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好生命之氣 老人鍛鍊謹防十個錯

2021-01-18 溫州新聞網

  編者按:生活當中,我們難免會碰到各種瑣碎小難題。掌握一些竅門,略施小計,也許就可以讓生活難題迎刃而解了。人民健康網《健康生活小竅門》專欄,為您出謀劃策,用「小心機」化解「真危機」。

  如何養好生命之氣

  氣看不見、摸不著,卻可以推動血液在體內運動,促進能量轉化、汗液排出、大小便排洩等,調控著人體的新陳代謝,維繫生命進程。

  1.少言語養真氣。

  真氣又叫元氣,人體各個臟腑器官的生理活動都要靠真氣來推動、激發和溫煦。少言養生,就是不能隨意讓肺氣耗散。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一天到晚不停地說話。

  2.戒色慾養精氣。

  精乃腎之主,縱慾太過,易耗散精氣。因此,節慾養精是養氣原則之一,切不可房事過度。

  3.薄滋味養血氣。

  飲食要清淡,多吃蔬果,少吃肥肉、辛辣、油膩等食物。

  4.咽津液養臟氣。

  古代養生家常把唾液稱為金津、玉液,有灌溉、滋養五臟六腑的作用。大家平時可試試「吞津」法:用舌頭舔唇、齒、上顎等部位或在口腔內攪動,待口水增多,在口中鼓漱吸吮後,再慢慢咽下。

  5.美飲食養胃氣。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飲食結構合理、規律飲食可保護脾胃功能。

  6.少思慮養心氣。

  心主管人的精神活動,思慮過度或重壓之下容易損耗心氣,因此不要過分思慮,更不要鑽牛角尖。

  老人鍛鍊,謹防十個錯

  1.長時間跳廣場舞傷膝蓋。

  為什麼跳廣場舞容易受傷?如今,廣場舞難度越來越大,通常會設計很多身體旋轉、下肢扭轉的動作,這些動作對身體重心控制、下肢力量和穩定性都有較高的要求。動輒一兩個小時以上的舞蹈時間,意味著關節長時間連續使用。

  跳廣場舞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難度並不是越高越好,適當控制時間和運動強度有利於保護膝關節。每次跳廣場舞不要超過1小時,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2.爬牆、甩肩易導致肩袖撕裂。

  肩袖撕裂傷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臨床上有不少這樣的患者,他們大多數都有肩膀疼痛史,誤以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過運動緩解。

  老年人在小區健身時,喜歡頻繁做一些上舉的動作,包括單槓或吊環中的轉肩、棒球的投球、舉重的抓舉、甩肩、爬牆等。其實,這些反而增加肩關節的負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

  3.「燕兒飛」、仰臥起坐傷椎間盤。

  有些老年人會鍛練腰背肌,動作叫「燕兒飛」。「燕兒飛」是一種不錯的運動姿態,但不一定適合老年人。因為老年人關節、椎間盤老化,有關節增生、椎管狹窄等問題,伸展過度會加劇關節的擠壓和碰撞,增加椎弓的應力,造成骨折,同時讓椎管更狹窄。

  仰臥起坐也不適合老年人。仰臥起坐時要把雙腿蜷起來練腹肌,力度太大,已超過國際勞工組織對椎間盤限定的150牛的定力,會增加人體腰椎部位的負荷,讓老年人椎間盤退變更加嚴重。

  大多數中老年人的頸椎、腰椎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再加上骨質疏鬆,做仰臥起坐很容易給頸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再加上仰臥起坐時,頭部的變化較大,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很容易造成血壓升高,發生意外。

  4.大強度、高難度鍛鍊升血壓。

  有些老年人覺得,運動強度越大、運動量越大,越有益於健康,這樣才能達到鍛鍊的目的。但是爆發性的運動,可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運動貴在堅持,而不是在於速度和強度。

  5.爬樓梯、登山鍛鍊加大關節損傷。

  在城市中,爬樓梯被不少老年人列為鍛鍊項目。他們認為,這種健身可以在家門口進行,不需要額外場地,不用專門時間,方便快捷。其實,爬樓梯的過程中,膝關節的壓力明顯增大,膝關節的反覆撞擊,周而復始的重複動作,無疑會加大膝關節的損傷,誘發膝關節疾病。

  登山是膝關節損傷的高發項目,與爬樓梯類似,同樣容易損傷膝關節。下山時膝關節所受到的衝擊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5~8倍,加重髕骨軟骨面和半月板的損傷。

  6.頭頸部繞旋練習易出現意外。

  很多老人經常做頭頸部繞旋練習,認為這樣對頸椎好,也有利於緩解頸肩部的酸痛。但如果老年人患有重度動脈硬化,甚至頸動脈斑塊形成,頭頸部劇烈繞旋,可能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跌倒事件,重則造成動脈斑塊脫落,危及生命。

