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的藝術:日式花道完全指南

2021-02-28 環球花藝報

編輯推薦

※暢銷歐美50多年的經典日式花道全書,全新升級彩印版
※系統介紹日式花道的歷史源流、風格流派、造型特點、製作技法及鑑賞要點,一本書掌握日式花道的方方面面
※內含500張彩圖,100件原創花道作品,50多幅造型結構示意圖
※附錄100多種植物花語解析及搭配技巧,在一花一木之中,感受日式花道之美

內容簡介

《花道的藝術:日式花道完全指南》是一部全面介紹日本花道藝術的作品,首次出版於1966年,在歐美暢銷數十年。本書為全新增訂的彩色圖文版,由日本龍生派花道第三代家元(掌門人)吉村華泉親筆作序推薦,是廣大花藝愛好者了解和學習日式花道的不二之選。主要內容特色如下:
◎細緻梳理日式花道的歷史源流與文化內涵演變
◎圖文賞析各種日式花道風格(立花、生花、盛花、自由花、 投入花)的特色及造型技巧
◎悉心傳授各類花道工具的使用方法及花道作品製作技法
◎內含500多張彩圖和170多件日式花道原創作品
◎附錄100多種日式花道常用花材的特點及花語

作者簡介

[日]佐藤昌三(Shozo Sato),日本傳統文化藝術研究家,擅長的領域包括花道、茶道、日本戲劇以及水墨畫。因在傳授日本傳統文化與藝術方面的突出貢獻,被日本天皇授予瑞寶章(Order of the Sacred Treasure)的殊榮。其著作包括《茶道》《花道》和《水墨畫的藝術》等。他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日本之家的創始人以及名譽教授,長期從事日本文化與藝術的教學和推廣工作。

譯者:曲文靜。北京林業大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碩士畢業。對花藝以及文學有濃厚興趣,曾從事英語教育、文案策劃、花藝研究等工作。

前  言

在日本,為了慶祝少男少女長大成人,會在他們21歲時舉行盛大的成人禮。因此,當我21歲的時候,我思考了許久如何使這一節日更有意義,最終,我決定寫一本書,也就是現在這本書的第一版,把日本的花道藝術介紹給更多的西方人。
距離我的第一本花道書出版已有40餘年了。4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白駒過隙,然而今天的花道已經與40年前大相逕庭;雖然插花的基本原理變化不大,但很多新奇的新形式和新方向卻為這門古老的藝術形式注入了新鮮血液。Tuttle出版公司邀請我重編這本書,也給了我一個把日式花道最新的趨勢加入本書的機會。
2007年,花道國際協會華盛頓第一分會聯合其他分會一起,慶祝協會成立50周年紀念日。40年前,花道國際協會不過是一個新成立的組織,但40年後,它的範圍已經超越了美國和歐洲,開始遍布全球。
在這40年間,花道繼續以一種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藝術形式在日本延續,並促使更多新奇的創意產生。本書思想的來源——總部坐落於東京的龍生派花道——在2006年慶祝了她的120周年紀念日,很多以此為主題的展覽也於2006年夏天在全日本舉行,僅在東京一地就有超過3萬人出席,全國的出席人數更是超出大多數人的預期。

