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麼多假林徽因情史,我還你一個真的《當時明月在》

2021-01-18 愛洛木木

「一個人身後的毀譽都是難以估量的,逝於1955年的林徽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她去世半個多世紀後,突然之間成了國民女神。」

說起國民有名的女性,可以羅列出很多,張幼儀、陸小曼、蕭紅、冰心、蝴蝶等等,林徽因卻是這很多名字中粉絲最多的一個,也是爭議最大的一個。

以上羅列的人名論才華、論名氣、論風情,都不遜於林徽因,而#林徽因#被人所熟知,可能要歸功於周迅那帶有靈氣的演技,一部《人間四月天》的電視劇俘獲了千萬文藝女青年的心,更要歸功於白落梅的一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傳記,將她的女神的形像樹立。

網絡上找的圖片,AI修復後的林徽因照片

然而世俗規律便是,越是紅就越有人黑,尤其是女人,一個女人被太多人喜歡並不是件好事,生生地將林徽因說成了「綠啥啥」,最出名地便是冰心寫的《太太的客廳》,雖說書中人物只有一半和林徽因對得上號,但大家的理解那就是寫的她。

除此之外,「群發情書」事件、「被三個男人成全的女人」以及並沒有能夠傳承的作品也讓人否定「女神」之名。

想了解一個人,並不是片面地看一個點,所有的事件都有起因、經過和結果,掐頭去尾根本無法還原真相,那關於林徽因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這本出版的《當時明月在》告訴你。

一、林徽因的父親造就了她

都說原生家庭是塑造一個人最原始的地方,父母的教育直接決定孩子的品性,心理學權威期刊《發展心理學》曾發布一項研究,稱父親的行為會影響女兒未來擇偶觀,書中提到,對比民國那些才女,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佐證,那些和父親關係惡劣的才女們,往往所嫁非人,得不到男人的珍惜,比如張愛玲、蕭紅。

與之相反的是,那些從小就備受父親寵愛的才女們,往往會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比如楊絳、冰心、林徽因等。

林氏一族,原籍福建閩縣(今福州),可以說林家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始祖,林家當時雖是望族,但早已衰敗,林徽因祖父時期才開始中興,林祖父出身微寒一邊給大戶人家教書為生,一邊科舉,終於在光緒十五年考上了進士,在京做了一段時間官後申請外放到杭州,為杭州知府,林徽因便是在杭州出生。

林徽因之父林長民

林祖父不僅給家裡帶來的優渥的生活條件,更重要的是給林家樹立了良好的家風,他與妻子一見鍾情,從未納妾。林家開明,對幾個兒女一視同仁,不論男兒、女兒所學皆相同,對於所請老師也有考量,書中提到,既有如林琴南這樣的國學大家,又有像華惠德(加拿大)、嵯峨峙(日本)這樣的外籍老師,所以林家兒女不僅是在四書五經裡薰染出來的,從小還學習外文。

林父,林長民,育有四子二女,但他最寵愛的是長女林徽因。在民國初年,他是一位聞名士林的風雲人物,他留過洋、遊玩歐洲、熱心憲政、交友廣闊,性格熱情、健談,且具有文藝氣息與浪漫情懷,雖是布衣之家,卻與梁啓超一樣都是赫赫有名的明星式人物。

而林徽因完全繼承並發揮了父親的熱情、健談、文藝氣息與浪漫情懷。那個時期的大家庭,父親以樹立威嚴而存在,古有「抱孫不抱子」地說活,但林家不一樣,林長民試圖與女兒以朋友相交,以尊重和平為基礎。

林長民時常外出,林徽因跟在祖父身邊,從六歲開始給林長民寫信匯報家中狀況,日漸年長後,便開始與她商量家事,林祖父過逝後,家中一切大小事務都通過寫信囑咐徽因代辦,儼然成了家裡的小小主心骨。

後來林長民一家搬去北京定居,重視教育的他特意送林徽因入培華女子中學就讀,三年後工作失意的林長民去歐洲名為考察,實為散心,他就只帶了林徽因一人,顯然對林徽因期望頗高,也是在此時林徽因認識了徐志摩。

