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產後骨盆傾斜、尿失禁、腹直肌分離……產後康復攻略來了!

2020-12-26 騰訊網

等生完寶寶,我就不再受腰痛折磨!

等生完寶寶,我就可以睡個好覺!

等生完寶寶,我又可以想吃什麼吃什麼!

等生完寶寶,我又可以美美噠!

等生完寶寶……

生完寶寶才發現,腰痛並未走遠,還有更多想都不敢想的問題等著你!

骨盆

腰疼、高低肩、長短腿

好好的骨盆,這咋還說歪就歪了呢?

骨盆是人體的基座,當骨盆處於中立位置時,我們的腹部內壓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這時候是不易產生腰痛的。

BUT 懷孕之後就不一樣了,胎兒從母體娩出時,必須通過骨盆。為了能順利分娩,我們的機體就會自動分泌可以使韌帶鬆弛的荷爾蒙,如果這時候我們正好又缺乏鍛鍊,骨盆周圍的肌肉不發達的話,則會埋下骨盆過分鬆弛的種子。骨盆一旦鬆弛,穩定性下降,就會導致身材走樣、高低肩、長短腿,以及產後腰腿痛。

如何矯正?

分享一個超簡單,超實用的動作(既可以測試也可以矯正的呦~)

動作要領:雙手交叉相握向前伸直,把一根木棍稍微長一點 放在手腕處保持木棍平衡向前走直線當木棍發生偏移就證明此時你的骨盆傾斜了,如果能一直保持平衡就證明沒有問題。

盆底肌

壓力性尿失禁

對於尿失禁,很多人都羞於提及,但是我國尿失禁的發病率為18%~57.5%,其中約半數是壓力性尿失禁,妊娠、分娩是其獨立危險因素。

妊娠期隨著胎兒的增大,胎兒子宮對盆底肌肉長期壓迫,陰道分娩時第二產程延長及胎頭下降對陰道肌肉筋膜韌帶的持續牽拉擴張、會陰側切對盆底組織的機械性損傷等使盆底神經損傷和支持結構鬆弛導致膀胱頸下移和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從而導致壓力性尿失禁。

歸根結底還是盆底肌的問題

有研究認為產後1年是盆底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機,所以抓住時機很重要。

推薦:凱格爾康復訓練

動作要領:

1、指導產婦對要進行訓練的盆底肌群進行正確的認識,讓患者把示指和中指放在陰道內,在收縮肛門的時候,促使手指感覺有壓力包圍,在收縮盆底肌群的過程中應當避免其他部位的肌肉收縮。

2、患者取平臥位,保持雙腿膝關節屈曲狀態,在吸氣的時候盡力收縮肛門,維持時間為6~8s,在練習結束的時候快速收縮3~5 s。反覆練習,直到熟練掌握方法。每天練習2次,每 次練習30 min,療程為2個月。在訓練的過程中督促患者儘量保持更長的收縮時間。

腹直肌

用盡洪荒之力也減不掉的小肚子

打不死的小強和減不掉的小肚腩:

女性妊娠期間,由於胎兒逐漸長大撐起腹壁,再加上體內激素作用,使腹白線鬆弛,連接力量下降,導致腹壁張力很快超過腹白線的彈性極限,結果左右兩邊的腹直肌被迫分開,形成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不僅讓你看起來小腹突出,甚至還會導致骨盆前傾和增加腰椎生理彎曲程度,造成腰痛。

推薦:splinted curlups訓練

動作要領:仰臥,屈膝,全身放鬆雙手交叉放於腹部側面,吸氣擴張腹部 ;呼氣收縮腹部,雙手將腹肌向中間推。每次5~10分鐘,每日3次,運動量以自身可承受為宜。

你還可以參考這裡:

在這裡還有幾個動作,對上邊三種產後問題都有益處,可以一起來學習一下~

貓式拱背

動作要領:四點跪姿,吸氣凹背,呼氣弓背並收緊腹部根據自身疲勞度選擇訓練時長。

坐姿踢腿

動作要領:坐在寬凳上,雙手撐於身後(或者背靠牆),避免身體後仰,兩腳觸地,膝屈(90度),雙腳併攏(或腳腕處緊夾一質軟物品)。然後雙腳離地、伸膝、兩腿儘量上抬,保持5-10秒鐘,放鬆還原。重複20-30次。

單腿臀橋

動作要領:仰臥,雙手掌心向下平放於身體兩側,一隻腳平踏地面,另一條腿伸直懸空。收緊臀部,臀部發力,腰部上挺,使身體呈一條直線,保持5S,如果剛開始堅持不了,可以把腿搭在另一條腿上。

