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懷瑾金庸趙樸初墨跡看到「立雪南門」,上圖展尊師書畫

2020-11-17 澎湃新聞
南懷瑾先生(1918-2012)在傳統國學研究與傳播推廣方面所做的影響巨大,昨天開始,上海圖書館對外展出的「立雪南門」展覽除呈現南懷瑾先生的諸多墨跡與文獻外,還展示了啟功、趙樸初、汪道涵、顧廷龍、金庸等文化界名家的手札墨跡。

澎湃新聞獲悉,這一展覽的作品都是由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院長、道南大學堂創辦人張耀偉提供的。
張耀偉因家族淵源在1990年代後期開始師從南懷瑾先生,並與海峽兩岸諸多文化大家都有著較深的交往。

由上海圖書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中國書法院主辦「立雪南門——張耀偉(耀智)尊師書畫展」展覽除展示這些名家墨跡外,還展出了張耀偉(耀智)結合尊師主題專門創作的書畫作品約100幅。


上海圖書館「立雪南門」展現場

感恩
師長,同時呈現金庸、啟功、林散之、顧廷龍等墨跡

「古人對尊師有『程門立雪』的成語,而之所以這次展覽用『立雪南門』,就是向包括南懷瑾老師在內的一批名家恩師致敬與感恩。」張耀偉對澎湃新聞說,「與南老師淵源是從1980年代後半葉開始的,當時我的伯父張尚德以中國臺灣知名教授的身份常來大陸進行學術交流,其中包括汪道涵、任繼愈、季羨林、王元化、、湯一介、張岱年、馮契、裘沛然、蘇淵雷、胡道靜、鄧偉志、樓宇烈、夏乃儒等在內的大陸學界名家都與伯父有過交往,我也因此拜識了上述大家。1991年,伯父張尚德以南懷瑾先生代表的身份帶領中國臺灣代表團訪問大陸,並與汪道涵會談,成為兩岸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

上海圖書館「立雪南門」展覽上展出的南懷瑾先生肖像

南懷瑾先生(左)與張耀偉

他介紹說,1990年代末,他有幸常常去拜望南懷瑾老師,「第一次見到老師,一個瘦削的耄耋老人,一股聖人之氣,溫而厲,恭而安,威而慈。說話聲音宏亮,精神矍鑠,令人肅然起敬。去拜訪南老師的多以熱愛中國文化的各界賢達為主。在南老師上海的住處,那是一幢半層面大小的寓所,內部陳設樸素,且有一股中國傳統文化

的氣息。茶香四溢,讓人精神振奮、心靈舒醒,身心的疲憊一掃而光。」

此次展覽的起首部分,除了南懷瑾先生的墨跡,還呈現了南懷瑾先生出版的書籍及身前穿的多件中式服裝,傳統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

現場展示的南懷瑾先生生前所穿衣服

「天地君親師,中國文化至尊,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原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在展覽序言中寫道,「耀偉遍歷眾師,仰望眾師,感恩眾師,禮敬眾師,這也就是『立雪南門一一張耀偉尊師書畫展』的緣起。」

陳燮君認為,「立雪南門——張耀偉尊師書畫展」一方面舉辦多位蜚聲海內外的名家的墨跡展,一方面展示張耀偉結合主題專門創作的書畫作品,「這表達了一位後學感懷師恩、禮敬尊賢的文化態度和情感。耀偉長期在宣傳文化系統工作,後又在北京工作數年,加上家庭的原因,結交了許多名師,這成為他人生的寶貴財富。按他自己的話說,他是有大福報,才有緣接近這麼多名師。」

張耀偉筆名耀智,身兼上海文化藝術品鑑促進會執行會長 ( 法人代表 )、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院長等職務,曾擔任上海市委領導秘書、電視臺和報業集團、出版社經營負責人,長期在上海宣傳文化系統工作,後又在神州通信集團工作數年,加上家庭的原因,結交了許多名師,這成為他人生的寶貴財富。他青年時期開始關注與 老師前輩的交往,做有心人,收藏了許多名師的資料,包括手跡、器物、書稿等。尤其是追隨南懷瑾先生,學習傳統文化,並在南先生支持下創辦道南大學堂。