由此看來,林徽因從小得到的教育和林父的培養方式,她並不是一個只知家中一畝地的家庭主婦,而是有著遠大抱負,有主見,有思想,有見識的女人,加上繼承了父親的性格,開朗大方、熱情好友,造成了她不拘小格的脾性。

二、林徽因與徐志摩

我知曉徐志摩是讀書時從那篇「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開始,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喜歡他的詩便想去探究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當我了解到他生活時,也曾一度去揣測林徽因為什麼不接受如此愛她的人。

首先徐志摩是個詩人,詩人具有文藝氣息和浪漫情懷,他是富家子弟出身,不用為錢而奔波的人,也造就了他的單純,全憑本心做事。

其次,在他的認知裡他的婚姻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要的是一場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愛情,而不是一個「賢妻」,觀徐志摩情史,他的第二任妻子陸小曼和他一輩子都心儀的女子林徽因都屬於性格開朗,壓倒群芳的人物,很顯然,哪怕張幼儀家世顯赫、性格溫柔,長相嘛,有一雙大眼睛,但這都不是徐志摩的菜。

張幼儀在自傳《小腳和西服》中自述,徐志摩根本沒有愛過她,這場包辦婚姻讓他厭煩透了,第一次見她照片就罵她「tu bao zi」,奉命成婚後,看她百般不順眼。

說起來林徽因是徐志摩第一個動心的女人。當年林父帶著林徽因去歐洲,林父鼓勵她大大方方與客人交談,可以參與她感興趣的話題,必要時也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充當父親的翻譯官,但林父十分地忙,多雨的倫敦,過了新鮮勁的林徽因只能被雨困在家裡,把閱讀當作唯一消遣。

徐志摩是作為林父朋友出現的,他比林徽因大差不多八歲,林徽因這時也才十六七歲。這個富家子弟,全身透著公子哥的矜貴和文雅,卻沒有公子哥的浪蕩習氣,他的見識、經歷、學養比這時候的林徽因豐富了不知多少。

他從來沒見過像這樣活潑,對文學熱愛,言談之間偶然閃現的靈光的女子,不僅能很好地傾聽,也可以和他平等對話,處處都讓他驚喜。

一個初入文學如「海綿體」般求知若渴,一個恍如見到了知己,兩人開始越走越近,雖然僅限於文學,但有一種情愫在他們之間產生。

在後來他的文章裡仍在懷念,「我這一輩子就只有那一春,說也可憐,算是不曾虛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

作者在書中提到,林徽因到底有沒有愛過徐志摩至今在學界仍存有爭議,但她的好友費慰梅說,「我猜想,徐志摩在對她的一片深情中,可能已不自覺地扮演了一個導師的角色,領她進入英國詩歌和戲劇的世界,領略新美感、新觀念、新感覺,同時也迷惑了自己。我覺得他們的關係,非情愛而是浪漫,更多的還是文學關係。」

人都是好為人師的,徐志摩的過於熱情沒有得到林徽因的更進一步,反而將她推遠,情竇初開的少女難能可貴地保持著一絲清醒,她認識到,徐志摩愛的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懷想像出來的林徽因而非她本人。

林徽因、泰戈爾、徐志摩

林長民目睹女兒身處於尷尬境地曾代女兒給他寫過一封短函,以表示拒絕,友誼長存,但徐志摩非旦不知難而退反決心一意孤行,尤其在她和父親還有徐志摩一起送張幼儀獨自前往德國柏林時,張幼儀從車窗探出頭,那雙哀怨、絕望、祈求和怒意的眼神時,林徽因決定絕不容許自己拆散他們。

