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2021-01-09 鳳凰網財經

——「叮咚」是什麼?在毛毛鎮的世界裡,它可能是一個易拉罐、一瓶膠水、一塊木頭,這些人類世界中的廢棄物,在小動物的眼中都是神奇的外來寶藏。而在其創作者的眼中,叮咚代表著一種潛移默化的責任感。

文/李念雪

一個萬億規模的超級市場正在被兒童音樂打開。

四年前,美國娛樂公司Pinkfong在YouTube上傳了一首兒歌《Baby Shark》,到2019年,這首歌衝進Billboard排行榜後一炮而紅,至今播放量已經有75億。不僅如此,它還打破邊界,紅到在美國職業棒球聯賽賽場上被觀眾齊唱,紅到成為黎巴嫩平民示威時的集結號。

兒歌受到追捧並非偶然現象。近年來,母嬰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為兒童內容需求增添了一把火。同時,年輕一代家長帶動著育兒觀念的轉變,音樂在其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我問身邊兩歲孩子的媽媽,你的孩子在聽什麼兒歌時,她回答我的居然是我也熟知的《黑貓警長》。

「好作品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空速動漫創作總監王雷告訴我,《小豬佩奇》用了15年才走到中國觀眾眼前,而國內更多的優質兒童內容,正在路上。

其實,中國的傳統兒歌作品曾打動了一代人,同樣的,下一代人也需要自己的「新兒歌」。

如何結合時代流行元素,奏響幼兒心中美的旋律,並賦予一定的教育意義,這是《毛毛鎮》創作團隊一直以來在思考、探索的。

在成功播出的兩季《毛毛鎮》動畫中,製作方空速動漫曾將周杰倫的三首經典歌曲《牛仔很忙》《聽媽媽的話》《麥芽糖》改造成兒歌版,給年輕的家長們帶來了驚喜,也讓創作者們意識到,是時候做出符合年輕家長口味的新內容了。

1月6日,用兒歌方式呈現的《叮叮咚咚毛毛鎮》將在各大平臺上線,希望能為國內的兒童音樂內容增添新鮮旋律。在此之前,其創作總監王雷分享了兒歌創作背後的內容邏輯。

王雷,空速動漫總經理、創作總監

以下根據採訪內容整理:

01

兒童內容的底層邏輯是價值觀

記者:聽說《毛毛鎮》播出後的反響不錯,有沒有達到您對《毛毛鎮》整體IP打造的期望值?

王雷:我覺得是跟我們的預期比較匹配的。因為《毛毛鎮》是個學齡前動畫,其實一般情況下學齡前的動畫在市場上的熱度是一個持續上升的過程。目前在國際上可能最知名的IP像《小豬佩奇》,很多人以為它是最近這兩三年出現的學齡前動畫IP,但實際上已經十多年了。我們的《毛毛鎮》其實還處在一個動畫IP的上升期,所以我們會想不斷地推出新的內容,讓更多的觀眾一步一步地來熟悉角色和IP。

記者:即將推出由它衍生的《叮叮咚咚毛毛鎮》兒歌系列,為什麼會選擇在兒歌這一細分領域布局,而不是選擇其他的內容形式?

王雷:有多重的原因,一方面《毛毛鎮》原來的IP主要是講故事的,並且在繼續做。2021年春天《毛毛鎮》第三季就會播出。

但是在這樣一個敘事的形態之外,《毛毛鎮》項目中音樂的元素從一開始就特別受觀眾的歡迎,我們曾把周杰倫的三首經典歌改造成兒歌,也嘗試著自己寫了一首兒歌,叫《呱呱合唱團》。在前兩季動畫播出後我們做了一些調研發現,中國的小朋友在生活中,能接觸到新鮮的旋律和特別優美的兒歌的機會比較少,學校裡面在唱的是老兒歌,現在年輕父母這一代小時候學的兒歌。而新的兒歌大多是品質不太高的口水歌,也不是由特別好的藝術家創作的,只是聽個響,這促使我們想做一個《毛毛鎮》的番外,同時有並行的《叮叮咚咚毛毛鎮》,它故事更短,是以MV形式、用兒歌來呈現的《毛毛鎮》。

另外,如今是這樣一個新媒體、網絡媒體越來越主導的時代,尤其是短視頻在傳播矩陣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我們也希望《毛毛鎮》這個IP內容的矩陣裡能有一個短視頻的模塊。