上海圖書館「立雪南門」展覽上的南懷瑾墨跡

金庸先生手跡

張耀偉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這一展覽主要包括四部分: 一、恩師。主要是感懷老師的文章、墨跡、照片、生前用品、紀念品等。二、問道 。是在名師影響下創作的主題作品。三、禮敬。學習經典、臨習經典,創作經典的書畫作品,是對中國文化的感悟。四、文會。是多年來,工作、生活、學習中得到幫助的師友,其中有老領導、老師、同學等的書法和繪畫作品。

趙樸初書法《菩提》

此次展出的眾多名家中,既有對於臺灣作家李敖,張耀偉介紹說,李敖是他伯父張尚德先生的同寢室同學(上下鋪),與王尚義、張尚德、陳鼓應為臺灣四大名教授,「我因此與他結緣。我去臺北李敖家拜訪之前對李敖的了解是從南老師和尚德伯父那裡得知些許,嬉笑怒罵,文章立世,曠世狂人。當我見到他時,令我驚訝,他竟是一個本色至極、可愛至極的『頑童』。正像他《自畫像》中描述的:『不認識我的人喜歡看我的文章。認識我的人,喜歡聽我講話。了解我的人,喜歡我這個人』」。

在李敖辭世後,張耀偉專門做詩紀念這一狂狷之士:「犀利文章勝寒劍,狂狷鬥士凌雲志,一分德來一份貨,亦真亦偽亦君子。」

李敖為張耀偉所題的「一分德,一分貨」手跡

林散之書法

對於與汪道涵、顧廷龍、蘇淵雷、裘沛然、洛夫、饒宗頤等名家的交往,張耀偉幾乎都寫有一篇文章進行記敘,他說,「這幾十年來,在我的心目中,就產生了一個『大師情節』。我搜集他們的事跡,閱讀他們的著作,追蹤有關他們的新聞報導。改革開放以來,我從事著文化出版和傳媒方面的工作,近距離接觸了方方面的大師級的人物,直接感受到大師們的風採,受益頗多。於是我就產生了一個念頭:能否把我與大師們的交往以及由此產生的感悟,寫出來,向社會傳播,擴大大師們的影響,助推他們的事業,全社會形成尊敬大師,學習大師,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以便帶動和加速全社會人才的培育和成長。有群山,才有高峰。廣大人民群眾是群山,作為接觸人才的大師們是高峰。有這樣宏大、穩固、高度的三維人才結構,我們的民族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顧廷龍先生墨跡

王蘧常先生墨跡

武中奇書法

此次在上海圖書館的展覽除了展出他與南懷瑾先生、李敖等交往而獲贈的書法名跡,還包括趙樸初、汪道涵、顧廷龍、蘇淵雷、裘沛然、洛夫、李敖、饒宗頤等名家的墨跡。

龔學平書法《立雪南門》

童世平書法《尊師重道》

龔心翰書法《刮目相看》

周志高書法《立雪南門》

呈現《沁園春 長沙》
《南門立雪》等百幅書畫

對於跟隨南懷瑾等諸多先生的體會,張耀偉說,他從小喜愛書畫,原來書法、繪畫與氣息是相通的,」我曾經受南師開示,生命全在一呼一吸之間。長壽的秘訣全在其中。書法創作的最高追求莫不是思想、情感、天物融匯於氣息之中,南老師的學問和情懷是中國古今文人窮其一生所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和積極入世的社會理想的體現。他的名利觀:『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應求天下名』,同樣也體現了這一點。」在南懷瑾先生逝世三周年時,他專門創作了南先生喜歡的陳摶的一幅對聯「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用四尺整宣書寫而成的,「南師一生只做兩件』『世上蒼生架上書』,這幅對聯也正好彰顯了是南師的人生境界。基於對南師的感懷,蘸滿激情,凝神靜氣,吸清排濁,一氣呵成。