因此林父決定帶林徽因回國,走之前還給了徐志摩一封信,解釋了自己匆匆離開倫敦的原因,從信中看,她絕不是毫無情意,可出於理智和現實的考量,決然分開。

徐志摩受著愛別離和求不得的雙重打擊,從來沒寫過一句詩的他開始了詩人的創作,也可以說林徽因無意中充當了她靈感的女神。

林徽因回國之後,徐志摩也追了回來,比之前還要狂熱,但他聽聞林徽因和梁思成有了婚約,梁啓超此時也對徐志摩為了追求浪漫之愛而拋棄妻子的行為十分氣憤,毫不客氣地對這位弟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徐志摩此時一句也聽不進去,理直氣狀地回信道,「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己。」

對於林徽因來說,她和梁思成關係明朗,已不再像在倫敦時那樣糾結,思緒己明,反而讓她坦坦蕩蕩與徐志摩相處,她雖然拒絕了徐志摩,可她也是真欣賞他的才華和感動於他的一片摯誠真心。

三、林徽因與金嶽霖

說起金嶽霖,很多人將他定義為一生只愛林徽因,可我卻不這樣認為,更貼切一點的是他一生最愛林徽因。

金嶽霖是徐志摩好友,也是徐志摩將他介紹給林徽因夫婦認識的,在清華有三個才華橫溢的單身漢合稱為「清華三蓀」,金嶽霖是其中之一,他們以特立獨行聞名,所以他也被視為怪人,他最愛做的事是到處去買很大的水果,他曾說,「我平時好大,卻不喜功。」別人賞花,他賞水果,他愛養雞,還給雞餵魚肝油,若吃飯時雞跳上飯桌,他也能安之若素與雞同食。

在徐志摩眼裡這位好友不通俗有點「呆頭呆腦」,可能因為金嶽霖是哲學家,他評價好友說:「金先生的嗜好是撿起一根名詞的頭髮,耐心地拿在手裡給分。他可以不吃飯,但這頭髮絲粗得怪討厭的,非給它劈開了不得舒服。」

關於金嶽霖的情史,在林徽因之前他有過一任女友,這女友是在留學時認識的,中文名秦麗蓮,這位秦女士也很特立獨行,你倡導不婚主義,但她又對中國的家庭生活極有興趣,所以以同居的方式體驗中國家庭內部生活。

有人說秦麗蓮是因為發現金嶽霖愛上了林徽因而離開,作者說這種說法並無證據能證明,只能說是合理的想像,但可以確定的是金嶽霖頻繁出入林徽因夫婦家時,秦麗蓮實際上早就離開了。

愛上林徽因之前愛過秦麗蓮這也並不衝突,在林徽因去世後,他也曾和記者浦熙修交往,不過後來因為浦熙修身體急劇惡化,沒來得及走入婚姻殿堂。

林徽因和金嶽霖是如何相愛的?在徐志摩去世後,林徽因痛失故友,情緒極為不佳,金嶽霖這位比他大十歲的大哥哥成了她傾訴哀思的人選,她發現金嶽霖比徐志摩還要富有魅力,據梁思成續弦妻子林洙在回憶錄裡記載,林徽因對金嶽霖也動了心。

有一天她對剛剛從外面考察完古建築的丈夫說,「自己苦惱極了,因為同時愛上了兩個人」,梁思成痛苦了一晚,第二天告訴妻子,「你是自由的,我尊重你的選擇,如果老金真的愛你,我可以退出。」

林徽因把一切告訴了金嶽霖,他想了想後認慎重地回答,「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很多人認為這是梁思成續弦說出來黑林徽因的,但很多人都能證明一點金嶽霖是真的愛著林徽因。而林徽因向梁思成坦白這也一向符合她的個性。

梁思成和金嶽霖都是真正的君子,三人相入坦坦蕩蕩,金嶽霖自動退回到「男閨蜜」的位置,甚至林徽因和梁思成吵架,金嶽霖還是中間人,因為他最理智。

在後來金嶽霖的回憶錄中有一章的標題為「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還曾給他們送上了一副對聯「梁上君子,林下美人」,可見他們是如何地風光霽月。

至於這一段情事,我認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事人都能坦坦蕩蕩相處,不為外人所影響,又何懼風言風語呢,看林徽因往事,就好像看到了一本小說中的女主一樣,她身上有著不可磨滅的閃光點,觀他們行事,可見遠比很多人想像得要光明磊落。

