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100條,你永遠看不懂《銀翼殺手2049》

2021-02-21 麻辣魚

 

「年度必看神片」、「科幻片史上的最佳續作」……在《銀翼殺手》上映35周年之際,科幻迷迎來了「活久見」的續作《銀翼殺手2049》。有人讚譽它是「超越前作的偉大作品」,但它也依然沒有逃脫叫好不叫座的宿命,因為好多人表示看不懂。

今天,麻哥特意為您梳理了與這部豆瓣年度最高評分好萊塢大片相關的100條信息。看完這些,您覺得「這屆觀眾」到底行不行呢?

001 《銀翼殺手2049》是1982年的經典科幻片《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續集,延續了35年前在大銀幕上發生的反烏託邦的故事。

 

002 《銀翼殺手》將故事設定在21世紀初期,人類製造了只能存活4年的機器人作為奴隸。此時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至連鎖階段,機器人已經和人類非常接近,因此被稱為「複製人」。

 

003 其中,連鎖六型複製人比創造它們的人類基因工程師還優秀,它們被派往外太空從事危險的探索和殖民工作,一支連鎖六型的小分隊在外星殖民地發動了血腥政變,自此,複製人在地球成為違禁品。負責追殺和處決它們的特種警察,則被稱作銀翼殺手。

 

004 從前作的2019年,到續作的2049年,30年之間,銀翼殺手的世界已經從本質上截然不同,複製人不斷更新換代,而獵殺複製人的銀翼殺手也悄然升級。

 

005 瑞秋是少有或者是唯一的N7型號複製人,具有自主生育功能。這引出了《2049》的主線故事。

 

006 在人類與複製人共生的2049年,兩個種族之間的矛盾升級,新一代銀翼殺手K發現了一個足以顛覆社會的驚天秘密,這讓他開始尋找已銷聲匿跡30年的前銀翼殺手瑞克·戴克,並聯手揭露危及人類生存的黑暗秘密,再次制止人類與複製人的命運之戰。

 

007 在《銀翼殺手》的世界中,究竟有多少種仿生人?據統計,暫時總共有四種,第一種是82年《銀翼殺手》中出現的連鎖6型仿生人;第二種是仿生人連鎖7型;第三種是泰瑞公司在連鎖6型仿生人存貨耗盡之後,投入生產的連鎖8型仿生人;第四種則是由企業家華萊斯收購泰瑞公司後生產的連鎖9型仿生人。

 

008 《銀翼殺手2049》依舊延續著第一部的「賽博朋克」的質感,但在命題上卻從第一部「複製人是人嗎?」的探索,上升到了「何為人性」以及「科技帶來的真假模糊邊界」的主題思考。

 

009 續作討論的主題,哲學思辨色彩濃厚:複製人該不該擁有人權?生殖能力是區分複製人與自然人的最重要標準嗎?複製人最終會不會統治世界?

 

010 「自我懷疑」的內核,被深深植入到《銀翼殺手2049》中,這也被認為是對前作最好的致敬和銜接。

▲《銀翼殺手2049》海報

 

011 在《銀翼殺手2049》全球公映前,官方發布了三部短片以銜接兩部作品之間的世界,分別為:渡邊信一郎的《銀翼殺手:2022大斷電》、盧克·斯科特的《2036: 複製人時代》和盧克·斯科特的《2048:無處可逃》。

 

012 官方「Road to 2049」的網站,還綜合整理了一份關於銀翼殺手從2018年到2049年的詳細編年史,以便於人們了解其整體的世界觀和劇情。

 

013 影片在場景設定、光影聲色、臺詞對白等方面,也都對前作給予了滿滿的致敬。影片以白色字幕開場,關鍵字「Replicant」(複製人)和「Blade Runner」(銀翼殺手)特別以紅字顯示,隨後出現高空俯瞰和眼睛特寫,這些元素與35年前《銀翼殺手》的開篇高度一致。

 

014 前作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另一部作品《異形:契約》,開場也是以仿生人大衛的眼睛為開端,銀翼與異形冥冥中自有聯繫。

 

015 K在去找尋德克的過程中,來到了橙色般的拉斯維加斯。而當K走在這片橙色的沙漠地帶之時,致敬的是《銀翼殺手》一開始檢測一位複製人的對白:「你在一出沙漠,在沙上獨自行走,突然間……」

 

