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療法加點酶 肌萎縮咱不怕!

2021-01-15 健點子ihealth

這種稱為GALGT2的療法,與現有的基因療法不同,它針對蛋白聚糖,這是與肌萎縮蛋白dystrophin結合的膜蛋白。


作為一種酶,GALGT2將一種稱為galNac或N-乙醯半乳糖胺的糖放在特定的蛋白質上,肌營養不良蛋白聚糖就是其中的靶點之一。


GALGT2在非常特定區域的骨骼肌中表達,並且高度集中在運動神經接觸肌肉的一個小區域中,稱為神經肌肉接頭。


它是由肌萎縮蛋白錨定的蛋白質複合物中的一部分,當它移動時,有助於保持肌肉細胞的穩定性. 


Sarepta公司最近於11月3日宣布, GALGT2基因療法的新藥臨床試驗(IND)已被FDA批准。今年年底,將在全國兒童醫院開始進行DMD患者的1 / 2a期臨床試驗。

(Sarepta在研產品治療肌萎縮。公司網站)


這是在短短10個月後的最新進展。Sarepta在一月份宣布了和全國兒童醫院就GLGT2基因療法項目達成許可協議。


GALGT2療法,和utrophin療法類似,是一種替代基因療法。


這種療法的以下三點優勢:

即使在肌萎縮蛋白dystrophin不存在的情況下,GALGT2的過度表達在動物模型中,也能幫助肌肉正常發揮功能。

其應用範圍比較廣泛。由於GALGT2針對的不是dystrophin本身,因此,GALGT2項目具有治療大多數突變導致的DMD疾病的潛力,此外,GALGT2在其他肌營養不良中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GALGT2基因的序列比dystrophin短小。這解決了AAV基因療法的問題,因為dystrophin比較大,因此無法用腺相關病毒(AAV)轉入人體,但在GALGT2就不成問題了。


Sarepta公司進行的其他肌萎縮研究:

合作方

療法

作用機制


杜克大學

CRISPR-Cas9

去除外顯子

幫助大多數DMD患者

Genethon

微型dystrophin

幫助肌肉發育和維持


(健點子ihealth製作)


除了GALGT2,Serapta現在還在進行其他DMD基因療法的研究。健點子上周報導,Serapta獲得了杜克大學的CRISPR-Cas9基因療法授權。


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Charles Gersbach實驗室通過去除或「切除」肌萎縮蛋白基因中的外顯子,來恢復肌萎縮蛋白的表達。該療法可能治療大多數的DMD患者。

(杜克大學的Charles Gersbach博士)


Gersbach博士對此表示,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但是動物模型已經顯現希望。

「雖然CRISPR技術還處在發展早期,但是代表了大部分DMD患者的希望。 切除某些外顯子有可能糾正大部分DMD突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已經在小鼠模型中證明,可以從肌萎縮蛋白基因中切除外顯子,導致肌萎縮蛋白的功能性恢復和肌肉力量的提高。」


Serapta並不是唯一一家看好CRISPR/Cas9治療潛力的公司。其他的領先者包括:

公司

療法

作用機制

優勢

Exonics

CRISPR/Cas9

AAV傳遞

長效,只需一次注射

Bamboo

微型dystrophin

AAV傳遞

輝瑞6億收購

(健點子ihealth製作)


治療無義突變


Exonics公司設計的CRISPR/Cas9進入細胞內部後,會在dystrophin基因的特定序列上面造成一個單一的切口,然後利用細胞非同源末端連接的方式修復DNA損傷。


這樣的修複方式會在基因組上形成新的突變,從而緩解dystrophin外顯子跳躍,無義突變或是終止子突變帶來的功能缺失。利用細胞非同源末端連結的方式修復dystrophin蛋白的功能是一種非常高效的選擇。該療法也具有治療多種DMD基因突變的潛力。


但是Exonics公司也坦言,如果突變發生在drstrophin基因的兩端,該公司的CRISPR/Cas9療法可能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但是人們難免會擔心CRISPR/Cas9的脫靶毒性,Exonics公司表示目前還沒有檢測到脫靶效應。


由於完整dystrophin的基因序列過於龐大,AAV載體無法將全部序列裝載,並輸入患者體內。因此研究人員另闢蹊徑,將具有一定功能的微型dystrophin利用AAV輸入患者體內。但是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微型dystrophin還是不可能完全替代dystrophin的功能。


上述的多個基因療法實在是值得我們期待,我們也能看到,單個的基因療法都存在自己的缺陷,如果能將其組合起來,對症用藥,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章:

http://investorrelations.sarepta.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sarepta-therapeutics-and-nationwide-childrens-hospital-announce

http://www.nationwidechildrens.org/dr-paul-martin-discusses-galgt2-gene-therapy-for-muscular-dystrophy

http://investorrelations.sarepta.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sarepta-therapeutics-signs-exclusive-global-collaboration-duke

https://www.pfizer.com/news/press-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pfizer_aims_to_become_industry_leader_in_gene_therapy_with_aquisition_of_bamboo_therapeutics_inc


你可能喜歡:

不放棄! 這個口服DMD新藥絕處逢生

厲害了 患者!最新DMD基因療法將進臨床

我們是誰?DMD新藥!


