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人就得活得像這風鈴聲一樣清脆

2021-02-09 三聯生活周刊

跟著劇集一路追下來,茶泡飯三姐妹的剩女組合,依然市儈得可愛;偽娘大叔幾乎每天更換耳飾,說話的腔調倒是從來未改;來自隔壁劇組的串場嘉賓龍哥仍舊滿臉「走錯片場式」的不開心……而老闆也似乎一直都是印象中的那個老闆,直到一次偶然翻評論,看到有人感慨說:「Masita(老闆)已經這麼老了啊。」

已經顯出點兒年紀的老闆再次開門迎客,此次電影版《深夜食堂2》講了三個故事:愛吃炒肉套餐的喪服女,想和大15歲女友結婚的蕎麥麵少當家,還有被騙子騙到東京、尋找兒子的「豬肉湯飯」老奶奶。第二個故事中,蕎麥麵店老闆娘不願接受兒子的女友。這對小情侶前往深夜食堂見老闆娘,想求得認可,卻在門口躊躇不前。看貨攤的阿賢見狀敲響了風鈴,他說:「這聲音不錯吧?人就得活得像這風鈴聲一樣清脆」。

第三個故事則刻畫的更細緻,也更賺人眼淚。老奶奶早年拋棄丈夫和兒子私奔離家,她誤把騙錢電話當成了兒子在跟她要錢,匆忙隻身趕到陌生的大城市。錢被騙走了,但她根本不知道兒子的電話或住址,畢竟幾十年沒有聯繫過了。深夜食堂收留了她。在老闆的幫助下,她躲在計程車裡,第一次遠遠看到了長成大人的兒子,親耳聽到了兒子一家人幸福的笑聲。沒有相擁而泣,沒有互相諒解。既然錯誤已經鑄成,各自也在不同的道路上走出了很遠,剩下的便唯有在心底守望,笑著、哭泣著默默地祝福了。這也是《深夜食堂》系列擅長的情感處理手法,一種很現實的溫柔。

作為獨立的電影,《深夜食堂2》也許問題不少,但它更像電視劇版的番外篇。還是前兩秒靜音的熟悉片頭,還是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小單元故事模式、熟悉的情節套路,以及看過、感動過之後,熟悉的像喝了口熱湯的似的舒適感……

對於老粉來說,《深夜食堂2》傳遞出的信息不外乎是一句暖暖的——「我回來了」,讓人不禁想要應上一句「歡迎回來」。

《深夜食堂》的原著作者,漫畫家安倍夜郎在《酒友飯友》中寫道:「我喜歡早上剩的味噌硯湯不加熱,直接澆在冷飯上吃。也非常喜歡在熱飯上加很多沙丁魚乾,淋點醬油,做成茶泡飯。哦,有時候我也很饞肯德基炸雞,趁熱開吃,再一口氣灌下冰涼的啤酒……」

真是非常深夜食堂的飲食偏好——簡單、樸實、有生活味兒。他自我調侃道:「這樣的我,自然寫不出什麼有關『吃』的了不起的內容。」安倍夜郎不是美食家,深夜食堂也不是美食劇。

「茶泡飯」、「醬汁炒麵」、「土豆燉牛肉」、「貓飯」、「魚凍」……每一道菜的背後,都有一段普通人的故事,主人公在各自平凡的人生中,酸甜苦辣著、掙扎絕望著。這些夜深人靜卻不願回家的食客,聚集在溫暖的食堂中,傾訴煩惱、尋求出路。而每個人兀自奔突著的人生滋味,終究能在深夜食堂的場域中調和起來,結果不都是甘甜醇美的,卻總也令人安心、了無遺憾。

猶記得那個不得志的漫畫家,在城市的黑夜中嘶吼著奔跑。他的前輩對他說:如果覺得痛苦的話,就暫時停下來吧,只需要等到想畫的時候再畫就好了。等到那個時候,再來深夜食堂,吃一頓象徵著夢想的五花肉番茄卷。而脫衣舞娘不能理解她的媽媽不斷流連於男人之間,也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得到尊重。直到吃了老闆做的包菜卷,她才終於體會到了媽媽的心意。老闆說,「這是你的媽媽傳授的味道」。有時候,食物反而比話語更能夠傳遞溫情。她與媽媽和解了,又未嘗不是與自己和解。

