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晚,我去看了電影《刺殺小說家》。
我弟不喜歡這部電影。
走出電影院,我問剛讀大一的他,電影好看嗎?他回我:不好看。除了電影票價漲幅過高不爽,電影看得,挺過癮。
刺殺小說家不是大眾化的電影。被社會捶打過的成人,才能體會箇中滋味。
就觀影整體感受來說,電影特效逼真、OST好聽,片尾曲,Gai演唱的《刺》精準唱出電影氣質;故事設定也特別:被生活拋棄的人,在平行世界,通過小說家的文字實現逆襲。
故事探討的主題很多,宣傳海報的文案是「只要相信,就能實現」。此外,人性貪婪、親情冷暖、個人信念,社會秩序……這部電影,很值得看。多虧,我沒選看唐探。
回到電影故事本身,誰要刺殺小說家?為什麼要刺殺小說家?
1
他是關寧,是要刺殺小說家的人。
電影開場,雷佳音飾演的關寧在山澗追一輛車。他連拋幾塊石頭,每一次,他都精準擊中目標。這是他的特殊能力。
關寧追的是人販子。
6年前,關寧的女兒被人販子拐賣,他找了6年,一直未果。這期間,工作沒了,妻子沒了,家沒了。等追到了人販子的車,他救了一整車被拐的小孩,人販子跑了,他被警察抓了。
對生活來說,他是個失敗者,也是一個被生活拋棄的悲劇人。頹廢邋遢,整日失眠,每天做奇怪的夢。
直到,關寧接到一個特殊任務。任務就叫,刺殺小說家。
找到他並把他從警察手裡搞走的人是屠靈。楊冪飾演的角色。
楊冪出場,像女保鏢。
黑白西裝,高跟鞋披肩發,人狠話不多的社會姐。她講重要的事情,先點只煙。
鏡頭中,楊冪兩次抽菸。但是看她抽菸的樣子,沒有那意味深長的味道。電影史上抽菸的女人,不少。但楊冪這次沒能留名。
屠靈表面強悍,抽菸打架,但她不是壞女孩。她只是被大佬控制的工具人。
從小被父母拋棄,屠靈被于和偉飾演的李沐撿走撫養,他是阿拉丁公司的老闆。
表面上,李沐,被大眾崇拜,神一般的人。會場上他滔滔不絕,傳遞自己的觀念。實際上,他不過是個社會的大忽悠。這樣的人,在當下社會,還少嗎?
不只如此,他本質很壞,殺兄弟,還要殺兄弟兒子空文。
空文是個小說家,也是故事的核心人物。
在別人眼裡,他是妥妥的廢才。鄰居說:他三十多歲了,還不務正業,在家啃老。
偏偏,空文筆下的小說世界,影響著現實世界的走向。
2
平行世界,是故事的第二條線。
平行世界一類的架構設定,並不陌生,比如去年大火的《想見你》。現實中,個體無法實現的欲望,通過時空穿越,在另一個世界實現。《想見你》中,主人公穿越的方式是伍佰的歌。
在《刺殺小說家》中,現實世界和異世界,相互連結的媒介是空文寫的小說。
由此來看,文學藝術的確是現實世界的解藥。但有人為已私計劃毀滅它!
在空文的小說故事裡,他造了一座異世界的城。
城裡有個神,叫赤發鬼。
赤發鬼整日蠱惑人心,他的目的是毀滅多樣性。他叫各部落相互幹仗,只剩最後一個。赤發鬼掌控的城,民眾很聽話,即便是孩子。
在一場殺死最後一個部落的戰鬥中,孩子倒下了。空文試圖救回他,可他仍然起身揮刀,衝在落下的弓箭雨下。被控制的人,都是工具人,為赤發鬼「設定的目標」,拿起大刀殺四方。
這裡的秩序,就是連孩子都不放過。或者說,這裡沒有孩子。因為他們沒有童年,他們在成人激進又荒唐的世界裡,喊喊喊,衝衝衝。
這何嘗不是對現代世界的隱喻?看似玄幻迷惑,其實講的還是現實。
不過,住在城中的大家到底衝個屁呢?民眾才不管衝啥呢!赤發鬼很會營銷。唬人的陣仗搞起,排面整得震天響。飛龍在天,吐火殺人。這,很唬人。
總之,赤發鬼不計一切手段,唬的民眾信他為神。但,誰也沒見過刺發鬼這「所謂的神」真正的樣子。
在異世界中,空文是唯一清醒的人。他要弒神。
因為赤發鬼殺死了自己的好兄弟,也就是空文的爹。他還殺了空文的姐姐。所以空文要殺死他為親人復仇。
一介凡人,他想弒神,談何容易?
既不知道這個神是誰,在哪,何況他還受所有民眾敬仰。
但是,空文靠著信仰,在黑甲指引下,踏上凡人弒神之路。逐漸由弱變強。
只要相信,就能實現。
但是,如果小說家死了,弒神就無從談起了。
3
可是,李沐要他死。
因為現實世界中,小說家空文能影響李沐的生死。他的筆就像刀,李沐的身體狀況一直被小說中的角色生死影響。
作為交易條件,只要關寧把空文殺了,他就能在強大的阿拉丁公司助力下,找到他女兒。
為什麼非得李沐不可呢?因為異世界中,有個角色叫小橘子,和關寧的女兒重名。
所以,平行世界和異世界,人物相互對應。
可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異世界呢?僅僅為了聽小說家講一個弒神故事嗎?
我想這就是電影想闡述的核心觀點:小說家能夠改變現實。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現實是蒼白無力的,一切現實中的掙扎,都是徒勞。
比如關寧,他獨自一個人在現實中,尋找丟失的女兒。孤苦一人找了6年,他沒放棄,可是他的生活已經毀了!他一路追逐,被打,被砍,被警察抓,被阿爾法公司脅迫殺人……
關寧活著的唯一目的是找女兒,為此,他願做任何事。
這樣的生活,太悲劇了。
然而,更悲劇的是,不管怎麼尋找,現實世界中,關寧做什麼不過徒勞。因為他女兒早就去了另一個世界。
多虧,關寧最後沒有殺死小說家。
因為只有小說家可以幫關寧在異世界找到女兒,實現幫女兒打死妖怪的願望。
相信就能實現。
被現實捶打,失去正常生活的普通人,更容易被現實所困。現實拯救不了他,只會一點點吞噬他,讓他走向更遠的深淵,直到萬劫不復。好在最後,關寧親自敲下故事需要的文字,以此做刀,設計了一場特來勁的鬥妖記。
所以,小說家怎麼能死!
除了做現實的解藥,我覺得小說家可以作為一種隱喻。
從小說本體來說,它富有想像,具有反叛秩序的精神。對於穩定秩序的掌控者來說,小說家必須得死。
然而,小說家當然不該殺。該殺的是所謂的神,以及由神構建的虛偽觀念。也就是李沐和赤發鬼。
當然,他們都死了,小說家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