健康追求無止境 點子分享有捷徑

健點子ihealth每天清晨帶給你一手資訊。

投稿和合作請直接回復或留言。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其它公眾號轉載請取得授權並註明出處和作者。

從不步人後塵 總是領先超群

相關焦點

  •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神經性疾病,會導致吞咽困難,呼吸障礙
    01什麼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易患病人群有哪些?普通症狀有哪些?02導致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原因有哪些?療效表現如何?如何進行分類?1、導致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原因有哪些?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的病因仍不明了。百分之二十可能與遺傳和遺傳缺陷有關。另外,重金屬等環境因素也會對運動神經元造成損害。
  • 風靡日本的 「肌斷食療法」 是什麼?
    不可否認遺傳基因對膚質的好壞有很大影響,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好的基因遺傳下來的,所以我們就得需要通過後天的努力保養,來讓自己的皮膚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近,我了解到日本新近流行一種叫 「肌斷食療法」 的護膚保養方法。這到底是什麼樣的護膚保養,對我們的皮膚到底有什麼好處?
  • 諾獎加持,跨國藥企重金押注基因治療賽道,國內早期市場持續升溫
    隨即,2017年被譽為了基因治療的元年。到了2019年5月,FDA再批准了一款基於AVV病毒載體的基因療法——諾華研發的Zolgensma,用於治療兩歲以下脊髓性肌萎縮症兒童。該款藥物上市僅4個月便到達1.6億美元銷售額。由此可見,在基因治療賽道中,AAV病毒是最先實現產業化、商業化的病毒載體。
  • 4歲兒童肌營養不良心肌酶增高,走路越來越沒力氣怎麼治?
    對於肌營養不良,不管是家族基因遺傳導致還是自身基因突變導致的,沒有及時治療,最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和肌無力的症狀,不僅嚴重的影響到肌營養不良孩子的正常生活質量,還會拖累整個家庭。
  • 1210萬元,全球首個β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上市!藍鳥生物在德國推出...
    近日,該公司宣布,在德國推出Zynteglo(LentiGlobin,含βA-T87Q珠蛋白編碼基因的自體CD34+細胞),這是一種一次性的基因療法,用於適合造血幹細胞(HSC)移植但沒有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匹配的HSC供體、年齡在12歲以上、非β0/β0基因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患者的治療。
  • 博騰生物將全球首個基因療法「締造者」收入麾下
    臨床醫生的身份和經驗讓他想要探究,如何彌補酶缺失所帶來的病症。Dr. van Deventer 決定和 John Kastelein 合作開發疾病治療方案。但在這中間,他們也走了一些彎路。「我們的第一個想法是補充患者體內所缺失的酶,但事實證明這種方式並不可行。」
  • 陳根:從罕見病到常見病,基因療法的逆勢增長
    文/陳根基因療法聽起來是一個充滿了未來感的詞彙,但事實上,基因療法開始應用於人類疾病治療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1972年,《科學》雜誌上一篇題為「Gene Therapy for Human Genetic Disease?」的文章正式提出了基因療法,這種療法被認可作為人類遺傳疾病的一種治療方式。
  • 阿爾茨海默症在研藥物盤點:從抗β澱粉樣蛋白到基因療法
    渤健對AD研究的堅定信念促成了最近2起涉及tau靶點藥物的授權交易,包括4500萬美元預付款從Ionis授權反義藥物IONIS-MAPTRx、3.3億美元預付款從Sangamo公司獲得一款鋅指核酸酶技術開發的基因表達調節療法ST-501,這2中藥物均被設計用來阻止中樞神經系統中tau蛋白的產生。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相關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可從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 強生收購生物科學公司Hemera基因療法專利權 近日,強生旗下子公司楊森製藥收購Hemera生物科學公司基因療法的專利權。有關該項收購,雙方都沒有公布具體的財務細節。
  • 採用AAV載體的基因療法可被用來治療罕見性遺傳疾病CLN2
    近日,以AAV病毒載體的基因療法又迎來了新進展,研究發現採用AAV載體通過直接腦實質給藥可用來緩解嬰兒晚期巴頓病(CLN2),該療法可一次性治癒這種罕見性遺傳疾病。據悉,晚期嬰兒巴頓病(CLN2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神經退行性溶酶體貯積病,由編碼三肽基肽酶1(TPP1)的CLN2基因突變引起。
