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很著名一首詩,偶遇10年前「酒肉朋友」,意境悽涼卻瀟灑

2020-12-27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此日相逢思舊日,一杯亦成悲。」

今天與你重逢,想起了舊日裡一起遊玩的日子。為了那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時光,喝下這一杯濁酒。

此刻的心中,既有重逢的歡喜,又有無盡的悲涼,不知道該如何訴之於口,那就,都在酒裡吧。

這樣的場景放在現在也是很真實的一個畫面,面對一個闊別幾十年的好朋友,看見他就好像看見了自己幾十年前那一段歡樂的時光,美好的時光已經逝去,故人也已經頭髮斑白,時間是一切情感最大的敵人,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歲月飄忽短暫的感慨。

昨天看《樂隊的夏天》,馬賽克是幸運的,他回到老地方,一切的人和事物都沒有變,還能夠認出搬走的他們,還笑著上來搭話,說著這十幾年的變化和生活。但是有些樂隊回到自己最開始的地方,面對的卻是荒草叢生的地界,當一切存在的痕跡都已經消失,我用什麼來證明自己曾經存在過?

闊別的故人就像是一個橋梁,將現在的自己與曾經的時光聯繫在一起,面前的人沒有變,只是從前的時光再也回不去了。任是怎樣鐵石心腸的人,面對這樣的場景,也忍不住熱淚地落下。

【臨其詩境】

今天繼續來看韋應物的詩,他的人生經歷了安史之亂這樣一個大的轉變,自己的心性也有所變化,前期和後期幾乎是天壤之別。

而越是人生每個階段境況差距大的人,回想起自己的前一個階段,再拿來與現在對比,心中的感慨也就越多,越深沉。有些人的人生,往回數十年幾乎沒什麼變化,這樣的人很少會感慨人生,沒什麼好感嘆的;有些人的人生往回數十年,那就是天翻地覆,雲泥之別,每一個階段,在他都有特殊的意義。

韋應物就是如此,他在今天的江蘇淮陰一帶遇到了一位十年前曾經在江漢地帶有過交往的故人,由此也想起了自己曾經在江漢的那段日子,心中有所感,寫下此詩贈給故人。

【經典原文】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唐代:韋應物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條分縷析】

第一句寫曾經,十年之前的事情,那時候我們兩個都在江漢為客,志趣相投,每次遇到都要喝到盡興,酒醉而歸。彼此只是在江漢同遊過一段日子,然而過了十年,兩人見面敘舊仍是如此的自然,可見兩人之間的友誼也不是那種會隨著時間越走越遠的類型,而是如一壇老酒,歷久彌香。

第二句將這十年的風雲變幻一筆帶過,一別之後,十年倏忽。這裡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點,就是詩歌之中結構疏密的掌控。

詩歌第一句寫的是具體事件,意象是密集的,具體的,而到了第二句,對於中間這十年的時間,作者只用了「浮雲」「流水」這兩個詞和兩個數量詞一筆帶過,這十年裡雙方經歷了什麼,作者沒有寫出來,而是留給兩人,慢慢的交談咀嚼,人世滄桑,千種風情,不過是浮雲流水,不如這一刻的相逢來的重要。

這一句的事件是稀疏的,也是作者特意的處理,第三句,意象又重新密集具體起來。笑著說話,我們的感情還像之前一樣好,可是歲月無情,頭髮已經蕭疏,鬢髮也已然斑白。

繪畫中有所謂「密不通風,疏可走馬」的說法,用在這首詩中正是合適。第四句又是很淡的一筆,問我為什麼不回去啊,我笑一笑,「淮上有秋山」。

因為這裡的風景好呀!很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也很能說明作者的心境,將「不歸去」的種種苦澀和無奈化進這五個字中,詩歌的節奏變得舒緩,餘韻卻也格外的悠長。

