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恐怖的兒歌,你還敢讓孩子聽嗎?

2020-12-21 恬詩會

最近跟著老恬聽兒歌,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仿佛讓人回到童年,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可是最近聽了幾首兒歌,越聽越不對勁,兒歌也能這麼三觀不正?也能這樣恐怖?

恐怖的老虎:《兩隻老虎》節奏緊湊,非常有代入感的一首兒歌。如果不深究歌詞,想必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首兒歌,但是細思極恐。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老虎在概念模糊的孩子心中,是比較可愛的。可是「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耳朵」,這就讓人不寒而慄了。

毀童年的泥娃娃:《泥娃娃》小S在《康熙來了》裡就曾經說過泥娃娃是她最聽不得的歌,一聽就哭。

泥娃娃泥娃娃/一個泥娃娃/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眼睛不會眨泥娃娃泥娃娃/一個泥娃娃/也有那鼻子/也有那嘴巴/嘴巴不說話她是個假娃娃/不是個真娃娃/她沒有親愛的媽媽/也沒有爸爸泥娃娃泥娃娃/一個泥娃娃/我做她媽媽/我做她爸爸/永遠愛著她

估計聽了這首歌心裡不舒服的不只是小S,大部分有孩子的家長都不希望聽到這首歌。孩子聽了也會留下心理陰影,誰喜歡「眼睛不會眨」「嘴巴不說話」沒有爸爸媽媽呢?

原始價值觀:《好爸爸壞爸爸》《好爸爸壞爸爸》是1987年的一部家庭劇,講述了一年級小學生黃點點了解長輩、了解社會、了解世界的故事。該劇獲第九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兒童電視連續劇一等獎,優秀編劇獎。

哪個爸爸不罵人/哪個孩子不害怕/打是親來罵是愛/哪個不是好爸爸

歌詞描述的爸爸,在80年代確實是最普通、最常見的爸爸。打孩子還名其名曰「打是親來罵是愛」。

2020年再用這樣原始的價值觀來束縛孩子,已經不合時宜了。

三觀不正:《媽媽別上班》媽媽別上班兒呀/媽媽別上班兒/媽媽要是上班兒/就沒人陪我玩兒

聽到這裡還覺得這個小孩很可憐,媽媽上班不在家,沒人陪他玩。想必大部分家長也會由此感想。

但是下一句畫風突變:「媽媽就算上班兒,也掙不了幾個錢兒」。

媽媽別上班兒呀/媽媽別上班兒/媽媽就算上班兒/也掙不了幾個錢兒

三觀不正的如此地步,甚至有歧視女性的傾向。這樣的兒歌讓孩子聽了,會不會在孩子心裡埋下陰影:媽媽上班不掙錢,她是不是為了躲避我,才每天出去的呢?

這樣的歌曲就應該封殺!

充滿銅臭氣息:《大紅包》小朋友和大朋友/進進出出/這麼熱鬧最重要是賣個萌/他們都會給我紅包有了紅包我們給你們/表演一個舞蹈/這個舞蹈的名字叫做/我是招財貓

過年期間熱鬧非凡,一個大家庭中,小朋友聚集在一起,家長喜歡讓他們表演節目,活躍氣氛。

這本來是好事,可是這首歌卻誘導了小朋友:見錢眼開,充滿銅臭氣息。

我見人就要賣萌,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會給我紅包;你讓我跳舞,可以,但是必有有紅包。

聽兒歌有助於孩子的成長,能促進孩子儘早說話,能陶冶孩子的性情,培養樂感,讓孩子身心愉悅。

但是現在很多不能稱之為兒歌的歌,混雜在優秀的兒歌裡面,魚目混珠。父母一定要嚴格把好關,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

