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思文(中國優秀脫口秀演員,編劇)
來源 | 鳳凰網讀書(ID: ifengbook)
幽默源於優越感。這個理論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我們熟悉的「精神戀愛」祖師爺柏拉圖和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這個理論說的是,每一個幽默的情境都有一個優勝者和一個失敗者,笑就是突然意識到自己比別人優越時的表現。
簡單來說,就是你看到別人出糗、尷尬的時候,會下意識地比對一下,發現自己「還不錯啊」,進而產生優勝心理,就會笑了。你看在很多喜劇節目裡,演員都會營造各種窘境,看上去很滑稽,但他們就是通過這樣的自我調侃讓觀眾產生優越感,從而發笑。
優越感最典型的運用,就是你平常會遇到的自嘲和吐槽。
自嘲是調侃自己,吐槽是調侃別人。通過對自己或對他人的調侃,讓聽者感到「哇,我還不錯」,於是產生一種優越感,覺得輕鬆好笑,自然就和你拉近了距離。
-1-
犯錯誤效應:不完美才討人喜歡
為什麼善於自嘲或恰當吐槽的人,能在聊天中讓人覺得容易親近、情商高呢?我想先跟你分享一個我好朋友的故事。
我有個女性朋友,她非常完美,才華橫溢,長得漂亮,有氣質(這個朋友不是我),還非常知書達理,做什麼都非常得體、妥帖。但是她非常苦惱。
苦惱什麼呢?她跟我說:「為什麼我明明挺好相處的,可是大家表面上跟我都關係不錯,但實際上怎麼總是很有距離感的樣子?真羨慕那些跟誰都自來熟的人。為什麼我好像就從來沒有過特別親近的朋友呢?」
我說:「因為你表現出來的就是很完美啊,沒有一個真實的人是完美的。」
她聽了覺得很奇怪,因為她盡力表現得完美,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喜歡她,怎麼反而成了產生距離感的原因了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它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門術語,叫作犯錯誤效應。生活裡受人歡迎的,往往並不是那些極其完美、挑不出半點瑕疵的人;相反,如果一個人有才華,同時也會犯點小錯誤,會極大增強他的吸引力。
這個理論的提出者是美國當代最傑出的社會心理學家之一埃略特·阿倫森。他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請所有志願者聽同一段錄音,錄音內容是四段演講。這四段演講的演講者中,兩位表現得才能出眾、不相上下,另兩位則略顯平庸。才能出眾和才能平庸的兩組演講者中,各有一位在演講中不小心打翻了咖啡。阿倫森要求志願者按照自己的喜好為四位演講者排序。
結果統計發現,才能平庸的自然排序也靠後。但是最受人喜愛的並不是那位表現出眾又毫無差錯的演講者,而是那位才能出眾卻打翻了咖啡的演講者。
對於這一現象,心理學家給出了兩種解釋:一方面,一個完美的人給人的感覺是不真實的,可能很好,但並不可愛。一個完全不犯錯、沒有弱點的人會讓人感到不安、不真實。所以,哪怕這個人很好,人們往往也會感到他不可接近,從而敬而遠之。
另一方面,人本身就會出於自我保護而避開那些更完美的人。因為跟太優秀的人在一起,會顯得自己沒那麼好。別人過於完美,自己就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差的。沒人會真的喜歡一個讓自己自慚形穢的人。所以,生活中你會聽說閨蜜嫁入豪門後兩人反而漸漸疏遠的事,就是這個道理。
適當地暴露缺點、犯點小錯,其實是在向別人傳遞「我願意把有缺陷的一面展示給你」「我很真實」「我沒有攻擊性」這樣的信息,別人自然就容易放下戒備,覺得你很友好、很容易親近。
在與人溝通中,自嘲和吐槽可以說是用來恰當暴露你一些可愛的小缺點、減少攻擊性的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了。
下面我就為你介紹一下,在日常交流中,如何恰當、得體地用好自嘲和吐槽。
-2-
得體「自嘲」的三條建議
你在自嘲的時候,無意中就讓對方產生了優越感,對方會覺得輕鬆,感到開心,你們的關係自然也就拉近了。