四、寫在結尾

為何我不寫林徽因和梁思成,因為他們是夫妻,觀梁思成對待林徽因就能看出他們的感情如何地好,梁思成一生都認為他娶林徽因是修來的福份。

當初梁思成進入建築行業,也是受林徽因所啟發,在徐志摩死後林徽因幾乎沒有寫過作品,可以說徐志摩是她文學上的領路人,而梁思成是與她一路並肩前行的夥伴,她是中國第一代女建築學家,我們現在隨意翻開古建築的測繪信息都是他們夫妻走過了15個省和200多個縣測繪出來的,也是我們國徽和英雄紀念碑的主創人員,致力於中國景泰藍的保護。

梁思成遭遇車禍時,林徽因貼身照顧,由於治療不當,左腿比右腿短了一點,林徽因毫不介意,仍然履行婚約,但她的婆婆卻覺得此女行為大膽,未成婚便照顧未婚夫行為有所不妥。

嫁給梁思成後,以夫為先,很少在設計稿上籤上自己的名字,梁思成外出常帶著林徽因,她是他最好的幫手和意見的提出者,林徽因因病無法外出時,他還曾感嘆,沒有她少了很多靈感。

他曾說過一段著名的話,「林徽因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她的才華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學、藝術、建築乃至哲學她都有很深的修養,她能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調查古建築,測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確的分析比較,又能和徐志摩在一起,用英語探討英國古典文學或我國新詩創作,她具有哲學家的思維和高度概括事實的能力,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我不否認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時很累,因為她的思想太過活躍,和他在一起必須和她同樣反應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林徽因是文藝浪漫思想,梁思成是工科直男,但他們一個遷就對方的小脾氣,一個接受對方直男的浪漫,美麗大方又有學識的林徽因,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嫁給梁思成是她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我始終堅持認為,一個女人能得到眾多高質量男人的喜歡必定有她的過人之處,而林徽因並非單因美貌才得到,是因為她的思想、她的學識、她的為人徵服了所有人。

