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走出新疆就變味兒的東西

2021-02-07 我從新疆來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身在內地,走在街邊或在學校食堂,偶然遇見一家館子,牌匾上的「疆」字總能在第一時間吸引你的目光,讓你義無反顧地走進那家餐廳。


掃一眼菜單,便可倒背如流,那一刻你不再是選擇困難戶,相信此時的你肯定會輕而易舉地點好菜,坐在桌前跟親朋好友發消息炫耀馬上要吃一頓家鄉版「饕餮」盛宴。

「飽餐一頓」後,不免搖搖頭,深嘆一口氣。


畢竟,離家在外,四處奔波,當飛機離地、火車走省(區)界的那一刻,許多東西都變味兒了,特別是食物,很難找到純正的味道。

「你吃過哪些不正宗的家鄉菜?


當這個問題一問出口,新疆人民必定拍桌而起,大聲喊出「大盤雞」三個字。

傳統的新疆大盤雞,會用冰糖和生抽上色,其後再放入蔥姜蒜、辣皮子、青椒、土豆等輔料燉煮。


出鍋後的大盤雞,色澤亮麗,雞肉焦香爽滑,土豆軟糯香甜,辣中有香,香中帶甜。

雖然在外地也可以尋覓到味道差不多的大盤雞,但新疆人吃大盤雞講究的是儀式感,肉、菜、碳水一個都不能少。


搭配大盤雞最好的主食自然是皮帶面,可在學校食堂好像沒有皮帶面這一「物種」的存在。


我所理解的大盤雞面和端上來的大盤雞面,完全是兩個菜品


不是細細的麵條,綿軟無力的漂在湯汁裡,就是大厚片麵皮,沒有完全浸泡在湯汁中,都導致面沒有吸收大盤雞的精華,吃一口會讓人嘆嘆氣、搖搖頭。


吃完後,不禁將這家店拉入黑名單。


看來還是得等回家後,才能感受到大盤雞和皮帶面混為一體的魅力了!

