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三國時期的形勢預判高手,走的每一步棋都是環環相扣

2020-12-25 資深人士說文史

歷史上高貴鄉公曹髦說過一句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還有一句話評價司馬昭更貼切:「司馬昭之謀,無人能敵,」當然了,這句話是有些誇張的成分,不過大家或許不知道歷史中司馬昭憑什麼能夠執掌曹魏政權那麼多年,憑藉的不光是他那陰險毒辣的性格和能謀善變的城府,更關鍵是司馬昭是一個形式預判高手。

司馬昭所做的任何安排、走得每一步棋都是環環相扣,看似安排得妥當細緻,事實上每個安排之下還留著一顆暗棋。司馬昭老早就看出自己老爹司馬懿的隱忍和城府,而自己的哥哥也不是個高調惹事的主;可是一家人如果沒有一個高調惹事的人,那麼就會讓別人懷疑司馬家都是一群蟄伏的餓狼。於是司馬昭從年輕時候開始,就強迫自己囂張跋扈,做事做人都極為高調。

司馬昭成功將曹爽迷惑

司馬昭有著一匹酒肉好友,他更是和曹爽身邊大紅人何晏走得極近,很多人認為司馬昭的能力是比不過老爹和大哥的,但這其實是誤解,司馬昭對形勢的預判可謂是深刻而準確。他知道父親司馬懿遲早要掌控權力,但目前為止時機未到,權力還在曹氏手中。

於是乎,司馬昭就假意靠著奉承,陰差陽錯地進入了曹爽邊緣圈子,更是時刻給人感覺司馬昭覺得自己家族要完蛋,所以奉承曹爽來求得活一命,而恰好司馬昭就要人感覺自己是這個意思;正是因為司馬昭的這個表現,讓曹爽感覺司馬家就是待宰的羔羊,自己想什麼時候殺就什麼時候殺。

在潛意識裡,曹爽感覺司馬懿不值得自己動手,於是司馬家族獲得了喘息的機會;而當老爹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的前一個夜晚,把兩個兒子召集過來,大家記住只召集了兩個兒子,當時司馬懿九個兒子,但是他信任的就只有這倆兒子。

司馬昭暗地裡解決眾多司馬家政敵

司馬懿直接把計劃告訴了他們,而司馬師和司馬昭表現各不相同,司馬師睡得很安穩,好像啥事都沒發生,而司馬昭徹夜未眠,翻來覆去;可能人們看到這裡就覺得司馬昭這點氣性比不得司馬師。

但司馬昭可並不是這麼簡單,大家看他第二天的動作就知道了,雖然說高平陵之變,司馬昭沒出啥力,但他在高平陵之變後,暗地裡解決了許多可能威脅到司馬家族的政敵,這點是司馬懿和司馬師還沒覺察的。

司馬昭早就看清形勢,而曹氏最後的救星夏侯玄,世人總說是司馬師搞死的,其實這其中是司馬昭弄死的,司馬師不忍心殺,最後還是司馬昭下手。對此,我們可以理解,司馬師維護正派統治者形象,而司馬昭則負責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司馬昭未雨綢繆成功取代哥哥司馬帥

事變之後,哥哥司馬師成為了領導人,司馬昭經常觀察哥哥的生活作息和飯量,他開始發現自己的哥哥很明顯的食量減少,經常因為眼疾而痛不欲生,司馬昭就開始籌劃著接替哥哥,司馬昭的兒子過繼給了司馬師當兒子,這也是為了讓哥哥對自己放下戒心。

然後,司馬昭就開始等待,後來司馬昭猜測的一點都沒錯,司馬師病死在出徵途中;而司馬師的繼子立馬把消息傳給了司馬昭,司馬昭得到消息後,直接趕赴洛陽;並且很快的就接管了洛陽的防務。

司馬昭的動作之所以如此快,這是他長期準備的結果;主政曹魏之後,司馬昭就開始斬殺一些隱患,曹氏的隱患存在基本都被司馬昭給弄掉了,留下的都是一些沒啥能力的臣子。不過司馬昭依舊沒覺得自己勝券在握,特別是他幹了一件錯事,也因為這件錯事讓他必須加快腳步一統天下。

司馬昭為轉移視線,籌劃徵伐蜀漢,滅東吳

高貴鄉公曹髦被心腹賈充弄死,而賈充據說前天還和司馬昭談事,這就導致了朝廷掀起波浪,特別是士族們都覺得司馬昭對朝廷別有居心;沒辦法司馬昭必須要轉移注意力,於是他開始籌劃著徵伐蜀漢,然後順江而下滅掉東吳。

司馬昭的提議在朝廷上得到了一片反對,就連他的嫡系鄧艾都覺得此事徵討蜀漢時機未到,但司馬昭仔細分析形勢之後,他做出了一統天下的最大預判,快速滅成都就是快速滅蜀的最好辦法。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司馬昭借刀殺人除掉朝中重臣