相關焦點

  • 「你這不是誤導孩子嘛!」孩子炫耀新學兒歌,聽清歌詞後寶媽怒了
    孩子放學回家,炫耀新學的兒歌,聽清歌詞後寶媽怒了朋友小李大學畢業以後通過相親和一位小學老師結婚了,因為對方條件還不錯,而且工作穩定,因此兩人在戀愛不久後就結婚了。雖然小李成為了家庭主婦,但是幸好老公對她還不差,雖然小李沒有經濟收入,但是老公的工資都有上交給自己,而自己雖然沒有上班,但也是一心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所以平時小李不僅把孩子照顧得很好,還把家裡也收拾得井井有條,自認為生活還算不錯。
  • 為什麼孩子聽英文兒歌沒效果?這就是原因!
    不過,英文兒歌用起來,可不是當背景音放一放那麼簡單:吃飯放、坐車放、孩子玩遊戲也放,這樣是不是就能起到「磨耳朵」的效果啦?完全不可以!因為——既然這樣,我們要怎麼帶孩子聽、唱英文兒歌?每首歌學習兩天,第一天:大熊精選的趣味原版兒歌視頻,讓孩子提前了解歌曲內容,對歌曲產生興趣,快速融入英文兒歌的氛圍。圖中隱藏了 8 只小鵝,反覆聽 Madli 老師甜美的歌聲,磨耳朵,邊聽邊找出小鵝,完成這一步以後,孩子能哼出旋律。
  • 給孩子聽的英語啟蒙兒歌,也需要一些小技巧的喲
    說到孩子的英語啟蒙,離不開英語兒歌。寶媽們都知道,英語啟蒙最先需要做的,就是興趣培養,所以聽有律動的英文兒歌,是磨耳朵培養興趣最好的方法。但是也有不少寶媽,在給寶寶磨耳朵一段時間後,發現英文兒歌聽了不下幾百首,但是對寶寶的英語啟蒙並沒有太大變化,這是為啥呢?
  • 叮咚,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我問身邊兩歲孩子的媽媽,你的孩子在聽什麼兒歌時,她回答我的居然是我也熟知的《黑貓警長》。「好作品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空速動漫創作總監王雷告訴我,《小豬佩奇》用了15年才走到中國觀眾眼前,而國內更多的優質兒童內容,正在路上。其實,中國的傳統兒歌作品曾打動了一代人,同樣的,下一代人也需要自己的「新兒歌」。
  • 西班牙家庭都在給孩子聽的本土兒歌Top 8
    聽說國內的小朋友們想知道板鴨小夥伴在家聽唱什麼西語歌?疫情之下,板鴨小姐姐使出洪荒之力終於完成採訪任務!這兩首兒歌就像我們從小聽的那首"小白兔白又白"一樣可愛哦(突然想起來了我小時候媽媽陪我一起唱兒歌的場景hhh。)
  • 兒歌推薦 | 適合孩子聽的八首英文歌曲(含音頻)
    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10首單詞簡單、節奏感強、適合給孩子聽的英文兒歌,是英語啟蒙磨耳朵之首選。希望伴著美妙音符與歌聲,您和孩子的心情都變得輕鬆愉悅起來!《This little pig went to market》推薦理由:這是一首適合4—5歲寶寶的手指歌謠,曲調歡快,旋律簡單。
  • 兒歌《兩隻老虎》,你唱對了嗎?
    我不信,去問了問朋友們,結果更懵了……還有唱「沒有嘴巴」的……好吧,不管怎麼唱,你品,你細品,兩隻老虎,要麼沒耳朵,要麼沒眼睛,越想越恐怖啊!這歌詞誰寫的?!關於歌詞的由來,流傳著幾種說法。其中最玄幻的還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 飛鶴X《毛毛鎮》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我問身邊兩歲孩子的媽媽,你的孩子在聽什麼兒歌時,她回答我的居然是我也熟知的《黑貓警長》。而新的兒歌大多是品質不太高的口水歌,也不是由特別好的藝術家創作的,只是聽個響,另外,如今是這樣一個新媒體、網絡媒體越來越主導的時代,尤其是短視頻在傳播矩陣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兒歌是新時代寶寶成長不可或缺的內容,這促使我們想做「新兒歌」。記者:您剛剛提到一個詞,「新兒歌」。王雷:其實可能這並不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之前我也聽說過別人有這麼講。
  • 【免費下載】800首英語啟蒙兒歌!還不夠你聽?
    別問我,你家肯定有一個,或者,不止一個。我們是做什麼的?官方回答是:0-10歲孩童最全面的資源整合平臺。簡單說就是:如果你想知道如何給孩子選書,如果你想知道每天下班回家可以陪你家的小魔豆玩什麼,如果你想知道給你家小魔豆的英語啟蒙從何下手,如果你想知道都能給你家的小魔豆提供哪些營養美味,如果你想知道哪些地方適合帶你家的小魔豆去玩,如果你想知道……我們會給你提供參考和指導。
  • 這首兒歌讓孩子區分sea和see,同時還讓孩子認識了不少海洋動物哦!
    大家好,我是桃子爸爸,這是我們用英文兒歌聽出孩子2000+詞彙的第42期推薦,今天推薦的兒歌是A sailor went to sea!!
  • 盤點「細思恐極」奇葩兒歌 小朋友聽了根本把持不住
    還讓不讓人好好活了?極地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種完太陽」後殘酷的現實要怎麼跟孩子解釋?暗黑童年類案例1:《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兩隻老虎/跑得快 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真奇怪 真奇怪家長吐槽:這是一首可以追溯到17世紀歐洲的法國兒歌,有一個起源版本說,這是一個兄妹倆相戀為世俗不容最後索性自殘的悲劇。