016 整個《銀翼殺手》系列,故事背景都發生在洛杉磯,而洛杉磯的英文名是Los Angeles,是西班牙語天使的意思。前作中,羅伊在找周的時候,對話就提及了「天使」:「天使如同火焰般墜落,海岸咆哮著雷聲,燃燒著海獸的火焰。」在《2049》中,華萊士稱呼他製造的複製人,也叫天使。

 

017 戴克對K說的第一句話是「你身上不會帶著一塊芝士吧?」這句話來自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創作的小說《金銀島》。在《銀翼殺手》的一段刪減片段中,戴克到醫院探訪受傷的同事霍頓,霍頓當時正在看《金銀島》。

 

018 在《2049》影片中,神秘探員蓋夫變成了老爺爺,但他依然愛好摺紙,他折的那隻羊致敬了作者菲利普.K.狄克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一書(《銀翼殺手》原著小說)。

 

019 極致化的影像風格是《銀翼殺手2049》的一大亮點。整個影片幾乎沒有白天的戲,暗色的基調充滿了科幻片的質感,壓抑的氛圍,不知未來的劇情,沉重的人文反思,都將整部電影的色調定到暗黑。

 

020 《銀翼殺手2049》通過特定的黃、藍等色調來表達反烏託邦的未來,這些特定的顏色在後期製作中被進一步加強,從而建立了一種舒緩的情緒,將未來世界的外觀與現實世界慢慢接合。

 

021 在畫面上,大黃、大黑、大白幾種色調構建的明顯衝突,營造出了屬於《銀翼殺手》獨一無二的文藝氣質。比如,破敗的未來末日圖景、一個人緩緩行走的畫面,其展現出來的藝術質感和好萊塢爆米花大片確實不一樣。

 

022 剪影、迷霧讓電影的視覺風格更加強烈——橙色霧霾充斥的沙漠、複製人掉落的誕生之地等等場景讓人過目難忘。

 

023 《銀翼殺手2049》繼承了第一部中最令人難忘的被霓虹燈、滾動播放的巨幅電子廣告牌包圍的城市。

 

024 這是細節控的狂歡盛宴。就連城市中小小的標牌就匯聚世界各地的語言,說不定能看到你熟悉的詞語。比如,當K進入一棟建築去尋到戴克的時候,門上的標誌寫著倒著的「Haeng Un」,這其實是一句漢語,意思是「祝你好運」。

 

025 琳琅滿目的全息廣告、全息虛擬的AI女友、疾馳而過的空中迴旋車、蕭條無邊的科幻之城、華麗迷離的賽博朋克風……一系列前所未見的視效奇觀,將觀眾對於科幻電影的視覺想像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

 

026 《銀翼殺手2049》的配樂像是《銀翼殺手》、《邊境殺手》和《降臨》的組合,它既保留了《銀翼殺手》的主題音樂,又帶有《邊境殺手》沉悶的鼓點,以及《降臨》異域感很強的合成音效。

 

027 《銀翼殺手2049》的配樂在電子元素中添加了更多恢弘的交響風,突出表現了非自然的電子氣息和賽博朋克感。

 

028 《銀翼殺手2049》採取了聲畫同時處理的方法,電影的音效設計在導演剪輯版就已經完成了。甚至電影還在拍攝時,音效設計師西奧·格林就已經加入了劇組並開始討論電影的音效設計。

 

029 《銀翼殺手2049》的最後,已知道自己真實身份的K完成了護送德卡的使命,感觸著漫天下落的雪花,背景樂響起《tears in the rain》,這正是30年前,羅伊於雨中死亡時的背景樂。

 

030 當K漫步於一座廢棄的城市,他聽到的音樂取自勃拉姆斯的《降A大調第十五號圓舞曲》,這是維倫紐瓦能記起的最老的一首曲子,是他的祖母在其還很小的時候放給他聽的。

 

031 影片對於近未來的高科技設定和想像令人神往:K的AI女友,簡直就是完美的女神化身、最棒的全能型伴侶,滿足了男人對AI女友的所有想像;高樓林立之中,酷炫的迴旋車在天上疾馳而過;和IPhone X同款齊劉海的全息投影妹子,則自帶發光神技……

