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動作幫你搞定腹直肌分離,告別產後大肚子

2020-12-26 塑形規劃師Baymax

相信很多產後媽媽都有這樣一種體驗,自己明明已經生完寶寶了,但是肚子還是很大,更有甚者肚子大得跟個球一樣,看起來就像懷了二胎一樣。哪怕這時候進行飲食控制和訓練,體重雖說下去了,但是這肚子就是瘦不下去。這個問題真的很讓人苦惱!今天Baymax就帶大家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其實你這時候肚子大,並不是因為肚子上脂肪過多,而是因為生寶寶之後患上了腹直肌分離。只要讓你的腹直肌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大肚子自然就沒了!

腹直肌的解剖

產後媽媽的肚子之所以會變大,是由於腹直肌分離所導致,那腹直肌到底在哪裡,長什麼樣子呢?

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兩側。起於恥骨上緣,止於胸骨劍突及第5~7肋軟骨前面。它主要的功能為上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兩側收縮,使脊柱屈,還可降肋助呼氣。在了解了腹直肌之後,我們再看一下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當女性妊娠時,尤其是在妊娠晚期的時候,由於子宮的增大,使腹壁向外延伸擴張,從而導致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向兩側分離。一般健康女性在產後腹壁就會逐漸恢復到原有的位置,腹直肌也會重新向白線位置靠攏,通常產後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恢復到孕前的位置。但如果個別女性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等情況時,產後半年甚至是一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被稱為產後腹直肌分離。那怎麼判斷自己腹直肌是否恢復到原先位置,自己是不是腹直肌分離呢?

如何判定自己是否是腹直肌分離

整個身體仰臥平躺於地面,身體放鬆並且兩腿彎曲。頭與肩微微抬起,將手掌放到肚臍上方,指尖微微向下壓。頭與肩抬高的時候,核心收緊,腹部肌肉會往中間收縮,如果發現肌肉收縮時有兩個手指以上的間隙,那就是腹直肌分離了。可以嘗試手指多按幾處不同的地方,肌肉分離的情況可能也不一樣(有的地方會更寬)。

如何通過訓練搞定腹直肌分離

如果確定自己是腹直肌分離,那就要儘快通過訓練去恢復,不要等太嚴重了再去做手術,那樣就不值得了。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三個針對腹直肌分離的訓練動作,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動 作 一:死蟲

核心收緊,平躺於地面,雙腿雙手抬起並垂直於地面。吸氣,異側手臂與大腿同時緩慢下放至接近於地面處,停頓。再呼氣,核心發力將下放的手腳拉至垂直地面的位置,停頓。重複此動作12次,換另一側,交替進行4組。

動作二:鳥狗式

雙手和雙腿支撐跪於地面,核心收緊保持上身是一條直線。呼氣,同時抬起異側的手和腳,並伸直,當抬到與地面平行的程度之後停頓。吸氣並緩慢恢復至初始位置。重複此動作12次,換另一側繼續,交替進行4組。

動 作 三:平板支撐

趴在地面上進入俯臥姿勢,用腳趾和前臂支撐你的體重。手臂成彎曲狀,並置放在肩膀下,手臂用力下壓地面,收緊前鋸肌,同時將身體撐起。核心收緊並讓骨盆在中立、正常的位置,不要因為大力收縮腹直肌而使骨盆後傾。保持此姿勢30秒左右就可以,休息,重複此動作4組。

