家是否好奇黑桃A的圖案為何會比較大?原來是18世紀初英國政府對製造撲克的商人徵收「撲克牌稅」,黑桃A由政府印製,然後高價賣給商人,以這樣的方式徵稅。為了防止商人自製黑桃A,出於防偽的考慮,將黑桃A的圖案設計得複雜一些,因此越來越多,比其他A都要大。而這個特點保留了下來,直至今天。

撲克牌以成本低廉、容易攜帶、玩法多樣等特點,成為士兵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只要休息的時候,到處可以看到聚在一起打牌的士兵。

法國陸軍最早將撲克牌的花色作為重型裝備的識別符號,在坦克上刷上不同的撲克牌花色,來代表不同的單位。這種方式既便於戰場識別,又可以迷惑敵方,實在是很聰明的做法。

二戰時期,撲克牌的圖案更多出現在戰機上,主要用於作為個性化裝飾。同時由於撲克牌中的「A」,英文讀作「Ace」,與戰鬥機王牌飛行員的「王牌(Ace)」相同,就算為了圖一個好彩頭,也要刷一波。

後來,黑桃A又有了「死亡」的含義,對於軍人來說死亡總是伴隨左右,倒也是沒有任何禁忌。

越戰時期,美軍試圖通過這種代表死亡的「黑桃A」來恐嚇對手。通常的做法就是在被打死的遊擊隊員屍體上扔一張「黑桃A」,代表把死亡牌發給了敵人。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他們特別會選用有骷髏圖案的「黑桃A」。為了保證自己有足夠的撲克牌可以發,不少美國士兵會專門訂購一些「黑桃A」,而某些部隊也會為士兵發只有「黑桃A」的撲克牌。

越戰時期,可以看作美軍士兵個性最突出的年代,他們的盔罩簡直可以作為藝術品進行展示。「黑桃A」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還有更多的故事值得我們去發現。