於是司馬昭就讓鍾會擔任主帥,鄧艾擔任副帥攻打蜀國;鍾會是誰?鍾會也是一個野心家,他是一個典型見利忘義的人,司馬昭對他特別的了解,並且鍾會很明顯的官職和資歷都比不過鄧艾,但是為啥司馬昭要用他?原因就是希望滅蜀之後,鍾會除掉鄧艾自立,然後自己派人正大光明的滅掉鍾會,那麼滅蜀這個大功就沒人可以封賞,也就沒有人可以威脅自己。

司馬昭是怎麼做的呢?他把大軍指揮權給了鍾會,而鄧艾同樣也擁有一半軍隊統治權,倆人才能上也是互補,不過鄧艾率軍滅掉成都後,姜維就詐降鍾會,於是鍾會就誣陷鄧艾,而司馬昭高興的要死,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像模像樣地派人把鄧艾押回洛陽審問。

而沒過多久鍾會就造反,自立為王,不過這同樣也是司馬昭的意料之內,大家知道攻蜀之戰,司馬昭除了派出鍾會和鄧艾外,還派出了將軍衛瓘去監軍,衛瓘手裡也帶了不少軍隊。鍾會到死還在做著皇帝夢,但是還沒等醒,就被衛瓘大軍殺死,姜維也同樣被殺死。

司馬昭這一個接一個的計策不僅滅掉了蜀國,並且還除掉了鄧艾、鍾會這倆滅蜀大功臣,也避免了未來政治生出事端;而鄧艾當然不能留,據說鄧艾被押送到洛陽途中,衛瓘就派人路上截殺了他們,於是曹魏名將鄧艾自此落幕。

那麼為什麼司馬昭要殺鄧艾,其實大家想想鄧艾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防備蜀漢,那麼蜀漢都被滅掉了,還防備有啥意義,鄧艾的利用價值到這裡就沒了;再加上鄧艾在西部軍中的威望是十分巨大的,是很有可能反抗司馬氏政權的存在,西部軍以騎兵著稱,司馬昭可能看著鄧艾做大?

司馬昭為滅東吳奠定基礎

後來攻吳也同樣,樓船破吳,大家知道這個手筆是誰想出來的吧?司馬昭!司馬昭早年在合肥作戰的時候,就見過東吳強悍的水軍,那麼滅吳同樣需要靠著強悍的水軍部隊,而司馬師去世的時候,司馬昭其實就是在巡查水軍的建設,當司馬昭掌權後,曹魏的水軍建設已經開始樓船戰鬥群建設了。

東吳多年自豪於自己強悍的水軍,於是不思進取,而司馬昭看到自己的弱點,大力發展水軍,短短幾十年,魏國水軍早就成了氣候;不過滅吳之戰的時候,司馬昭去世了,於是滅吳就交給了兒子司馬炎,不過滅吳的大業還是司馬昭鋪墊起來的。那麼我們就來說說,司馬昭和兒子之間的較量。

司馬昭的預判和謀略最後輸給了兒子

司馬昭當了晉王后,就把司馬炎立為世子;但司馬昭並不喜歡司馬炎,他甚至想把位置傳位給大哥的養子,也是自己的兒子司馬攸,因為他覺得這個兒子為人忠厚,並且還寬仁,適合當個君王,不過司馬炎可謂是司馬昭的翻版,司馬炎絕不甘心讓這個堂哥繼位,雖然這個堂哥算是自己的親生哥哥。

司馬炎也就開始忍,司馬家族的人都是很會忍,司馬昭多次心煩意亂就批評自己的兒子司馬炎,每次是司馬炎都默不作聲;後來,司馬昭想傳位給司馬攸,司馬炎就不願意了,我侍候你這麼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憑啥把家業傳給堂哥;司馬炎還真的有一次這樣直白的說,司馬昭氣的大罵司馬炎。

不過司馬昭一生預判和陰謀,卻偏偏輸給了自己的兒子,司馬炎據說毒殺了自己的父親司馬昭,歷史上也有相關的記載,雖然並未得到史學家的肯定,但是司馬昭的病故絕對和司馬炎有一定的關係,司馬昭去世的時候才55歲,正值壯年,並且吃得好睡得好,身體非常棒!而司馬昭臨終時候,把手指一直指著司馬炎,大臣們以為傳位給司馬炎,但關於司馬昭究竟手指是何意思,大臣們敢想也不敢說,於是司馬炎繼承了王位,也開始了西晉王朝的開始。

結尾

司馬昭是三國時期少有的細緻性,形勢預判家,要知道能夠做到如此高深的預判的,也就少數的幾個人做得到,自己的父親司馬懿做得到,哥哥司馬師是做不到的;並且司馬昭做的每一個安排都絕對有一道暗棋在裡面。