 

032 影片所做的一切不僅模糊了人類與科技之間的界限,更提出了一系列日益凸顯的社會問題,科技過度開發所帶來的城市衰敗、氣候變化、基因工程以及人口過剩,都在促使大家去探索人類本身的生存。

 

033 在《2049》裡,有一個畫面是一隻蜜蜂落到了K的手上,印證了《銀翼殺手》「一隻蜜蜂如果飛到你手上怎麼辦」的那句話。蜜蜂其實和氣候有著緊密的關係,《2049》裡出現的蜜蜂,屬於人造蜂巢,因為周圍沒有植物和花卉。這暗示著氣候如此糟糕,似乎是人類一手造成的。

 

034 《銀翼殺手》瀰漫著陰暗、潮溼且壓抑的氣氛,30年後的《銀翼殺手2049》也並未見好轉。來自加拿大蒙特婁的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將自己對家鄉氣候的恐懼注入了片中:「加拿大有時候會異常寒冷,因此續作中沒有了第一部連綿不斷的降雨,取而代之的是冰雪和泥濘。」

 

035 為了在一種不同的氛圍下延續《銀翼殺手》的美學,《2049》想出了一個核爆後殘存的城市,一座籠罩在黃色塵土下的廢城,四處都覆蓋在巨大的土黃色迷霧下。黃色在這部電影中非常重要,是主角緩慢追隨的線索。

 

036 《亞利桑那共和報》評論說:《銀翼殺手2049》除了可看作前作的延續之外,更是一部獨立的電影。影片不像前作那樣是一部橫空出世之作,但是卻更深入地探討了前作的故事和世界觀設定,這已是成就非凡。

 

037 《銀翼殺手2049》是自從《愛是妥協》(2003年)之後,第一部由華納兄弟影業和哥倫比亞公司共同合作的電影。製作成本達1.5億美元。

 

038 有「科幻片教父」之稱的前作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前作主演哈裡森·福特等原班人馬時隔三十五年重磅回歸。

 

039 雷德利·斯科特擔綱續作監製和製片人,他曾執導《火星救援》《異形:契約》等影片。他是好萊塢少有的能夠駕馭多種類型且都有較高品質保證的導演之一。

 

040 75歲的哈裡森·福特,回歸飾演了他於1982年《銀翼殺手》中飾演過的的角色瑞克·戴克。

▲丹尼斯·維倫紐瓦


041 敢於重啟經典的導演,是兩年前憑藉《邊境殺手》提名金棕櫚,去年又憑藉話題科幻片《降臨》入圍金獅獎和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丹尼斯·維倫紐瓦。他被視為好萊塢最出色的「視覺系」導演之一。

 

042 關於《銀翼殺手》,維倫紐瓦表示「這電影我可能已經看過50遍了」,「這絕對是我這輩子看過次數最多的電影。」

 

043 據稱,斯科特原本是要親自為《銀翼殺手》做續的,很多前期工作都已和編劇做好了,因後來要去拍《異形:契約》,於是才把項目轉手送給了維倫紐瓦。

 

044 維倫紐瓦其實也曾有過擔憂:很怕會看起來像個在教堂裡隨意塗鴉的破壞者。但斯科特賦予了他創作的「自由」。

 

045 本片攝影是有好萊塢「無冕之王」稱呼的羅傑·狄金斯。目前,狄金斯已經拿到了13次奧斯卡提名,但從未獲獎。很多人表示,《銀翼殺手2049》應該能讓狄金斯終於贏得一座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046 《銀翼殺手2049》是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和攝影指導羅傑·狄金斯的第三次合作,而維倫紐瓦表示「這次合作只用10秒就談了下來」。

 

047 有評論說,維倫紐瓦與狄金斯等幕後團隊一起,創造了2017年最具科幻質感、最有美學底蘊,也是最有科幻創意的電影鏡頭,即使你不喜歡這部影片,但在這樣美麗壯觀的畫面中睡去,也算值回票價。

 

048 製片人安德魯·科索夫曾說:羅傑「為準備這部電影停工了一年時間,他說這部電影涉及一些他拍攝以來覺得最為複雜的燈光設計和布局。」

 