相關焦點

  • 韋應物寫了一首詩,蘇軾「拙劣」模仿,卻遭批評一點也不像!
    韋應物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我們對這位老先生熟知,大多是因為那首著名的課本詩《滁州西澗》,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雖然韋應物這首詩最出名,卻並非他最好的詩,韋應物的拿手絕活是五言詩,連蘇軾都是他的小迷弟,蘇軾曾作詩誇道:「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說白居易長篇短篇都能寫
  • 韋應物很經典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臨其詩境】在逛大明湖的時候,因為下雨嘛,荷葉上會有許多水珠滾來滾去,看著露珠的時候想起韋應物的一首詩,「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在當時的場景下竟一度失語,覺出一些哲學的意味。這首詩中,詩人所描述的是秋天的露水落在荷葉上,與我所見並不相同。
  • 韋應物一首關於夏至的詩,看似清新十足,但卻無比現實
    因為重要性,所以描寫夏至節氣的詩人很多,這些詩詞大都會提到該節氣的物候特徵,但挑來挑去,我覺得只有唐朝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寫得最全面生動,不僅交代了夏至這天最典型的物候,還將盛夏午後靜謐的場景刻畫得宛如一幅水墨畫,更重要的是透過它還能悟出一點生活感想。
  • 韋應物最著名的十句詩詞: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詩人,是山水田園派詩人,他的水詩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1.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出自唐·韋應物《閒居寄諸弟》。詩句描寫春日無事、題詩蕉葉的文人情趣。2.靜隨芳草去,閒逐野雲歸。
  • 10首絕美唐詩,意境美,語言美,詞句美
    《秋夜寄邱員外》唐·韋應物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一個秋天的夜裡,韋應物散著步,忽然想念好友邱員外。他想像著友人正住在山中,松子落了下來,朋友你一定還沒有睡吧!語淺言深是這首詩的特點。全詩不以濃烈的字詞吸引讀者,而是從容落筆,淺淺著墨,語淡而情濃,言短而意深,格調古樸雅致、安閒恬淡,給人玩味不盡的藝術體驗。
  • 像一條小船在無人的渡口隨波搖擺,韋應物《滁州西澗》
    這首詩叫《滁州西澗》,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一首好詩,固然需要名家學者的推薦,但詩中若有打動人心、口口相傳的金句,會更加讓人著迷。「野渡無人舟自橫」,歷來都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覺得只是情景交融,有人覺得還有無奈與憂傷。每個欣賞者所在的角度不同,關注的點也不同,不論怎樣,大家都覺得這句充滿了玄妙。
  • 韋應物詩「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哪個字是錯的,你知道嗎?
    大約是2016年,有網友發布微博稱,自己非常喜歡「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兩句詩,並求助網友續寫兩句,以構成一首完整的詩。結果網上應聲四起,很多網友紛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全國網友迅速續寫了幾萬條,而且不少都相當有意境,令人拍案叫絕,有網友就感慨「國人詩性未死」。
  • 曾經的京城惡少到著名詩人,紈絝子弟韋應物經歷了什麼?
    在唐朝,詩的發展達到了巔峰,既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也有真實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苦難歲月的杜甫,同時還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摩詰居士,可謂是人才濟濟。而誰能想到其中著名的山水田園詩派詩人韋應物曾經是個橫行鄉裡的紈絝子弟呢?那麼他從紈絝子弟到後來的著名詩人又都經歷了什麼呢?
  • 韋應物是如何度過中年危機的?
    原創 水姐 秦朔朋友圈· 這是第3590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3k+ ·· 水姐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十一假期的某個午後,讀了韋應物的一首詩《簡盧陟》:「可憐白雪曲
  • 中國古代知識,元結,劉長卿,韋應物
    劉長卿是中唐前期詩人,他善於寫五言詩,尤以五律著名,為時人所推重。權德典《秦微君校書與劉隨州唱和詩序》稱:「彼漢東守(指劉)嘗自以為『五言長城』。」所謂「五言長城」,正是對其五言詩創作成就的裹譽。劉長卿的五言詩,大多抒寫貶官的哀傷和描寫山水景物,情調寂寞而感傷,直接反映現實的詩篇很少。其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藝術上。如著名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自屋貧。
