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喜遇十年未見的故人,感慨萬分寫首詩,傳唱了千年

2020-12-24 詩文大觀園

人生有三大境界,其中之一是「他鄉遇故知」,在外地恰巧遇到好朋友,心中自是愉悅並激動萬分。畢竟當時的交通不便,能遇到實屬不易,若是在陌生的環境中再次相遇,還不是莫大的幸運。因而「他鄉遇故知」成為人生的一大幸事是實至名歸的。1000多年前的著名的山水詩人韋應物,十年後喜遇故人,寫下了這首《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想當年飄零在異鄉,與你客居江漢,每次相逢每次醉後又攜手醉還。詩人開篇先回憶從前,想起和好朋友相聚的那段時光,那時後詩人好一起在異地他鄉相互依靠,一起喝酒暢談,相談甚歡以至於喝酒喝到大醉並一起歸還。過去的日子恍然呈現詩人的腦海中,可見詩人對過去的美好念念不忘想從過去的美好中尋到一絲慰藉。多少次把酒言歡的暢談人生的喜樂,多少次扶醉而還相擁而歸的情態,多少次的相互鼓勵與陪伴都化作綿綿的回憶。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一別後,日子如浮雲般飄忽不定,光陰如流水已然匆匆流去了十年的光景。這句非常經典,以至於傳唱了千年。詩人用「浮雲」和「流水」,形容時光的飛逝。這一別,兩人再次相見相見的歡心,令兩人感慨萬分。這十年的光景詩人和好友畢竟經歷過很多的事情,詩人有太多的辛酸歡樂要和好友訴說,可是卻不知從何說起,只是在沉思兩人這十年之間的過往。這麼久的時間,你我還是相互記得彼此。光陰和流水雖然是無情物,但是你我情誼堅貞,再無情的歲月也磨滅不了咱倆的深刻友情。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今天一相見歡聲笑語還和從前似的,只是兩鬢已經有了稀疏的白髮。先前詩人的情感還是那麼愉悅,沒想到一會兒的功夫就勾起了傷感情緒。咱們兩人的情分還和以前未減,可惜歲月無情,你我情絲已變白髮,沒有了當初的青澀容顏,衰老的形態展現了出來,足以你我這十年的漂泊之苦啊。這句一喜一悲之間足見兩人的真摯深情。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我為何不與故人一同歸去呢,這裡有最美好的淮上秋山。這裡用反問句,增強了語言的氣勢,極富感染力。秋天山林上,風景怡人,詩人想到在此大好的時光再次相遇好友,一起再次暢遊該有多美好。頗有蘇軾的「故鄉無此好湖山」之感。只要有好友在的地方就勝似家鄉。

詩人有詩云:「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說秋天的淮南山上很多的紅樹,陣陣紅葉飄來,分外優美。詩人很想捨棄繁雜的生活,和好友來這兒享受醉人的山林美景。秋光中滿山的紅樹惹人迷戀,這樣的結尾也使得餘韻悠悠,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韋應物與老友別後十年又重逢,悲喜交加寫下一詩,頷聯成千古名句
    韋應物下面這首《淮上喜會梁川(州)故人》便描寫了與朋友別後十年又重逢的情景,詩人在淮上一帶遇到曾經在梁川的故人,心裡頓生無限情緒,這位老朋友,曾經陪自己飲過多少杯,醉過多少次,必然有無數話想說。但韋應物雖然詩題曰「喜會」故人,詩中表現的卻是「此日相逢思舊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樣一種悲喜交集的感情,非常耐人尋味!人世滄桑,白雲蒼狗,彈指之間,已過十年光陰,如何不令人頓生感慨?
