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人到中年不得已,來點人參和枸杞,這是食物的奇妙之處,也是食材本身營養價值的體現。對於枸杞來說大家並不陌生,很多人會用枸杞泡茶喝,在廚房枸杞往往可以做出很多的營養羹,並且應用於是各種美味佳餚的點綴。枸杞真的買對了嗎?吃之前要洗嗎?現在知道不算晚。
對於枸杞的營養我們不須多說,單就如何開始吃枸杞和挑選枸杞深入的了解下。首先我們從吃枸杞是否清洗說起,關於這個話題其實並不新鮮,大家的看法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食用前要清洗。理由是枸杞製作過程中會有很多灰塵介入,更有人說是要洗去蟲卵,各種理由紛紛登臺,究竟是如何呢,我們從枸杞加工說起。
枸杞,是茄科、枸杞屬植物,本身結在枸杞樹上,形容一下就是一個個縮小版的西紅柿。吃過葡萄乾的人都知道,葡萄晾曬成葡萄乾需要讓葡萄失去水分,枸杞的水分和葡萄比不遑多讓。所以加工的時候一般是先將採摘來的枸杞過鹼水浸泡,目的顯然是降低生物酶的活性。這個浸鹼其實也算是一次清洗,蟲卵這裡會被鹼液除去,但是唯一糟糕的是工業加工,你無法保證鹼液的的等級,因為食用鹼比工業鹼貴,這裡面有利潤空間。
枸杞經過鹼水後就是晾曬,或者烘烤等方式處理,這個過程完全灰塵是肯定會光顧,要是小作坊加工,當然還有別的因素再其中,晾曬過蘿蔔乾的人應該懂得影響因素眾多,只不過很多人晾蘿蔔乾,會上面來一層紗網什麼的,但是那是自己家加工,明知道自己要吃,格外上心。不抬槓的說,從這個角度講,枸杞廠加工的相對影響因素較少,灰塵也少。
你以為這樣就好了嗎?實際上是好了,這個時候的枸杞也是最好的狀態。但是因為消費者的因素,一些枸杞還要被染色等處理,才能不虧本,不然很多人根據自己掌握的秘籍,一看光澤不好,顏色不鮮豔,會導致沒有市場,這又不是勞動者所願。當然,被染色的很多是往年的枸杞,因為時間較長有果糖結晶,顏色偏暗紅,不受待見。
綜上所述:吃枸杞前最好還是清洗一下,衝去浮塵便可。要是枸杞廠加工的,也就除掉一下雜質,至於灰塵到很少。有人說用麵粉水泡出來顏色都變了,其實那是枸杞本身顏色掉了,要是你買的枸杞灰塵那麼多還了得。想盡最大可能洗掉外表的浸鹼的話,就需要在溫的淡鹽水中浸泡7-8分鐘,但此法枸杞的營養損失較大。
接著我們聊怎麼樣選好的枸杞,這是一個比較爭議的問題。
看顏色:但是你要知道,枸杞隨著產地的不同顏色也不同;隨著加工完保存時間的不同,顏色也會不同。但是顏色可以作為參考,一般當年的枸杞顏色偏向於暗紅色,隨著時間變長,顏色會逐漸轉為暗深紅色;如果是鮮紅色,而且很誘人那很有可能是處理過的。
味道:這裡說的味道是嗅覺和味覺兩種,因為處理過的枸杞很有可能是硫燻的,會留下一種刺鼻味道。正常的枸杞是有種清香的果糖香味。好的枸杞入口嚼碎,會有一種清香;有問題的枸杞會有怪味,微微的發酸、發澀、甚至發苦等口感都是不對的。
入水效果:上好的枸杞入水後不會立刻下沉水底,會在上面浮起來一會兒,然後下沉。如果大量馬上下沉,說明枸杞本身用藥水處理過,或者枸杞年代過久並不太新鮮。最後嘗一下泡的水,便會原形畢露,當然,這是終極的辦法了,到泡水這個地步,說明你已經買回家了,只能是積累經驗。
關於枸杞就給大家聊這麼多,你又好的經驗可以在評論區留下,讓大家都知道,小編在這裡先行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