記者:您剛剛提到一個詞,「新兒歌」。

王雷:其實可能這並不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之前我也聽說過別人有這麼講。因為從社會的需求上,我覺得整個內容行業,大家可能有一個共識,就是覺得傳統的已經傳唱了幾十年的兒歌,其實在旋律、內容上跟現在的兒童生活已經有距離,但是現在我們又沒有很好的新的兒歌來填補原來的經典兒歌的存在感。

「新兒歌」這是我們的追求的目標,希望我們做出來的兒歌,哪怕中間能有一首兩首能夠像我這一代人小時候每天在聽的、在唱的兒歌一樣,讓小朋友們能夠在幼兒園、學校裡唱。

我們希望一方面它當然是一個商業動畫作品,但也希望最終能為我們的孩子們創造出新的非常健康、好聽,他們自己也喜歡的新的兒歌的經典,這是我們的目標,可能也是很多在做當代兒歌的同行的目標。

記者:是怎麼會選擇去和飛鶴品牌合作呢,背後有故事嗎?

王雷:因為飛鶴作為一個公共形象非常健康積極的品牌,同時是口碑很好的兒童食品的品牌,跟《毛毛鎮》整體上倡導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一致,像我們這一季兒歌中,好幾首歌都是關於生活方式的,教小朋友們每天要好好吃飯、吃水果、多運動、多洗手、要堅持刷牙等。我們做兒童內容,他們做兒童食品,大家殊途同歸。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理念,提供給孩子的應該是最好的,無論是物質的食糧還是精神的食糧,都應該是特別健康綠色的,我覺得這是我們能夠合作成功的,從理念上的一個根本的契合點,大概是這樣一個思路。

02

抖音「神曲」,為什麼會被誤認為兒童樂曲?

記者:像您剛剛說的,目前的兒歌很多是我們從十幾年前就聽的傳統兒歌,或者這幾年流行的抖音音樂,比如最早《小蘋果》這種人盡皆知的「神曲」,您認為什麼樣的兒歌的作品算是好的作品?

王雷:為什麼像《小蘋果》,包括《喜唰唰》這樣的流行歌曲,會被一度當成兒歌來傳唱,我覺得也體現出來我們現在的新兒歌的市場的匱乏。

比如《小蘋果》從歌詞等各方面去考量,其實它並不是兒歌,而是一個戲謔的流行歌曲。之所以會被當成兒歌傳唱,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它的編曲的方式、旋律比較簡單——可以說是用「耳蟲」的方式來做的。這是一個流行音樂傳播製作的技巧,因為流行音樂本身是一個商業性的音樂,所以它的旋律一定要大家一聽就能聽出來是哪首歌。

我們認為流行音樂的這種創作思路是可以在新兒歌中體現,就是儘量讓新兒歌的旋律不拗口,達到讓觀眾聽了以後就能夠記住的一個狀態。

但是同時我們也不希望它像《小蘋果》這種被誤以為兒歌的流行音樂一樣,不涉及太多兒童的樂趣和生活。

我們覺得傳統的老兒歌在這一點上做得是非常好的,就像五六十年代的兒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它其實描繪的是兒童生活中特別細膩的一些瞬間,它之所以能夠這麼多年流傳下來,有這樣的生命力,我覺得它抓住了孩子生活裡面的一些非常真情的甚至是詩意的東西。

所以我們希望結合這兩點,一方面在音樂的旋律上能融合很多現代流行音樂的做法,但是在歌曲調性、歌詞創作上,我們希望繼承傳統兒歌的對兒童友好、能講述兒童生活的美好溫暖的一面,這是我們的創作思路。作品出來以後,我們自己認為這兩個初衷能達到八、九成,還是特別努力地在向這個方向去奮鬥。

記者:為什麼叫《叮叮咚咚毛毛鎮》,有什麼含義嗎?

王雷:其實「叮咚」這個詞是《毛毛鎮》項目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因為《毛毛鎮》的正片是一個講環境意識的一個動畫——在一個叫毛毛鎮的地方生活了很多無憂無慮的小動物,這個世界經常會從天而降一些他們不認識的東西,其實就是人類世界的廢棄物。比如掉下來一個破易拉罐,他們不認識,就會叫它「叮咚」。每一集會改造「叮咚」變成玩具或工具。

所以在做兒歌的時候叫《叮叮咚咚毛毛鎮》,一方面是沿用叮咚的術語,另外從兒歌的接受度來考慮,音律感很重要,叮叮咚咚的這個詞可能對很小的小孩來說,聽起來會比較有趣,我們就選了這樣一個名字。

03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中國動漫發展在加速

記者:《毛毛鎮》後續的製作現在進行如何?第三季什麼時候可以看得到?