049 狄金斯與維倫紐瓦從畫分鏡開始,一同設計了電影中的世界,還研究出了世界中的各式法則,社會法則、地緣政治法則、氣候法則等。後來場景設計師丹尼斯·加斯納進入進來填補了劇本中的各種空白,使影片畫面感更加精緻。

 

050 《銀翼殺手2049》全片在匈牙利拍攝,其中在布達佩斯的歐瑞格攝影棚使用了六個影棚及外景場地。

▲四個男人一臺戲

051 電影製作團隊儘可能避免使用CGI和綠幕,傾力實景拍攝。

 

052 為了還原前作女主複製人瑞秋(肖恩·楊飾演)再現的戲,特效團隊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採用替身加特效的方式來重現當年瑞秋的風採。

 

053 被國內粉絲親切喚作「高司令」的80後一線男星瑞恩·高斯林飾演「新銀翼殺手」。維倫紐瓦大讚其為「只有高斯林不會被福特的光芒籠罩」。

 

054 2016年,高斯林憑藉《愛樂之城》俘獲全球影迷的心,該預算高達三千萬的浪漫音樂喜劇電影在全球收穫4.45億票房,今年情人節在內地上映也拿下了2.48億元人民幣。

 

055 在新老銀翼殺手「過招」時,老福特不小心一拳打到了「高司令」的臉上。為了向他的合作夥伴道歉,福特邀請高斯林和他共享了一瓶蘇格蘭威士忌。

 

056 在導演維倫紐瓦看來,《銀翼殺手2049》中飾演反派瓦裡斯的第一人選應該是英國著名搖滾歌手大衛·鮑伊。但遺憾的是,這位傳奇藝術家於2016年初去世了,於是又找到了「少爺」傑瑞德·萊託。

 

057 2014年憑藉《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奪得奧斯卡男配的傑瑞德·萊託,此次飾演的科學家尼安德·華萊士,從外形到行徑都讓人感到懼怕。

 

058 《銀翼殺手2049》女主角喬伊,由1988年出生於古巴的安娜·德·阿瑪斯飾演。據說,她在接觸喬伊這個角色時並沒有收到劇本,而是《機械姬》裡的一段戲。

 

059 影片的演員卡司陣容包括一個奧斯卡得獎者:傑瑞德·萊託,和四個奧斯卡提名者: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愛德華·詹姆斯·奧莫斯和巴克德·阿巴蒂。

 

060 所有配角在拿到劇本的36小時內必須答覆是否接戲,而且他們只能拿到一部分的劇本,還只能在指定的設備上閱讀,不可複製和帶走,而且還有「閱後即焚」的效果。

▲前作導演斯科特(左)與原著小說作者菲利普·K·迪克

061 1999年,英國導演斯圖爾特·哈澤爾丁曾續寫過一版名為《Blade Runner Down》的劇本,但由於版權問題被擱置。

 

062 新版的電影劇本由《銀翼殺手》的原編劇漢普頓·范徹和雷德利·斯科特撰寫的一個故事構想為基礎,範徹以一種中篇小說的形式來寫劇本,並由《金剛狼3:殊死一戰》和《異形:契約》的編劇麥可·格林與之共同合作改編。

 

063 關於前銀翼殺手戴克究竟是人類、還是複製人這個疑點,35年來有各種解讀,導演、演員、編劇也各持一說:雷德利·斯科特確定瑞克·戴克就是複製人;哈裡森·福特堅持戴克只是人類;編劇漢普頓·范徹則說兩者皆有可能。

 

064 英國老牌電影雜誌《完全電影》評選的「最偉大五十部科幻電影」中,《銀翼殺手》排名第一。

 

065 1982年的《銀翼殺手》改編自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幻作家之一菲利普·K·迪克的代表作《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066 菲利普·K·迪克終身用科幻作品探討什麼是真實、我們何以為人這樣的「終極」問題。現如今,他在西方被尊稱為深刻洞察人性、關照未來的先知,科幻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的「迪克獎」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067 1982年,迪克在去世前看到了《銀翼殺手》的粗剪片,本來對電影不屑一顧的他,充滿了對導演斯科特的感激,因為斯科特鏡頭裡暗無天日、陰雨連連、骯髒潮溼還冒出蒸汽的世界,正是迪克想要呈現的。

 