  • 韋應物很著名一首詩,偶遇10年前「酒肉朋友」,意境悽涼卻瀟灑
    【臨其詩境】今天繼續來看韋應物的詩,他的人生經歷了安史之亂這樣一個大的轉變,自己的心性也有所變化,前期和後期幾乎是天壤之別。而越是人生每個階段境況差距大的人,回想起自己的前一個階段,再拿來與現在對比,心中的感慨也就越多,越深沉。
  • 韋應物最著名的十句詩詞: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詩人,是山水田園派詩人,他的水詩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1.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出自唐·韋應物《閒居寄諸弟》。詩句描寫春日無事、題詩蕉葉的文人情趣。2.靜隨芳草去,閒逐野雲歸。
  • 韋應物寫了一首詩,蘇軾「拙劣」模仿,卻遭批評一點也不像!
    韋應物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我們對這位老先生熟知,大多是因為那首著名的課本詩《滁州西澗》,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雖然韋應物這首詩最出名,卻並非他最好的詩,韋應物的拿手絕活是五言詩,連蘇軾都是他的小迷弟,蘇軾曾作詩誇道:「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說白居易長篇短篇都能寫
  • 七首相逢詩詞:人生最美是相遇,最難得的則是久別重逢
    下面,與大家分享七首重逢詩詞,哪一首觸動了你的心弦?1.《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宋·晏幾道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晏幾道在酒會上與當年心愛之人再次相逢,一個殷勤地勸酒,一個則拼命地喝酒,為伊消得人憔悴。
  • 韋應物是如何度過中年危機的?
    ,未遇知音人。這樣的人生,不做詩還能幹啥。他的妻子元蘋,首先肯定是個好人,字佛力,料也是個修心之人。她也出自名門望族,嫁給韋應物的時候,只有16歲。在韋應物最迷茫困惑無措的時候,她來到他身邊,陪他受著戰爭中顛簸流離的苦。她有儀有才,有耐心有情趣。他們的感情是深厚的,可能是靈魂伴侶。在韋應物21歲那年正月,安祿山被殺,9月郭子儀收復兩京。
  • 韋應物很經典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臨其詩境】在逛大明湖的時候,因為下雨嘛,荷葉上會有許多水珠滾來滾去,看著露珠的時候想起韋應物的一首詩,「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在當時的場景下竟一度失語,覺出一些哲學的意味。這首詩中,詩人所描述的是秋天的露水落在荷葉上,與我所見並不相同。
  • 《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
    這裡頭所說的韋蘇州就是韋應物,因為當過蘇州刺史嘛,所以世稱「韋蘇州」。那兩個本不該把寫詩當作正經事兒的閨閣女子,卻都在整天講論韋蘇州之淡雅,把他跟杜工部之沉鬱相提並論,可見韋應物確實是風格鮮明,有獨到之處。那怎麼樣的詩才能叫做淡雅呢?看這首《秋夜寄邱員外》就知道了。先說題目吧,「秋夜寄邱員外」,一看就知道屬於懷人詩。
  • 能夠與陶淵明並列,白居易的偶像韋應物,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
    韋應物更是掌握了其中的精髓,靈活地遊走於「吏」與「隱」之間。空園獨遊時,詩人自言「誰言戀虎符,終當還舊丘。」(《月晦憶去年與親友曲水遊燕》)公務繁重時,詩人想像「責逋甘首免,歲宴當歸田。」(《答崔都水》)事務清閒時,詩人感嘆「郡中永無事,歸思徒自盈。」(《寄職方劉郎中》)無不顯示了韋應物對塵世的決絕與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 韋應物詩「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哪個字是錯的,你知道嗎?