除了這些以外,日常的行為習慣也要注意,不要時不時地翹起二郎腿,不要長時間穿高跟鞋,還要時時保持美好的心情~

參考文獻

秦麗豔.產後盆底康復對遠期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4):855

王春香,郭冬招,郭小蘭.凱格爾鍛鍊對產婦產後盆底功能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6,29(24):59

聲明:

文章系本平臺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當然歡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來源 | 康復醫學網

相關焦點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
    其實,大多數媽媽恢復不了產前的好身材,都是因為沒有注意到「骨盆變形」和「腹直肌分離」對身材的影響。導致腹直肌分離的原因,就是懷孕期間,為了讓胎兒有足夠的成長空間和讓寶媽能順利分娩,寶媽的身體在體內激素的影響下,腹部壓力越來越大,導致腹橫肌無法支撐,腹部的淺層肌肉就被迫來幫忙承擔一部分。
  • 產後腹直肌分離大肚腩?如何正確認識腹直肌分離?滿滿乾貨!
    為什麼腹直肌會分離? 產後腹直肌恢復鍛鍊建議從產後6周以後就可以鍛鍊了,產後半年之內是一個最佳的恢復期,另外寶媽們要格外注意產後應先做盆底肌康復,再做腹直肌修復,以預防增加的腹直肌力量會對盆底產生過大的腹壓,從而影響盆底功能的恢復,可以在手機上專門下個G動做盆底肌修復,可以有效改善產後漏尿膨出的症狀,盆底肌修復好了再做腹直肌修復,健康科學,幫助寶媽早日恢復產前健康體態
  • 產後修復順序是什麼?是先修復盆底肌,骨盆還是腹直肌?
    產後康復對寶媽很重要,不僅能重塑身材,還能預防很多問題的發生,但是產康不是單一的做腹直肌或者盆底肌的康復哦,要整體考慮,根據寶媽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康復計劃,但是核心肌群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哦,您講的腹直肌和盆底肌也是屬於核心肌肉哦。產後恢復的順序為:一、骨盆恢復,二、盆底肌恢復,三、腹直肌恢復。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辦?腹直肌分離該怎么正確修復!
    然而在產後又會出現各種新問題。例如產後身材變形,眾所周知,產後身材變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腹直肌分離。  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寶媽有腹直肌分離現象,1年以後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寶媽存在腹直肌分離問題。產後腹部肌肉鬆弛,腹壁緊張度下降,但又不能很快恢復到原有的位置和形態,多餘的贅肉就會在腹部堆積突起。腹白線被迫橫向拉長,左右腹直肌向左右兩邊分離,就發生了所謂的「腹直肌分離」。
  • 產後恢復周期表,產後康復儀器的作用就體現在這些方面
    產後尿瀦留當出現膀胱內充滿尿液卻不能正常排出,排尿不暢,尿頻,尿不盡等尿瀦留症狀,這時除了導尿還可以在順產2小時後,剖宮產6—8小時後進行低頻電刺激治療、喚醒盆底神經、加快膀胱逼尿肌的恢復盆底肌張力和彈性的恢復以加速排尿功能的恢復。
  •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 腹直肌分離:妊娠晚期,胎兒在子宮內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都被極度擴張,兩側腹直肌會逐漸脫離腹線
  • 東營市人民醫院產後康復中心:保產後健康 做幸福女人
    十個月的漫漫孕期路,身體變形、腹直肌分離、恥骨聯合分離、盆底功能下降、乳腺明顯變化……孕期對女性機體的損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沒有及時修復,會出現漏尿、腰背疼痛、子宮脫垂等各種問題,而科學合理的產後康復,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產後女性的未來的生活質量。「醫生,我都不好意思說,為啥現在我大笑,抱娃甚至快走時就漏尿呢?
  • 產後修復攻略,最有效的腹直肌修復圖解操
    什麼是產後腹直肌分離? 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這種現象被稱為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會直接導致腹壁鬆弛,腹直肌分離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對腹背部的承託力就會越小,很多女性產後容易出現腰背痛。
  • 媽媽們請關注腹直肌分離的危害及預防!
