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對孩子成長的非凡意義:父母選好兒歌,孩子聰明又健康

2020-12-23 懷上了

在兒童教學中,兒歌被稱讚為孩子的「精神糧食」。它帶給孩子的快樂和成長作用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尤其是在相關科學研究中表明,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就有6項潛能天賦,其中一個便是音樂。

兒歌作為音樂的一部分,對孩子的影響同樣至關重要,在孩子的早教素材中佔著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在孩子嬰兒時期,兒歌幾乎就成為了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對孩子促進孩子的傾聽能力、語言說話、情感和智力開發都有著良好的作用。

表姐的女兒菲菲今年4歲了,從小就喜歡兒歌,每次見到我時,都喜歡給我唱她新學習的兒歌。

我曾經開玩笑地對表姐說:「菲菲這麼喜歡唱歌,不會剛生下來沒多久就喜歡哼調子了吧。」

表姐笑笑說:「沒你說的那麼厲害,不過這孩子確實是先學會唱歌,後學會語言表達的,當初覺得這可能是小孩子的天性,後來對比了其他孩子才發現菲菲在語言方面要優秀一些,你姐夫說應該是兒歌的作用。」

確實,菲菲被我表姐一家人教育的很好,小小年齡聰明又伶俐,別人每次去她家的時候她都會很有禮貌的主動打招呼,平時在家也很少吵鬧家人。

我們不知道這其中有沒有兒歌的作用,畢竟兒歌是一種文學藝術表達,也不是萬能的。

兒歌在孩子健康成長中的作用:

1. 培養孩子的聆聽習慣

傾聽在人的語言中十分重要,是孩子發展語言表達的基礎,對孩子的情感表達和行為表達有著重要的影響。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傾聽是他們感知和理解語言的基礎條件,孩子在視力和語言還未發展完善的時候,能聽懂的話就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認知。

兒歌朗朗上口,簡短押韻,富有節奏感,孩子很容易被吸引到注意力,喚起喚起孩子音樂和語言的天賦,滿足孩子的身心發展需求。同時,孩子天生對音樂敏感,兒歌具有的語言美感和用詞很容易讓孩子沉浸其中,讓孩子感受到親切感,學會靜靜地傾聽,從而培養起孩子的聆聽習慣。

2. 豐富孩子的情感表達

兒歌中含有明朗和諧的情緒和真摯的情感,而且語言簡單易懂,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情感薰陶,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一般來說,孩子在3-6歲是語言表達的關鍵時期,孩子語言表達更多的是自己的需求和情緒,當孩子語言表達欠缺時,兒歌的存在就可以讓孩子嘗試到另一種表達方式,也這就是說兒歌是孩子情緒表達的另一個窗口。好的兒歌還可以滋潤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情感聯繫

3. 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

語言是人們用來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工具,人的思維也隨著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而提高。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更是與語言表達能力密切相關,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就生活在各種各樣的語言中,聽別人說話,理解詞彙、表達情感都需要語言。可以說,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語言無時無刻不在滲透進他們的生活中。

兒歌以一種語言淺顯、明快、節奏化、易於吟誦的特點,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節奏,更容易接受它的陪伴,在兒歌陪伴的過程中,孩子的知識面擴大,使得孩子在語言形象和描述動作或者事物時有了更具體化的表達,這也說明兒歌可促進孩子語言表達的發展。

4. 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兒歌中含有豐富的知識內容,且都是以生動有趣、簡短明快的方式呈現出來的,容易吸引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孩子認識世界,發展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有著積極作用。短小簡明、易上口、易理解的特點也便於孩子記憶,讓孩子一學就會,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有助於孩子的自我表達能力。

其次,孩子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會掌握其中的一些行為習慣和道德情感,初步建立了孩子的是非觀。

父母如何挑選適合孩子的兒歌?