張耀偉書法《開張天岸馬》聯

此次展覽中,約有張耀偉(耀智)結合主題專門創作的書畫作品約100幅,其中,兩幅丈二巨幅書法作品《立雪南門》、《禮敬》、《德》,表達了他感懷師恩、崇尚先賢的創作思想。大幅繪畫作品《樂山樂水》、《利樂眾生》、《道法自然》從中國儒釋道三家闡釋中國文化的主要精神。《道南》表達了尊師重道,感恩報恩的主題。《詩和遠方》則是他本人憧憬詩和遠方的境界,胸懷蒼生的情懷。大幅《毛澤東詞 沁園春長沙》長卷,反映了作者追求宏大氣勢的創作風格。此外,還有一部分中國書畫經典的臨習作品,如《蘭亭序》、《九個圖》、《狂草古詩》等。

張耀偉書法《沁園春 長沙》局部

對於其中的書法作品,知名藝術評論家、畫家謝春彥在《為書畫新人耀偉一張》中寫道,「他狂書大草他鄉賢毛澤東的那首名詞《沁園春》,始三行仿佛尚在蹲起運氣尋勢,跡並未大放,緊接便開張天岸,龍飛馬躍,氣吞萬裡如虎起來……惜寒齋大小,終未得全觀,我真是被嚇抑或是被唬住了呢......如是,在下認識了三十多年宣傳部老領導,黨政要務部門的專吏、幹部,風風火火勁頭十足青春日日的耀偉張老弟,怎麼在此一曖間,忽地就倒了個個兒,變了個本相了呢?! 當他的高頭大章的草卷,丈二匹縱書『立雪南門』的巨幢,以及以大寫意揮就的頗有一番湖南俠士背影的人物自寫,著實讓我也翻了個個兒!天下或曰就在俺的眼皮底下怎麼還有這樣一位得天地之元氣的湖南子弟,對照讓我訝怪咄咄的耀偉之書之畫,倒真有一種當下亂作胡弄的書畫界缺少太久太久的原力了,這是值得慶興的!」

據悉,張耀偉是上海不少文化活動的主要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作品入展「第九屆上海書法篆刻大展」,「第四屆上海草書書法大展」,組織參與了「紀念孫中山先生 誕辰150周年海內外名家邀請展」,「首屆中國禪語楹聯書法大賽」,「紀念胡問遂誕辰100 周年海內外名家書法邀請展」等。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當天的展覽開幕現場現場,張耀偉向上海圖書館捐贈了一幅甲骨文書法作品「大仁必有其義」。主辦方當天還舉行了「中國文化經典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倡議活動,由中國陶行知教育基金會、行知絲路研究院、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等單位發起。會上,張耀偉捐贈了一幅八尺整張書法作品給活動籌備組,CCTV中視視文國際傳媒集團董事長陳國明表示,將認購捐贈作品,作為支持中國文化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第十二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龔學平、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龔心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原副主任兼軍紀委書記童世平上將等參加展覽並同時展出了書法作品。

據悉,此次展覽由中視視文國際傳媒、道南大學堂、懷師書屋、荷慄文化傳播等承辦,將延續到至1月9日。

展覽開幕現場

——————————————————————————

延伸閱讀:為書畫新人耀偉一張

謝春彥

耀偉忽然來敲我淺草齋的小門,倒有點挾泰山而行天下的陣勢,手中抱著如火炮筒子也似的高頭大卷展在地上一看,卻是狂書大草他鄉賢毛澤東的那首名詞「沁園春」,始三行仿佛尚在蹲起運氣尋勢,跡並未大放,緊接便開張天岸,龍飛馬躍,氣吞萬裡如虎起來……惜寒齋大小,終未得全觀,我真是被嚇抑或是被唬住了呢......如是,在下認識了三十多年宣傳部老領導,黨政要務部門的專吏、幹部,風風火火勁頭十足青春日日的耀偉張老弟,怎麼在此一曖間,忽地就倒了個個兒,變了個本相了呢?!