這也是司馬昭一直以來都不願意相信任何人的一個性格特性,他認為誰都可能謀反,誰都可能會殺自己,所以,只有自己才能相信自己;而到了晚年,司馬昭就是因為對兒子司馬炎沒有戒心,這才讓司馬炎有了可乘之機,於是司馬家族徹底走上了皇位。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最陰險的陰謀家,為什麼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為晉宣帝司馬懿與宣穆皇后張春華次子、晉景帝司馬師之弟、晉武帝司馬炎之父。司馬昭早年隨父抗擊蜀漢,多有戰功。累官洛陽典農中郎將,封新城鄉侯。正元二年繼兄司馬師為大將軍,專攬國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弒殺,司馬昭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滅亡蜀漢,受封晉公。次年,進爵晉王。
  • 字走三國,一款以字鑄魂,緣定三國的養成類自走棋休閒手遊
    遊戲推薦:簡約清新,內容豐富且玩法休閒的輕度三國自走棋。遊戲碑語:以字鑄魂,緣定三國。《字走三國》原名《拍腦袋三國》,是由零圖遊戲開發的一款獨立遊戲。作為一款文字+字走棋的遊戲,《字走三國》畫面古樸簡約。從極簡的字字相碰的戰鬥設定,到浮光掠影般的技能特效、以及點到為止的雞肋探索,古色古香的緣集、如覽古籍的名冊,始終讓玩家感覺乾淨簡練而不乏味單調。
  • 真三國無雙向微小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真三國無雙向微小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諸葛亮離世後,司馬懿為何不攻打蜀漢,司馬昭告訴你原因
    導語:諸葛亮和司馬懿可謂是三國時期最勢均力敵的對手,他們一個是蜀漢的實際舵手,帶領著蜀漢復興漢室,還於舊都。另外一個是曹魏的兵馬大都督,帶著曹魏兵馬守護國土,保衛曹魏境內安寧。而兩人對決時期的鬥智鬥勇更是讓人大開眼界,比如空城計,比如聲東擊西,比如偷梁換柱等等讓人意想不到的反轉一次又一次上演,有些戰爭甚至成為經典。
  • 三國志戰略版司馬昭介紹 司馬昭好用嗎
    下面給大家帶來的的是《三國志•戰略版》司馬昭武將介紹,司馬昭好用嗎?一起來看看吧!
  • 三國亂世是如何統一的?三國歸晉天下一統
    三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戰亂頻仍,民不聊生。不過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麼三國是如何走向統一的呢?司馬昭滅蜀,開啟三國統一的第一步雖然晉文王司馬昭在歷史的名聲非常不好,弒君、謀篡成為他洗不掉的汙點。但是就歷史史實而言,司馬昭還是有自己的歷史功績的,而且功績不小。最典型的功績,就是啟動伐蜀之戰,邁出了三國歸晉的第一步。
  • 檀健次:從司馬昭到曹丕,三國「小白菜」擔當的黑化之路
    從去年的《軍師聯盟》、《虎嘯龍吟》到今年的根據馬伯庸同名IP改編的《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以25億點擊率順利收官,近年影視作品對於「三國」題材的呈現,似乎在口碑及流量上都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成績。在剛剛收官的《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中,一場妹妹曹節向曹丕砸玉璽的戲讓眾多觀眾印象尤為深刻。
  • 能組隊的自走棋手遊,《戰三國八陣奇謀》開啟新鮮樂趣
    能組隊的自走棋手遊,《戰三國八陣奇謀》開啟新鮮樂趣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人間一流時間:2020-11-25 網易首款三國自走策略對戰手遊《戰三國八陣奇謀》已開啟首次測試
  • 文鴦:鮮為人知的後三國猛男
    說起三國英雄,最為耳熟能詳的當然是前三國時期的劉備、關羽、曹操、周瑜、諸葛亮等人,可對於後三國時期的英雄卻往往知之甚少,這也就是通常大家都認為前三國時期更加精彩的原因。本文所論述的文鴦正是出生於後三國時期,他雖然一直寂寂無名,不為世人所熟知,但他的勇猛和膽識絕不在常山趙子龍之下,若不是他晚生了幾十年,只怕還真會改寫歷史。
  • 司馬師和司馬昭誰的能力更勝一籌?
    在普通人的歷史知識裡,司馬懿可能都知道,他的故事也都是耳熟能詳,因為三國爭雄時代的故事來回拍,他的兒子們也漸漸被大眾有所關注,人們想把司馬昭和司馬師倆兄弟拉出來出來比一比