總結

上面分享的3個動作主要是用來強化核心的,可以很好的改善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如果你不找教練或者是醫生,那麼建議按照這3個動作來練習,不要去做仰臥起坐或者卷腹類的訓練。因為在進行這類捲曲類的訓練,不但不會使你的腹直肌恢復正常,甚至還會使分離程度更嚴重。所以,千萬別盲目自信的就去做卷腹。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歡迎點讚、留言、轉發加關注。#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產後媽媽「大肚子」,可能是這個原因——一定要警惕的腹直肌分離!
    但是,如果是產後依舊大肚子遲遲瘦不下來的話,就要擔心產後腹直肌分離了。因為這可不僅影響的是外觀哦,而且還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呢。對於腹直肌分離的幾個核心問題,我們專訪了資深專家湯睿醫生。來聽聽他的專業解答吧。
  •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產後媽媽忍受著坐月子的痛苦,帶孩子的不易,產後恢復的煩惱,而看著自己產後留下的松垮大肚子,心情更加煩悶了。為什麼明星產後的身材都是光速恢復,自己的肚子怎麼就像撒了氣的氣球一樣松松垮垮,產後大肚腩收不回去。
  • 產後瘦身一定要找對方法——5個動作讓你輕鬆搞定腹直肌分離!
    有這樣句話,孕前小蠻腰,產後似肉包。其實很多寶媽在剛生完寶寶的時候,會發出來自靈魂深處的困惑:本來好好的身材、曲線怎麼說沒就沒?尤其是我們的腹部,肌肉也不知道去了哪兒,肉也變得松松垮垮。大多數人會誤以為腹部的走形只是因為孕期多食和缺乏運動,但其實不然,腹直肌的分離才是最根本的始作俑者。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
    今天由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急診中心主任周曙光教授給大家談談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的相關知識。腹直肌分離導致腰腹部肌肉力量變弱,脊柱穩定性差,容易讓寶媽產後出現腰酸背痛。②內部器官移位、下垂。腹直肌分離,使得寶媽自己的身體開始壓迫內部器官,讓寶媽容易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疾病。③尿失禁。
  • 產後腹直肌分離大肚腩?如何正確認識腹直肌分離?滿滿乾貨!
    為什麼腹直肌會分離? 產後腹直肌恢復鍛鍊建議從產後6周以後就可以鍛鍊了,產後半年之內是一個最佳的恢復期,另外寶媽們要格外注意產後應先做盆底肌康復,再做腹直肌修復,以預防增加的腹直肌力量會對盆底產生過大的腹壓,從而影響盆底功能的恢復,可以在手機上專門下個G動做盆底肌修復,可以有效改善產後漏尿膨出的症狀,盆底肌修復好了再做腹直肌修復,健康科學,幫助寶媽早日恢復產前健康體態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辦?腹直肌分離該怎么正確修復!
    然而在產後又會出現各種新問題。例如產後身材變形,眾所周知,產後身材變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腹直肌分離。  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寶媽有腹直肌分離現象,1年以後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寶媽存在腹直肌分離問題。產後腹部肌肉鬆弛,腹壁緊張度下降,但又不能很快恢復到原有的位置和形態,多餘的贅肉就會在腹部堆積突起。腹白線被迫橫向拉長,左右腹直肌向左右兩邊分離,就發生了所謂的「腹直肌分離」。
  • 腹直肌分離,產後女性的小尷尬,這就教你改善的方法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腹直肌分離是有很大的危害的,而如果你在腹肌空隙關閉前開始做腹部鍛鍊,還會存在損傷這些肌肉的風險。而如果不治的話,腹直肌分離更可能會增加你後背疼痛的機會,而且會讓你的小腹更難恢復平坦。因此今天,就來說說關於腹直肌改善的問題。
  • 產後大肚腩多數腹直肌分離惹得禍
    多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孕期隨著胎兒的逐漸增大、激素分泌使肌肉發生鬆弛還有孕期營養過剩,缺乏運動等因素,使腹壁肌肉擴張、腹部肌肉向兩側發生分離,產後腹部可觸及一條深溝。產後孕味十足的兇手腹直肌分離沒有對比就沒有概念如果產後不及時修復,不僅影響體態,還會引起疝氣、腰背部疼痛和漏尿等盆底疾病。產後檢測,腹直肌分離達到2指及以上即為腹直肌分離。
  • 產後修復乾貨分享 腹直肌分離的科學診斷方法
    從孕中晚期開始,孕媽媽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現象,部分人可以在產後2-3個月內自然恢復到正常狀態,但也有不少人在產後三個月後仍存在腹直肌分離現象,這就是「腹直肌分離症」。腹直肌分離的診斷評估方法:(一)在進行指壓檢測的時候,我們要找準檢測區域,分別在臍上兩橫指與臍下兩橫指區域開始測試。(二)進行指壓檢測時,受測者需要屈膝仰臥,進行輕微的卷腹動作,讓腹直肌處於用力繃緊的狀態。
  • 產後肚子瘦不下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教你五種訓練方法
