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婧
編輯 | 林品慧
排版|張晨
責編|孟娜
「我想,如果我和你一起生活在圖騰社會的時代,情形會完全不同吧。我們會是很熟的血緣近親。我會知道,太陽照著你的鼻子的時候你即起來操作了,我會看見你做獨木舟,先用火把要挖空的地方燒焦,然後那石斧慢慢的斫鑿。我還會知道你喜歡吃魚,就拿魚來換你從樹上打下來的果子。現在可是引力能時代,一切都改變了許多,那麼觸目即是的人,那麼繁瑣的工作,想彼此多了解一點,實在很困難了。」
每一個時代的愛都各不相同。加上「現代」的前綴,顯然愛情的主體就被限定在了作為社會機器一員生活在都市中的現代人——現代性迷人的便利和燈紅酒綠中、工作與社會資源的巨大壓力之下,人的歸屬感也在狂飆突進的發展中被慢慢抹去。當我們惋惜著「從前慢」的時代已經過去的時候,我們不禁開始反問我們自己:現代的愛是什麼?
這個冬天裡,有一部美劇——《Modern love》,在嘗試著告訴我們答案。
《Modern love》由八個簡短明快而又暖心動人的小故事組成:一段不尋常的友誼,一位失而復現的舊愛,一個可以吐露心跡的朋友,一樁處在轉折點上的婚姻,一場可能不是約會的約會,一個不因循守舊的新家庭,一段人生終點處的愛情。現代的「愛」是更廣義的愛,它不僅僅關乎男女之間的天然欲望,更關乎我們如何去面對欲望之中隱藏著的自己,如何在愛中達成一段與自我的和解——現代的愛,是一種自我建設式的愛。
Modern love:認識你自己
在第一個故事中,女主和各種各樣的男生交往,卻始終不被樓下的門衛看好,她總以為是自己缺乏一種「火眼金睛」的識人術而無法尋得真愛,直到門衛告訴她「我看的從來不是那個男生而是你的眼睛」。現代之愛,從來不是看別人怎麼樣,而是自己怎麼樣——自我認識是自我和解的第一層。
「認識你自己」,銘刻在德爾斐神殿上的神諭似乎努力想要告訴人們什麼,眾人皆有眾生相,而自己就是認識眾生的起點。恰如叔本華所言「每個人都囿於自己的意志」,我們對世間萬事萬物的感知都建立在自身的主觀認識之上,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正是這樣的道理。在奧賽羅殘缺的自我認識裡,他困頓於種族歧視和膚色的葛藟之中,不曾正確地審視過自己,於是反覆質疑苔絲蒂蒙娜的愛,還有年邁的李爾王一樣,他只依靠別人的陟罰臧否來構建自己的標準,最終失去了一種自我和解的能力,親手葬送了深愛的人。故事的女主人公也是一樣,她總是在想「古斯敏會怎麼看這個男生呢?」卻始終沒有意識到答案就在自己身上。現代社會不斷變得開放包容,我們認為「存在即合理」,開始接納生命的各種姿態,不再有什麼「絕對真理」的存在。霎時間,各種標準猶如潰堤的洪水一瀉千裡。「亂花漸欲迷人眼」,輕佻地以別人的想法來為自己的生命立憲並且反覆核審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精神危機,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努力變成別人眼中期待的樣子,《致命女人》中Beth Ann喜歡彈琴卻因為丈夫不喜歡而只能深藏在心,第一集的女主對每個男朋友都百般遷就,第二集中女記者明知不愛卻也選擇了婚姻。但《Modern love》告訴我們,現代之愛是「不將就」——我們不必迎合於別人的陟罰臧否,舒適的自我才是現代之愛的最好形態。當外部的條件開始變得複雜,我們只能從內心出發,重新認識自己,只有認識了自己,我們才不至於淪為失去自己的「根」而漫無目的地飄蕩在空中,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模樣,我們就會看到在愛裡彼此眼底的閃爍的光芒。
Modern love:悅納自己
