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嫦娥五號探月全程,5項首次全球矚目,中國以外沒國家做得到

2020-12-24 北方熱點防務

11月21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12月1日,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12月2日,探測器順利在月球表面,執行自動採樣任務;12月3日,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12月6日,首次進行月球軌道無人對接,之後嫦娥五號經過了環月等待以及月地轉移軌道修正等多個階段,終於順利回家!

嫦娥五號探測任務達成了5項中國首次,首先是在地外天體執行採樣封裝任務,接著是在地外天體上執行點火起飛和精準入軌等任務,第三是在月球軌道上,實現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任務,第四是裝載月球樣品,達到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執行再入返回任務。第五是創建了中國關於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系統。

此次任務的完美成功,標誌著中國掌握了地月往返技術,"繞、落、回"三步走穩紮穩打執行,而這則為中國未來的其他星體探測打下了牢固根基。

嫦娥五號為了成功返回地球,就採用了東風17飛彈的兩大獨門秘技,它們分別是無依託發射和水漂彈道,這兩項技術堪稱"國之柱石"。

2005年媒體報導顯示,當時世界各國對探月項目都是"躍躍欲試",其中包含了中美俄日印等多個國家。然而成功的路上,似乎堅持的人並不多。

15年的時光匆匆過去,相關國家的計劃落實似乎都沒有了下文,而只有中國在按照計劃步步推進,終於得以實現了從月球採回月壤的壯舉。放眼全球來看,可以說是唯獨中國在全力執行此等高科技計劃。

嫦娥五號任務這一重大勝利,將使得中國載人月球工程的進度大大加速,目前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經成功實施了首飛,這將助力中國的載人登月計劃。

在未來,有著全球先進水平的登月控制技術、月地軌道返回技術,配合著新一代載人飛船,在駛向載人月球探測目標的陽關大道上,我們一路披荊斬棘,以往的技術瓶頸,現在已經解決掉了大部分,

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也在全力籌備當中。這款火箭與載人登月工程有關,可以運輸70噸規模的載荷,前往近地軌道,而在地月轉移軌道,火箭的運力則能達到25噸。

而在近日,航天科技方面已經表態稱,中國自主實現載人登月工程,打造月球空間站,更加深入的太空探索不再是夢了大幕已經徐徐拉開,未來中國航天人將繼續在太空探索上狂飆突進!

編輯:王振國

相關焦點

  • 中國又火了!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外媒:這就是中國航天
    近段時間,關注度最高的事情,莫過於我國嫦娥五號的「探月行動」了。而隨著嫦娥五號順利抵達地球,「探月行動」也是完美的畫上了句號。如今中國又火了!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外媒直言:這就是中國航天技術!究竟哪些成就,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揭秘嫦娥五號探月十三大步驟
    嫦娥五號探月取樣成功歸來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次重大飛躍,其創造了五項中國之首,本文對嫦娥五號「籌備、發射、探月、第二次軌道修正、第一次近月制動、第二次近月制動、組合體分離、著陸月面、月面採樣、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與月地轉移、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著陸地球」整個過程的十三個步驟進行了詳細介紹。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國新辦17日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中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中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網友直呼放開我我要看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網友直呼放開我我要看時間:2020-12-17 10: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網友直呼我放開我我要看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來源/國家航天局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11月24日4時30分,當天眼妹還在睡夢中時,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嫦娥5號在太空飛行多久、共幾天
    11個飛行階段,23天歸家歷程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共有15個分系統,承擔著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的重大任務。
  • 嫦娥五號回程牽動幾個兵種?探月歸來發揮巨大作用,全軍矚目
    要說2020年下半年最振奮咱們國家士氣的事情,嫦娥五號上天探月一定榜上有名。在過去的半個月中,嫦娥五號的各種消息充斥在各大新聞客戶端的頭版頭條,經過漫長的等待,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終於回家了!網友等待嫦娥五號回家所做的海報根據官方消息,嫦娥五號已於17號凌晨返回地球。
  • 已創造和將實現5個「中國首次」!嫦娥五號,等你回來
    嫦娥「遊子」歸心似箭,祖國母親期許滿滿。38萬公裡漫漫回家路,嫦娥五號每走一步,都讓國人無限牽掛。月光照亮了「嫦娥」回家的路,也照亮了中國探月夢想的天梯。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說,此次嫦娥五號探月返回任務,已創造和將實現5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如果一切順利,嫦娥五號將把約2000克的月壤樣品「打包」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解讀中國航天裡程碑式新跨越新華社記者張泉、彭韻佳十年磨劍,載譽歸來!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 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國家航天局、代表中國航天的各位同仁,感謝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信任厚愛!感謝全國人民對中國探月工程的持續關注和眾望期盼!感謝中外媒體和國際各界以及同行的關注!在全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嫦娥五號十年磨一劍,載譽歸來。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對於嫦娥五號自身來說,這次任務的完成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即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的起飛、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攜帶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地球。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
  • 嫦娥五號:求索寰宇開新篇
    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過去的23個日夜,嫦娥五號完成了1次對接、6次分離,兩種方式採樣、5次樣品轉移,經歷了11個重大階段和關鍵步驟,環環相連、絲絲入扣。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怎樣儲存、研究?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 「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新華社記者 連 振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來源國家航天局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人類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昨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張航文)創造五項「中國首次」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12月17日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 全球觀察人士拿放大鏡檢視中國嫦娥5號,卻意外發現美國人的秘密
    然而,全球科學家和觀察人士拿著放大鏡檢視中國嫦娥五號登月的每一個細節的同時,卻意外發現了美國人的秘密。當然,必須解釋一下的是,並不是說中國太空領域的技術是世界第一。目前為止,美國仍舊是全球在太空探索中擁有最強大技術實力的國家,但中國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展現出了中國完全不一樣的技術路徑,而且這種技術對未來月球的探測更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 每月一聞|嫦娥奔月,繼往開來!|地球|月球|嫦娥五號|嫦娥四號
    隨著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指揮室發出數聲號令:3、2、1、點火!中國長徵5號遙五重型運載火箭,馱運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巨大的火焰推動下,一舉向月球奔去,此次嫦娥五號的發射,將跨越38萬公裡,前往月球執行火星勘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