不得不承認,走出新疆變味變得最大的是羊肉。


在新疆人的餐桌上,基本頓頓少不了羊肉,從清晨的第一碗羊肉湯再到夜晚的最後一頓烤肉,都足以見識到新疆人對羊肉愛得深沉。

但出了新疆後,聽到「羊肉」兩個字,總是不禁皺眉頭。


因為內地的菜餚只要加上羊肉,就會有種令人難以接受的羶味,偶爾遇到些店家會專門說明「新疆空運羊肉」也總會覺得差那麼點兒意思。


在新疆,羊肉的做法五花八門,烤的、燉的、炒的……在內地,羊肉大多只會出現在火鍋宴席中。單調的吃法自然無法滿足愛吃羊肉的新疆人。

走出了新疆的抓飯,首先就從名字上變了味兒


手抓飯?是「抓飯」不夠精緻還是不夠生動。總之,聽上去就很彆扭。

我一直認為,沒有黃蘿蔔的抓飯不是正宗的新疆抓飯。


黃蘿蔔是新疆抓飯的獨特之處,也是它的精髓所在。

外地的羊肉總沒有新疆羊肉的那份質地鮮嫩柔軟,皮牙子也沒有新疆的那股清香甘甜。


有時候在外地點一份抓飯:一盤米、幾塊小得可憐的肉、幾塊胡蘿蔔以及一把辣椒孜然,感覺自己就是在吃調味料。


晶瑩剔透、粒粒分明的米粒,融合著胡蘿蔔特有的清香,再加上新疆特有的「睡著金沙灘,喝著弱鹼水,吃著鹽鹼草」的羊肉,還外加幾份免費的小菜,那才是真正的新疆味道。


當然,最必不可少的部分自然是刮完最後一粒米時,向後廚喊一聲:「加個米。」

新疆人是出了名的愛吃重口味的食物,除去川渝人,「無辣不歡」一詞用在新疆人身上最合適不過了。


有的時候,嘴巴饞,嘴裡缺點味兒,來份椒麻雞是最好不過的了

身處外地,有時會特別饞椒麻雞的那股麻香勁兒,好不容易打聽到一家館子,欣然前去。


等到椒麻雞端上來猛然發現,裡面的辣椒是甜的,味道沒有印象裡的那種麻辣鮮香,反而有點偏淡,無法滿足愛辣人士的喜好。


雞肉的口感也比較柴,沒有新疆土雞肉質的那種緊實感。


正宗的椒麻雞往往肉質筋道,每一根纖維裡都浸入湯汁,雞皮彈牙清脆,再加上花椒和辣椒的結合,使這道菜成為了新疆小吃的精品佳餚。

在以饢為信仰的新疆,饢的地位不可撼動,它的味道自然也是人人稱讚的。


然而當你去外地向廣大人民推廣饢的時候,很多人會以為那叫「大餅」,有的人還會悠悠地冒出一句:「硬硬的,咯牙,沒你說的那麼好吃。」


想來也是,出了新疆,很少能瞧見打饢的饢坑,大多數都是拿電烤爐烤出來的,電烤的饢倒是可以解解饞,但少了饢坑裡的那股煙火氣、那種炭火香。


而且外地的饢並沒有採用小麥粉,吃起來也少了那份應有的清香。

手工打制的饢,口感更加有韌勁兒。


小小的麵團,在富有經驗的手掌操作下,戳幾個孔,撒幾把洋蔥芝麻,放進饢坑烤制,就變成了中間薄、邊緣厚,色澤金黃,令新疆人無法割捨的美味。


剛出爐的饢餅,散發著小麥的清香,焦糖色的外表,令人垂涎。


表皮酥脆,內芯柔軟,芝麻和洋蔥的香味兒,給饢添加了豐富的口味。

雖然饢相較於其他的食物,更易儲存,焦焦脆脆的口感配上一些輔料,如:辣椒醬、奶茶等也很是美味,但我還是喜歡清早出門遛彎時,路過一家饢店,排隊等待熱乎乎、新鮮出爐的饢。

買上一個饢,回家的路上邊走邊吃,到家的功夫,饢瞬間少了一半。


這種新鮮出爐的美味,在外地是體會不到的。

我很大膽地說,除了新疆的水果,那都不叫水果!


剛去內地時,別人總是好奇你的身份。


「誒!你是哪的?」

「哦,庫爾勒/阿克蘇/吐魯番的……」

「啊我知道!我吃過那裡的香梨、蘋果、葡萄……賊好吃!」

我不禁「嗤之以鼻」:你們吃的不過是「披著」新疆外衣的水果罷了。


常年的少雲遮擋,充足的日照,活躍的光合作用,讓新疆的各種水果積累了豐富的糖分。


新疆最甜水果的秘密,就隱藏在那極大的晝夜溫差之間


而外運出去的水果,都會被提前摘下,水果成熟的過程變了,味道自然而然也就變了。


有時候,不經意間瞧見超市水果區標籤上標著「庫爾勒香梨」「阿克蘇蘋果」「新疆葡萄乾」等字樣,會十分驚喜,趕忙拿個袋子,精心挑選那些大小與新疆本土並不一樣大的水果。


回到住所,洗乾淨,連忙咬一口卻儘是失望。


口味沒有家那邊的香甜可口,甚至有些許酸澀,分量也不盡人意。


最重要的是,不光水果的味兒變了,關鍵它的「錢味兒」也變了。

離開了生活十幾年的家,家鄉也就變成了故鄉,但身處異地,根扎得再深,骨子裡的那份感情還是不會變。


想念媽媽姥姥做的飯菜,想念溫柔淳厚的鄉音,想念地道美味的鄉味。


沒有他們,家的味道也會變。


寒假、春節將至,手機上的倒計時一天天縮短,正宗美食的味道在遠方召喚,回家的日子也不遠啦!


那麼身處異鄉的你有吃過哪些「變味兒」「差點兒意思」的家鄉菜呢?