王雷:第三季現在已經在做後期製作,正常情況下2021年大概五、六月就可以播出。所以我們2021年伊始先播出《叮叮咚咚毛毛鎮》系列。

另外明年夏天還會播出《毛毛鎮》的另一個很驚喜的冰雪運動系列的番外,《冰雪加油隊》。因為2022年北京將承辦冬奧會,我們希望小朋友們可以通過《冰雪加油隊》,來更多的了解冰雪運動、冬季運動。

記者:這是近兩年的計劃。如您前面說說,像《小豬佩奇》這樣成功的動畫IP要十餘年來打造,您對於未來有什麼設想?

王雷:一方面,我們是一個比較有堅持的團隊,在兒童動畫這個領域內是非常有耐心的,我們會以一年至少一季的速度來不斷推出新的《毛毛鎮》內容,不斷地把這個IP持續做下去。同時我們也在打造其他的兒童動畫內容,比如2021年的《怪奇的蟲洞》。

另外一方面,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也不會像十多年前的《小豬佩奇》一樣比較被動,只在電視上播出。我們也會更重視融媒體時代的傳播策略,在多個平臺會有不同長度、不同形式的內容推出,除了動畫之外,已經出了一系列的繪本,和其他的交互內容。

同時我們希望跟其他優秀的品牌聯合來放大影響力,就像這次我們跟飛鶴的合作,《叮叮咚咚毛毛鎮》兒歌的內容裡了增加了一個飛鶴的角色「鶴小飛」,品牌深度參與,雙發疊加資源,既可以加速IP的發展,對與飛鶴來講,也增加了新的營銷內容,其實是雙贏的。

我們覺得一代人跟一代人不一樣了。現在的學齡前孩子的父母都是80後為主,他們對媒介的消費習慣、眼界都不一樣,其實遙控器是掌握在家長手上的。我覺得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實家長對兒童內容的品質感的需求是在增加的。這也是我們《毛毛鎮》一開始的初衷,我們認為應該是從相對高端一些的家庭觀眾入手,慢慢的去擴散的一個IP。我們做過調查,最忠實的觀眾群體是城市裡的年輕媽媽,因為可能我們的動畫色彩比較精美可愛。因此攻略相當一部分城市中年輕媽媽的心,是我們的一個基本盤。

記者:您提到城市媽媽或者中產階級,據我觀察到,這部分群體家長可能受國國際化的影響更強,可能很小就給孩子看美國動畫片,那《毛毛鎮》面對的這些對手,可能不僅僅是國內的喜洋洋,還有迪斯尼。

王雷:的確是這樣,過去我們廣電總局其實是有產業保護的,黃金時段不讓播海外動畫。但現在都變成在線OTT這些平臺,實際上保護的壁壘失去了,所以我們就面臨和國外同行的直接競爭。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空速動漫希望定位是給世界講中國的故事,我覺得這不光是一個願景,也是個必然——因為如果沒有跟國外同行去競爭的實力,不下這樣的決心,還真就成不了。我們希望我們的內容,一開始從品質感上就不比國外的同類產品差。像去年《毛毛鎮》入圍了美國的芝加哥兒童電影節,這是全世界最老牌的一個兒童內容的節展,其實國產系列動畫入圍很少,我們能入圍也代表一個品質的底線,我們有可以競爭的地方。