人固有一相,又有眾生相,將士相、王侯卿相諸說,或曰相由心生,心生萬象云云,耀偉之長官之相,予我而言凡三十數年幾乎是鐵板釘丁的實相,而且是個急公好義,赤心待人的,表裡如一的好幹部,好公僕,在第一線你總能看到他為他人(包括下層人氏或並無什麼背景的知識分子等)做免費嫁衣的多事之豪俠士,策劃多種書畫展的費力不討好的活計,況且老實說有些名書家實在也不過是銀銀樣臘槍頭的次貨假貨,連在下我與他如此相熟都從未聽他這位常常在多種場合滔滔宏言的好兄弟,居然把他自己的不凡書畫技藝隱蔽埋藏得如此之深,這在目下瓦釜亂鳴的書畫場倒真算得一椿奇蹟了!

當他的高頭大章的草卷,丈二匹縱書「立雪南門」的巨幢,以及以大寫意揮就的頗有一番湖南俠士背影的人物自寫,著實讓我也翻了個個兒!天下或曰就在俺的眼皮底下怎麼還有這樣一位得天地之元氣的湖南子弟,把湘潭毛、齊的書或畫藝之氣概弄到如此譚嗣同的地步!譚曰:」焉能忍此而終古」耶!二百多年來,湘人總給國人以文和武的大驚訝,耀偉老弟今亦差可歸諸爾耶?餘無文無術,不能作論贖錢之書與畫,書與畫原該是吾人生命之自然訴求和張放。吾嘗言:「何謂中國書法?乃吾人手操毛錐子,面對中國宣紙之一場生命博鬥」,對照讓我訝怪咄咄的耀偉之書之畫,倒真有一種當下亂作胡弄的書畫界缺少太久太久的原力了,這是值得慶興的,當下之書壇畫壇還是應該有這種真相力相多些方善爾!

展覽現場

耀偉之書,有生氣有奇氣有男子氣有剛正不阿不媚不俗不泥不死之氣呢!此為第一要義要務,唯如此,才可能正途以往,捨生取義取藝,修煉出新時代的美學新規範,吾將深望於彼也。當然,書畫也是一宗必須講究工匠精神,切要技術層面的文化精神話計,然若無前述的大底子,好利沽名於書畫者是夢不到偉大的中國書法和丹青的呀!

耀偉有正相,若以乃師南丈之教 ,再加韌勁佛性修持心性和筆端,那麼不獨他能成為優秀的書家畫家,也會給這個鬧轟轟魚目混珠的場子帶來深刻的變相罷。

展覽現場的文獻

吾之言,下裡草莽甚甚,卻是真情實感實言,是在書畫場中顛倒了大半生而一事無成驚逝水者的肺腑之言,若打著各種幌子,頂著各種帽子的「成功者」,聽慣了紅包妖言頌歌智力昏昏的大師小師們,或是自欺欺人之輩,覺得耀偉之展推出的略或青澀粗疏又或質勝於文之書與畫,使稍可能感受到幾絲觸動和震顫,那麼也不虧這位書畫新人的一番傻心努力了!