068 《銀翼殺手》當年在北美市場上僅獲得2750萬美元票房,而當年的票房冠軍,同為科幻類型的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E.T.》的票房接近3.6億美元。

 

069 在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中,《銀翼殺手》獲得了最佳視覺效果提名和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070 通過《銀翼殺手》,斯科特創造了一個「未來已舊」的科幻世界,從此改變了科幻電影,被認為是科幻類型殿堂級的作品。影片中關於仿生人的倫理討論也是在影史立碑的經典級別。

071 《銀翼殺手》黑暗潮溼、逼仄擁擠、繁複雜亂、充滿懷舊復古感,是智能類、賽博朋克科幻電影開宗立派之作,也是黑色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和起點。「如何定義人類」成為這一類型電影的主題。

 

072 未來地球的文化雜糅等諸多革命性設定,也令《銀翼殺手》成為《攻殼機動隊》《黑客帝國》等科幻作品的鼻祖。

 

073 賽博朋克是cybernetics與punk的結合詞。賽博朋克的世界,人類生活在每個細節都受計算機網絡控制的黑暗地帶。

 

074 賽博朋克有三大母題:賽博空間、人工智慧和烏託邦。《銀翼殺手》在後兩者上都頗有建樹,開拓了想像的邊界,改變了近未來世界的模樣,也改變了許多科幻創作者看待世界的視角。

 

075 1995年《攻殼機動隊》的創作者、日本動畫導演押井守說:「當你在創造一部人類和改造人(賽博格)相關的電影時,你會發現自己除了回去致敬《銀翼殺手》之外,沒有別的選擇可言。這部電影大概就是這類主題所有電影的基石吧。」

 

076 在《銀翼殺手》的近未來裡,有著類似當代的摩天建築、密集的居住區、理論上可實現的科技軍械,看上去都被使用過,有一定磨損,這些視覺元素被總結為「未來已舊」。

 

077 與一般商業片不同的是,《銀翼殺手》並沒有將反派人造人簡單的臉譜化,反而花費大量的篇幅用於刻畫其「人性」的一面,使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不自覺的對人造人產生同情。

 

078 城市高樓林立,布滿霓虹燈和LED廣告牌;天氣陰雨連綿,似乎永遠沒有白天……這些意象從《銀翼殺手》開始,一直沿用至今,基本上已經形成賽博朋克的固有美學。有趣的是,影片中的城市景觀多以香港作為模板。

 

079 在銀翼殺手世界觀中,複製人的英文叫做「Replicant」,是1982年《銀翼殺手》的原創。複製人的概念已經完全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而且兩部電影都側重於人類和複製人之間模糊的界限。

 

080 大衛在改寫劇本的時候,諮詢了他的女兒,後者是一名生物化學的微生物學的研究者,「Replicant」是源於她的建議。

081 《銀翼殺手》有兩個主流版本,亦是兩個不同的故事。《銀翼殺手2049》是導演剪輯版《銀翼殺手》的續集。

 

082 《銀翼殺手2049》在北美因為「暴力、髒話」等元素而被評為R級,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觀看。

 

083 10月6日,影片在北美超過4000家影院公映,首周末票房3275萬美元,在當周排名第一。但比片方預期的4400至5500萬美元要低得多。Boxofficemojo用「掙扎」來形容《銀翼殺手2049》的開畫戰況。

 

084 10月6日,剛好是《銀翼殺手》(1982)最後一個剪輯版本首映的10年又一天。

 

085 3275萬美元的首周末成績,低於科幻片《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4542萬美元)、《星際穿越》(4751萬美元),距離同樣在10月開畫的《火星救援》和《地心引力》超過5400萬美元的開畫成績更遠。

 

086 北美市場相關數據顯示,年長的男性觀眾撐起了預售票房和開畫票房的大半邊天。《銀翼殺手2049》上映的首周末,71%的觀眾是男性,且63%都在35歲以上,而25歲以下的觀眾只有14%。

 

087 《銀翼殺手2049》中國版片長為162分鐘,比北美版僅少了1分鐘,可以說是原汁原味。

 

088 10月27日,《銀翼殺手2049》中國上映首日,儘管排片率超過20%,但票房佔比僅為12.6%。首日票房不到2000萬元,首周末三天僅收穫5037萬元,而同期上映的《全球風暴》豪取2.24億。