1月6日《叮叮咚咚毛毛鎮》在咪咕視頻、騰訊少兒、優酷少兒等平臺同步上線

相關焦點

  • 飛鶴X《毛毛鎮》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我問身邊兩歲孩子的媽媽,你的孩子在聽什麼兒歌時,她回答我的居然是我也熟知的《黑貓警長》。其實,中國的傳統兒歌作品曾打動了一代人,同樣的,下一代人也需要自己的「新兒歌」。飛鶴特地採訪《毛毛鎮》兒歌創作總監王雷分享了兒歌創作背後的內容故事。
  • 春天來了,教寶寶些應景的兒歌吧,好學又好記
    兒歌,通過輕鬆活潑的旋律和動畫,將自然知識、行為科學、家庭教育、文明禮儀傳遞給小朋友。相對於長篇大論的說教,兒歌中的知識更容易讓小朋友接受。寶寶巴士兒歌11首,歌頌春天、歌頌美,傳遞生命的勃勃生機,春意盎然。
  • 被低估的兒歌力量 兒歌究竟有多重要
    而我們隨口就能唱上幾句的兒歌,其實是一種被低估的教育方式。   一位兒童文學作家曾經說過「兒歌是知識的百寶袋,蘊藏著人類語言的珍珠……」兒歌語句精練,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活潑節奏分明,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是一種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的教育方式。   兒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究竟有怎樣的教育意義?
  • 給孩子聽的英語啟蒙兒歌,也需要一些小技巧的喲
    說到孩子的英語啟蒙,離不開英語兒歌。寶媽們都知道,英語啟蒙最先需要做的,就是興趣培養,所以聽有律動的英文兒歌,是磨耳朵培養興趣最好的方法。但是也有不少寶媽,在給寶寶磨耳朵一段時間後,發現英文兒歌聽了不下幾百首,但是對寶寶的英語啟蒙並沒有太大變化,這是為啥呢?
  • 孩子被《學貓叫》《海草舞》「洗腦」,新時代呼喚「真」兒歌
    在鮑元愷看來,兒童音樂和兒歌也同樣如此。「我前一陣開會聽到反映說,這些歌的格調不高,可是孩子們很快就唱了,就像《老鼠愛大米》。但是你回過頭來看它為什麼會流傳?肯定它有它的優勢。」鮑元愷坦言,這個優勢首先是兒童化,淺顯易懂。歌詞好懂,歌曲也好記、好學、好唱。流傳的一定是好唱的、好記的,但是好記、好唱的不見得能流傳。
  • 【早教兒歌】對3歲孩子有教育意義的歌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早教兒歌】對3歲孩子有教育意義的歌 2011-07-28 15:39 來源:網絡
  • 喜歡兒歌,是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淺析兒歌對孩子成長的作用
    通過一首歌孩子可以掌握32個詞彙量,其實,在孩子看繪本時同樣能達到,但是不同的是,兒歌更容易激發孩子的興趣,產生學習語言的主動性。而且,兒歌基本上耗時是兩分鐘左右,歌詞簡短,旋律歡快,可以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環境反覆吟唱。這充分彌補了繪本需要在安靜環境下才能進行的不足。
  • 世界兒歌日兒歌「失聲」 孩子愛唱小蘋果遠勝小燕子
    現象 兒歌被惡搞,情歌掛嘴邊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麼愛你都不嫌多……」最近,「80後」媽媽吳女士發現,4歲的兒子樂樂常常哼出幾句時下的流行歌曲,吃飯、睡覺、玩遊戲都在唱,奶奶讓他唱《小燕子》,樂樂卻說「不喜歡」。吳女士有些發愁,帶給她很多美好回憶的兒歌,如今逐漸被流行歌曲所替,而這些歌似乎並不適合小孩子。
  • 唱傳統兒歌有利也有弊,新時代兒歌需精簡、創新、傳遞正能量
    「一首受孩子喜歡的優秀兒歌,歌詞的內容一定要符合時代,通俗易懂且有內涵。旋律要夠簡單、易跟唱,一定要避免與當今時代兒童無關的內容,以及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內容。」音樂製作人、詞作家王賢宇在接受未來網(教育公眾號:newsk618)記者採訪時表示,新時代兒歌的創作,需要做到精簡、創新、傳遞正能量。
  • 兒歌對孩子成長的非凡意義:父母選好兒歌,孩子聰明又健康
    尤其是在孩子嬰兒時期,兒歌幾乎就成為了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對孩子促進孩子的傾聽能力、語言說話、情感和智力開發都有著良好的作用。表姐的女兒菲菲今年4歲了,從小就喜歡兒歌,每次見到我時,都喜歡給我唱她新學習的兒歌。
  • 叮咚課堂英語怎麼樣?過來人的親身經歷來說說
    之前孩子在家上網課還沒有啥感覺,現在疫情過了剛開學,我突然發現孩子的成績下降了很多,尤其是英語,跟同學的差距真的挺明顯的,所以我就有心想給孩子報一個線上英語學習班。最近聽說叮咚課堂這個機構挺火的,網上也看到了他家的廣告,感覺還可以,後面就去了解了一下他家的教學模式,今天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做個參考。