所以,「黃油拌飯」主人公、那位刻薄的美食評論家才會說深夜食堂的料理「無法用星級評價」。他早已見多識廣,常常在高檔飯店中吃各式各樣精緻得仿佛科學試驗品一樣的食物。但這些都比不過深夜食堂一道簡單的黃油拌白米飯,點上幾滴醬油。對美食評論家來說,這是自己年幼時,漂流歌手還跟他姐姐在一起的時候,三個人常常吃的飯,裡面濃縮著家人長達幾十年的情感掙扎,與他所經歷的人世滄桑和悲歡離合。

說到底,深夜食堂料理的不僅是食物本身滋味,還有人生的味道。它以克制而溫柔的方式,呈現出普通人生活的坎坷和美好。想起當年那個還沒接到小暮警官角色的小田切讓,縮在深夜食堂的角落,扮演一身落魄,滿臉寡淡的流浪詩人。對他那些頗有韻味的俳句沒什麼印象,唯獨有句話,簡簡單單的,一點也不特別,卻莫名地讓人一直忘不掉——「不要輕視人生啊」。

很多人說,看《深夜食堂》不跳片頭。

如水的夜色下,霓虹閃爍,車流湧動,然後音樂悠遠的調子才緩緩響起,不慌不忙的,一點悲傷,再一點溫柔。大城市裡,樓很高,人很小,燈很亮,色調很冷。十字路口寬闊,往來行人如織,卻全是面目不清的陌生人。這其實就是對現代城市的隱喻。就像第二季結尾的彈唱:「我呢總是昏昏沉沉,只會眺望天空,聽不到鳥的歌聲,有的只是機器的轟鳴。」

在現代化的大城市裡,白天的日程被工作和事務框住,仿佛報告、會議、飯局構成了我們的人生。來不及生氣、來不及沮喪,因為Deadline就在眼前,因為客戶已經進了電梯。誰又有空操心所謂的生活呢?情感被壓制了,萎縮在一個小小的角落,直到夜幕降臨。

然而《深夜食堂》並不憤世嫉俗。它清楚城市的弊端,試圖用一個理想化的食堂來化解它。這裡沒有菜單,老闆只問你想吃什麼。但你真的知道自己想吃什麼,想要什麼嗎?如果你願意,一次點餐也可以重新審視心靈。

在深夜食堂裡,大家都扔掉社會上的身份,一視同仁地圍坐成一個圈,唯有兼具知心姐姐、助攻大手和吐槽樹洞功能的老闆站立在中央,掌控著局面。這種雙方的對立關係,其實很不城市化,更有點大家族式關係的意味。有時候,看著食堂中叉腰站著的老闆,就像看著混沌的城市中裡一枚人形定海神針。他給食客和觀看者,提供了一種看穿世事而處變不驚的安定感。

於是,人們聚集在深夜食堂中,甩掉了身上的機器屬性,扔下焦躁、不安和欲望,真正的生活代替了KPI,成為主要的攻關目標。我們重拾被忽視的人情冷暖,卻發現這個世界其實並不真的冷漠,而「所有的經歷都是我珍愛的回憶」。

說到底,這就是一則大城市裡的都市童話。

對很多人來說,深夜食堂是下飯標配。一集剛好一頓飯的時間,填飽了肚子,又撫慰了心靈,自然是好。但我們現實的生活中,未嘗就沒有同樣隱蔽而溫暖的小角落。電影版《深夜食堂2》中,食客忠叔拿小本子記錄每餐菜譜,折騰了一整集,只為了鋪墊片尾那句臺詞:「吃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吃」。其實,有了合適的人,一份能夠相互體察的心意,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無論在哪兒也都是深夜食堂。