我熱切期望我們中國人雅正偉大的書與畫傳統能有真正的復興,並以之與耀偉老弟共勉拙力,人又豈能沒有一絲夢相呢……

已亥十二月初一夜急就於淺草齋畫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世上蒼生架上書,南懷瑾弟子以展覽「立雪南門」禮敬眾師
    「立雪南門——張耀偉(耀智)尊師書畫展」 近日在上海圖書館向公眾開放,展出了張耀偉(耀智)收藏的名家墨跡及他結合主題專門創作的書畫作品約100幅,紀念南懷瑾先生等文化鴻儒在傳統國學研究與傳播推廣的傑出貢獻。
  • 立雪南門--張耀偉名人名家墨跡藏品暨本人習作展(二)在滬展出
    、中視視文國際傳媒集團、上海文化藝術品鑑促進會主辦,上海中國書法院、新虹藝術館、懷瑾精舍、懷師書屋承辦,立雪南門--張耀偉名人名家墨跡藏品暨本人習作展(二),於12月10日下午在上海中國書法院、新虹藝術館揭幕。
  • 趙樸初珍貴遺物將捐贈上海,上海博物館趙樸初大展初揭面紗
    趙樸初先生親屬、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趙雯將趙樸初珍貴遺作《延安禮讚》手卷交由館內工作人員進行布展。在上海博物館前不久閉幕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上,就曾展出一件他為促進中日文化交流所作的書法作品《鑑真大師紀念室聯語》。事實上也正是他促成了1980年「鑑真和尚坐像」首次回歸故裡揚州展出,又為東山魁夷來中國取材寫生奔走相助,架起了中日之間的友誼之橋。在上海博物館三樓的書法展廳,展覽布展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
  • 【大象視界】金庸、古龍、梁羽生,三大劍客墨跡集體亮相拍場論劍!
    而在即將舉行的廣東小雅齋秋拍,也將呈現一幅金庸先生的墨跡。而相比較金庸先生的墨跡,古龍先生(1938-1985)的墨跡在市場上出現的機率更低,幾乎十年來難得見到一件,相比較金庸先生,古龍大俠去世已經三十多年,如今要覓得一件來源可靠古龍先生的真跡,實在太難了,而廣東小雅齋這次便出現了那麼一件,而且竟然估價低到令人無法想像的地步。
  • 2017西泠春拍 | 古代書畫 宋元明清高僧墨跡專題
    《墨跡之寫》上冊P7、8,(日)江月宗玩著,日本元和六年(1620年,中國明泰昌元年)。詩文著錄:2.《偃溪廣聞禪師語錄二卷》卷下,(宋)如珠、道隆等編(見於《續藏經》第二編第二十六套,京都藏經書院刊本,1905-1912)。3.《江湖風月集二卷》卷上,(元)松坡宗憩編,日本江戶初期刊本。說明:江月宗玩鑑賞,黑田長政、長谷川左兵衛舊藏。
  • 故宮舉辦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與蘇軾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9月1日,「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文華殿開展。展覽通過78件(套)文物精品,勾勒出一個生動而立體的蘇軾形象,帶領觀眾回到蘇軾所處的那個文化昌盛、群星璀璨的時代。  風流韻勝的書畫  作為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的重要展覽之一,此次蘇軾主題書畫展籌備時間長達一年多。
  • 田秀珍書畫大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辦
    田秀珍作品在美術館書畫大展中展出田秀珍作品《書法-世上無難事》《書畫-浪淘沙-北戴河》在美術館書畫大展中展出大展展出的書畫作品定為重點展區展覽。以畫院藝術品開發中心院長田秀珍書畫精品為這次大展主題,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藝術,歌頌光輝歷程。
  • 南懷瑾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在蘇州舉行
    3月22日,蘇州太湖大學堂舉行了傳統文化論壇和活動,隆重紀念南懷瑾百年誕辰。著名作家白先勇在論壇上分享了青春版《牡丹亭》與崑曲復興運動近些年來取得的進展和成就。白先勇在論壇上講話在南懷瑾百年誕辰暨太湖大學堂建校十周年之際,太湖大學堂、中國文化書院、老古文化事業公司聯合舉辦「民族復興與文化自信」論壇和「書香中國 經典世界」活動,隆重紀念南懷瑾