相關焦點

  • 越戰最經典士兵照:這個美國兵後來怎樣?鋼盔上的字一語成讖
    今天,風哥來說一張越戰的經典照片。 1965年6月18日,越南南部的保榮市簡易機場,美聯社攝影記者霍斯特·法阿斯隨機拍攝了第173空降旅大隊的美軍士兵,這是最著名的一張。
  • 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
    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美軍可以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為何不敢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越南戰爭的結果,是美軍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付出了約5.8萬名士兵的生命以及兩千多億美元的軍費開支之後,仍舊沒能消滅在南越的北越滲透武裝人員。
  • 鋼盔對士兵生存有多重要?不戴鋼盔的解放軍浴火奮戰,九死一生!
    美國M1鋼盔實際上,鋼盔並不能擋住子彈和炮彈。然而,在戰場上,除了子彈殺傷之外,還包括大量的彈片。炮彈在爆炸後,會散發出大量尖銳彈片,以增加範圍性傷害。這時候,鋼盔的作用就至關重要的了!鋼盔是一戰時期,由英國人首先發明,到一戰後期,各國效仿,紛紛大量配備鋼盔。佩戴鋼盔後,傷亡率顯著降低,主要在於它能夠有效抵擋彈片傷害。相反,若是沒有佩戴鋼盔,一旦頭部被彈片擊中,則九死一生!戰時醫療條件本來就較為落後,因此,佩戴鋼盔也許不能贏得戰爭,卻具有保命作用。
  • 用鋼盔蓋住手榴彈,可以在爆炸中倖存麼?美軍實戰經驗揭曉答案
    手榴彈可以說是戰場上使用比較頻繁的一種武器了,相信大家看電視劇的時候也總是看到這樣的情境,戰士們總是打著打著就會扔手榴彈到敵方陣地。兩軍混戰時,一枚突然出現的手雷的確能給敵人帶來不小的麻煩。這時候大家就想到了戰士們的頭盔,那麼在手榴彈快爆炸時,用鋼盔迅速蓋住手榴彈,能在爆炸中倖存保住命嗎?美軍實戰經驗揭曉答案,我們來看看美國大兵的操作。手榴彈最開始構造和分類都很簡單,後來也發展出了幾個不同的大類,就是主用手榴彈、特種手榴彈以及輔助手榴彈,後兩種大多數都不具備太大的殺傷力,例如閃光彈和煙霧彈。
  • 志願軍戰士戴鋼盔嗎?《金剛川》吳京和張譯戴鋼盔,是對還是錯?
    其中有一個地方被很多人指出——志願軍戰士怎麼戴鋼盔啊?在電影中,吳京、張譯等飾演的志願軍高射炮兵部隊的戰士們都戴著鋼盔,而很多影迷指出,在老電影和紀錄片中,我們的志願軍都沒有佩戴鋼盔,而且在我軍歷史上戴鋼盔也是很後面的事情了!
  • 英、法、德在一戰時期的鋼盔競賽,法國頭盔的突出物其實有大用處
    但布洛迪鋼盔誕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它也沒有換造型,這裡除了英國人的固執以外,也側面證明了這款頭盔還是可行的。雖然躲在戰壕裡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自身的生命安全,可戰壕普遍都是露天的,飛濺的炮彈碎片和工事殘骸一樣會對會對裡面的士兵造成不小的傷害,尤其是脆弱的頭部。
  • 電影《金剛川》中,志願軍戴鋼盔符合真實歷史嗎?(上)
    而在大眾的潛意識中,志願軍似乎並沒有佩戴鋼盔,因此有朋友對於這一點會有疑問。事實上關於志願軍戴不戴鋼盔的話題,曾經引起過廣泛的討論,不過由於當時掌握的材料有限,所以也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本文便從我軍在戰爭年代繳獲、使用鋼盔的事實講起,結合抗美援朝戰爭的實際情況,來跟大家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越戰戰爭中,北越的地道有多可怕?給美軍帶來沉重打擊
    越南戰爭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當時腐敗的官員激起了民眾反抗。當美軍建立好立足點,然後追捕北越遊擊隊的時候,遊擊隊卻在挖幾百公裡的地道,這些地道可以用來安全地儲存物資,秘密地穿越戰場,甚至對美軍進行伏擊。最初的北越地道是在二戰後挖的,因為越南戰士試圖甩開法國殖民當局。但當美軍到來並實施猛烈的空襲行動後,挖地道的工作就爆發了,使地下隧道成為一種更安全的出行方式。
  • 凡爾登百年紀念重演:一戰中最慘烈,最長的戰役
    這幅表現了一戰早期的法軍軍服,依然是普法戰爭時期的樣式,法國特色的直筒軍帽,深藍色軍服上衣和猩紅色軍褲,這種軍服在武器精度大為提高的一戰戰場上過於顯眼,所以不久後就被淘汰。1915年起法軍開始裝備世界上第一種鋼盔亞德裡安式鋼盔,並換裝淺藍色軍服,前者提高了單兵防護能力,後者提高了隱蔽性。