    產後的大肚子收不回去,除了大量的脂肪堆積以外,還有可能是腹直肌分離。什麼是腹直肌分離人的腹部左右兩邊腹直肌由筋膜連接起來,懷孕時,逐漸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兩邊的腹直肌距離也就變寬,當距離超過2cm以上,就是腹直肌分離。
  • 媽媽們請關注腹直肌分離的危害及預防!
    為什麼明明產後已經及時恢復鍛鍊了,還是瘦不下來?為什麼活動不了一會兒就腰酸背痛,直不起腰來? 敲黑板!!這很有可能就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據統計,每3個媽媽中就有1個人有腹直肌分離!但是,為什麼同樣是生孩子,明星就完全不一樣呢? 別急!
  • 還在為產後腹直肌分離發愁?教你4個鍛鍊動作,或可有效改善
    腹直肌分離多見於孕後女性,女性在懷孕過程中,子宮內的胎兒會不斷長大,導致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且孕期孕婦體內的激素也會有所變化,而致腹白線鬆弛,腹壁張力超過腹白線的彈性極限,左右兩邊的腹直肌被迫分開,形成腹直肌分離。
  • 「產康課堂」產後一年腹部還是松松垮垮,腹直肌分離真心傷不起
    有相關數據表明,產後腹直肌分離(DRA)是產後女性最常見的「產後創傷」,在懷孕期間的發生率為66%-100%;順產腹直肌分離的發生率為60.3%,剖宮產為70.8%,兩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90.8%。面對如此高的產後腹直肌分離發生率,寶媽們有很多疑問。
  • 遠離產後骨盆傾斜、尿失禁、腹直肌分離……產後康復攻略來了!
    歸根結底還是盆底肌的問題 有研究認為產後1年是盆底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機,所以抓住時機很重要。 2、患者取平臥位,保持雙腿膝關節屈曲狀態,在吸氣的時候盡力收縮肛門,維持時間為6~8s,在練習結束的時候快速收縮3~5 s。反覆練習,直到熟練掌握方法。每天練習2次,每 次練習30 min,療程為2個月。在訓練的過程中督促患者儘量保持更長的收縮時間。
  • 研究證實:美修斯不僅「增肌減脂」,還能消除產後腹直肌分離!
    研究證實:美修斯不僅「增肌減脂」,還能消除產後腹直肌分離!十月懷胎除了膨脹的肚皮,還有分離的腹直肌。曾有數據統計,產後腹直肌分離的發生率在60%~90%之間,順產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60.3%,剖宮產發生率為70.8%,2 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90.8%。實際上,臨床上有近95%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
  • 三指半到閉合,一個雙胞胎媽媽的腹直肌康復之路
    好在,通過各種方法的「錘鍊」以及自己決心的堅持,我的大肚子在產後的10個月裡慢慢縮小消失了,腹直肌也逐漸恢復了閉合。體重從產前的140斤跌回了96斤…(謝天謝地!)畢竟年輕的姑娘們健身也只會關心馬甲線、人魚線,誰會關心什麼「腹直肌」?在懷孕前,腹直肌是一條閉合的肌肉線,自上而下被3-4個橫行的腱劃分割(如圖)。懷孕過程中由於肚子的膨脹,腹直肌就會慢慢像拉鏈一樣被撐開。並且很難自動回復。
  • 產後肚子減不掉,可能是腹直肌分離,試試用這種方法自測
    產後減肚子試過很多方法,可是效果都不明顯,這種情況可能是「腹直肌分離」。我們常說的「8塊腹肌」,指的就是腹直肌,腹直肌中間由腹白線連接,正常情況下1~2指的寬度。孕期由於肚子變大,腹直肌之間的間隙也被撐大,如果孕期體重沒有控制很好,腹直肌之間可能存在被過度拉伸,超過正常的極限範圍,那麼左右兩側的腹直肌被迫分離,這種情況就屬於「腹直肌分離」。
  • 產後寶媽肚皮鬆弛腹直肌分離怎麼辦?恢復過程中要注意這4點
    孕前是小蠻腰隱約能看到馬甲線,產後已完全看不到腰線了,腹部仍然是隆起的,並且還是鬆弛的,完全沒有彈性了,醫學上稱腹直肌分離症,那麼到底什麼是腹直肌分離症呢?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起於恥骨聯合和恥骨嵴,止於胸骨劍突和第5—7肋軟骨,又稱為腹白線的軟組織連接在一起。
  • 產後多久可以鍛鍊 產後多久可以鍛鍊腹直肌
    具體做法為:做忍便動作,使肛門括約肌往上提,同時深吸氣,內收肚臍,然後放鬆呼氣,一切復原。如此反覆做30次,早晚各鍛鍊1次。3坐浴緩解產後肛門墜脹,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每天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溫熱)坐浴,每天2~3次,以促進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緩解不適。需要注意的是,若產後惡露還未淨,則不宜坐浴,以免發生細菌感染和婦科炎症。
  • 產後恢復一定不要忘了你的腹直肌,這篇文章帶你了解什麼是腹直肌
    為什麼說產後修復一定要去做腹直肌修復,腹直肌修復的話,主要是因為懷孕和生產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腹直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懷孕的過程當中胎兒不斷的增大,腹部的增大,大多數女性腹部肌肉中間都會出現一個空隙,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腹直肌中間的腹白線產生了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