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多措並舉確保糧食生產 安全早造糧食總產量超2.8萬噸

2020-12-28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今年鶴山市早造水稻種植面積達73280畝,比去年新增1922畝。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今年以來,鶴山市進一步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確保水稻種植面積穩定;抓好農業生產措施落實,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數據顯示,今年鶴山市春播糧食作物面積達8.07萬畝,早造糧食總產量達28325.7噸。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諶磊 通訊員/馮穎瑤

早造水稻種植面積新增1922畝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鶴山市農業部門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兩手抓,把發展糧食生產作為農業工作的重要任務,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不斷加大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支持力度,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今年春耕前,鶴山市農業部門下發《關於切實做好當前春耕備耕工作的通知》到各鎮(街),並召開春耕生產現場會,要求各鎮(街)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抓好春耕生產的宣傳發動和組織協調,確保糧食生產面積穩定。同時,鶴山市將2019年墾造水田驗收面積全部用於種植水稻,鼓勵和引導農民將低效益經濟作物改種水稻,採取有力措施推動撂荒耕地復耕複種,按質按量完成早稻擴種任務。

據統計,今年鶴山市早造水稻種植面積達73280畝,比去年新增1922畝,畝產391.5公斤,總產量比去年增加1196.12噸。

在確保水稻種植面積穩定之外,鶴山市還積極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今年,鶴山市繼續在址山鎮更鼓垌和龍崗垌、桃源鎮蟠光垌和龍口鎮隔海田建設3500畝水稻高產示範片,開展良種良法示範推廣,提高種植效益,促進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

提高農業生產科技水平

保障糧食穩產增收

鶴山市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工作,今年對135576.4畝耕地地力保護落實補貼資金發放,補貼標準為81.7元/畝,補貼總金額達到1107.66萬元。同時,督促各鎮做好今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面積的核查匯總上報工作,鼓勵農民保護耕地質量。此外,鶴山市積極推進政策性水稻種植等農業保險工作,力爭把各種災害對農民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抓好農業生產措施落實,是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做好水稻新品種引進示範推廣工作方面,今年,鶴山市農科所引進黃廣金佔、廣晶美佔、廣金佔、禾粵絲苗、禾廣絲苗等水稻新品種,大面積推廣粵黃廣佔、粵禾絲苗、粵泰油佔、農晶絲苗等優質高產抗性好的品種,免費發放2250公斤已審定的優質水稻種子給農戶進行推廣種植。

鶴山市農業部門加強農業技術指導服務,組織農技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指導農戶科學選種和栽培種植;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氣象預報,及早做好應對強對流、颱風等災害的物資和技術準備,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體化等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科技水平,為糧食穩產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我們共發布4期《農作物病蟲測報》,適時有效指導農戶做好各類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我們採購了8.52噸毒鼠谷、1.64噸紅火蟻藥分發到各鎮用於鼠害、蟻害的防控。做好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工作,舉辦了1期防控技術培訓班。」鶴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工作方面,今年,鶴山市加強春耕期間農資監管,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種子、化肥、農藥等流入市場,上半年核發《農藥經營許可證》3個,檢查農資經營單位63家次,出動檢查人員220人次,確保了農資市場秩序穩定,維護了農民群眾利益,進一步保障了糧食生產安全。