1. 適合孩子發展和性情

不同的孩子擁有不同的性情,而且同一個孩子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認知發展,隨意選擇兒歌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據孩子當前的發展和孩子的性情,去選擇適合孩子傾聽的兒歌。

孩子語言發展不成熟時,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都較弱,這個時候就要選擇一些朗朗上口,節奏簡單,詞語短小的兒歌。

孩子認知提高後,性情喜好也會表達的比較明顯,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情和需求去選擇兒歌了。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可以讓他們多聽一些歡快明朗的兒歌,比如小鴨嘎嘎、粉刷匠、歌聲與微笑等。性格外向活潑的孩子,可以給他們聽一些舒緩輕柔的歌曲,如小青蛙找家和可愛的小鴨子

當然,孩子的興趣愛好也要考慮進去,如果父母一味地根據自己的想法去選擇兒歌,時間長了孩子也就會對兒歌失去興趣。

2. 選擇經典兒歌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必然是有它長久存在的理由。經典兒歌在經過無數孩童傳唱後沉澱下來,除了具有穿越時代生命力的魅力,就是它的韻律和內容都很適合孩子的心理發展,易傳誦,易記憶。

比如我們小時候就唱的兒歌:小燕子、數鴨子和讀書郎,這些歌在孩子小時候影響很大,也很受孩子歡迎,簡單明快的節奏使得我們長大後都能唱出來。

3. 貼近孩子的日常生活

孩子小的時候思維相對具體化,學習主要靠模仿,所以父母在給孩子選擇兒歌時要貼近孩子的日常生活,這樣的兒歌便於孩子理解和接受,讓孩子發現兒歌的樂趣,也就能夠潛移默化地教導孩子

4. 便於親子互動參與

孩子學習兒歌過程中,雖然主要以機械式的識別記憶為主,對不認識的兒歌也可以記住,但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遇到不認識的詞或者抽象的事物時,加以輔助和引導,會更好的發揮兒歌在孩子心智發展中的作用。

此外,孩子對媽媽的聲音更加敏感和依賴,通過媽媽的說唱之後,他們對兒歌會更加容易接受,因此孩子在學習兒歌時,媽媽可以將歌詞記下來,等到孩子學唱時,媽媽就可以在孩子唱錯的時候輔助他了,這樣既增強了親子關係,又增強了孩子的認知能力。

兒歌在孩子成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父母選好兒歌,孩子智力發展更快速。

今日話題:你在孩子成長中,都會選擇哪些兒歌呢?