有人說做女人要像一本書,讓人看不到結尾,便會一直看,林徽因大概便是這樣的女人。

短短5000字不夠我寫盡真實的林徽因,而這本書《當時明月在》寫盡了與林徽因有關的人物以及一些證據,中肯地敘述,可以說是一本較全的關於林徽因往事,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與跳蚤和蝙蝠為伍,《當時明月在》,帶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林徽因
    最早知道林徽因,源於上學時讀到她那首著名的《你是人間四月天》,感動了千萬人的那句「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同樣也深深地感動了我。她留下的那些絕世的照片,也讓任何一個女孩心生羨慕,感嘆上天怎麼會如此偏心,把所有女孩渴望的一切都饋贈給了她。
  • 林徽因: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
    有人說,徐志摩的悲劇,源自於他詩人的想像:張幼儀之於徐志摩,是一個想像中的張幼儀,一個舊時代的犧牲品和代名詞,一個遵父母之命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已;林微因之於徐志摩,是一個想像中的林微因,輕輕地來、輕輕的走,因現實中的求不得,故能始終在詩人的幻想中保持無限的美好;陸小曼之於徐志摩,更是一個幻想中的陸小曼,她與他都要反抗那封建的婚姻,在對新時代的不倦追逐中,兩個人各自帶著對對方似真非真的想像結合
  • 林徽因真的像照片那麼美嗎?看完這組珍貴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
    林徽因真的像照片那麼美嗎?看完這組珍貴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 林徽因出生於浙江杭州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祖父是進士出身,父親是北洋司長,在這環境下,她是富養的民國佳人。徐志摩為了贏得林徽因的芳心,不惜以離婚為代價;金嶽霖為了她終身未娶。
  • 看了那麼多中國古代建築,你真的懂它們嗎?
    彼時正在修讀建築的梁思成,收到此書感到如獲至寶,但馬上就陷入一陣巨大的心理落差,就像他後來回憶所說:「當時在一陣驚喜之後,隨著就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失望和苦惱——因為這部漂亮精美的巨著,竟如天書一樣,無法看得懂。」
  • 「芳心縱火犯」撒貝寧 5段情史告訴你 門當戶對的愛情有多重要
    「我們一起攜手去看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我們還像個孩子一樣,我們可以一起去冒險,一起去嘗試生活中更多最開心的最美麗的事情,我陪著你,你陪著我,讓我們把彼此的生命變得更豐富。雖然我40歲,請讓我從今天開始像一個14歲的男孩一樣,跟著你,我們去看遍這個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我願意用我的一生守護你,我願意,我也一定能做到。」這是撒貝寧2016年和李白的結婚誓詞,相信讀過的人都會有所觸動。
  • 央視名嘴撒貝寧 用5段情史告訴你 門當戶對的愛情有多重要
    「我們一起攜手去看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我們還像個孩子一樣,我們可以一起去冒險,一起去嘗試生活中更多最開心的最美麗的事情,我陪著你,你陪著我,讓我們把彼此的生命變得更豐富。雖然我40歲,請讓我從今天開始像一個14歲的男孩一樣,跟著你,我們去看遍這個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我願意用我的一生守護你,我願意,我也一定能做到。」
  • 徐志摩真的不愛林徽因
    最能愛說明愛情的幻覺的,莫過於現代詩人徐志摩和大才女林徽因之間的故事了。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徐志摩是那麼深情的、熱烈的愛著林徽因。林徽因為什麼不愛徐志摩呢?她曾冷靜的對自己的兒子梁從誡說,因為,徐志摩愛的根本不是她,而是一個幻覺。她說:「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這句篤定又清醒的總結,基本終結了所有流轉於林、徐之間那浪漫痴情的片片情話。
  • 林徽因,與梁思成是假恩愛?她女學生的晚年回憶錄,被挖出答案!
    還有更多的讀者,始終想不明白,如此這般秀外慧中,又似乎心性不定的「優質女」,身邊又有那麼多青年才俊拜倒芬芳羅綺下,為之迷魂蕩志一生,何以她這麼想不開,偏偏下嫁其貌不揚、甚至還陂腳的「書呆子」梁思成?可在我看來,林徽因會與梁思成走到一塊,本就是極為正常的。
  • 「圍攻」林徽因的眾生相
    在訪談中,主持人試圖讓林洙對林徽因給出一個評價:「……那他們(梁思成、林徽因)也不能真的成神仙啊,這些吃喝拉撒的事誰來管?在世俗的人眼裡,您覺得林徽因是一個好的太太嗎?」林洙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到了林徽因好友費慰梅的評價「她是一個好朋友,但不是一個理想的家庭主婦」,表示林徽因對於家務事不是很擅長。
  • 《林徽因經典文集》:致蓮的女兒——林徽因