【註: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請聯繫 速刪!謝謝~】

相關焦點

  • 花道美學:插花書籍推薦
    在作品中強調一種「不依託於外在」的缺、拙、澀之意境,正如日本花道回歸人的內在,呈現完整的生命之美。山茶花、紫羅蘭、水仙、芭蕉、朝顏……川瀨敏郎以每月一花的形式,花了2年時間,從歷史、文化、藝術、美學的角度闡述他的花藝。同時從四季不同花草的插法,到花剪的使用、器皿的選擇,細緻入微地介紹了生活中的插花指南。
  • 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 唯美禪意
    花道起源於中國隋朝的佛堂供花,隨著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傳入日本。就像茶道傳入日本一樣,花道也被日本人學習和改進,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內涵,成為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花道在日本稱為:華道。起源於奈良時代,平安時代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華道不僅要表達花的美態,也是形神兼備品味造型的插花。日式插花除三個主枝外,花兒往往並不擔任重要角色。
  • 看得見的《高嶺之花》,看不見的日本花道文化
    本劇的花道監製是日本草月流一級師範理事大谷美香老師,從這一點來看該劇出現的月島流應該是草月流的風格。無論究竟是哪家流派,我們倒是可以通過劇中的作品,去窺見日式花道的日常。昭和五年(1930年),由庭院設計師、評論家重森三鈴、刺史河原蒼風(草月流初代家元)等提出了「新型花道宣言」,倡導傳統花道的解體。花道藝術近代化的這股洪流與戰後前衛插花藝術相交融,積極地使用金屬、石頭等大膽的素材,並且能看到不使用花器的空間造型作品,以及不使用鮮花而僅使用石膏塗枯枝的作品、或拋棄植物素材利用鐵製品為架構的作品等。「這還能稱之為花道嗎?」引起了廣泛的爭議。
  •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十六)花道
    花道通過線條、顏色、形態和質感的和諧統一來追求「靜、雅、美、真、和」的意境。因此,從深處看,花道首先是一種道意,它逐步培養從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諧、有禮。其次花道又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採用園藝、美術、雕塑、文學等人文藝術手段。花道還是一種技藝,可用來服務於家庭和社會。最後花道是一種易於為大眾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淺出的文化活動。插花並不講究花材的數量和花的華麗。
  • 【LEAP Pavilion】羅智信:食物、花道與上海
    「晚宴」,2013年,綜合媒介、海報,45×30釐米(一組8張) 羅智信,1984年生於苗慄,2010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複合媒體組,目前工作與生活於臺北基本上,要進行花道意味著你要對材料非常熟悉,為此,我還請教的懂花藝的朋友和研究日式花道的規範,所以花道中的雕塑性、空間與時間性是也是這件作品中的重點。當然最後的作品並不是完全的符合嚴格的花道標準,通過對材料的研究和實踐來了解文化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 花道之道:永遠有不足,才是最美的呀
    而插花之為道,是表達思想以及創造的形式,作為一種藝術,則涉及宗教、哲學、修身、社交等多個文化領域。日本的花道,更是集中地反映了日本人的自然觀、美意識和倫理觀念。 日本傳統居室中的花 | 圖源:網絡 在日本人眼裡,花道是一門修煉心性的藝術,花藝人必須擁有強大的內心,和對一花一草的敬畏,才能做出真正優秀的花藝
  • 【花會】去上海學習原汁原味的日本花道
    高橋一老師在插花中日本花道中的美,常常讓人感覺嘆為觀止,這些源於中國的花道對中國人來說更容易接受與學習。這次,我們有請兩位日本籍的花道教授高橋一老師與小川 皇水老師來到上海,與在日修習花道十餘年的張昕翃老師一起, 為我們展示日本花道的最新潮流與技法,在學習中把握花道之美的核心。張昕翃老師花道作品日本花道(英語:ikebana),又稱日本華道、日式插花。日本花道自發展起,根據花道師自身喜好、欣賞的角度和四季花草的不同等因素產生了兩三千個流派。
  • 花道與茶道
    這其中需要一種奉獻精神:有如造化將美麗的花木無私地奉獻給了人類。 如果要達到人、花一體的一種境界,這就需要通過訓練讓內心平靜如鏡。 讚美自然、儀禮、德行、胸中的氣韻、內心的澄明都是花道的題中之義。它所要追求的是「靜、雅、美、真、和」的意境。
  • 「花間集」——初識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日語:かどう,英語:ikebana)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時代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 關於我們|應國宏老師與文人花道