  • 阿爾茨海默症在研藥物全方位盤點:從抗β澱粉樣蛋白到基因療法!
    渤健對AD研究的堅定信念促成了最近2起涉及tau靶點藥物的授權交易,包括4500萬美元預付款從Ionis授權反義藥物IONIS-MAPTRx、3.3億美元預付款從Sangamo公司獲得一款鋅指核酸酶技術開發的基因表達調節療法ST-501,這2中藥物均被設計用來阻止中樞神經系統中tau蛋白的產生。
  • 梨狀肌症候群的診斷和治療——整骨療法
    臨床醫生面臨的挑戰是識別梨狀肌症候群特有的症狀和體徵,及時進行適當的治療。 本文的目的是回顧梨狀肌症候群的病理特徵以及可用於這種病症的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法。重點整骨療法原則和實踐在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 少數情況下,坐骨神經分成兩股,一股穿梨狀肌,一股出梨狀肌下孔;或一股出梨狀肌上孔,一股出梨狀肌下孔;也有分成多股出盆者。由於坐骨神經或其一部分穿過梨狀肌,而患者常因勞累發生肌肉勞損水腫等,受肌肉收縮壓迫神經的影響,可出現梨狀肌症候群。出現臀腿痛及相應肌的運動障礙。
  • Poseida用基因編輯打造新式CAR-T療法
    非病毒載體讓Poseida的CAR-T療法更安全高效Poseida Therapeutics公司的主要技術版塊分為piggyBac DNA修飾系統、CAS-CLOVER基因編輯、基因運輸系統等。每個技術平臺又包含著具體的基因操作工具和系統。下面進行簡要介紹。
  • 基因編輯熱點研究方向全面盤點,一文帶你了解基因魔剪的前世今生
    到目前為止基因編輯系統歷經3代,包括鋅指核酸酶(ZFN)、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子核酸酶(TALEN)和CRISPR/Cas9。為了降低非特異性突變,提高基因編輯保真度,研發人員開發了一種工程核酸酶——鋅指核酸酶(ZFN)。ZFN技術誕生於1996年,直到2002年,Bibikova等第一次用ZFN的方法通過在果蠅中成功突變了yellow基因。
  • 罕見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致病原因主要有哪些?治療方法有哪些?
    01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什麼疾病?這種疾病主要分為哪幾種?(一)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什麼疾病?02導致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這種疾病的出現的主要病因有哪些?患上這種疾病以後身體會有哪些症狀?(一)導致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這種疾病的出現的主要病因有哪些?導致肌萎縮側索硬化最直接疾病的病因以及發病機制都是十分的複雜的,就目前而言還是沒有被很好的闡明的。
  • F-Luciferase和R-Luciferas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
    螢火蟲螢光素酶最通用和最常見的報告基因是北美螢火蟲photinus pyralis的螢光素酶,該蛋白質不需要翻譯後修飾即可獲得酶活性。高濃度(體內)甚至沒有毒性,可用於原核和真核細胞。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AAT-12518)圖1.在帶有NOVOstar讀板器(BMG Labtech)的白色96孔板中,使用Amplite螢光素酶報告基因基因檢測試劑盒(12518)檢測螢光素酶劑量反應。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華大智造上榜TR50,美因基因完成5.42...
    針對杜氏肌營養不良症基因療法 禮來與Precision達成合作禮來和Precision BioSciences向外宣布了一項研究合作和獨家許可協議,協議內容主要是禮來將利用Precision專有的ARCUS基因組編輯平臺,研究和開發潛在的遺傳疾病體內療法,關注的適應症是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和其他兩個未公開的基因靶標。
  • 從罕見病到常見病,基因療法要怎麼走
    而洶湧而來的基因療法浪潮,為傳統治療手段無法觸及的疾病帶來了變革性的治療選擇。 站在基因療法爆發的臨界點上,幾位專家在專題討論的開頭回顧了當下基因療法的挑戰,而James Wilson教授毫不猶豫地強調,最為關鍵的挑戰是「安全性」。 這和他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早在30多年前,就曾掀起一股基因療法熱,也有數百項基因療法進入到了臨床實驗中。
  • 中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腫瘤惡病質的潛在基因治療方法
    該研究針對腫瘤病人中存在的嚴重肌肉萎縮病症,提出通過CRISPR在體特異靶向敲除肌肉組織中的肌生成抑制素(myostatin)達到延緩肌肉萎縮的治療目的。  惡病質(cachexia)可見於多種疾病,其中以腫瘤伴發的惡病質最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