  • 紀錄片中志願軍沒有戴鋼盔,《金剛川》吳京和張譯戴鋼盔合理嗎?
    紀錄片中志願軍沒有戴鋼盔,《金剛川》吳京和張譯戴鋼盔合理嗎?從小看抗戰電影,或者長大了看紀錄片,我們都是看到日軍或者美軍會戴著頭盔參加各種戰爭。但是我們中國解放軍卻從來沒有帶頭盔作戰的形象,要帶也是很靠近現代,直到國家富強以後鋼盔才開始普及起來。
  • 背負式彈鏈箱源于越戰?美軍研發「鋼鐵俠」裝置,卻用處不大
    ,一名肌肉發達的特種兵徒手提著一挺加特林機槍,身背一個背負式彈鏈箱一條柔性輸彈帶從身後連接到供彈機。但若將一條長長的彈鏈一直掛在槍外,難免在叢林中發生鉤掛,而美軍所提供的100發彈鏈盒使用起來也是諸多不便,不僅會使槍身重心嚴重左偏,早期的彈鏈盒甚至是用硬紙殼和帆布製作的,在更換彈鏈盒時也很不方便。
  • 對越還擊戴布帽,付出血的代價,兩山輪戰配發國產鋼盔,表現優異
    這種思路,非常類似於一戰期間德國面對英法的銅牆壁壘組織的暴風突擊隊,而在直軍內的美軍觀察員,更是將其形象的稱為「鐵帽子旅」(Tin-Hat Brigade),這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首支成建制裝備制式鋼盔的部隊。
  • 二戰中防彈能力最強的鋼盔!盤點德國歷代鋼盔的型號|老照片
    該型號採用了新式的兩部分頦帶的設計,可以更加方便地將頭盔襯墊而不是頭盔外殼固定在頭部。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位於M1916型鋼盔兩側的耳部的凸起部分被移除了。關於這個改變的一個錯誤的解釋,認為是為了在佩戴鋼盔時,使用野戰電話更加方便。實際上,移除這個凸起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阻隔士兵的聽力,並減少回聲。
  • 信不信,從一頂鋼盔上就能看清敦刻爾克撤退背後的真相
    問大夥一個問題,就是英法聯軍中,為什麼英軍使用的鋼盔看起來像草帽呢?大夥們考慮過這個問題嗎?說到英軍鋼盔,二戰期間用的最多的就是MkII軍用鋼盔了。它雖然看起來夠不帥氣,但十分具有代表性——因為它的外形看起來像是「草帽」、「飛碟」。
  • 揭秘:越戰美軍在越南嫖妓泡妞,荒淫糜爛的日常!
    從1961年到1975年,美國捲入越戰長達14年時間。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消耗了美國大量財力物力人力,而且也嚴重影響了士兵的鬥志,再加上美軍軍紀較為鬆散,因此很多美軍在夜店流連忘返,可謂是聲色犬馬,無所顧忌。
  • 臺灣名嘴:美軍傳奇狙擊手「白羽毛」在越戰中大顯神威!
    臺灣名嘴:美軍傳奇狙擊手「白羽毛」在越戰中大顯神威! 原標題:臺灣名嘴:美軍傳奇狙擊手「白羽毛」在越戰中大顯神威!
  • 越戰為何讓美國國內掀起反戰浪潮,這組圖片會告訴你答案
    越戰是美國人心中的一塊傷疤,他不僅對美國的社會發展和文化生活影響深遠,也左右了世界格局的走向。越戰使得美國國內反戰運動愈演愈熱,而尼克森政府對於肯特大學的殘酷鎮壓幾乎讓美國走向分裂的邊緣,無論是嬉皮文化還是毒品的泛濫都讓美國社會備受折磨。
  • 《團長》中出現的四種鋼盔:細微之處見真章,每頂都不簡單?|軍情晚報
    軍人使用頭盔來保護自己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即便是大家認為不是很注重頭部防護的秦軍,實際上在秦陵中也出土了石片頭盔的文物;而現代頭盔的鼻祖其實可追溯到一戰時期,實踐證明,防護性較好的鋼盔可極大地減輕炮彈破片對軍人頭部的殺傷。
  • 從《現代啟示錄》走向越戰:他們在為何而戰?
    若他的家人知道他已經離他們有多遙遠時,他們會怎麼想?他跟他們決裂了,然後,跟自己也決裂了。我從沒見過一個人被如此的隔絕和撕裂。這個他是庫爾茲上校,曾是美軍在越戰中最優秀的軍官之一,富有人道主義,聰明幽默,美國軍官們這樣評價他。但他也是本片主人公,美軍上尉威拉德所要「處決」的對象。找到他並終結他的統治,是威拉德的使命。
  • 越戰影響持續至今?戰爭綜合症影響國民心態,讓美國怕輸也拖不起
    美軍雖然在朝鮮已經有過失敗的經歷,但畢竟留下了韓國作為擴張東北亞影響力的門戶,並非毫無收穫。因此,美軍在越戰開始前懷有相當濃厚的信心。 美軍首次登陸越南,許多人認為這會是一次迅速簡單的「度假」 但後續事態的發展超出了美國政府和軍隊的想像,美軍身陷越南戰爭泥潭達10年之久,越南戰爭問題成為這一時期歷屆美國政府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