 

089 剖開科幻外衣,《銀翼殺手2049》其實更像是一部偵探、懸疑向的黑色電影。

 

090 在貓眼電影上,有超過兩萬人給這部電影打出了6.8分,甚至低於畫風驚人的《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而在被認為是核心影迷更多的豆瓣上,有4.4萬人給出了8.5分的高分。

091 票房口碑為何兩極分化?第一,敘事節奏有點慢;第二,片子有點長;第三,相對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這樣有普世情感做主線的科幻片,觀影門檻有點高。

 

092 《銀翼殺手2049》有意無意地模糊了商業類型片和藝術片之間的界限,觀眾觀影前以為是商業大片,但越看越像藝術片。

 

093 因為媒體和部分影迷打出的高分,並不足以讓《銀翼殺手2049》完成票房逆襲。在中國電影市場,決定一部電影票房上限的,只能普通觀眾。

 

094 《銀翼殺手》的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了,它在豆瓣上僅有2000多人讀過,至於迪克的其他作品,標記者更是寥寥。

 

095 PKD+哈裡森·福特+瑞恩·高斯林+傑瑞德·萊託+丹尼斯·維倫紐瓦的粉絲和科幻迷、影迷加在一起便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受眾,票房不佳或在情理之中。

 

096 繼去年《諜影重重5》之後,《銀翼殺手2049》再度引發2D和3D之爭。花更多的錢,遭更多的罪,觀眾不爽,業內人士再次吶喊:讓3D為電影服務,不是電影為3D服務,請把看2D的權利,還給我們。

 

097 在《銀翼殺手2049》上映之前,曾有網友在攝影師羅傑·狄金斯的個人論壇上詢問,這部電影是該看2D版還是3D版。狄金斯坦誠地表示,《銀翼殺手2049》是用2D和寬銀幕格式拍攝的,他個人推薦2D寬銀幕版本。

 

098 當滿懷期待的中國觀眾購買預售票時,卻發現國內各城市絕大部分影院上且僅上3D版本。中國幾千家電影院,只有區區9家可以看到2D版本。

 

099 在影迷呼籲影院增加2D排片的同時,有網友揣測,《銀翼殺手2049》可能跟去年的《諜影重重5》一樣,為迎合中國市場推出了中國特供的3D版本。但該片出品方美國索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回應稱:「這部電影無論是2D、3D還是IMAX制式都是跟全球保持一致的,根本不存在中國特供3D」。

 