  • 陪你長大的23首兒歌,是不是有唱給你的孩子聽呢?
    生活有我,伴您同行三角壩網,大自在遊《小燕子》、《兩隻老虎》、《丟手絹》、《蝸牛與黃鸝鳥》、《世上只有媽媽好》、《外婆的澎湖灣》……小時候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歌你還都會唱嗎這裡的春天最美麗這首簡單易學的兒歌,不知道是多少孩子會唱的第一首歌謠。
  • 兒歌對孩子成長的非凡意義:父母選好兒歌,孩子聰明又健康
    表姐笑笑說:「沒你說的那麼厲害,不過這孩子確實是先學會唱歌,後學會語言表達的,當初覺得這可能是小孩子的天性,後來對比了其他孩子才發現菲菲在語言方面要優秀一些,你姐夫說應該是兒歌的作用。」一般來說,孩子在3-6歲是語言表達的關鍵時期,孩子語言表達更多的是自己的需求和情緒,當孩子語言表達欠缺時,兒歌的存在就可以讓孩子嘗試到另一種表達方式,也這就是說兒歌是孩子情緒表達的另一個窗口。好的兒歌還可以滋潤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情感聯繫。
  • 這些粵語兒歌太經典了,你現在還教孩子唱嗎?
    雖然已時隔多年,但很多經典的粵語兒歌,對於土生土長的順德人來說,依然會在心中忘不了的……今天正值「六一」,就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下童年記憶吧!以下這些粵語兒歌,你還會唱其中的多少首呢?溫馨提示:本文配合音頻/視頻一起享用,效果更佳!
  • 經典中文兒歌上APP啦!《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把我們兒時記憶中的歌唱給孩子聽!
    你知道什麼是「讀著讀著就要唱起來」的句子嗎?試試讀這些:「小螺號~嘀嘀嘀吹~海鷗聽了展翅飛~」「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裡邊~」「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怎麼樣!是不是自帶背景音樂,真沒法好好讀下去,不由自主地想要唱起來?!這些兒歌可都是我們滿滿的童年回憶啊!
  • 世界兒歌日兒歌「失聲」 孩子愛唱小蘋果遠勝小燕子
    現象 兒歌被惡搞,情歌掛嘴邊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麼愛你都不嫌多……」最近,「80後」媽媽吳女士發現,4歲的兒子樂樂常常哼出幾句時下的流行歌曲,吃飯、睡覺、玩遊戲都在唱,奶奶讓他唱《小燕子》,樂樂卻說「不喜歡」。吳女士有些發愁,帶給她很多美好回憶的兒歌,如今逐漸被流行歌曲所替,而這些歌似乎並不適合小孩子。
  • 新派麻辣兒歌孩子愛家長憂 會不會誤導孩子?
    「當了媽媽才發現,現在的兒歌如此『麻辣』,這些非傳統兒歌中,有的間接表達了孩子對興趣班的厭煩,有的充滿了想像力,與傳統兒歌截然不同。」80後新媽媽阿迪說,「這樣的兒歌孩子也愛聽,但做家長的又擔心,這些非傳統兒歌會不會誤導孩子?」記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一些與傳統兒歌迥然不同的「麻辣兒歌」現身於各家出版社的兒歌童謠專輯中,引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聲音。
  • 兒歌資源 | 每集10分鐘,想聽曲風多變的英文兒歌,pick這個系列!
    一首介紹雷龍的兒歌只有短短的1分30秒,但就是這隻長的不是那麼威猛的雷龍唱的歌讓我搖頭晃腦的聽了好幾遍,而且不光是我,在辦公室裡放大家都跟著一直點頭。放給寶莉聽的時候更是控制不住的嗨,簡直是太魔性了!整個系列每個小主題的歌都不超過2分鐘,即使在這樣短的時間裡每首兒歌也都能通過有趣的歌詞,搞笑的畫面、歡快的節奏向我們傳達很多有趣的知識,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Storybots super songs其實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兒歌,他的適齡範圍我認為最起碼應該是3~99歲。
  • 寶寶喜歡聽哪些英文兒歌?安可喜歡的八大主題啟蒙兒歌繪本推薦!(文末附資源)
    寶寶都喜歡聽哪些英文兒歌呢?英語啟蒙過程中,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最近,有媽媽問安可喜歡聽哪些兒歌呢?安可2歲多的時候,我梳理過她喜歡聽的英文兒歌,共8大主題,供大家參考借鑑(文末附部分資源整理)。過幾天,我們還將梳理下安可來英國後喜歡聽的和唱的歌曲,屆時再分享給大家!
  • 全球「禁播」的四大恐怖歌曲,讓人「恐慌」至極,你敢試聽嗎?
    想必大家都知道網絡上的被禁播的一些歌曲吧,據說有很多人聽了之後都「自殺」了,確實有這件事,但是有哪些歌曲呢,今天小編專門給大家盤點了一下,就看看大家敢不敢去試聽了。二、《第十三雙眼睛》:相傳起源於非洲的原始部族,是一種詭秘的音樂,作曲者的創作意圖已不可查,據說20世紀中期,喀麥隆有個部落的人在聽了此曲之後,不約而同地集體自殺,也被網友評為世界十大禁曲之一。三、:《黑色星期五》:被定義為禁曲,在《黑色星期五》存在的13年裡,聽過的人紛紛自殺,竟數以百計,自殺者留下遺書都說自殺是因為無法忍受這無比憂傷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