  • 這樣恐怖的兒歌,你還敢讓孩子聽嗎?
    最近跟著老恬聽兒歌,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仿佛讓人回到童年,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可是最近聽了幾首兒歌,越聽越不對勁,兒歌也能這麼三觀不正?也能這樣恐怖?恐怖的老虎:《兩隻老虎》節奏緊湊,非常有代入感的一首兒歌。如果不深究歌詞,想必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首兒歌,但是細思極恐。
  • 孩子愛唱《小蘋果》 我們的兒歌去哪了?
    記者通過微信、QQ和街頭詢問的方式隨機採訪了50人,有8成市民表示,一臉稚氣的孩子還不能理解成人歌曲中複雜的情感,如今孩子愛唱流行歌曲,喜歡成人化歌曲,讓他們少了童年的童趣。還有兩成人認為,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愛新鮮,希望兒歌也能與時俱進,創作一些帶有流行音樂風格的歌曲。
  • 叮咚課堂好還是斑馬英語、葡萄英語好?三家網紅AI課程最新對比測評...
    AI課程就是這樣一種既能節省機構成本又能幫孩子實現1對1外教教學的好辦法。現在市面上比較熱門的AI課程機構是「斑馬AI」、「葡萄英語」和「叮咚課堂」,基本已經成了家長們的首選,下面讓我們來走近這三家機構,看看誰更適合你家的孩子。  首先找英語培訓機構,建議還是要多找幾家對比一下,畢竟現在的機構很多,如果選擇的不適合自己,會影響學習效果。
  • 被忽略的兒童啟蒙教育:一首兒歌給孩子帶來的收穫
    在孩子開始牙牙學語的時候,大多數家長都會嘗試和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更多地接收到語言的信號,但其實兒歌也可以成為幫助孩子打開語言世界的鑰匙。朗朗上口的兒歌作用可不小,當孩子開始學會說話後,兒歌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更多的詞彙,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兒歌並不會失去價值。
  • 這首兒歌讓孩子區分sea和see,同時還讓孩子認識了不少海洋動物哦!
    快來一起看看吧!大家好,我是一邊在家帶娃一邊只能趁娃睡覺,才能抽空工作的桃子爸爸今天來深度解讀兒歌——A Sailor Went to Sea這是一首適合讓孩子磨耳朵的兒歌兒歌旋律優美,節奏歡快平時適合多放給孩子磨耳朵因為兒歌當中多次出現連讀和失音如果你想培養孩子語感,這首兒歌不要錯過另外,這首兒歌比較好的一點是
  •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啊啊啊,黑貓警長」「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看完以上,你是不是已經忍不住唱了起來。這幾首經典兒童歌曲,分別誕生於1963年、1984年、1992年。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還在唱。
  • 新派麻辣兒歌孩子愛家長憂 會不會誤導孩子?
    「當了媽媽才發現,現在的兒歌如此『麻辣』,這些非傳統兒歌中,有的間接表達了孩子對興趣班的厭煩,有的充滿了想像力,與傳統兒歌截然不同。」80後新媽媽阿迪說,「這樣的兒歌孩子也愛聽,但做家長的又擔心,這些非傳統兒歌會不會誤導孩子?」記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一些與傳統兒歌迥然不同的「麻辣兒歌」現身於各家出版社的兒歌童謠專輯中,引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聲音。
  • 從京東「叮咚"看什麼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智能家電
    首先,叮咚是由京東與科大訊飛合作出品,我立即想到它一定會在語音識別方面有特長。是的,叮咚完全不用按鍵或遙控器控制,而是完全通過語音進行控制。無論你想讓它放首歌也好,想問天氣預報也好,或者是設定一下第二天的鬧鐘也好,都只需要先喊一句「叮咚叮咚」激活音箱,等它頂部的LED燈亮起來後就可以直接用語音告訴它你想要做什麼。
  • 孩子英語啟蒙如何開始?來看看這些用來磨耳朵的英文兒歌繪本
    裡面反覆提到用《語感啟蒙》給孩子磨耳朵,這些兒歌有的是一首四句話的,反覆重複;有的是八句話的,中間只換幾個詞;孩子更願意聽,更容易接受,更能通過這些兒歌感受到音樂的韻律和節奏,以後學習樂器也會更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