100 《銀翼殺手》給國產科幻電影的啟示:科幻電影沒有捷徑可走,想要繞過視效科幻走向人文科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做好娛樂化的視效科幻才是國產科幻片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看不懂《銀翼殺手2049》? 你需要這份指南!
    原標題:看不懂《銀翼殺手2049》? 你需要這份指南! 這部由前作《銀翼殺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擔任監製,《降臨》導演丹尼斯·維綸紐瓦執導的影片,在北美上映以來口碑爆棚,但來到中國,在不同平臺的評分出現兩極分化——在影迷較為集中的豆瓣網,該片的評分高達8.5分,但在購票平臺如貓眼、淘票票,評分則低於同期大部分影片,「節奏太慢、故弄玄虛,看不懂」這類評價居多。
  • 不看這篇推文《銀翼殺手2049》你可能會看不懂
    (《銀翼殺手》海報)如果沒時間也不要緊,看完下面這些內容,保證讓你走進複製人的世界。《銀翼殺手2049》預告片中有一句話說的是,「所有文明的躍進,都是奴隸堆砌而成。」這句話很好地表現出了人類文明社會幾千年的歷程,但在每個王朝破滅的背後,往往都是由所謂的「奴隸」推動的。
  • 《銀翼殺手2049》
    我非常驚異他居然還知道喬丹,即使不知道籃球的規則,但並不妨礙我們崇拜經典,科比退役了,我們也要唏噓下發發朋友圈,這是對經典的情懷。 喜歡科幻電影的朋友,要以一顆對待《大話西遊》的心,去看《銀》,自然也會一顆無比挑剔的心去看《銀》的續篇,而對《銀翼殺手2049》的高要求,票房口碑雙慘敗,也是順理成章。
  • 關於《銀翼殺手2049》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
    這是我們在9月26日,業內場放映結束後收集的專業影評人評論。每一條都讓人發自肺腑的有感嘆「REALLY?!」。看完之後頓生三個感想:1已經不認識「#Bladerunner2049(和銀翼殺手2049)」這幾個字了,2學會了英文中所有用來稱讚的詞,3國內到底什麼時候上?IMAX影廳哪家強!
  • 別看《銀翼殺手2049》,除非你先看這篇!
    為了幫大家肅清這些阻礙,堂叔今天特意總結了看《銀翼殺手2049》之前,你應該知道的10件事:(由於3D的實現原理,導致原本就比較昏暗的畫面,亮度會再損失50%)《銀翼殺手2049》的攝影師是羅傑·迪金斯,他曾13次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攝影,但卻從未獲得過該獎項。此次,羅傑·迪金斯為本片貢獻了極為出色的攝影,這可能讓他離這一獎項更進一步。
  • 從《銀翼殺手2019》到《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冷硬而頹美的後現代科幻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的確太超前了。而如果說看完全片給差評的觀眾是無法從《銀翼殺手》中獲得類型片的觀影快感,那麼,看了5分鐘就棄片的觀眾絕對是對影片的黑色美學有什麼誤會。然而,《銀翼殺手》作為一部不具備商業娛樂性的黑色電影,它的工業級別卻是向A級商業大片看齊的,可謂是一個吸金巨坑。
  • 沒看懂《銀翼殺手2049》?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這些!
    《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是1982年經典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的續集故事,故事發生在第一集設定年代2019年的30年後2049年。今天小逸就來幫大家畫重點、快速進入狀況,讓你立刻就能無縫接軌去欣賞《銀翼殺手2049》!
  • 有人說《銀翼殺手2049》應載入影史,但大家還是看不下去
    同樣,《銀翼殺手》導演、《2049》監製雷德利•斯科特,也熱衷於終極哲學命題: 《銀翼殺手》中,他借複製人之口,問出「我是誰?」 《普羅米修斯》,我從哪兒來? 《異形:契約》,我去向何方? 維倫紐瓦+斯科特,就註定了《2049》逆主流而行的哲學思辨:複製人該不該擁有人權?
  • 這麼好的《銀翼殺手2049》,確實難看,不矛盾!
    例如抱著看《速激》那種感官HIGH爆的心態去看《銀翼殺手2049》的,必然失望。後者是科幻大片,但它的大,更側重於故事。打鬥爆炸場面本身不多。 第二個因素是當下的心情。有一種片,我認為屬於這種範疇:明知道它是好片,但就是看不下去。
  • 《銀翼殺手2049》:科幻的唯美
    這一次,不僅是連綿陰雨,漫天的飛雪也把洛杉磯這座所謂的「天使之城」浸透。黃昏籠蓋每個時刻,街頭迷恍而誘惑的鐳射燈打出各式各樣的廣告和信息,有SONY,也有早已破產不存在的泛美航空(Pan Am)和蘇聯(CCCP)。
  • 完美的電影《銀翼殺手2049》大陸正式定檔!