  老年人進行頭頸部鍛鍊要適度,應降低動作幅度、速度和繞旋力度。兩側及前後擺動的幅度應該控制在180度以內,不時靜歇2~3秒,以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7.運動損傷後「熱敷」會更腫。

  運動不科學或身體不協調,可能導致老人腳踝扭傷等情況,局部組織會疼痛、腫脹。有些老年人會立即採用「熱敷」方法,認為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痊癒速度。

  需要提醒的是,出現運動損傷(如腳踝扭傷)後,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在損傷24小時內進行冷敷(如冰塊、冰毛巾),將傷處組織內溫度降低,使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滲液,有利於控制病情的發展;24小時後才可以進行熱療,加速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活血散瘀、消腫、減輕疼痛的作用。

  8.倒走練習易摔倒。

  常能看到早晨在公園晨練的大爺大媽特別愛倒著走路,覺得這樣更能達到鍛鍊大腦和四肢的效果。殊不知,老年人的平衡力、視力、反應能力等均有所下降,倒走極易出現摔倒、崴傷等意外。

  9.空腹晨練小心頭暈。

  對於老年人來說,空腹晨練很危險。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腹中已空。不進食就進行1~2小時的鍛鍊,會導致熱量不足,再加上體力的消耗,會使大腦供血不足,哪怕只是短時間也會讓人不舒服。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暈,嚴重時會出現心慌、腿軟、站立不穩。心臟原本有問題的老年人可能突然摔倒,甚至猝死。老年人的運動項目一般都不劇烈,晨練前少量進食不會有什麼麻煩,且多數老年人時間充裕,簡單吃一些食物不會耽誤太久。尤其對於胃部常有不適的老年人來說,晨練前適量進食是一種好的保健方法。

  另外,老人晨練最好等到太陽升起之後再開始,這樣才是最安全的鍛鍊。

  10.運動憋氣加重心臟負擔。

  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減退,用力憋氣時,可能會因肺泡破裂而發生氣胸。

  憋氣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胸悶心悸。此外,憋氣時因胸腔的壓力增高,回心血量減少引起腦供血不足,易發生頭暈目眩,甚至昏厥;憋氣之後,回心血量驟然增加,血壓升高,易突發腦血管相關疾病。

  因此,像舉重、拔河、硬氣功、引體向上等需要憋氣的運動項目,老年人不宜進行。

  氣虛體質勤練「五功」

  現代研究表明,低強度且多次的鍛鍊,可在一定程度上強化氣虛體質人群的臟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對其抗病能力有一定改善作用。這裡給大家推薦五種簡便易行的功法,不妨堅持練習。

  1.拋空。端坐在椅子上,左臂自然屈肘,掌心向下放在大腿上;右臂屈肘,掌心向上,模擬向上拋物的動作3~5次,然後換左手重複以上動作。以上全部動作為1組,每天練習5組。

  2.蕩腿。選一個較高的椅子,高度以端坐狀態下兩腳自然下垂而足尖不觸及地面為準。兩腳懸空,前後擺動10~15次,逐漸增加擺動的幅度,每天練習3~5次。開始擺動腿前,也可以在座位上小幅度、緩慢地左右轉動身體3次,以加強益腎強腰的功效。

  3.摩腰。端坐在舒適的座椅上,並適度松解上衣及腰帶,以不妨礙摩腰動作為度。兩手掌掌心相對,快速摩擦至略發熱後,將兩手掌心置於後腰,進行較快的上下摩擦。待手掌變涼後,再次搓熱掌心,繼續重複上述摩腰動作,直到腰部感覺發熱為度。每天做3~5次為宜。

  4.默念「吹」字。兩腳併攏直立,兩臂從體側提起,向後與腰部摩擦3次後,緩慢、勻速轉至體前,呈抱球狀。隨後身體微微下蹲,兩臂隨之下落於膝蓋上部,下蹲同時呼氣,心中默念「吹」字。呼氣時,身體下蹲至膝蓋不超過足尖時,慢慢吸氣,站起,同時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連續做6~10次為一組,每天做3組。

  5.揉足三裡。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在外膝眼下3寸。取穴時可以將同側手的掌心置於膝蓋處,手掌貼膝蓋自然下垂,無名指指尖處約為足三裡穴。按摩時可以拇指點按或點揉足三裡,每側30秒,左右交替重複3~5次。按摩的力度以按壓後拇指指甲變白為度。