    ——《文人花道》。憑藉古樸雅致兼簡潔流暢的風格,讓原本陽春白雪的插花藝術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廣大插花藝術愛好者的普遍歡迎和關注,以融入生活的方式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插花藝術。《文人花道》教育 在浙江省文化館、湖州市職業技術學院、湖州市藝術與設計學校、湖州市教育康復學校、湖州市現代農業技術學校、湖州老年大學、長興成校、菱湖成校等等單位開辦茶會培訓班,培訓人數達三千餘人。
  • 淘進口商品、看花道藝術……重慶文旅會15日開幕,邀你家門口領略...
    淘進口商品、看花道藝術……重慶文旅會15日開幕,邀你家門口領略異國風情 2020-10-10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花道の流變丨草月流的四代掌門人,都幹了哪些漂亮事兒?
    如草之親切、如月之明朗的藝術美學,恰恰是草月流(そうげつ)花道的命名內涵。這是日本三大花道(池坊、小原、草月)中的重要一支,自1927年敕使河原蒼風創辦以來,以其獨有的美學範式與辨識度,在全球都有著深遠影響。草月流花道脫胎於日本花道的本源——池坊(いけのぼう,原意為池邊僧舍),這是擁有最長歷史的日本花道(英譯ikebana)。
  • 日本花道,花人花語正當時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在上海植物園大樓裡,由國際花道協會上海支部主辦的日本花道藝術講座正在進行,講座主要涉及了日本花道的簡史和流派。從大框架而言,日本花道分為現代花道和傳統花道。傳統花道注重將花和植物設置為一個理想造型,將花和植物在自然生態中被忽視的深沉美和生命力,通過設定造型突出表現出來。
  • 久負盛名的日本花道,從中國傳統花藝文化中學到了什麼?
    日本人習慣將品茶、習武、書法抑或插花等傳統技藝稱之為「道」,於是就有了「茶道」、「劍道」、「書道」、「花道」,這些「道」都是有文化傳承的日本花道經過長時間的文化浸染與發展,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藝術形式,盛名久負於國際插花界,在世界各國吸粉無數。
  • 日本花道中的生命真諦——全日本華人花藝協會換屆之際大家談
    在異鄉的孤獨中,她們選擇了研習日式插花,來表達內心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的深刻感悟,跟中國花藝師相比,她們對日本文化理解和滲透更深;而跟日本花藝師相比,她們又多了獨屬於中國人的文化精神內核。她們對於日式花道的見解和傳播,是中國花藝界非常寶貴的財富,她們,就是全日本華人花藝協會。
  • 枯榮與更生 | 上野雄次的花道哲學
    恰巧一次偶然,上野雄次觀看了一場敕使河原宏的花道展覽,那是利用竹子呈現的裝置,相對於很多普通的花道展覽來說表現的形式更加藝術性。正值青春而生猛年紀的上野雄次十分迷戀這樣富有力量感和激情的表現方式,內心深受打動,他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這也是插花,與他傳統印象之中的插花完全不同。
  • 池坊花道 | 自然之姿
    因而先人開始插花,此花道藝術於世間廣為流傳,是為都市鄉野之風雅興趣。」2017年9月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創意文化產業博覽會暨首屆中國北京國際語言文化博覽會花藝布景設計師; 2017年9月 鳳凰傳媒 「花樣年華 府開盛筵」 特邀演講嘉賓 大師的極致生活美學之著名花道家餘仲騏教授的生活藝術
  • 石原裡美變身花道家,追劇《高嶺之花》海量作品圖帶你看嗨!
    先說石原飾演的「月島桃」的祖屋,也就是「月島流」總部,傳統的日式民居,每一個鏡頭都有精緻的花道作品,大型、中型作品居多。這幾個場景中應用的花道作品都運用到了枯枝,和日式的家居環境融為一體,非常的和諧。「宇都宮流」在劇中因為是以另類的風格出道,所以在宇都宮龍一家中的花道風格與月島家的則是完全不一樣。因為劇中的畫面都比較暗,這裡小編就不放截圖啦~
  • 武漢「花道馬拉松」跑起來!
    即日起,市旅遊局、市賞花辦聯合長江日報,邀請武漢乃至全國的「跑客」,在鮮花連接的道路上接力奔跑,體驗一場別樣的「花道馬拉松」,共尋十大最美「花道」,拼就武漢最美「花名冊」。由長江日報、中國高鐵旅遊媒體聯盟共同徵集組建全國「跑客百團」,參加「花道馬拉松」。活動特別徵集單位「跑客」組團報名。「花道馬拉松」每周末一場,共10場,每場4.219公裡,10場共為一個完整的馬拉松賽程。還將穿插舉辦「花馬領跑團」、「花樣課堂」、「微快拍」等活動。首場活動時間3月12日,地點暫定蔡甸後官湖「花道」。
  • 看過日劇《高嶺の花》,該漲漲花道的知識了~
    「花道」(ikebana)一詞通常翻譯成「日本的插花藝術」,然而「花道」所用的材料卻可以包括剛剛剪下的樹枝、藤蔓、樹葉、青草、漿果、水果、種子和花朵,以及乾枯的植物。事實上,人們可以在「花道」中使用任何的自然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