曾經,我看《深夜食堂》收穫了滿滿一籮筐感動之後,就仔仔細細地抄錄了一串雞湯句。我一度為此感到身心愉悅,仿佛從越發老娘舅的老闆那裡取得了人生的真經。直到讀東野的《解憂雜貨店》,被專職解答人生疑問的雜貨店老闆戳醒:「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麼樣的回答都沒用。」

深夜食堂讓我們重新發現生活的美好,也治癒我們在城市中疲累的靈魂。然而,童話畢竟是童話,雞湯好喝不頂飽。唯有帶著深夜食堂重新喚醒的豐沛情感,合上電腦走出大門,該社交社交,該做事做事才是王道。就像那個年輕的漫畫家,聽了前輩的經驗之談,暫時放棄了漫畫,獲得生活的平衡。但最後重新拾起夢想,靠的還是自己拿著畫筆的手啊。

在這個鋼筋水泥的城市裡,想要真正活得像童話裡所說的——像風鈴聲一樣清脆,大概就是儘管生活艱辛、前途渺茫、孤獨無依,也仍舊元氣滿滿敢於和整個世界鬥爭,腳踏實地地追求屬於自己的一方小小幸福吧。

(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悅讀周刊·品鑑」深夜食堂,料理現實與幻夢
    《回憶》的歌聲與鏡頭一起,緩緩穿過東京燈火輝煌的夜晚,和行色匆匆的人們擦肩而過,迂迴婉轉,仿佛遲疑,而終究堅定地帶著你走進繁華背後,那深藏不露的狹小街巷,和僅在夜間營業的小餐館,它們大多數時候像毛細血管一樣微不足道,亦努力地參與維繫這座超級都市夜以繼日的運轉。
  • 日劇經典臺詞「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經典臺詞01、看著大海,在堆積如山的瓦礫中流淌汗水,我才發現,原來我的煩惱如此渺小,因為那種事尋死覓活真是差勁,為自己感到難為情。02、我雖然並沒有忘記你,但也沒有精力去想了。04、看起來最容易陷入戀愛的人,其實是最喜新厭舊的人呢。05、最期待的事往往不在期待中發生。06、有時候覺得這樣就好,有時候又會懷疑這樣真的好嗎。07、不要把真正喜歡過的人看扁。
  • 梁家輝的《深夜食堂》,不一樣的味道
    梁家輝《深夜食堂》和2014年映畫《深夜食堂》電影版,都採用安倍夜郎的文本,相似的地方很多,比如,都是在深夜營業早上關門的食堂,都是在那樣的深巷裡,都是圍桌,甚至牆上的小黑板,廚房與餐廳間的帘布都是相似的顏色圖案,甚至,老闆臉上的傷疤也是一致的。
  • 簡評 深夜食堂
    但是讀書時候,我們這一輩人,女生誰都渴望有一個寒羽良一樣除暴安良又摩登現代的男友,男生無一倖免全沉淪在赤名莉香的酒窩裡。日本漫畫以及影視作品,安放了我們那一輩人,從一線城市到三線城市人的青春。       深夜食堂,是長期浸淫在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全面視聽刺激的美學作品後,我遭遇到的最好一部日本電影。
  • 《深夜食堂電影版2》有美食 有故事 有溫度 有陣容
    第一場在時間距離最近的《擺渡人》和《深夜食堂2》之間,選擇了《深夜食堂2》,我還是有搖擺的,居然。這過去的一年,我從電影公司賭氣跑到保險公司,從一個只會陷在自己小情緒裡的文藝女青年,變成一個成績還算不錯的銷售。每天忙的顧不上吃飯,很多事情都不願意沉浸進去,淺嘗輒止。很久沒有這樣,獨立坐在電影院,看一場好電影了。
  • 深夜食堂第24話|紅姜天婦羅
    攝影師小道君一直暗戀美麗的女孩佳純,他經常約佳純來深夜食堂品嘗各種菜餚。她總是一邊吃著食堂的料理一邊吐槽不如家鄉的味道,言語犀利。這個在她剛出生便拋棄她們母女二人的男人,此刻怔怔地望著佳純,遠處飄來隱約的風鈴聲,襯著眼前這張似曾相識的臉,記憶裡的人慢慢清晰起來,曾經的回憶似乎一瞬間湧進腦海,因為窮苦只能吃紅天果腹的單親母女,在那些絕望難熬的日子裡,又是怎樣支撐了一天又一天?
