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8月22日
地點:中山公園某烤魚店
人物:我、老王、老王的朋友們
天氣:陰
01社交可以鞏固友誼
出門前,一直打著悶雷,雨要下不下的樣子。
我要和老王去見他的好朋友啦,我挑了一件淡綠色的裙子,是老王的姑姑送的,我還蠻喜歡的。老王則穿得很隨意,一如他平時的風格,舒適就好,我說他:出去見朋友不能稍微打扮修飾一下嘛。
這次聚會是小姜總請客,據說是她老婆從北京調到上海來了,他們終於不用兩地分居了,可喜可賀,值得慶祝!
這次聚的朋友,是幾個老王剛畢業來上海結識的前同事,現在大家都各奔東西去了不同的公司,就老王和小姜總還留在這個公司了。當離開一個地方之後,就會切斷和那裡的大部分聯繫,還能繼續保留和維持的,應該是比較難能可貴的吧!
大概下午四點,大家都到了約定的地點,一陣寒暄過後,兩大盤烤魚也上來了,於是大家邊吃邊聊。三十歲的聚會,無非是聊工作、聊家庭。我不是喜歡說話的那一個,人多的時候我有點不善言談,不知道是好或不好,但我喜歡聽別人講他們自己的事情。
三十歲的我們,好像過著差不多的生活,差不多的年齡,有著差不多的工作經驗,每個月還著房貸;三十歲的我們,好像又那麼的不一樣,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不一樣,我和老王是比較佛系的,喜歡隨遇而安;小姜總是工作很拼的,所以接連升任;聽說貴陽還是單身,買了兩個航空公司的包年飛,一有空就會一個人到處旅行……
聚會的意義,就是維持一段深厚的友誼,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坐在一起,聊聊天,吹吹牛也挺好的。
我們還可以從其他人身上學習,可以反思一下工作是不是可以再努力一點,可以給自己安排一場嚮往已久的旅行,還要告訴自己三十歲不必焦慮,大家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想起這麼一段話:十歲的時候,想要快點長大到二十歲,因為自己的事可以自己做主;二十歲的時候,想要快點到三十歲,覺得校園生活很枯燥,迫不及待地想走出象牙塔,想做一個獨立成熟的真正的大人;可是到了三十歲呢,你會發現上有老下有小,前面是房貸車貸,後面是老人的贍養費,小孩的撫養費和教育費,滿身的壓力壓得你喘不過氣,也不敢有片刻的鬆懈,如果能回到十幾二十歲該多好啊;也許到了四五十歲,你會懷念三十歲的自己,覺得那時候的自己多牛啊,一身的拼勁和幹勁……
其實,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不可複製的,不管喜歡不喜歡,都經歷了人生才算圓滿。
02社交可以存儲人脈
建立人脈關係,就好比是往銀行存錢,平時少量地存取,必要時可解燃眉之急。好的人脈關係,將成為你一生中珍貴的財富,尤其在關鍵時刻,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顧佳混跡太太圈,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讓兒子能上貴族幼兒園,和幫自己老公煙花廠拿到大訂單。
為了兒子能上雙語幼兒園,到處找門路,終於搭上了王太太這個人脈,為了討好王太太,又是做蛋糕,又是調試望遠鏡,又是光著腳陪爬樓梯。顧佳得知王太太買的莫奈的睡蓮是假的那天起,就開始從心裡鄙視她,但為了孩子,終於放棄了自己的尊嚴和傲嬌,在王太太面前放下自己學霸般的高姿態。最終王太太也答應幫她,許子言順利進入幼兒園。
後來,顧佳知道於太太家裡有幾個大型樂園,就刻意接近於太太,故意讓兒子學習騎馬。於太太辭去工作當起了全職太太,一心一意照顧丈夫和前任留下的小兒子。誰知後娘難當,自己再怎麼掏心掏肺照顧小兒子,人家就是不領情,時不時還故意捉弄她,讓她難堪。小兒子故意弄驚馬,把於太太嚇得摔了一跤,皮膚挫傷,顧佳就抓住機會趕緊上前討好,還教於太太和小孩子的相處之道。最終也拿下了於太太家樂園的煙花生意,幫他老公的煙花廠度過了難關。
除了太太圈,顧佳跟她老公煙花廠的每個員工,以及她老公的司機,可以說也很熟了。可以看到,他每次去公司,都會給員工帶好吃的,或者點個下午茶,籠絡人心很明顯了。所以公司的風吹草動,她都很清楚,以至於後來有個女員工心思不純,想靠近顧佳老公的時候,她立馬有所察覺,並快刀斬亂麻地開掉了那個女員工。
以前,我對於顧佳這種削尖腦袋擠進太太圈的行為,會很不屑,覺得太太圈都是攀比和虛偽,應該遠離。但同時我也忽略了,那裡會有對你重要的信息,或者有能幫你辦你辦不到的事情的人。
現在,我更認同劇中顧佳說的那段話:成年人的世界,面子和自尊沒那麼重要,我只想得到我想得到的東西,和保護我想保護的人。
03社交可以改變思維和格局
十點讀書的副總裁廖仕建,給大家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
在外人看來,我年輕有為:做到了估值上億公司的副總裁,拿過演講冠軍,成為知識服務領域的專家。可誰能想到,四年前的我,不過是一個自卑、敏感、迷茫的大男孩罷了。那時候的我陰鬱、低沉,為了生活,我送過外賣,幹過銷售……幸好,2016年我的人生轉機出現了。那時候十點讀書還是一個小團隊,加入這個溫暖的家庭後,一切看似雲淡風輕,但命運在此時已悄然發生著變化。我有幸接觸到各個領域的牛人,我不僅吸收了他們的專業知識,還開始學習他們的眼界、格局和思維。每天我會用一個小時,雷打不動地去學習,將自己的缺點一一擊碎。變化,在悄然之間發生。曾經那個迷茫自卑,差點交不起房租的我,三年後做到了行業內top,還被人民網等邀請去做演講……
跟優秀的人一塊兒,我們也會逼自己變得優秀。我們可以沒有年薪百萬,但一定要有年薪百萬的思維和格局。
一個蘋果和別人分享,你可能只剩下半個蘋果;而一個想法和別人分享,你可能會獲得雙倍的知識。思維和思維的碰撞,有時候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如果廖仕建沒有和一群優秀的人一起,可能就沒有現在的十點讀書,而他可能也還是個小小的銷售。
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才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