    翻開各種百科的簡介,「林徽因」三個字後面,總是有數不盡的頭銜,數不盡的成就,數不盡的作品,很難想像,一個出生書香門第的弱女子除了詩書風月之外,還能有那麼多的事情可以去做。在這個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場合,所有在場的人總是全都圍繞著她轉」關於林徽因的評價從來都是多彩多樣,仿佛每一個人眼裡的她都不是全部的她,不是因為別人看她不透,而是她擁有太多的驚喜,太多的魅力——這樣的女子就註定不會平凡,她打破了世俗很多對於才女,對於大家閨秀,甚至對於一個女人的觀念。
  • 梁思成那麼愛林徽因,為何林徽因去世之後,他卻娶了二婚的林洙?
    在沒有和梁思成結婚前,林徽因有個高調的情人,名叫徐志摩。 這個 金庸筆下的「渣表哥」,真的是把「渣」字演繹得淋漓至盡。 妻子懷孕時,他提出離婚;為了能給林徽因一個名分,他甚至讓妻子去打胎。
  • 林徽因到底是女神還是「綠茶」?你看錢鍾書的《貓》寫得有多露骨
    著名作家錢鍾書先生曾這樣評價自己:「人謂我狂,不知我之實狷。」無論是在生活還是文學上,錢鍾書都辛辣而直白,他從不屑於掩飾自己的真正想法,哪怕其父因此為他改字「默存」,他依舊重視真性情的流露。也正是因為這一性格,他對同時代的文人亦毫不留情,最經典的就是那篇影射林徽因、梁思成夫婦的中篇小說《貓》。
  • 陸祖龍憶林徽因:曾瞎矇莎士比亞臺詞被林先生誇獎,甭提多激動了
    今年4月1日是林徽因去世65周年忌日,應本報之約,總政著名作曲家、指揮家,92歲的陸祖龍先生撰文懷念他親歷的林徽因先生。「我也是一名90後,當年20多名清華子弟高考,包括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兒,我是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林先生誇我不簡單……」電話裡的陸祖龍先生聲音洪亮,氣韻十足。陸祖龍的父親陸近仁是我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曾和梁思成、林徽因是清華同事。
  • 說金嶽霖跟林徽因上過床的人,真的太過分了!
    事情應該是真的,可後人添油加醋地加上「老淚縱橫」「泣不成聲」等字眼來形容他的痴情,卻顯得比較生硬而唐突。 人們總是拿金嶽霖終身未娶來說事兒,說他愛了林徽因一輩子,說此情只應天上有,還說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後幾年就續弦,說明他根本不如金嶽霖愛林徽因。更有甚者,說金嶽霖逐「林」而居那麼多年,一定已經跟林徽因上過床了。
  • 1947年秋天,我和女神林徽因對飆英文
    編者按:今年4月1日是林徽因去世65周年忌日,應本報之約,總政著名作曲家、指揮家,92歲的陸祖龍先生撰文懷念他親歷的林徽因先生。「我也是一名90後,當年20多名清華子弟高考,包括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兒,我是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林先生誇我不簡單……」電話裡的陸祖龍先生聲音洪亮,氣韻十足。
  • 金嶽霖的兩個紅顏知己:一個是林徽因,另一個卻鮮為人知
    金嶽霖的紅顏知己,除了林徽因,還另有其人。金嶽霖的兩個紅顏知己:一個是林徽因,另一個卻鮮為人知。
  • 林徽因:冰心諷刺、「女人公敵」男人傾慕,金嶽霖愛慕終身不娶
    一個百年中都被人惦記的美貌才女,驚豔了徐志摩的留學歲月,溫柔了梁思成的人生,後又被金嶽霖傾慕守護了一生。第一次知道林徽因,我是在作家汪曾祺描寫老師金嶽霖的文章中,有一次,80多歲的金嶽霖突然請客,大家都不知道請客原因,等到了酒店後,金嶽霖鄭重其事地說:「今天是徽因的生日」。當時,林徽因已經去世多年了。
  • 林洙為什麼要抹黑她的老師林徽因?知道真相後為林徽因感到氣憤!
    林徽因不僅在建築上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但是林徽因卻是一個飽受爭議的女子。很多人說林徽因實質是一個綠茶。因為金嶽霖為她終身不娶,徐志摩也因為去看她的演講會遭遇事故死亡。而且據傳她在結婚後還對梁思成說:「我很痛苦,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首先關於林徽因對梁思成說「我愛上了兩個人」這個故事是出自林洙的《梁思成林徽因與我》。
  •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中新社發 何川 攝之所以會被那麼多文人學子稱為才女,林徽因必定是才華橫溢的。林徽因則在中國的文藝復興時期脫穎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藝的人。她在建築學方面的成績,無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樹」。 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簾夢。
  • 張學良別有用心,請林徽因當私教,林徽因一個舉動讓他徹底死心
    張學良親自擔任校長,而剛剛回國的林徽因和梁思成雙雙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擔任教學工作。林徽因在東北大學主要的工作就是教授《雕飾史》和英語,當時林徽因不過24歲的年齡,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和梁思成可謂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在東北大學的名氣非常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