  搓筷子,預防感冒

  筷子是家家戶戶最常見的餐具,其實它還有想不到的養生保健作用。

  中醫學認為,與腳部一樣,手部也有很多反射區,人體的各臟腑器官、四肢孔竅在手部均有其對應的部位。不斷刺激手部穴位,能使內臟受到良性刺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臂麻木、腹瀉等毛病,還能預防感冒。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簡單易行的小方法——搓筷子。

  具體操作方法是:取兩根有方稜的筷子,放置手心,雙手反覆搓擦,儘量讓其接觸到掌心的各個位置。每次搓3~5分鐘,搓前可塗些護手霜保護皮膚。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已確認:鍛鍊可能會讓你加速衰老!4種運動方式,我勸你放棄
    53歲的大爺,聽說中老年人也要強度鍛鍊,於是每天在家做深蹲半個小時,2天後覺得大腿疼痛無力。 他起初以為腿疼屬正常反應,並沒在意。可接下來2天,他疼得走不了路,尿液顏色變得像醬油一樣黑,他不敢再拖,趕緊就診。
  • 養好「精氣神」,有3個臟腑需要注意,調理方法不同
    養好「精氣神」,有3個臟腑需要注意,調理方法不同。養生諺語有云「人有三寶精氣神」。對於身體健康而言,精氣神可謂是立身之本。而中醫對於精氣神的理解,又有各自的臟腑與之對應。換個說法,就是精氣神三者,都有自己的「主管領導」。這就涉及到臟腑學說裡的「肺脾腎」三髒了。
  • 如何養好狗狗,養狗注意事項
    有研究表明失去伴侶的老人在失去伴侶的5個月內的死亡率是同齡人的5倍,而如果這時能有一條狗狗介入到老人的生活,老人的死亡率只有同年人的2倍,可見狗狗的功勞非常的大。01如何養好一條狗狗呢?要養好一條狗狗其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狗狗是活物,也是會生病的。
  • 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養?千餘老人5年高強度鍛鍊,比同齡人更長壽
    即使都70多歲了,那些鍛鍊到頭頂冒汗氣喘籲籲的老人,也比只做緩和運動以及不運動的同齡人更健康,更長壽。3%的老人去世,而中度鍛鍊組有6%的人去世。對照組如何?五年死亡率也只有4.5%!其實對照組裡竟有1/5的老人主動地在5年內堅持了規律的高強度鍛鍊,有些人運動量甚至比中度鍛鍊組還要大!
  • 經驗之談:如何養好一隻狗狗
    那今天就來說說如何養好一隻狗狗,其實狗狗要養好除了飲食上要健康之外,心理也是需要正面積極的。首先來說說怎麼讓狗狗保持健康開朗的個性,對人還很溫和。有些狗狗天生就對人類很親近,但不少狗狗對人類還是比較警覺的,比較敏感,沒有很大的信任。
  • 9個不適合中老年人的鍛鍊方法,請轉告家裡的老人要注意!
    2甩肩鍛鍊 很多人想著,我不跳舞,那活動上肢總可以吧! 錯錯錯!3彎腰夠腳面 「雙腿直立彎腰用雙手夠腳面」是個伸展筋骨很好的方法。 但是,年紀大了後做這個動作,對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壓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所有過度彎屈的動作都不適合老人。
  • 老人家中摔倒4天無人知曉!「獨居老人」的生命安全該如何保障?
    我國的社會結構日新月異,不斷地發生變化,面對這個老齡化的社會,留守老人、獨居老人在家意外摔倒、突發疾病等事故越來越多,老福認為,獨居老人所衍生出的種種問題不僅僅是家庭所要度過的難關,同樣也是整個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完善養老政策、制定以及優化養老制度,依老福之見是迫在眉睫了。
  • 秋冬季節不同人群如何養生?中醫這樣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張國英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正氣是人體正常機能狀態,如果陰陽氣血運轉失常,則正氣受損。增強抵抗力,要扶正祛邪,不同人群各有側重點。男性補腎。腎藏精,一是貯藏五臟六腑水谷的精氣,維持生命、滋養人體各部組織和器官;二是貯藏腎臟的精氣,主人體生長發育。
  • 心靜 體松 氣和——健身氣功鍛鍊要領
    心靜 體松 氣和——健身氣功鍛鍊要領 2021年01月17日20:54 來源: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 甲胎蛋白升高,下一步是肝硬化,老中醫的1個食方,快速養好肝
    甲胎蛋白升高,下一步是肝硬化,老中醫的1個食方,快速養好肝肝硬化,是一種瀰漫性肝病,是因為肝細胞大量壞死,肝臟出現變性、變硬形成的肝硬化,對健康危害非常嚴重的一種肝病,尤其是沒有及時治療肝硬化的話,就會發展成肝癌,這個時候人們的生命安全都會受到威脅
  • 鍛鍊錯了,比不鍛鍊更傷人,中老年人正確的運動方式是什麼?
