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小說家》——別彼此搞丟!
接著聊小說、電影《刺殺小說家》。
4
昨天我們聊到千兵衛被小說家的小說感動,確切地說是小說裡那個和他女兒叫一樣名字的小橘子又喚醒了他的愛心。他決定放棄刺殺小說家,「向著自己的方向一直走過去」。並鼓勵小說家,把小說寫完。
把小說寫完,就是久藏復仇成功,砍下赤發鬼的頭,為父報仇,祭奠母親。然而,這樣的結局會讓現實中的老闆、僱兇殺人者老伯會死掉,在這裡千兵衛選擇了讓他死。
小說家繼續寫他的小說。
在小橘子家,久藏看到了一幅畫,畫中一位美女吹著一片樹葉。小橘子說那是他爸爸畫的她媽媽,久藏說,她媽媽是在告訴她快跑。
這是小說中第二次出現母親的形象,另一次是現實世界裡小說家的母親,那個拉著他的手回家的跛腳老婦人。
小說的設定是母親的喚醒,母親在我們每一個人心裡應該永遠都是善良的、永遠都是愛的源泉。
小橘子生在京城,熟悉這裡的一切,他告訴久藏,赤發鬼住在頭城,如果想報仇只有今天一次機會,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平常人能去頭城。
小橘子帶著鄰居哥哥的人頭,久藏背著那幅小橘子母親的畫,兩個人趕到到頭城,一路非常順利,進了頭城才發現,頭城不是城,只是一座大廟。
廟的意思是,這裡供的是神,不是人。
正當久藏大呼小叫地找赤發鬼的時候,小橘子發現那個高大的、滿身灰塵的大佛在笑。那個大佛就是赤發鬼,奇怪的是赤發鬼的眉心裡插著一把尖刀。
赤發鬼輕蔑地看著這兩個小東西,就像大象看老鼠。
赤發鬼承認了一切,和久藏媽媽說的一樣,是他殺了的好哥們久天,理由是他不應該背叛他,赤發鬼也不後悔放過了他們母女,因為他們根本沒辦法殺了他,他要像貓玩老鼠一樣,慢慢地把久藏玩死。
雖然久藏展開了與赤發鬼的殊死博鬥,可力量差距實在太懸殊,而這時的小橘子想起媽媽,用樹葉吹起了一首曲子。
奇怪的是,這首曲子吹起的時候,遠方飄來了一片血霧,血腥的味道慢慢加重,這讓赤發鬼非常恐懼,他瘋狂地追殺久藏和小橘子。這時,血霧裡來了一位紅衣人,他手裡並沒有武器,而是提著一顆戴無框眼鏡的人頭,赤發鬼看到那顆人頭之後大驚失色。
人頭到了赤發鬼面前說話了,老闆,對不起,我失手了,作為了一個專業僱傭殺手的律師反倒先讓殺手給殺了。
這裡小說裡的人物就和現實世界裡的人物就結合了,赤發鬼就是老闆老伯,是當年老闆害死了他的好哥們,也就是小說家的父親,現在他又想殺小說家。
千兵衛幡然醒悟,殺了老闆的幫兇律師,來找老闆算帳。
小說裡赤發鬼的命門是眉心上的那把刀,它隱喻著現實中老闆的罪證。不過,小說並沒有回到現實中來,只是讓戴無框眼鏡律師的頭一閃而過。
面對神一樣高大的赤發鬼,在紅衣人的幫助下,久藏撥下了他眉心上的那把刀,大佛轟然倒下,久藏砍下了赤發鬼的頭。
這時,小橘子發現紅衣人原來是他爸爸,父女相聚,爸爸說我們回家,媽媽還在等。
小橘子說,那久藏怎麼辦?爸爸說,久藏會成為俠客。
久藏說,有爸爸媽媽是一件很好的事兒,不要再彼此弄丟,小橘子拉著紅衣人的手遠去。
小說終。
5
這是小說,小說有很多可以解讀的地方,比如理想與現實、欺騙與壓迫等等,大家可以體會。
我們再說電影。
電影改編得要比小說的內容豐富,但故事的基本框架沒有變。
先講人物,小說裡的爸爸千兵衛在電影裡叫關寧(雷佳音),和小說一樣丟了孩子的爸爸。不過電影裡的他有特異功能,一個是投石頭可以讓石頭拐彎,第二個是不怕打、不怕電。這是他被選中當殺手的原因。
電影裡的老闆是阿拉丁集團的創始人叫李沐(于和偉),是一個馬雲一般的人物,是成功人士,也是成功學大師。