可能有朋友會說,這聽起來容易,但實際操作好像還是挺難的。一方面是覺得不好意思,不知道調侃自己什麼;另一方面,也會擔心自嘲不好,會不會真的顯得自己不那麼優秀。
這裡我給你三條建議:
要真的吐槽自己的缺點或窘境。
你自嘲的缺點應該是你能接受的。
處於高位的時候,適合用自嘲。
喜劇演員金靖在2020年央視春晚上的表演
1. 要真的吐槽自己的缺點,或窘境
自嘲的時候一定要說自己真實的缺點。只有說得真誠,這個自嘲才能夠成立。千萬不要抱著假裝謙虛的想法,把自嘲作為一種手段,其實是想讓別人誇你。
比如,我們身邊常常有這樣的女性朋友,身材苗條,打扮精緻,卻成天說「哎呀,啥時候才能減肥成功啊」 「我覺得我現在都老了」「你看我又胖了」。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很想說:「是啊是啊,你怎麼就這麼胖呢?」但你如果這麼說,她一定跟你絕交。因為她希望你說的是:「哪有哪有,你明明就很年輕!這麼苗條!」
這不叫自嘲,也不叫幽默,這叫「作」,這樣往往會給身邊人很大的壓力。同時別人會覺得自己在被脅迫,不得不說一些虛偽的讚美之詞。久而久之,就會讓人覺得你有距離感了。
你要做的是吐槽自己的真正缺點,並且是別人看得見的缺點。這要求你對自己有相對客觀的認識,知道自己的薄弱點在哪兒。
我們脫口秀演員經常喜歡在臺上調侃一下自己的名字、身高、長相、年齡、收入等,所以矮、胖、醜、窮、年紀大都是比較常見的吐槽點。
比如,我就經常調侃自己矮。因為我不說,別人也會不停地說。小時候大家老在一起嘲笑我矮,有人問我:「你最喜歡什麼運動啊?」我會說:「我最喜歡扣籃!」
我的好朋友梁海源是著名的「窮人」脫口秀演員,他有一個經典的段子就是調侃自己窮的。
有一天我問我爸:「爸爸你這麼窮,那我是不是一個『窮二代』?」我爸說:「怎麼可能,我們家都窮了八代了。」
同學聚會聊天的時候,調侃自己窮是一個特別受歡迎的話題。因為現在大家的經濟壓力都很大,聽到一個人自嘲窮,會感覺到「原來有人比我還慘」,無形中大家會產生優越感,聊天的氣氛也就變輕鬆了。
如果你有勇氣,還可以調侃自己丑。演員黃渤對外貌的自嘲就很有藝術,他說:「其實我長著的是一張抗抑鬱的臉,我最帥的一般都是背影。」
有朋友會說,調侃自己的缺點難度還是有點大,因為缺點像是對自己的評價,怕自己放不開。沒關係,首先,你可以選擇一些你能接受的、不嚴重的小缺點;其次,除了自嘲缺點之外,還可以自嘲一下自己遇到的窘境。
窘境人人都會遇到,而且窘境往往和對你這個人的評價無關。大家聽了只會覺得你也太慘了、太好笑了,但人還挺樂觀,從而對你產生更多的欣賞。
比如,我的同事龐博是一個很優秀的人,聰明,長得帥,還是《脫口秀大會》第一季的冠軍,看上去好像他很難找到什麼缺點來自嘲。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這些特質就是完美得不真實,很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但是他在第二季《脫口秀大會》上就調侃了自己遇到的窘境,用自嘲向大家袒露自己有多慘,一下子就和觀眾拉近了距離。
兩期沒上了,觀眾朋友們,想死你們啦。
前兩期我全被淘汰了。你們可能知道,我之前是「脫口秀大王」,這個好笑的人設崩沒崩,我不知道,但我心態已經徹底崩了。但是後來思考了一下,我覺得,其實人設崩了之後我還挺輕鬆的,畢竟一直保持人設是一件特別特別累的事。
你們可能不知道,在過去的兩年裡,自從我上次拿了冠軍之後,我們公司就開始有一個都市傳說:「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龐博接不住的梗。」甚至有時候老闆在群裡想展現一下幽默又沒有成功的時候,還會專門@我:龐博出來接一下。我有時候走到電梯那邊接他,發現那裡沒有人。
當時現場的反應特別好,龐博上來第一句「兩期沒上了」,吐槽自己連續被淘汰的窘境,也告訴你「我現在不是脫口秀大王了」,一下子就把自己從高位拉到了和交流對象更近的位置。你一聽心裡就會產生一絲優越感:這麼優秀的人也有今天。
然後他接著說,自從得了冠軍之後壓力有多大,生活中要時刻想著「接梗」,還有到電梯接錯的時候。這又是一個真實的窘境。你不由地想:「還好不是我」。這樣,龐博就通過自嘲讓大家笑了,也讓他變得更可愛了。
脫口秀演員 龐博
