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開始學到很多魯迅先生的文章,但其實最有深刻的還是他筆下的閏土,1921年魯迅先生發表的一個短篇小說講述的就是1919年他回鄉的真實見識,而他經常說的「其實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也表達了對閏土人生的感慨。
少年時候的閏土是一個無憂無慮快樂的少年,但是等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們的內心世界也發生了變化,魯迅對於閏土的變化很是傷心,所以開始擔心閏土兒子以後的發展。
閏土本名叫章運水,祖祖輩輩都在周家做事,但是章運水的命運比較苦了,父親因勞去世,和母親相依為命,而等到魯迅赴海外求學時,閏土還在繼續勞作,由於生活的壓力,閏土已經被生活折磨的不成樣子。後來閏土有了5個兒女,閏土雖然中年比較悽苦,但是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閏土的大兒子章啟生就沒有那麼幸運,命運更加悽苦,由於閏土勞作而死,章啟生也開始和母親一起養家,家裡兄弟姐妹多,章啟生又從小生病,去世的時候比閏土還要年輕幾歲。
章啟生死後,他的妻子帶著孩子到上海一家富人家裡做保姆,但是要養幾個孩子就比較苦難了,所以章啟生的兒子章貴便要和哥哥一起出去找份差事補貼家用,章貴心裡對自己的未來命運是充滿希望的,改變命運的時刻也隨著到來,就是新中國的成立,章貴終於擺脫了父輩的命運,到了魯迅紀念館工作,雖然字認的不多,但是他也努力的學習知識,最後成為了魯迅紀念館的副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