電影中把小說裡的律師角色換成了阿拉丁集團的美女CIO屠靈(楊冪)。這主要是為了解決電影女角色的問題,在電影裡屠靈成了指揮殺手的人。電影還把她設定為一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最後和關寧一塊覺醒,成了叛逆者。
電影裡的小說家叫路空文(董子健),而小說家路空文寫的小說叫《弒神》,裡面赤發鬼是神,而去殺神的久藏就叫空文,也就是小說家自己。
不過,電影裡把久藏相依為命的媽媽換起了姐姐(佟麗婭),最後姐姐被赤發鬼的走狗黑甲武士所殺。
在這裡,電影做了另一個設定,赤發鬼的武士都紅甲武士,畫面形象是紅大蝦,一大片,很有食慾。
而黑甲武士不一樣,他是黑甲,他跟隨了赤發鬼好多年,但得不到信任,最後選擇了背叛。黑甲原本是赤發鬼的一顆棄子,殺了空文的姐姐後,他的使命就完了,被空文殺了。可他不甘心,他變得了一支眼睛的吸血鬼,附著到空文身上。本來是以看熱鬧的心態看空文復仇,當他被空文和小橘子(王聖迪)兩個孩子的復仇行為感動時,成為了他們的復仇夥伴,一起大戰赤發鬼。
這就形成了這樣幾組對應的關係。
阿拉丁集團老闆李沐對應赤發鬼。李沐害死了當年和自己一起創業的好兄弟空文父親,赤發鬼殺了自己的好兄弟久天。
現實中,李沐要殺了小說家路空文,以解心病,僱兇殺人,找到了找女兒無路可走的關寧。
在電影裡,關寧因為襲擊人敗子於昌海的車被警察所抓。李沐通過大數據信息找到了關寧,讓屠靈救了關寧,並謊稱知道他女兒的下落,只要他殺了小說家路空文,就可以幫助他找到女兒。
這裡的李沐和小說裡的老伯一樣,是可以控制一切的人,並且是通過大數據實時控制。而另一個世界裡赤發鬼也是這樣的人,不過他通過的是創造貪慾和仇恨來控制。一個是現代社會,一個是過去的社會。
後來,屠靈知道根本不是路空文寫什麼小說整蠱,而當年李沐害死了合伙人路空文的父親,開始背叛李沐。這裡屠靈對應的是小說裡的黑甲,是一對背叛的角色。
被拋棄和背叛是小說裡沒有的主題,屠靈和黑甲都是被拋棄者,最後都選擇了背叛。
關寧對應的就是小說裡的紅衣人,小說裡紅衣人、黑甲、空文一同殺了赤發鬼。現實這一面是關寧、屠靈、路空文一同戰勝了李沐。
這裡只有一個角色沒有走到現實中來,那就是小橘子。電影最後,關寧望著醫院門口煎餅攤前的一對父女失聲痛哭,小橘子,我是你爸爸。
這就是電影悲劇的結局,孩子永遠找不回來了。喜劇只有小說裡有,現實中往往都是悲劇。同樣,電影也是一個喜劇的電影,最終還是落到了悲劇的主題上,是對現實的批判。
6
電影更多地突出了武打和玄幻,用大量的後期場景製作來創造奇幻的觀影體驗,據說是和《流浪地球》在同一公司做的後期,後期製作費用在一億美元左右,後期做了兩年。
現在上演了十三天,票房才7.78億,那肯定是虧了。
這裡就出了一個問題,《你好,李煥英》是拍母女情的,這個是拍父女情的,差別咋就這麼大呢?
有人會說《你好,李煥英》真實,《刺殺小說家》不真實,其實,《刺殺小說家》比真實還真實。
現在很多人看不懂電影了,只能看小品。現代人連小品和生活都分不開,誤把小品當生活。
《刺殺小說家》拍得這麼複雜,一會兒現實,一會兒小說,一會兒真實,一會兒玄幻,鬼看得懂。
經過這幾年的低品味薰陶,中國人有可能只能看懂吳京、賈玲這類導演的片子了,全民欣賞水平的下降到了一定程度。《菊次郎的夏天》上演了8天,賣了800萬,這個數字就能說明一切。好的東西大家看不懂,也不想看,這也是一個現實悲劇。
當然,這不是吳京、賈玲們的錯,更不是民眾的錯,哪誰錯了呢?只能說電影錯了,要不就是時代的錯。
歡迎關注老楊品談,感謝天天轉發、點讚、點在看、留言、打賞的朋友們,我們明天見!
老楊品談的視頻節目——茶餘飯後,在公號第二篇文章。
(如果喜歡點亮在看,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