相關焦點

  • 喜歡兒歌,是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淺析兒歌對孩子成長的作用
    我家的孩子是先會唱歌,後會表達的典型,可以說,是兒歌幫助我和孩子找到了開啟語言世界的鑰匙。本以為,已經具備自我表達能力的孩子會漸漸厭倦兒歌,卻發現,喜歡兒歌這件事情,至今都在不經意中給自己帶來驚喜,它切實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被低估的兒歌力量 兒歌究竟有多重要
    而我們隨口就能唱上幾句的兒歌,其實是一種被低估的教育方式。   一位兒童文學作家曾經說過「兒歌是知識的百寶袋,蘊藏著人類語言的珍珠……」兒歌語句精練,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活潑節奏分明,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是一種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的教育方式。   兒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究竟有怎樣的教育意義?
  • 【早教兒歌】對3歲孩子有教育意義的歌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早教兒歌】對3歲孩子有教育意義的歌 2011-07-28 15:39 來源:網絡
  • 一起唱首兒歌吧,你微笑懷舊,寶寶更能健康成長!
    ,就仿佛回到了童年,但除了懷舊,這些兒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有更多的意義呢!新手爸媽們,你們準備好開唱吧。兒歌氛圍如同溫暖的懷抱,穩定緩慢的節奏如同媽媽的心跳節律,使嬰兒充分享受著初生的幸福感。有養育經驗的父母會發現,兒歌有助於嬰兒安靜和入睡,這便是「音樂抱持」帶來的安全與滿足。 嬰兒期愛與照料的充分滿足以及良好的母嬰關係將有助於孩子終身安全感、良好人際關係與健全人格的形成。
  • 被忽略的兒童啟蒙教育:一首兒歌給孩子帶來的收穫
    在孩子開始牙牙學語的時候,大多數家長都會嘗試和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更多地接收到語言的信號,但其實兒歌也可以成為幫助孩子打開語言世界的鑰匙。朗朗上口的兒歌作用可不小,當孩子開始學會說話後,兒歌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更多的詞彙,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兒歌並不會失去價值。
  •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之聲》主持人代代介紹,現在《小喇叭》一期30分鐘,固定5~6分鐘播兒童歌曲,還會有不定期專題做兒歌,對兒歌的需求量很大。然而《小喇叭》的主持人告訴代代,現在兒歌曲庫太少,找不到好的新兒歌。  在幾十年前,著名詞曲作者為孩子寫歌的情況並不鮮見。已故著名作曲家潘振聲,曾創作了《一分錢》《好媽媽》《春天在哪裡》等流行數十年不衰的兒童歌曲。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兒歌
    在這個年代,一到「六一」兒童節,大多數學校和幼兒園都會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組織孩子們開聯歡會,能參與表演的孩子特別興奮,老早就惦記著表演節目的事情,不厭其煩地跟父母說起排練的趣事,一遍又一遍重複練習著要演唱的兒歌。「我們那時候除了老師教的《小燕子》《上學歌》《春天在哪裡?》就是電視裡動畫片的歌《葫蘆娃》《黑貓警長》《藍精靈》。」
  • 飛鶴X《毛毛鎮》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我問身邊兩歲孩子的媽媽,你的孩子在聽什麼兒歌時,她回答我的居然是我也熟知的《黑貓警長》。王雷:《毛毛鎮》動畫中音樂的元素從一開始就特別受觀眾的歡迎,我們曾把周杰倫的三首經典歌改造成兒歌,也嘗試著自己寫了一首兒歌,叫《呱呱合唱團》。在前兩季動畫播出後我們做了一些調研發現,中國的小朋友在生活中,能接觸到新鮮的旋律和特別優美的兒歌的機會比較少,學校裡面在唱的是老兒歌,現在年輕父母這一代小時候學的兒歌。
  • 孩子被《學貓叫》《海草舞》「洗腦」,新時代呼喚「真」兒歌
    如今當有人在社交平臺上再提起這首歌,還會有許多人表示想起了自己的青春,但大部分人也表示,不會把這首歌教給自己的孩子。原因是什麼?他們表示這種歌曲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可能會對孩子的思想和價值觀塑造帶來不良影響。那麼反過來說,什麼才是利於孩子聽和唱的優秀音樂?