  • 黃庭堅最美的一首詠物詩,滿溢仙氣,最美妙的文字,最瀟灑的性情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首宋代詩壇最美的水仙詩《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滿溢仙氣,最美妙的文字寫出了最瀟灑的性情。它也是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的一首最美詠物詩,流傳千古。這首詩就作於此時。從詩中可以看出,雖然遭遇多年貶謫,但詩人並未變的頹廢喪氣,依舊豪氣幹雲,瀟灑不羈。尤其是詩作末尾一句「出門一笑大江橫」,真是豪情萬丈。
  • 唐詩趣話:屬意山水,清遠淡雅—韋應物最美山水詩
    而韋應物生逢其時,其山水詩氣貌清朗溫潤,意境灑脫超逸,上承陶淵明、謝靈運、王維、孟浩然,而又自成一家。白居易推崇韋應物:「高雅閒淡,自成一家之體」。蘇軾韋柳並稱,評其詩「發纖穠與簡古,寄至味於淡泊」。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幾首韋應物的山水詩。【遊西山】時事方擾擾,幽賞獨悠悠。弄泉朝涉澗,採石夜歸州。揮翰題蒼峭,下馬歷嵌丘。所愛唯山水,到此即淹留。
  • 李白最動人的一首詩,只有28個字,卻令人倍感悽涼!
    其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常常以簡練的語言能夠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如李白的一首七言絕句《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是李白晚年的一部作品。這首詩主要記述了李白遊黃鶴樓時聽笛的經歷,抒發了李白因流放夜郎所產生的悽涼之感,以及懷念國都之情。全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只有28個字,讀後卻令人倍感悽涼。
  • 解讀韋應物:人生逆襲的典範,貴在浪子回頭金不換
    韋應物的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的一生。出生於貴門望族,從小便官居宮中侍衛長,不識一字、恃寵而驕的一個紈絝少年,卻浪子回頭,成長為一個勤政為民的蘇州刺史,同時還成為一個名留青史的著名田園詩人,不得不說,韋應物是一個傳奇式人物,盛唐也是一個神奇的時代。
  • 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出了意境,寫出了傲骨,寫出了惺惺相惜的情義
    蘇軾樂觀的一生,是與人交往的一生,他的詩,總是讓人感覺到生命向上的東西,是那種草木生長,欣欣向榮的感覺。對待困難與挫折,他總是笑著面對。與智者交,聽君一席話,勝讀三年書。與情者交,便是三冬熱酒,暖透四肢。
  • 唐代詩人韋應物,女兒出嫁時寫下的《送楊氏女》,句句感人肺腑
    如,瀟灑不羈的詩仙李白,憂鬱現實的詩聖杜甫,詩風詭譎的詩鬼李賀,邊塞有岑參,田園則有王維、孟浩然……另外,在唐代,同樣擅長寫田園詩的,文學造詣與王維、孟浩然齊名的,還有韋應物。提起韋應物,可能很多人略感茫然,但是提起他的成名句「野渡無人舟自橫」,大多數人都會有印象。
  • 能夠與陶淵明並列,白居易的偶像韋應物,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
    韋應物,(737年-792年),中唐時期著名詩人,詩風清新淡雅,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的詩風近似,他們被並稱為王孟韋柳。自居易在《題潯陽樓》一詩中,明確指出韋應物與陶淵明都是他追慕的對象:「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又怪韋江州,詩情亦清閒。」要知道,白居易在中唐詩壇上是領袖級人物,他心水的這兩位前輩,一位是陶淵明,另一位是韋應物。
  • 李白最有「懸念」的一首詩,豪放又不失委婉,其中兩句最是著名
    李白的詩向來都是飄逸大氣,疏放灑脫,充分見證著他本人的性格。比如在眾多的送別詩中,李白更是以迥異的風格讓作品脫穎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等,這些名句確實寫出了與眾不同的韻味。
  • 原文意境更深遠
    這句詩的原作者,是唐代的韋應物。韋應物,是京兆人,早年豪俠使氣,任性妄為,後來做了唐玄宗身邊的「三衛郎」。唐玄宗駕崩之後,他才開始折節讀書,後來中了進士。德宗的時候,曾經擔任過滁州、江州、蘇州等地方的刺史,官終蘇州刺史,所有後人也稱他為「韋蘇州」。
  • 《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
    這裡頭所說的韋蘇州就是韋應物,因為當過蘇州刺史嘛,所以世稱「韋蘇州」。那兩個本不該把寫詩當作正經事兒的閨閣女子,卻都在整天講論韋蘇州之淡雅,把他跟杜工部之沉鬱相提並論,可見韋應物確實是風格鮮明,有獨到之處。那怎麼樣的詩才能叫做淡雅呢?看這首《秋夜寄邱員外》就知道了。先說題目吧,「秋夜寄邱員外」,一看就知道屬於懷人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