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交往等構成了維持人類生存的生活方式。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心腦血管病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發病率,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有效延長人的自然壽命。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理念,這種理念不是憑空產生的,是通過持續不斷地學習健康知識逐漸形成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一種說教,而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科學地運用健康知識和技能對自己的日常行為進行有效管理逐漸養成的。
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獲取健康知識的方式有很多種,讀書是最常用、最便捷,又為大眾普遍接受的一種方式,也是一家老小皆可參與的方式。當我們選擇通過讀書來獲取健康知識的時候,難免會產生這樣的疑慮:醫學知識深奧複雜,作為普通人能看得懂嗎?市面上那些流行的健康書講得有科學依據嗎,介紹的方法有效嗎?看一本書能了解必備的健康知識嗎?
由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與健康河北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的《健康知識科普手冊》一書可以消除您的諸多疑慮,滿足您渴望學習通俗易懂、科學權威的健康知識和掌握簡便易學、實用有效的健康技能的需求。這本書由河北省內知名的專家學者編寫,以《健康中國· 河北行動(2020—2030)》倡導的理念和要求為依據,將民眾應知應會的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按照幹預健康影響因素、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三個板塊進行詳細講解,包括15個方面143個小專題,涵蓋了從健康的定義和標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到人生不同階段的防病、保健方法再到重大疾病、傳染病的防控等內容,是一本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內容權威靠譜、有趣有料的健康明白書。
什麼是健康?健康的標準又是怎樣的?為了擁有健康我們應該掌握哪些技能?當身邊人突然倒地不起,怎樣快速有效地進行急救,在生死一線間挽救生命?這些與我們的生命健康密切相關的問題在該書的開篇「認識健康」中都可以找到精準、詳細的解答。此外,還有「科學就醫和用藥的方法」「脈搏、體溫的測量」等一系列「健康乾貨」,讓我們在全面深入地理解「健康」的真正含義的同時,收穫諸多實用有效的技能和方法。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在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是維持人體各項生命活動的源泉。如何科學合理地搭配日常飲食,如何有效地減鹽、減油、減糖?該書第二篇「合理膳食」對此給出了詳盡的解答。比如,針對我國居民日常飲食中「鹽、油、糖」的攝入普遍偏高的營養現狀,明確提出了「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不高於25克,人均每日糖攝入量不高於25克」的膳食建議;上班族飲食不規律,飢一頓飽一頓,無暇算計每日進食量是否符合「合理膳食」的理念,這一篇給出了「十個拳頭」「四個一」的簡便食量計算法,只需動動拳頭即可均衡飲食,可以說是既暖心又實用的「日常膳食標準」;還有「一日三餐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的飲食搭配建議為我們的日常飲食提供了可以量化的具體指導。此外,對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人群分別給出的有針對性的、詳細具體的飲食指導,讓我們看到了編寫者對每個群體的關注與關心。溫馨體貼的提醒讓我們在安心享用美食的同時感受到了編寫者的良苦用心。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使得人們的運動健身意識不斷增強,公園裡廣場上隨處可見或跑步,或跳廣場舞,或打太極拳的人群。定期適量進行身體活動有助於預防和改善疾病,促進精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如何合理把握運動強度,選擇適合自身體質的運動方式,從而收到預期的健身效果?該書第三篇「運動健身」通過列舉常見的運動方式,針對人們在運動健身時比較容易忽視的細節和應該注意的事項,加以解析和提醒,比如慢跑時的呼吸方式、雙臂擺動的幅度,快走和登山時的準備活動以及對心率、肺活量的監測和要求等。對健身細節的關照,成為本書的另一亮點。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不斷加劇,精神心理疾患呈現高發態勢。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調查數據顯示,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健康水平沒有顯著相關,反倒是心理健康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人的心理活動正常,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最大潛能,以適應生活、學習、工作和社會環境的發展與變化的需要。由此可見,人們需要掌握的不僅僅是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緩解心理壓力的技能。
「心病還需心藥醫」,該書在第五篇「心理健康」部分重點列舉了一些心理壓力造成疾患的表現形式和自我調節方法,比如呼吸鬆弛訓練法、運動調節法、音樂調節法、旅行調節法、想像調節法,以及環境更換減壓、注意力轉移減壓、傾訴減壓等一系列有效緩解壓力的方法,簡單易行,「藥」到病即除,讓常受「心病」之苦的現代人有了輕鬆走出「壓力山大」困局的妙招。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的日常保健和防病治病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作為子女更要學習和掌握老年人防病治病、安全用藥的常識和要領,時刻關注家中老人的飲食起居和生活環境。該書第十篇從老年人營養和保健談起,涉及老年人飲食健康、日常鍛鍊、慢性病調養和治療等,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群近年來高發的阿爾茲海默病的防治,提出了十分有效的幹預和訓練方法:比如採用地中海飲食,即以蔬菜水果、五穀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的膳食;經常進行有氧運動以及選擇太極拳、八段錦等適合老年人的鍛鍊方式,可以有效延緩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健康是理念,更是實際行動,需要全社會的動員和每個人的參與,更需要政府層面的舉措和保障。該書每一篇詳細列舉了《健康中國· 河北行動(2020-2030年)》中對應的社會行動和政府行動等,多措並舉,雙管齊下,真正實現「人人擁有健康素養」。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家庭和社會都負有健康責任。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希望每一位「健康責任人」都能讀一讀、看一看這本書,讓健康理念、知識和技能伴隨自己和家人生命的全過程,在一朝一夕的自律中輕鬆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健康生活,從閱讀《健康知識科普手冊》開始!
(作者單位: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