你在生活中也可以仿照著試一試,把你遇到的尷尬、慘痛的經歷,用調侃、自嘲的語氣向朋友說一說。比如,狼狽地趕飛機、趕火車的經歷;陪孩子寫作業,寫到一半「發瘋」的經歷;和重要客戶見面,一緊張摔了一跤的經歷;等等。朋友會覺得你很信任他們,你的形象在他們心目中也會變得很真實、很可愛。
2. 你自嘲的缺點和窘境應該是你能接受的
這一點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自嘲雖然看上去是一種自我貶低和放低身段,但事實上,只有足夠自信和接納了這些缺點、窘境的人,才能自嘲。
比如,李誕總是自嘲眼睛小,那是因為他已經完全接受了這一點。一個人真正在意的東西是沒有辦法拿出來自嘲的。如果你硬是要調侃自己在意的事,場面會變得非常尷尬,因為你不像是在開玩笑,而是在攻擊自己,會讓人覺得心疼,同時倍感壓力。
我有兩個朋友,都是胖胖的女生。其中女生A 特別在意自己胖這件事,只要周圍人一說到關於體重和體型的話題,她馬上就會引到自己身上,先調侃自己一下:「誰能比我胖?!」
但她其實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提前將話搶過去就是怕別人開她玩笑。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往往能明顯地感覺到她的不快。看似是自嘲,其實她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悅。這樣的自嘲反而讓在場的其他人感到尷尬,不敢繼續說話。
而另一位女生B,雖然也有些胖,但她不太在意身材這件事。有人調侃她的時候,她總會說:「哎呀,工作壓力一大就想吃東西,我的體重還真是和咱們部門的業績成正比啊!」大家一聽,哈哈一樂,覺得她很有意思。
這兩個女生之間的差別在於,女生A並不接納自己胖這件事,她對「胖」感到自卑卻希望用自嘲來化解;而女生B可能也不喜歡自己胖,但是她接納了自己的形象,能看到自己胖但是努力工作,是帶著自信在自嘲,給人的感覺就會非常不一樣。
這裡我給你的建議是,選擇你能接受的缺點和窘境自嘲,避開你心裡還不能觸碰的話題。
3. 當你處於高位的時候,適合用自嘲
自信的人才能自嘲。我這裡所說的高位,不一定指外在條件,還有一種高位是指優勢心理地位。
我們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一個相對的心理位置,當你處於優勢心理地位的時候,就適合自嘲一下。
比如,兩個人談戀愛,一定有一方主動,一方被動,主動的那一方適當自嘲,能給兩個人的關係增添情趣。再比如,外形上長得好看,有時候會有優勢,好看的人如果還能自嘲一下,會讓人產生更多的好感。
相反,如果你在聊天時處於低位或劣勢的心理地位,就不要自嘲了。因為你在心理上已經沒有優勢,自嘲只會讓你的處境更加尷尬。自嘲主要是用來減少你的攻擊性。
-3-
好的「吐槽」一定要善意
說到溝通技巧,很少有人說吐槽,好像吐槽給人一種不那么正面的感覺。在你和其他人的日常交流中,如果說自嘲可以幫助你適時暴露缺點,和對方拉近距離,那麼,你是否有這樣的體會:你和一個人關係更進一步,甚至達成某種默契,往往是在你們可以一起吐槽別人或者相互吐槽的時候。你們的關係越親密,你們互相調侃、吐槽的話題點就越多。
因此,吐槽並不一定是什麼負面行為,它甚至是你和一個人能夠親密溝通的標誌。吐槽指的是用調侃、戲謔的方式去說一個人或一件事。如果自嘲是開自己的玩笑,那麼吐槽就是開別人的玩笑。
但要注意一點,這個玩笑必須是善意的,如果夾雜著攻擊、指責和尖酸刻薄,那可不是吐槽。
只是不巧,很多人都誤把攻擊、指責、尖酸刻薄當作吐槽和幽默,這也是為什麼你聽到一些人說了不合時宜的話,又補了一句「我不過是開玩笑」的時候,會感到不舒服。所以,我對於吐槽的建議只有一條,就是吐槽必須善意。
當你吐槽一個人的時候,只有對他的態度是友好的,說出來的話才會好笑;如果你對他是厭煩的,你的吐槽就會讓聽者感到很不適。甚至可能同樣的話,因為背後的情緒不同,在一些人(善意的人)那裡覺得是好笑的,在另一些人(非善意的人)那裡馬上就可能變得很不友好,而別人也會感受到這種不友好。
是善意的玩笑,還是惡意的貶損,其實我們一聽就知道。
-END-
本文節選自
《說笑》
作者: 思文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