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格南,圈裡人稱大師,鼓搗影像的高手,吃貨圈美食視頻《意食流》的視覺總監,平時工作多於生活,卻總能得空尋到一碗好面,據說是獨闖外地時和好友養成的嗜好。他覺得,麵館即江湖,就像廣告裡說過的,「打尖還是住店?吃麵!」,麵館融會著江湖俠氣,五湖四海之間,一碗麵,能收盡人生百味。
· 小鹹湯面說起小鹹,記憶裡首先想到的不是面,而是那些三兩好友在夜晚酒足飯飽後,吐露出的青島文藝小段裡,總少不了「小鹹」兩字,比如某年著名民謠歌手萬曉利來青演出,除了夜晚泡在酒吧裡唱歌,其他時間都呆在小鹹麵館,可見小鹹的江湖不光有門,還有朋友足足的面子。
而小鹹的面,顧名思義,一個字「鹹」,兩個字「齁鹹」,鹹不一定是海鹽的緣故,更多的是滷子內濃稠的醬香味,小鹼面的軟彈,再配上小蔥花小蒜瓣挑一筷,面和著牛肉一起入口,酸鹹的脆豆角就這麼嘎嘣嘎嘣的在嘴裡一起下肚,這便是小鹹的江湖。
· 重慶濱哥小面
自從陳曉卿拍出《舌尖上的中國》,馮格南就對重慶小面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原因正是那句頗有底氣的旁白「清晨,一碗小面下肚,重慶人才算真正醒來…」。
細說小面,因做法簡單精煉而得名「小面」,但紅稠的湯底下卻精煉而不簡單,細數下來,黃豆、燙菜、蒜泥、芝麻、花生碎等佐料不下十種,面小料足,所謂的「寬湯窄面」也就是這個意思,伴著濃烈的紅油辣子的香爽,這兒小面吃的,就是那麼一口巴蜀大地的匪氣。
· 陝西西安小吃(小白麵館)
小白麵館,第一印象不是白,而是小。小白是真的小,這也是青島幾家特色麵館的顯著特點,小而精,面品豐富,從難寫的biangbiang面到臊子麵,中原能悉數念出的麵食基本都涵蓋了。
好好說說油潑褲帶面,它因尺寸寬而得名,上桌前熱油澆淋在辣子上,香氣逼人。但也有西安朋友一起吃麵時提到,地道的油潑麵,熱油澆淋,首先逼出的是蒜香味,所以朋友吃油潑麵時從不放辣子,如果你感興趣,下次不妨也試試這種吃法。
· 馬家拉麵
從名上看,一眼就懂是清真館子,位於大鮑島內的老城區,這趟街上它算絕對的大店,每到飯點,屋內屋外滿滿全是人,如果你沒有牢記要點的菜名,老闆會毫不留情的把你喊到一邊背熟了再點,沒得辦法,店大就是任性。
主打牛肉拉麵,面呈嬌嫩黃色,湯底泛著青黃的油花,幾片牛肉飄在湯麵上,讓人不捨得咬下去。當然,遇到任性的店也要有任性的吃法,是不是馬家拉麵的老主顧,就得看你要的是不是加細面,口感絕對不一樣。
·秦晉小吃
和馬家拉麵同在高密路,夏日裡排檔擺滿半條街,食客絡繹不絕,他家的特色就是大,量特別大!秦晉主打刀削麵,有N種做法,可以油潑也能配雪菜,更有人特喜歡吃他家的辣子,一放一大勺,亡命的很。烤肉保持著四方路的老配方老味道,至於具體味道,吃貨們,就自己慢慢去嘗吧。
·私味牛肉麵
對這家店的興趣來自坊間的一則傳聞,據說某日他家掛出廣告「今日打烊,老闆招聘老闆娘去了」,如此可見老闆也是一任性的主。當然這只是傳聞,但好味道絕不只是傳說,去他家吃的就是牛肉麵,牛肉醬香軟爛,麵筋道不粘牙,好吃量又足,重要的是一定要點一份酸豆角,這酸爽搭著牛肉麵簡直是絕配!
中午時分,店裡打包的顧客人手一張撲克牌,不時聽到只有青島人才能聽得懂得對話「老闆,大虎的面好了木有?」「還木有,老K的面好啦……」吃著面聽著牌,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夠級主題麵館,熱鬧的很。
·關中情懷
裝修真是對的起店名,處處顯露出關中的味道,皮影、條凳、窗欞子,看一眼就知道是個吃麵的地方。推薦這兒的岐山臊子麵,麵湯酸辣臊子夠足,面也是勁道有餘,再配上烤大腸和冰峰,頂頂的關中味兒,這頓就吃的超級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