    深刻的故事內核、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丹尼斯·維倫紐瓦在《銀翼殺手2049》裡把這兩點都做到了極致。其實《銀翼殺手2049》能獲得這麼多的好評還是挺不容易的。看完之後,你會相信這句話完全錯了!看了這些來自各大票務網站影迷們的期待留言,相信很多不太了解的朋友,對於《銀翼殺手2049》充滿了好奇,會提出類似下面這條評論的疑問——
  • 《銀翼殺手2049》被惡評,不就是因為它挑釁了普通觀眾嗎?
    這一切,都讓《銀翼殺手2049》不僅與好萊塢主流科幻大片遠遠拉開了距離,也與前作《銀翼殺手》區分開來。1982年的《銀翼殺手》,早已成為科幻類型殿堂級的作品,也是黑色科幻電影(Tech-Noir film)的代表作和起點。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科幻電影的題材、故事與黑色電影的視覺風格糅雜,形成了這一黑暗、陰鬱、迷人的科幻亞類型。
  • 《銀翼殺手2049》——時間的回答.
    今年AlphaGo Zero經過3天的自我學習,不使用人類知識掌握圍棋,今年銀翼殺手2049上映。銀翼殺手並非一開始就被奉為殿堂級神作,上映時票房慘敗、口碑不佳,十年後,許多知名影評人才改口收回惡評。九十年代,年少無知的我租賃錄像帶第一次看了被追認為賽博朋克祖師爺和科幻電影裡程碑的銀翼殺手,老實講,沒看懂。再後來就到了今年,重溫銀翼殺手和觀看銀翼殺手2049,陷入了巨大的傷感和虛無。何以為人?
  • 完美的電影《銀翼殺手2049》提檔10.27
    深刻的故事內核、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丹尼斯·維倫紐瓦在《銀翼殺手2049》裡把這兩點都做到了極致。其實《銀翼殺手2049》能獲得這麼多的好評還是挺不容易的。看完之後,你會相信這句話完全錯了!看了這些來自各大票務網站影迷們的期待留言,相信很多不太了解的朋友,對於《銀翼殺手2049》充滿了好奇,會提出類似下面這條評論的疑問——
  • 【酷評】《銀翼殺手2049》:與《銀翼殺手》相比終究還是差了
    《銀翼殺手2049》在國內的票房也不高。上映第3天,剛過4000萬。與此冰火兩重天的是,這部電影在北美的票房和口碑都相當高。目前,《銀翼殺手2049》在全球票房已過2億美元。爛番茄新鮮度88%,iMDb評分高達8.5,要知道,這可是超過了老版《銀翼殺手》在IMDb的評分。
  • 其實我也看不懂《銀翼殺手》.
    昨天去看了《銀翼殺手2049》,在電影院坐了三個小時,睡著了三次。回來後,為了彌補在影院睡著的負疚感,我查了很多背景資料,把電影公眾號上的推文都看了。黑色電影、賽博朋克、菲利普迪克……還是半懂不懂的。「世上很多好東西不是為我準備的」,這會使我有點沮喪,但我也很警惕,不要讓自己憤怒今天在家和男朋友看英劇,《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跟銀翼殺手一樣改編自菲利普迪克的小說,同樣也作為我了解這類影片的一個過程。但是看完後我和男朋友沉默良久,說了句:「好像看不太懂唉」我悶悶地說:「跟我看銀翼殺手一樣,好失落啊,不是為我準備的。」
  • 電影 | 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2049》,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2049年的故事。它的前作《銀翼殺手》則是發生在2019年的洛杉磯。《銀翼殺手》就像幾乎所有我看過的科幻片一樣,世界觀的架構非常龐大,各類設定也使人非常有代入感,而兩部電影之間由於時間跨度比較大,在電影上映之前,官方也給出了三部短片用於補充2019到2049年這30年間的一些事件。
  • 《銀翼殺手2049》:眼見為實?
    雖然當時上映時不受待見,但是一旦成名,人們似乎更熱衷於把神壇電影當成老朋友。《銀翼殺手》劇照(1982)朋友總是老的好,於是神壇電影總是閃著後輩難以企及的光。按說這種電影的續集很難超越前作,由於珠玉在前,光環之下,續集能夠讓觀眾理智地品評已屬不易,能夠與前作比肩就更是難上加難。然而,《銀翼殺手2049》做到了。
  • 《銀翼殺手2049》:有所保留的肯定
    相比新型人工智慧的光芒萬丈,另一個文化事件則顯得不那麼耀眼了,那就是在同一年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作為1982年版《銀翼殺手》的續作,它自開拍起就飽受爭議,一方面,作為早期賽博朋克電影「聖經」的續作,不少影迷期待萬分,但另一方面,脫離原著的再創作以及電影本身世界觀的續寫能否成功很多人報以悲觀態度,直到影片上映,這兩股聲音也沒有終止。
  • 為什麼我建議你看看《銀翼殺手2049》這部電影
    《銀翼殺手》原著作者菲利普狄克的作品被視為賽博朋克類型作品的前身。,才能表達每一代銀翼殺手在執行任務時內心的困惑。這幾乎是一個從銀幕內爭吵到銀幕外的話題,據說前作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與主演哈裡森福特見面必爭,這已經成為三十年來他們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作的最終剪輯版只是在結尾很晦澀的告知你真相,一閃而過,輕描淡寫,四兩撥千斤,卻令觀眾非常的不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