在第二個故事中,兩對情人都錯過了對方,年輕的情侶最終在認清了自己的心之後最終選擇了重新回到彼此身邊;而年長的情侶在錯過了十七年之後最終相遇,選擇釋懷,就像是在十字路口和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打了一個熱烈的招呼,然後繼續昂首闊步,向未來走去。無論是結局美滿抑或是蘭因絮果,都如女記者所言:「我們意識到真愛的絕對形態,在生命中的存在總是有不同的目的。」這時候,我們就來到了自我和解的第二層——自我接納。在一場場未竟的愛中,不是放不下那個曾經的你,而是不肯原諒年輕的自己。無論是選擇陷溺在遺憾之中,或者是讓其隨風逝去,最終都是一種自我選擇:選擇過去的我,還是選擇未來的我,而自我選擇只不過是一種見仁見智的自我價值判斷,每一種選擇都有它的理由,而讓選擇變得有意義的則是我們的接納——人生並不會停留在原地,向前走也好,向後走也好,我們理解自己作出的選擇就好,自我接納的就是最好的生活形態。我們曾經在人海中一眼看到彼此,然後把無數的分岔路口走在了一起,如今,我們要重新回到人海裡去,那裡應該會有屬於我們各自的溫暖港灣。
Modern love:一場在愛裡的自我建設
當我們完成了自我認識和自我接納的自我建設過程之後,我們才能以一個更好的姿態來面對世界。就像是第三個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樣,她從來不敢告訴別人自己有雙相情感障礙。雙向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又叫躁鬱症,不那麼學術地形容這種病症就是一瞬間你仿佛身處巔峰,對生活充滿了激情;一瞬間又墜入深淵,沉溺在無邊黑暗中無法自拔,像白天和黑夜的循環一樣,一生都在明豔與憔悴中急速轉化,是不知道幾點會變回灰姑娘的水晶鞋公主。故事中的女主角便是如此——神採奕奕時會在一大早穿著掛滿亮片的裙子去逛超市,低落起來卻能睡上幾天幾夜不出門。她的身體裡住著兩個不一樣的人,因此總是無奈地傷害著別人,也傷害著自己。那個靚麗的她就像是venom,當別人看到的是venom時總是喜出望外;看到離開了venom的那個疲倦懶散的行屍走肉之後,總是感到無比的失望——不是對疲倦靈魂的失望,而是被落差對待之後的不解與愁悶。但是當她選擇把隱藏已久的自我展現在女上司面前的時候,她已經接納了自己光亮和落寞的兩個截然不同的側面,完成了一場偉大的自我建設。
我們都足夠幸運,因為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率很低,但是我想,每個人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venom——我們有時強大到自己無法想像,有時又墮落到自己都無比嫌棄自己。也許我們都是太陽系中的小行星,有一面向著太陽,溫暖明亮閃耀著璀璨星光,而另一面卻是陰冷黑暗千瘡百孔。而《Modern love》 想要告訴我們的是,現代之愛的廣博性在於,它更願意讓我們接納不同的自己——從而讓我們與愛人更好地彼此接納。現代的愛是更為立體的,它從不是對完美上帝的頂禮膜拜,我們不介意自己有許多側面,也願意讓愛人看到一個更加完整立體的自己。
在最後一個故事之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黃昏戀伴侶的離世,老太太又重新在大街上奔跑了起來。現代的愛更像是一場馬拉松,途中會遇到許多各種各樣的跑友,也許有人陪你跑這一程,然後他就到了終點;也許有人與你偶然相遇,最後又在終點前見面;也許有人陪你跑完了全程;也許你自己跑過了好大一段路。但是無論如何,現代的愛就在於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給你跑下去的希望和動力,這是我們自己的人生馬拉松,有人帶著、有人陪著,也需要自己去感受步伐和步頻,然後用最舒服的速度奔跑著。
現代的愛是一場自我和解式的成長,我們在愛與被愛中翻騰,在各種遺憾與醒悟中涅槃,無論那份愛是否還在身邊,這都是一場生命中的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