回家最期待的第一頓是什麼呢?不妨把你的奇葩經歷也說與我們聽聽~

主      編:魏曉磊

副  主 編:阿布德吾力、艾克拜爾

版      塊:香料廚房

版      主:高騰

作      者:譚亞茜

主      播:賈李元 

校      對:賽比熱

排      版:祖白代

圖      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那些在秦霄賢嘴裡變了味兒的「詞語」,你知道幾個?
    而在秦霄賢嘴裡出現的那些京劇也是非常多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哪些名詞在秦霄賢的嘴裡就慢慢變了,味兒呢?那些在秦霄賢嘴裡變了味兒的「詞語」,你知道幾個?秦霄賢帶火的名詞,毛鐵不算啥,gay才是宗師級的!其實德雲社裡帶火的名詞非常多,就比如這幾年非常火的一句盤他。
  • 他是新疆走出的兒子娃娃,睡過地下室曾無戲可拍,如今終於...
    
  • 新疆農村婦女:人生因「走出家門」而精彩
    在新疆呼圖壁縣二十裡店村,熱孜古麗·哈力克走在路上和同村村民打招呼(1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9日電(記者丁建剛、潘瑩、郭燕)距新疆烏魯木齊市60多公裡的呼圖壁縣二十裡店村,是一個少數民族村莊,村民主要靠種地、養殖牛羊過活。
  • 新疆菜 ┃ 從新疆帶回武漢的新疆味道
    什字新疆菜新疆菜 ┃ 從新疆帶回武漢的新疆味道前不久帶著幸運招迷去探店說到新疆你的的第一印象是?如果你對新疆的美食還停留在街邊的街邊的羊肉串以及葡萄乾那麼……你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的吃貨~02什字新疆菜位於江漢區,洋溢著小資情調的花園道,在以休閒文藝氣息濃厚聞名的時尚街區
  • 從我們新疆走出的大明星竟然有這麼多!最後一位絕對驚呆你!
    