  •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明日亮相故宮 再現蘇子與客泛舟遊赤壁
    圖說:《赤壁賦》 官方圖 明天,作為故宮600年院慶的重量級展覽「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
  • 翰墨飛揚、筆納百川——寧學明書畫作品展
    廣東省人民政府駐西安辦事處副主任文毅先生受邀致辭,肯定了寧學明先生在書畫藝術方面的造詣,以及在商會建設方面的傑出貢獻,並祝賀寧學明先生本次作品展成功舉辦。隨後,陝西省廣東商會常務副會長盧國雄先生發言表示,作為在陝粵商見證了寧學明副會長在書畫界的傳奇經歷,並代表廣東商會向本次作品展表示了祝賀。
  • 紀念專輯 | 石立善:「朝聖偶見」 ——談談「程門立雪」與《立雪詩》
    兩個時辰過去,程頤醒來,見門外的楊時和遊酢立在雪地上,身上落了一層厚厚的白雪,便說:「賢輩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 程頤對弟子的虔敬十分感動,寫了《立雪詩》以記之: 遊楊託意遠,夷然總不屑。伊闕牆門峻,仰止寸心折。顆若非浮慕,久立在冰雪。偶然成感兆,風格兩奇絕。正氣終日互,吾道豈磨滅。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博開展
    看到《洞庭春色賦》,一般人會以為是描寫風景,其實「洞庭春色」是一種酒。當年,蘇軾的朋友送了他一種用黃柑釀成的酒叫「洞庭春色」,故而作了這首《洞庭春色賦》;又過了幾年,蘇軾做中山太守,用松節釀酒,並有感而發寫下《中山松醪賦》;又過了一年,蘇軾被貶往嶺南,途中遇雨胸中鬱悶,於是寫下《洞庭中山二賦》以述懷。此二賦通篇總計680餘字,是他存世墨跡中字數最多的一件。
  • 巨匠軼事|趙樸初:「哭三尼」
    國際政治舞臺上,有「三尼」之說: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一尼;蘇共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雪夫,一尼;印度總理尼赫魯,一尼。
  • CCTV10《先生,南懷瑾》上、下完整視頻
    懷念南師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先生 南懷瑾》(上)——CCTV10《人物》>《先生 南懷瑾》(下)——CCTV10《人物》南師生平簡介含罕見照片,請廣為轉發,功德無量今年9月26日是南師往生3周年紀念日,9月24、25日晚CCTV-10播放了「先生,南懷瑾」紀念專輯上、下集,建議在WIFI下觀看。
  • 越南—中國書畫交流展在河內舉行
    1月21日,身著越南傳統民族服裝的演員在越中書畫交流展上演奏越南民族樂器。新華社 楊翊攝1月21日,觀眾們在越中書畫交流展上饒有興趣地觀賞由中國和越南兩國書畫家創作的書畫作品。新華社 楊翊攝  1月21日,來自中國天津的書法家在越中書畫交流展上現場揮毫創作。新華社 楊翊攝
  • 張勤之——趵突泉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畫家、中國書畫藝術家創作中心理事、山東名人書畫研究院理事、一級書畫師;山東力明科技學院藝術學院講師,現居濟南。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2002年9月榮獲「新世紀百名書聖畫聖藝術家」稱號。作品被「畫聖吳道子藝術館」永久收藏,深受好評。
  • 南懷瑾舍利子真圖真實揭秘
    談到南懷瑾舍利子,很多人都想觀其真容,為了給大家揭秘南懷瑾舍利子真容。
  • 2018中國書畫展覽頂級陣容 臺北故宮展26件晉唐宋元精品
    大家是否還記得臺北故宮博物院去年舉辦的一場「國寶」展?2017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以34件國寶級書畫,11件重要古物向觀眾完美詮釋了何為「國寶」,並向觀眾推介古物分級制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雅昌專稿】臺北故宮用45件書畫告訴你,什麼樣的文物才是「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