    大約是2016年,有網友發布微博稱,自己非常喜歡「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兩句詩,並求助網友續寫兩句,以構成一首完整的詩。結果網上應聲四起,很多網友紛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全國網友迅速續寫了幾萬條,而且不少都相當有意境,令人拍案叫絕,有網友就感慨「國人詩性未死」。
  • 中國古代知識,元結,劉長卿,韋應物
    韋應物的山水詩具有哪些特點?元結是新樂府運動的先驅,也是以復一古求革新的文學思潮的代表作家。元結的文學主張主要見於《傻中集序》和《二風詩論》。首先,他反對六朝以來的形式主義文風,主張發揚現實主義精神:「近世作者,更相沿襲,拘限聲病,喜尚形似,且以流易為辭,不知喪於雅正。」(《毽中集序》)他要求詩文之作,必須「變時俗之淫靡,為後生之規範」(《劉侍御月夜宴會詩序》)。
  • 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是一首怎樣的詩,詩中的「故人」又是誰呢
    孟浩然要去廣陵(揚州),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別,還寫下了這首送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也成為傳誦千年而不衰的送別名詩,李白口中的「故人」就是孟浩然。
  • 韋應物:半世浪子,半世詩人
    提起「韋應物」,最直觀的印象就是:擅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的詩人,例如這首《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簡盧陟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 韋應物寫的這首《幽居》清新自然,字裡行間滲透著他的人生態度
    提到韋應物,我們便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句「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亦或是最近頗為流行的「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韋應物在我們眼中,或許沒有李白、杜甫那麼有名,他的詞作也沒有那麼廣為流傳,但是不可否認,韋應物的確是一位傑出的田園詩派詩人。
  • 韋應物:從一個豪門惡少,到一代傳奇大詩人
    詩人韋應物的一生,充滿別樣的傳奇。 寫詩,被盛讚為五言詩的帶頭大哥——「五言長城」;做官,被世人送號「韋蘇州」。蘇東坡也對其倍加推崇,將他與白居易並舉: 「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
  • 唐代詩人因1首詩走紅,2句詩千古流傳,被改編成歌曲傳唱大江南北
    古人對張繼的詩評價很高,尤其是那首耳熟能詳的《楓橋夜泊》,讓張繼名聲大振。當年歌星毛寧的一曲《濤聲依舊》,讓這首詩更紅了。這首詩百讀不厭,讓人讀後心曠神怡。由於這首詩的傳頌,蘇州寒山寺成為了很多遊人遊玩的旅遊勝地,有的客人在晚上特意留意夜半的鐘聲有沒有敲響,體會張繼詩中如夢如醉、美妙的意境。其中還有日本遊客,他們都是源於這首詩慕名而來的。
  • 韋應物一首關於夏至的詩,看似清新十足,但卻無比現實
    因為重要性,所以描寫夏至節氣的詩人很多,這些詩詞大都會提到該節氣的物候特徵,但挑來挑去,我覺得只有唐朝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寫得最全面生動,不僅交代了夏至這天最典型的物候,還將盛夏午後靜謐的場景刻畫得宛如一幅水墨畫,更重要的是透過它還能悟出一點生活感想。
  • 5首知名唐詩寫得都是誰?詩沒聽過算我輸,人你知道算你贏
    不知道汪倫有沒有聽過鮑魚炒飯沒有鮑魚的故事,但是李白沒有因為汪倫的惡意營銷行為感到生氣,反而在汪倫那裡玩的很開心,還專門為汪倫寫過另外兩首詩——《過汪氏別業二首》。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此句千古傳唱,辛漸是誰不重要,買一送一,名字流傳千年至今。王昌齡號稱「七絕聖手」,在大唐眾多詩人中,僅僅比七絕這個單項,他確實有技壓群雄的實力。
  • 韋應物的仕隱人生
    韋應物就於這年出生於長安的韋氏家族。時人稱「自唐以來,氏族之盛,無逾於韋氏」,生在關中大族,靠著父祖的蔭庇,少時的韋應物過著優渥的生活。天寶十一年(752年),楊國忠繼李林甫為相,楊家由此聖眷日隆。也是在這一年,時年十五的韋應物以門蔭補右千牛,授三衛郎,成為玄宗近侍,扈從天子。當皇帝和貴妃至驪山避寒,或是外出行獵之際,年少的韋應物隨侍在旁,見識皇家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