  • 《火星情報局》會議重開,同樣的人,味兒卻變了
    汪涵作為局長,帶領薛之謙、劉維、楊迪、錢楓這群人,但看的時候,總覺得《火星情報局》味兒變了《火星情報局》到底變在哪兒小泛在看的時候覺得《火星情報局》主要變在了一下兩點:1、人變了薛之謙變胖了,沈夢辰、郭雪芙都不再是特工了,趙露思這季也沒來了。
  • 女生私密處,是什麼味兒?
    小妹妹真的是各種甜甜的味兒?如果不是,又應該是什麼味道? 今天蜜蜜來深挖,正常情況私密處是啥味兒。3.尿or粑粑味兒…從地理位置上看,小妹妹前有尿道口,後有菊花,尿道口處陰毛密布,菊花層層褶皺,容易留下些許「痕跡」,這些殘留物品捂在小內內中,也會散發某些不可言說的味道。總結一句正常情況下,私密處有輕微腥味混合些許酸汗味兒。
  • 沒有一隻羊能活著走出新疆(多肉預警)!
    在新疆有這樣的一段順口溜【新疆的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黃丸】當然沒有說的那麼誇張但新疆的羊確實做菜或者烤肉都極其好吃尤其是在新疆吃貨眼中簡直沒有一隻羊能活著走出新疆因為他們都被吃掉了呀!
  • 路人甲變明星的潮味兒短髮 NO.1 星味旁分發
    看到明星們即使是一款簡單的短髮也能盡顯優雅迷人氣質,有時頗具女人味,有時又洋溢青春活力,星味兒十足!其實你也心動了吧?想要素人變潮女,像明星們一樣星味短髮在家你也可以自己做呢!
  • 在新疆買東西要注意了,這些禁忌要懂,買3斤羊肉,要多掏兩倍錢
    提起新疆,很多人都會想到烤羊肉、烤羊腿,在炭火上烤著,滋滋的冒著響聲,饞得直流口水了,除此之外,還有新疆的葡萄乾、羊肉包子、新疆大盤雞等等,現在的人們追求不同,喜歡自駕遊,當進入新疆以後,在購買東西時有禁忌,有的朋友要問了「是短斤少兩,專坑外地人嗎」?
  • 喀什疫情親歷者:兩天兩夜開車2500公裡,終於走出新疆
    現在已經兩天兩夜了,我和朋友開車走了2500公裡,終於出了新疆。」 在甘肅張掖高速的服務區,宋小雙(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現在雖然不知道下一步去哪兒,但是心裡倒踏實了不少。 喀什市吾斯塘博依街道布拉克社區,受訪者供圖 48小時開車2500公裡,終於走出新疆 「我21號才在外面回到喀什
  • 從「談沙色變」到「沙漠生金」的新疆樣本
    從「談沙色變」到「沙漠生金」的新疆樣本 2020-12-28 14:42:03 12月28日電 題:從「談沙色變」到「沙漠生金」的新疆樣本  作者 胡嘉琛  「以前印象中出門就是沙地,颳風天氣出門,眼睛、嘴裡都是沙。
  • 新疆十大美食黃面怎麼變黃的?
    新疆是獨特的風味小吃,它是新疆人離不開一種美食,被評為新疆十大美食(小吃類)。尤其是在夏天,那是街頭巷尾必備的小吃,更是燒烤攤必備的小吃,吃烤肉配黃面,那是標配。在新疆有這樣的說法,男人愛吃黃面,女人愛吃涼皮。蓬灰是什麼?
  • 皮牙子,才是新疆菜的主角兒!
    可能連新疆人都沒意識到,「皮牙子」,也就是洋蔥,才是新疆菜裡雷打不動的角色。這也難怪,誰叫新疆美食太太太過驚豔呢?▲ 馬腸子,極具特色的新疆美食。 因而對於新疆人來說,羊肉的確是餐桌上無可替代的霸主,皮牙子則是羊肉無可替代的夥伴,新疆是「羊肉味兒」的,同樣也是「皮牙子味兒」的。
  • 隔著屏幕,我都能聞到新疆烤羊肉串味兒了!
    除了最近大熱的螺螄粉,新疆爆辣炒米粉又成功晉級吃貨們的新寵! 原來印象中的新疆美食除了羊肉串,饢包肉。 大盤雞,新疆炒米粉也很好吃,而且花樣超級多!
  •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變了味兒」的王安石變法已成害民之法
    除了這幾個變法,還有軍事上的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等,這些看起來都有利於底層百姓和國家的利益,但在實施時,卻變了味道。所用非人,變法焉能不敗?任何法令和政策的實施,都需要一套班子去實施,但王安石變法時選用的班子,卻是個「各懷鬼胎」、「良莠不齊」的班子。
  • 自帶音樂MV的三首新疆歌曲,送給在異鄉的新疆人,熱愛新疆的朋友們...
    當在異鄉城市街頭,熟悉的旋律響起,總會讓漂泊在外的新疆人有一種親切感。想起家鄉的那些人,那些事。新時期,又有哪些歌曲既是新疆兒子娃娃所喜愛,同時又讓很多陌生朋友了解新疆的神曲呢?小編選了三首歌,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你能喜歡!1.
  • 新疆鞏留:看沙漠駱駝「萌寵」變致富法寶
    8月18日,走進新疆鞏留縣阿克圖別克鎮阿克加孜克村牧場,成群的駱駝踏著綠氈緩緩走來。通過採用「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扶貧模式,吸引新疆本土乳業公司在阿克加孜克村落戶,成立駱駝養殖合作社,將該村53戶貧困戶53峰駱駝集約化養殖,發展駱駝產業。
  • 彭冠英問內味是什麼味兒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彭冠英問內味是什麼味兒#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39。所以內味兒到底是啥味兒? #彭冠英問內味是什麼味兒# @彭冠英 發微博問「內味兒是什麼味兒」。彭冠英追劇開彈幕,網友都在說有內味,秒變憨憨真誠發問,快告訴他是什麼味兒 對此大家的反應是這樣的最有味的一幕 被刪了一肚子壞水內味兒哈哈哈記住,按照這個頻率更博就對了!
  • 戎飛 |《煙火味兒之孜然羊肉》
    從答應好友寫做廚娘的經歷到現在,《煙火味兒》系列已經發了八篇。好友也在時日不斷推進中愈加默契貼心。我常常感念那些流光中的遇見,溫暖又妥帖。有微光,有關懷,有共情。那些遇見,在孤獨時,落寞時,難過時,甚至在每一個凡常時刻,不期而至,驅離灰暗。簡單樸素的照見,使我的心如沐春風。新年伊始,老爸去找天上的媽媽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