    為什麼明明產後已經及時恢復鍛鍊了,還是瘦不下來?為什麼活動不了一會兒就腰酸背痛,直不起腰來? 敲黑板!!這很有可能就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據統計,每3個媽媽中就有1個人有腹直肌分離!但是,為什麼同樣是生孩子,明星就完全不一樣呢? 別急!
  • 腹直肌分離,產後女性的小尷尬,這就教你改善的方法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腹直肌分離是有很大的危害的,而如果你在腹肌空隙關閉前開始做腹部鍛鍊,還會存在損傷這些肌肉的風險。而如果不治的話,腹直肌分離更可能會增加你後背疼痛的機會,而且會讓你的小腹更難恢復平坦。因此今天,就來說說關於腹直肌改善的問題。
  • 3個動作幫你搞定腹直肌分離,告別產後大肚子
    其實你這時候肚子大,並不是因為肚子上脂肪過多,而是因為生寶寶之後患上了腹直肌分離。只要讓你的腹直肌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大肚子自然就沒了!腹直肌的解剖產後媽媽的肚子之所以會變大,是由於腹直肌分離所導致,那腹直肌到底在哪裡,長什麼樣子呢?
  • 【藍絲帶99元產後調理卡】產後數不清的尷尬?媽媽們都需要的科學產後恢復!
    一些存在感非常強、不可能靠一己之力解決的問題,比如漏尿、陰道脫垂、腹直肌分離等,是必須接受專業康復治療的。很多孕媽都有產後體型走樣腰酸、小便失禁等問題藍絲帶骨盆修復可以讓你回到正常體型 ●提高控尿自制能力,緩解尿失禁。 ● 恢復盆底肌彈性,降低炎症概率。 ● 疏經通絡,改善淋巴循環、鬆弛肌肉和結締組織的柔軟性,松解關節腔。 ● 讓產後媽媽關好幸福門,甩掉大屁股,告別產後腰痛、子宮下垂。
  • 產後修復到底修復什麼?有必要修復嗎?
    而這些器官組織鬆弛後,原本承重子宮和內臟等器官的容器作用變弱,所以,很多媽媽在產後會有腰酸背疼,月子病,身材變形等問題,到了年紀大一點的時候還會有子宮脫垂,尿失禁的問題。現在媽媽輩都有這些問題,就是因為當初沒有產後修復的概念。
  • 產後大肚腩多數腹直肌分離惹得禍
    多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孕期隨著胎兒的逐漸增大、激素分泌使肌肉發生鬆弛還有孕期營養過剩,缺乏運動等因素,使腹壁肌肉擴張、腹部肌肉向兩側發生分離,產後腹部可觸及一條深溝。產後孕味十足的兇手腹直肌分離沒有對比就沒有概念如果產後不及時修復,不僅影響體態,還會引起疝氣、腰背部疼痛和漏尿等盆底疾病。產後檢測,腹直肌分離達到2指及以上即為腹直肌分離。
  • 產後修復乾貨分享 腹直肌分離的科學診斷方法
    從孕中晚期開始,孕媽媽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現象,部分人可以在產後2-3個月內自然恢復到正常狀態,但也有不少人在產後三個月後仍存在腹直肌分離現象,這就是「腹直肌分離症」。測量腹直肌分離的寬度,用食指、中指在腹直肌中間的位置往下按壓,如果手指能明顯感覺到腹白線夾自己的手指,這種就是兩指寬的腹直肌分離了。如果是腹白線頂自己的手指肚位置,就是一指的腹直肌分離。
  • 產後多久可以鍛鍊 產後多久可以鍛鍊腹直肌
    產後大便不順暢肛門漲1多休息產後一周內出現肛門下墜感是很常見的,因為生產後子宮及子宮韌帶還沒有完全恢復引起下垂導致的肛門墜脹;注意多休息,保持肛門的清潔衛生,不用擔心,多躺幾天,等韌帶恢復後自然好轉。2多做提肛運動產後肛門墜脹的女性,可以每天做提肛運動,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鍛鍊肛周韌帶,促進恢復。
  • 產後康復︱產後這8件事做得好 健康窈窕跑不了
    第三件事 腹直肌修復 在前兩天的推文中我們介紹了腹直肌修復的重要性,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到腹直肌分離症對產後媽媽的身材影響,所以當您被診斷為腹直肌分離症後,請一定到醫院進行治療。
  • 產後尿失禁?正確的盆底肌訓練,讓你產後變回「小姐姐」
    正確的產後運動絕對少不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主任蘭月、治療中心黎曉彤醫生一起話你知產後變身「小姐姐」的秘密——盆底肌訓練。 什麼是盆底肌訓練? 盆底肌訓練,是加強控制小便、大便肌肉的一項練習。
  • 產後媽媽「大肚子」,可能是這個原因——一定要警惕的腹直肌分離!
    但是,如果是產後依舊大肚子遲遲瘦不下來的話,就要擔心產後腹直肌分離了。因為這可不僅影響的是外觀哦,而且還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呢。對於腹直肌分離的幾個核心問題,我們專訪了資深專家湯睿醫生。來聽聽他的專業解答吧。
  • 骨盆修復、滿月發汗、子宮恢復、產後瘦身,不得不做的6大理由!
    骨盆修正有7大好處:收緊胯骨、收縮盆底肌、保養卵巢、排出惡露、糾正O型腿、塑形臀部、美臀翹臀。所以,產後要進行骨盆修正!!! 02 盆底肌障礙危害大性交疼、陰吹、漏尿、尿失禁 盆底肌是骨盆的肌肉,承託著我們的膀胱、子宮、盆腔臟器,還堅持陰道緊縮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