  • 魏滅蜀之戰,司馬昭表面上打的是劉禪,暗地裡對付的卻是鄧艾?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標誌著三國時代開始落幕。
  • 他「冒天下之大不韙」救了司馬昭,反被司馬昭殺死,還被夷滅三族
    要說三國時期誰才是最終的贏家,答案當然是司馬懿。「冢虎」與「臥龍」齊名,他不僅熬死了曹家三代領導人,還靠死了自己的眼中釘諸葛亮,看來再多的陰謀算計、雄韜偉略都比不上長壽二字。司馬師死後,司馬昭便成為司馬家族的代言人,權力也交接到了他的手中。不過司馬昭的野心更大,他早就想要讓魏王退位,自立為王。曹髦雖然年紀不大,但他也不是傻子,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此曹髦便召集大臣想要起兵討伐司馬家,收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 三國時期,哪一部法律的影響最大?
    三國時期是一個立法活動比較活躍的時期。在魏蜀吳制定的眾多法律中,哪一部法律的影響最大呢?首先要談一下曹操。據《晉書·刑法志》,曹操統治時期,曾制定了《甲子科》。這部法律的影響如何呢?《甲子科》制定時,曹操掌握著朝廷的實權。但是,當時曹魏並沒有取代東漢,《甲子科》名義上還是漢朝法律的一部分。
  • 後三國時期曹魏的最大連續叛亂:淮南三叛
    先來說王凌此人。王凌的叔父就是那個布局刺殺董卓的王允。諸葛誕和司師曾經都捲入「浮華案」而遭到禁錮處分,也因此成為難兄難弟。在司馬師執政之後,諸葛誕也就此平步青雲,被委以地方重任。在收到毌丘儉請求聯合起兵的消息後,他毫不猶豫地斷然拒絕,而且發布公告揭露毌丘儉謀反的事實,堅定不移地支持司馬師。戰後,諸葛誕獲封高平侯,任徵東大將軍。但不巧的是,在平定毋丘儉之叛後,司馬師也因眼疾暴亡,司馬昭成為執政人。
  • 自走棋已是昨日黃花?全網唱衰的自走棋能否迎來新的希望
    戰後創傷 跳水的用戶數量搶佔市場的號角漸漸停息,自走棋1.0時代落幕,各家自走棋面前都橫亙著一道巨大的鴻溝——用戶數量縮水。  痛定思痛 困難的迭代之路從RPG時代的《戰三國》,到目前的百花齊放。自走棋遊戲的迭代過程並不輕鬆。自走棋作為一種全新的玩法,入門門檻決定了玩家數量,圍繞一張棋盤為設計羈絆就是自走棋玩法的核心,為了降低玩家的上手難度且保持趣味性。各個設計團隊也拿出了多種解決辦法,自走棋1.5時代就此展開。
  • 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馬昭到底有多囂張?瞬間明白了
    司馬昭到底有多麼的囂張? 三國後期,司馬家牢牢掌控了曹魏的命運,他們以曹操為楷模,而且學得很認真,效果非常好。這個時候,只要司馬昭心血來潮,想跨上皇帝寶座,也就是抬腿那麼簡單了。
  • 三國時期共有幾人獲賜九錫的無上榮耀?又有幾人拒絕了九錫之禮?
    三國時期共有幾人獲賜九錫的無上榮耀?公元196年,曹操採納荀彧建議,迎漢獻帝進入許昌,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當父親司馬懿和兄長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已經完全掌控了曹魏政權。公元263年,魏軍兵分三路進攻蜀漢,劉禪投降,司馬昭被封為晉公。這時候司馬昭取代曹魏的野心已是天下皆知,公元264年,魏元帝拜司馬昭為相國,並封為晉王,加九錫。
  • 三國時期,諸葛亮真的勝於司馬懿嗎?
    三國時期因為戰亂頻繁,這個時代是謀臣和武將的時代,他們可以拿天下作為棋盤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比如人稱"毒士"的賈詡,是他掀開了亂世的序幕。還有周瑜,世家子弟出身卻不浮誇,精通音律也曉暢軍事,一場赤壁之戰奠定了他名將的歷史地位。
  • 司馬昭本來打算除去劉禪,結果看到劉禪的三個字就決定放過劉禪了
    三國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特殊在哪呢,特殊在這個時期了不起的人非常的多,謀士厲害的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了,武將厲害的就更多了,相信大家隨便都能說出一個名字來
  • 鄧艾偷渡陰平前後,司馬昭麾下三大將領的權力爭鬥
    其實徵與鎮孰大孰小,硬去比較毫無意義,筆者在之前的文章裡也多次提及,魏蜀吳三國之間制度有差異,三國內部不同時期官職大小也有差異,比較起來也很麻煩。只看兩人帶的兵力,鄧艾三萬鍾會十萬,就知道這次的話語權在誰。另外,隴右與關中比起來,顯然關中地位更重要,而且雍州刺史治所也在關中,即諸葛緒的雍州兵要聽命於鍾會,所以鍾會是本次伐蜀的絕對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