    鍛鍊錯了,比不鍛鍊更傷人,中老年人正確的運動方式是什麼?這些鍛鍊方式可能正在傷害你的關節生命在於運動,養成規律的鍛鍊習慣,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疾病的出現。但是,常見的廣場舞、爬山散步等鍛鍊方式,並非每位中老年朋友都適合,鍛鍊錯了,比不鍛鍊更傷身!中老年人鍛鍊身體不應該採用過度行走、高強度的廣場舞等增加關節負重且反覆磨損軟骨的方式,來達到鍛鍊的目的。
  • 如何鍛鍊心肺功能
    通常情況下人體動脈血氧飽和度在98%,靜脈血氧飽和度在75%,若心肺功能弱,血、氧供應不足,血液攜帶和輸送的氧氣過少,血氧飽和度無法達到要求值,會直接影響到細胞的正常代謝,嚴重甚至會威脅到生命。對心肺功能進行鍛鍊,做到心肺強,血氧足,全身的每一個部位才能」吃飽喝足「,它們才會更有力氣進行「戰鬥」,把想要侵入身體的病毒和細菌圍殲。
  • 鍛鍊核心肌群 這幾個動作更適合老人
    近年來,越來越多老人開始進行核心肌群訓練。
  • 87歲白髮奶奶狂甩戰繩成明星:老人走進健身房,如何科學鍛鍊?
    誠然,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從來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老人也可自發形成健身團體,相約一起鍛鍊,既能相互督促,促進健身效果,又能有效緩解老年人社交不足的問題。而且冬季寒冷,相比於戶外運動,轉入健身房進行健身鍛鍊會更方便。
  • 如何判斷老年人即將去世,老人臨終前的種種徵兆
    老人去世是很多家庭的都會面臨的情況,特別是久病不治的老人。老人去世是非常悲傷的事情,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活著的時候好好盡孝道,有很多老人在去世前都多多少少有些奇怪的徵兆,了解這些徵兆,好好孝順老人家吧。下面黃昏老年網為你介紹如何判斷老年人即將去世,老人臨終前的種種徵兆。
  • 兒子沒有「陽剛之氣」,和媽媽的「3個行為」有關,家長別不在意
    現代社會的審美觀念變得跟從前大不一樣,中性風漸漸走紅,很多男孩子也有「陰柔」之氣。兒子被同學戲謔成為「小姑娘」,全因為他的媽媽趙女士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平時在商場上面叱吒風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強人。因為平時工作忙,趙女士也疏於對兒子的教育,這一點始終是她心頭的遺憾。
  • 鍛鍊是個技術活,中醫運動養生有門道!
    你每天都在堅持的那些鍛鍊方式,真的讓你健康了嗎? 中醫將精、氣、神稱為「三寶」,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中醫運動養生則緊緊抓住了這三個環節,通過「養精、練氣、調神」,達到調養身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 科學防範疫情 如何在家鍛鍊身體?當貝投影給你支招
    適度鍛鍊則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最好方式。不過現在我們都被關在家中,應該如何進行合適的鍛鍊呢?下面就來教大家如何在家中也能好好鍛鍊身體。  相信現在大家家中客廳裡的電視裝載了智能系統,或者是智能機頂盒,那麼只需要找到合適的健身軟體即可。當然要是家裡有條件的,也可以像我一樣直接配一臺大屏幕家用投影儀,然後搭配任天堂NS+健身環大冒險,健身效果超棒!
  • 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如果一定要過的話,就只能過九不過十。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民間習俗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意思是說在逢整十歲之年的時候,都要提前一年逢「九」過。比如60歲、70歲的大壽,要在59歲、69歲這年就提前慶祝。相傳,過九不過十的原因,一方面與諧音有關:「九」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的吉祥寓意,是長壽的象徵;而「十」與「死」諧音,所以為人們所忌諱;而且做整壽提前一年舉行,有「八九不離十」之說,也是取「不離世」的諧音。另一方面,「十」是個位數中的最大數,「物極必反」、「月滿則虧」等道理為大家所認知,所以人們更青睞於「九」這個數字。
  • 如何在室內鍛鍊身體?4個簡單的動作,令你足不出戶得到鍛鍊
    導語:大家好,今天我要教教大家如何在家裡進行運動,讓我們足不出戶就鍛鍊自己的身體。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對於身體的健康與我們的外形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經常進行運動的人,往往都有一個非常好的身體,還有一個苗條的身材。正因為如此,我希望所有的人都多多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