  • 【集合】這才是屬於南寧人的《深夜食堂》!
    真正屬於南寧人的深夜食堂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一起來看看吧!這就是南寧人的夜宵!@胖肉小南北地址:人民東路與新民路交口(人民公園大門斜對面)人均:10+大王還搜集了一些網友的深夜食堂故事,我想,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模樣吧。
  • ​豆瓣評分2.3!「老壇酸菜」版《深夜食堂》
    6月12日,黃磊領銜主演的日漫改編電視劇《深夜食堂》迎來首播,和同期《楚喬傳》、《夏至未至》等一眾大劇同期打擂,《深夜食堂》首播太慘烈:北京衛視收視0.5,浙江衛視收視僅0.48;視頻網站累計播放量2800餘萬;更重要的是,
  • 資訊|期待像《深夜食堂》?《異世界食堂》動畫化決定
    涉及到異世界題材的輕小說、漫畫作品越來越多,在日本最大的小說投稿網站「成為小說家吧」(《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也出自於此)上連載、由犬塚惇平創作的人氣小說《異世界食堂
  • 黃磊的《深夜食堂》撲街了,而這家開在書店裡的深夜食堂,每天卻上演著無數個溫暖的故事!
    ▲圖:左小朵就像日劇的《深夜食堂》一樣,由華燈初上到點星燈火,屬於一家食堂的時間開始了:酒館裡的人喝著小酒,吃著自己鍾愛的食物,卸下一天的疲憊,無所顧忌地談論遇到的趣事,或是獨自品味憂愁。在這間深夜食堂裡,很多故事都是如此,它們正在發生著,都在緩慢地展開,經歷著生活的動蕩與起伏,而不像日劇一樣,在20分鐘之內就可以演完,他希望他自己和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看到一個更寧靜而寬廣的結局。
  • 《深夜食堂》:這是大齡單身女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這三個雙商不在線的恨嫁女組合成撕×天后團,懟天懟地懟男人。在深夜食堂塗指甲油,老闆提醒她們味重,影響別的客人吃飯,她們眼睛一瞪:「你們有意見啊!」確定這是《深夜食堂》而不是《深夜神經病院》?漫畫改編的劇集,通常有點誇張,但在日版裡,茶泡飯女雖然恨嫁,但她們期待純愛,相信世界上有好男人。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不一樣的味道
    以前的食堂,是客人點菜,老闆做菜。客人講述自己的故事,老闆繼續做菜,做一份兒或是兩份兒。深夜食堂已經開展到了第四季,除了原本的質樸,真實,無奈之外,也憑添了幾分新的味道。故事不再僅僅限於食堂,可能是經費充足,本季增加了許多外景,客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進一步深入地了解客人的喜怒哀樂。
  • 這才是汕頭人的深夜食堂!
    在汕頭,深夜美食,是夜粥、腸粉、豆漿,烤串,啤酒......汕頭人的深夜食堂不是小酒館,而是樓下不遠的大排檔,家門口的燒烤攤。「最近這幾天生意特別好,白粥配魚飯、滷味、生醃等是很多人的至愛」,蔡師傅說,很多時候他要忙到天亮才能收工,雖然很辛苦,但看到有這麼多市民喜歡吃他的白粥,他感到很自豪,也很滿足。老楊來自江西,50多歲,性格頗為爽快,在汕頭經營深夜食堂十來年。見有老顧客落座,老楊立刻端上一杯用一次性杯子裝的免費茶水。實際上,顧客只點了一份8塊錢的腸粉。老楊說,來的都是客,茶水就當是見面禮吧。