  • 叮咚,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我問身邊兩歲孩子的媽媽,你的孩子在聽什麼兒歌時,她回答我的居然是我也熟知的《黑貓警長》。「好作品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空速動漫創作總監王雷告訴我,《小豬佩奇》用了15年才走到中國觀眾眼前,而國內更多的優質兒童內容,正在路上。其實,中國的傳統兒歌作品曾打動了一代人,同樣的,下一代人也需要自己的「新兒歌」。
  • 【兒歌】這10首安全兒歌一定要教會孩子,遠離危險!
    幼兒園裡孩子們的安全是最為重要的,朗朗上口的安全兒歌對於幼兒來說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今天小豆苗為老師們整理了幼兒園一日生活環節中需用到的10首兒歌,幫助幼兒形成完備的安全常識。老師一定要教會孩子這10首關於一日生活的安全兒歌,提高孩子們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樹立安全意識。
  • 世界兒歌日兒歌「失聲」 孩子愛唱小蘋果遠勝小燕子
    兒歌,曾是一代又一代人美好的童年記憶,是躺在媽媽懷抱裡聽到的溫柔的哼唱,是走在放學路途中和夥伴們歡快的表達。今天是世界兒歌日,現在的孩子最喜歡哪些歌曲?記者日前採訪發現,《小蘋果》之類的流行音樂,在孩子們心目中受喜愛的程度遠遠超過兒歌。
  • 五萬首兒歌緣何無一唱響
    朱旭東攝旁聽一節音樂課琅琊路小學,是南京的老牌名小,主張快樂教育,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記者11月26日上午走訪該小學,旁聽了五(1)班的音樂課。「音樂應該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好朋友。」30歲的耿妍,年輕、美麗,大學畢業就來到琅琊路小學教孩子們音樂課,她說話時語音語調似乎都有旋律在跳躍。
  • 為什麼孩子聽英文兒歌沒效果?這就是原因!
    不過,英文兒歌用起來,可不是當背景音放一放那麼簡單:吃飯放、坐車放、孩子玩遊戲也放,這樣是不是就能起到「磨耳朵」的效果啦?完全不可以!因為——既然這樣,我們要怎麼帶孩子聽、唱英文兒歌?要讓聽變得有意義、讓唱變得有效果。怎麼聽英文兒歌才能避免「無意義磨耳朵」的尷尬?
  • 年糕媽媽學院:用兒歌給孩子最好的英語啟蒙
    在孩子教育這件事上,媽媽們都繞不過一個話題—英語啟蒙。很多媽媽都想給孩子做英文啟蒙,但是並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進行科學的英文啟蒙。還有一些媽媽一方面覺得孩子還小,英語啟蒙會不會太早,另一方面不知道用什麼素材做啟蒙,就算有了素材也不知道怎麼用。
  • 英文兒歌推薦榜單:Super Simple Songs慢速英文兒歌
    是的,我可以(附歌詞)後臺回復「Yes」,下載可列印的圈選或塗鴉練習版本~SSS英文兒歌-20 | Rock Scissors Paper 石頭剪刀布(附歌詞)SSS英文兒歌-19 | What do you hear 你聽到什麼(附歌詞和動物閃卡教材
  • 《護佑寶寶消化兒歌》萌唱接力,家庭互動智慧養娃
    是日,由中國福利會信息與研究中心(宋慶齡兒童發展中心)發起,i小寧工作室特邀主持的「家庭互動,萌唱接力」兒童傳唱活動在新浪微博平臺上線,《護佑寶寶消化兒歌》正是這場「萌唱接力」活動中的必選曲目,活動上線後吸引了眾多萌娃和家長參與
  • 7首簡單易學的兒歌,讓寶寶早開口,更會說!
    孩子進入一歲以後,就會進入快速的成長,特別是語言上的發育,和大腦的發育都會很快,就像孩子會走以後,就會去探索以前自己摸不到,去不到的地方,這就是大腦的發育表現,語言上的發育從呀呀到一個字的說出來,這是孩子語言上的發育,但是這些還是不夠的,還是需要父母的語言教育,來引導孩子去學習說話。
  • 兒歌點綴童年,兒歌打開學習之門
    1、兒歌具有強烈的音樂性  其實,兒歌本身的音樂性極強,極富節奏感,比如:「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你有雨傘,我有大頭。」是個音節短促(四個字為一音節),卻強弱有致(弱-強-弱-強)、活潑好念又易懂的兒歌。由
  • 這樣恐怖的兒歌,你還敢讓孩子聽嗎?
    最近跟著老恬聽兒歌,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仿佛讓人回到童年,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可是最近聽了幾首兒歌,越聽越不對勁,兒歌也能這麼三觀不正?也能這樣恐怖?孩子聽了也會留下心理陰影,誰喜歡「眼睛不會眨」「嘴巴不說話」沒有爸爸媽媽呢?原始價值觀:《好爸爸壞爸爸》《好爸爸壞爸爸》是1987年的一部家庭劇,講述了一年級小學生黃點點了解長輩、了解社會、了解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