相關焦點

  • 303.54萬噸!許昌市糧食生產躍上新臺階
    日前,據國家統計局許昌調查隊對全市99個樣本村、297個調查地塊進行抽樣調查推算結果,報經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核准:我市2020年糧食總產量303.54萬噸,較上年297.69萬噸增加5.85萬噸,增幅1.97%,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02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
  • 遼寧省多措並舉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第一產業增加值穩步增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菜籃子」產品供給能力增強、農產品加工能力不斷提升……「十三五」時期,我省多措並舉,推進鄉村產業快速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基礎和支撐。數據顯示,我省去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177.8億元,同比增長3.5%,高於全國0.4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1313.1億元,同比增長3.4%。作為全國糧食主產省之一,我省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十三五」時期,全省糧食播種面積年均5232.4萬畝,年均產量2317.2萬噸。
  • 我省今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記者從近日在定西市召開的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上獲悉,甘肅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抓好糧食生產,加之今年雨水合節,全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根據農情調度,全省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06萬畝,預計總產1180萬噸,比上年增長1.5%。
  • 467.8億斤!遼寧省糧食生產闖「四關」奪豐收
    467.8億斤!我省糧食生產闖「四關」奪豐收產量為歷史第三高,穩居全國第十二名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糧食產量數據公告,我省糧食總產量達到467.8億斤,為歷史第三高水平,居全國第十二名,糧食主產省地位進一步鞏固;糧食單產為每畝884斤;糧食播種面積為5290.5萬畝,居全國第十四名
  •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天成專合社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專合社流轉土地1300畝,主要用於糧食種植,其中,種植水稻300畝,預計年總產量15萬公斤,種植高粱800畝,預計年總產量24萬公斤,種植小麥200畝,預計年總產量6萬公斤。
  • 春暖農事忙——龍南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紀實
    龍南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多措並舉保障全縣早稻播種面積6.86萬畝。截至4月7日,該縣已完成6.79萬畝。宣講到戶 早稻種植早部署「按之前的正常產量,早稻和晚稻加起來並沒有中稻一季的雙倍多,加上灌溉用水導致的早稻成本高等因素,很多人選擇只種中稻,其他時間則種植其他農作物。
  • 糧食安全70年:倉廩實而天下安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圍繞糧食安全問題作出的各種探索和不懈努力,就會明白和理解糧食安全對我國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嚴峻性。未來,我們要牢牢守住糧食安全的底線,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加快加強糧食產業強國,全民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
  • 全球糧食危機,中國的糧食夠吃嗎?
    7月中旬,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糧農組織共同發布了《嚴重糧食不安全熱點地區早期預警分析》,報告顯示,到今年年底,全球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可能從疫情前的1.49億增至2.7億,有25個國家面臨饑荒風險。而聯合國發布的另一份糧食安全報告則預測,2020年全球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1.32億飢餓人口,2019年全球飢餓總人口的數據是6.9億。
  • 2019年中國的糧食播種面積、總產量、平均畝產、人均糧食產量分享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中國的糧食總產量再次全球最高——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經過對全國各地的抽樣調查、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全面統計,得出:2019年中國大陸的糧食總產量同比增長了0.9%,達到了13277億斤。
  • 人民日報頭版點讚曲阜等地保糧食安全:強產業穩鏈條,優質產品供得上
    「能源安全是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 真抓實幹保糧食。今年以來,一系列超常規措施密集出臺,疫情防控不誤農業生產。糧食生產穩字當頭,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281萬噸,比2019年增加120.8萬噸。夏糧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早稻生產也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態勢,總產量達2729萬噸,比2019年增加102.8萬噸。
  • 常州市多措並舉全力推動口罩生產
    常州市多措並舉全力推動口罩生產 發布日期:2020-03-10 15:18 來源:常州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常州市全力推動口罩生產企業全面達產、超產,抓緊釋放產能,實現滿負荷生產。
  • 12月1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強糧食質量監管保障糧食安全情況
    近年來,省糧食和儲備局多措並舉加強質量監管,有效保障了糧食質量安全。一、開展專項行動,提升質量安全。糧食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是全省食品安全放心攻堅行動11項內容之一。全省現有實驗室面積4.4萬平方米,儀器設備3364臺(套),基本滿足糧食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需求。各級檢測機構立足本職、主動作為,大力開展公益性檢測服務,年均檢測糧食樣品2萬餘個,嚴把糧食質量安全「檢測關」,為保障全省糧食質量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撐。四、制度考核引領,加強質量監管。把糧食質量安全監管、糧食質檢體系建設等內容,全面納入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內容。
  • 2020年,俄羅斯糧食總產量2620億斤!中國呢?
    王爺說財經導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俄羅斯將再次迎來一個豐收之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1億噸(約合2620億斤),創歷史第二高水平。 那麼為何俄羅斯糧食總產量能這麼多?此外,作為一個對比,2020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又是多少? 01 歷史第二高!
  • 發揮合作社渠道、網絡優勢 保證糧食安全快速供應
    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紮實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農產品保價穩供以及脫貧攻堅三大重點任務,特別是在春耕備耕期間,採購儲備供應農資4400多萬噸,保證糧食安全。  保障糧食安全和春耕生產,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關鍵時刻發揮了為農服務國家隊和主力軍作用。
  • 從田間到餐桌,糧食浪費觸目驚心!連年豐收仍要倡導節約糧食!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創歷史新高,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更加夯實。但是,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等於建設無形良田,是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舉措。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 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
    從糧食供求角度看,總的判斷可以講兩句話,一句話是總量基本平衡,另一句話是結構性矛盾突出。分品種看,小麥、稻穀作為口糧,可確保絕對安全。三是從品質質量看,我國糧食生產始終存在數量與質量的矛盾,提高複種指數、使用高產品種、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儘管提高了單產水平,但同時也造成糧食的品質質量不高,還給生態環境安全帶來隱患。總體上看,我國糧食品種大路貨多,優質、專用、綠色產品少,初加工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少,不能滿足消費升級和多樣化的需求。
  • 中國糧食生產重心在北移:播種面積北漲南降,黑豫魯糧食產量佔全國3成
    就在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同時,中國糧食生產的重心卻在逐漸北移。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0-2020年,15個北方省份糧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迅速從45.65%攀升至59.22%。北糧南運,已然成了當下糧食產銷格局的典型特徵。
  • 聊城市農業農村局:多措並舉 保證全市畜類蔬菜穩產保供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8日訊 為保證疫情期間全市畜產品穩產保供、全力推進蔬菜產銷銜接,聊城市農業農村局多措並舉,狠抓落實。一是靠前指揮,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市農業農村局成立了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主要負責同志靠前指揮,先後帶隊深入東昌府區立海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億灃超市等農貿市場、養殖基地對疫情防控和畜產品生產供應情況開展現場調研指導,確保全市肉蛋奶穩定供應。
  • 保障糧食安全 中國土豆「主食化」之路仍有四大難關待過
    由於今年糧食安全在全球範圍內均引發普遍關注,土豆這個中國的「第四主糧」,也被國人賦予了更多期望。最新數據是,2020年,全國土豆種植面積為7000萬畝以上,預計產量近9000萬噸,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雙居全球第一。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土豆產業已站在世界前列。事實上,相較前兩年,土豆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甚至呈現了輕微下降的態勢。
  • 雲南省2020年糧食產量較上年增長1.38%
    摘要:據國家統計局雲南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雲南省糧食總產量達1895.86萬噸,較上年增長1.38%,喜獲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