  • 放過《深夜食堂》吧
    寫在前面今年正好是《深夜食堂》開播的第十年。 在這十年裡,「美食」、「深夜」這兩個讓人卸下防備的東西,被這部劇團進了人間氣味裡。借著影像傳播到了很多國家的螢屏,也安撫了很多人的內心。這讓人感到隔閡和陌生,因為並不是夜歸人的視角,或者說這不是普通大眾的視角。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日版《深夜食堂》,以車裡的人作為視角,鏡頭隨著車子往前,街景有店鋪、車流,還有奔忙的人群。這才是真正的夜歸人。
  • 那些在深夜食堂裡唱歌的人
    有關「這首歌」的影像記憶,是鏡頭搖過都市模糊的霓虹光海,來到一條窄小的街道深處——沒錯,它就是《深夜食堂》的經典片頭曲《回憶》(《思ひで》)。這是一首很適合單曲循環的歌。鈴木常吉的歌聲像一個深夜裡的說書人,有點沙啞又有點溫暖,如同酒浸漬過一般。單是那首流傳度最廣的《回憶》,便不知治癒了多少個孤獨的靈魂。臺灣樂評人馬欣曾說:「這時代如果不聽鈴木常吉,從他歌聲裡想像心中的『深夜食堂』,誰也沒辦法在都市如光海的霓虹燈下取到暖的。你如果識得寂寞,你就識得鈴木常吉。」
  • 梁家輝的深夜食堂上映,是吊打黃磊的深夜食堂,還是同為爛片
    講的吃的,都沒有咱們會吃,什麼都能吃,但要論吃得講究,我們還需要靠後站,不偏不倚的說日本對吃的研究和飲食文化要比咱們細緻。食物來源於生活,加入些情感和故事再回歸於食物,是吃的最高境界。比如日本的一部電影深夜食堂。說起來這個電影,大多數人沒有看過日本原版的深夜食堂,也應該聽過去年黃磊演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 ​《深夜食堂》趙又廷這個故事我哭著看完
    樂樂的出現,不僅讓馬克從海上回到了陸地,成為了碼頭上一名規律生活的維修工人,還讓生活在碼頭附近的人,生活中多了一絲寄託。每天等待他們的,除了碼頭上的汽笛聲和深夜食堂的燈光外,還有樂樂的笑臉。阿龍阿賢像樂樂的朋友陪她追跑打鬧,玲玲跳舞之餘也充當了樂樂的舞蹈老師,而小壽叔則一筆一筆教樂樂畫畫,這些平日裡深夜食堂中最其貌不揚的熟客,都成為了樂樂人生中最好的老師。可惜幸福的時光總有期限,就在一次樂樂幫忙做家務不小心受傷看醫生的時候,樂樂的身世被醫院查得,醫院以馬克作為殘障人士無法照顧樂樂為由強制性地讓這父女兩分開,並且「順利」的幫樂樂找到了親生母親。
  • 想學歡樂頌的《深夜食堂》,為何更像爛片擺渡人
    文/馬慶雲最近,黃磊主演的電視劇《深夜食堂》已經播出了幾集。該片是根據日本的同名熱播劇「中國化」而來。日版《深夜食堂》在中國內地獲得不錯的口碑,贊點主要集中在兩處,一是「舌尖上的中國」一樣的美味,二是「新聞聯播」一樣的暖心主旋律。
  • 日本人的深夜食堂,國人可能無福消受
    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無疑是憧憬日本深夜食堂的,因為那寄託著這群高知分子、有閒階級對後工業社會田園牧歌般的美夢:精緻的食物,無人打攪的時光,還有一個長得很帥的老闆,這是城市生活中珍貴的慰藉,是現實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得的體驗。
  • 中國應該沒有一部電視劇像《深夜食堂》這麼慘了!
    來源:傳媒獨家原創未經授權不可轉載中國應該沒有一部電視劇像《深夜食堂》這麼慘了!論演員陣容,黃磊、趙又廷、戚薇、蕭敬騰、胡冰卿、張鈞甯、徐嬌、劉昊然……隨便一個拉出來都是大劇的一號主角,還有梁靜、金士傑等戲骨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