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似乎又遺留下來了!《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2020-09-05 紫菜仙子

前言: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似乎又遺留下來了。仿佛是不再痛苦的痛苦,仿佛是不再悲哀的悲哀。

最近我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2020年第一部我從開頭一直哭到結束的電影。

《唐山大地震》這部災難性的電影,它與元妮一家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丈夫,而女兒和兒子一起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妻子選擇救兒子,女兒在被救之後,找不到親人而被收養。地震中的抉擇讓活下來的元妮一直愧疚,而女兒方登也一直不能原諒母親關鍵時刻的拋棄自己.唐山大地震不僅給他們帶來肉體的痛苦,更給活下來的這些人的心裡撕裂了一道口子。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無論是元妮還是方登的養父母還是電影中僅僅出現一次的方達的姑姑,演員演的都是極為自然,質樸的語言流露出飽滿的情緒。(這些人是藝術家,而現在的小明星真的比不上呀!)平凡的生活細節中透出了生活的真實,同樣也透露出災難的恐怖。

電影中我記憶最為深刻的鏡頭就是在死人堆裡醒來的方凳,小小的她穿著破舊的衣服,迷茫的站在災難裡,無所依靠。(這一幕真的記憶深刻)

還有一個鏡頭是每到祭祀的時候,整個唐山一片片的燒紙的人們,大大小小的光亮都是死去的人們。這樣的唐山讓人震撼。

活著的人們依舊要生活下來,我們在廢墟上重建了家園,而更多的人卻永遠,或者長長久久的困在廢墟之中。時間一點一點磨合著傷口,我們希望他們靈魂得到安息,也希望活著人可以得到救贖!

方登說:「不是我不記得,而是我忘不掉!」活下來的人似乎更為痛苦。我們也許可以很快建設家園,卻不能很快撫平災難中失去親人的傷痛!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不僅僅讓我們記住災難,而是讓我們明白那些活下來的人們依舊值得我們尊重。他們一直渴望著理解!一直守護著親人們記憶。

一部電影的價值不僅僅源於它當下的意義,而在於在更遠的未來(或者更為廣博的歷史中),它依舊記錄著一段人的悲歡離合,承接著一代人的記憶,而《唐山大地震》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而這樣的電影它是有價值的,不是商業的價值,而是人文價值。(推薦給大家,大家可以重新觀看。)


相關焦點

  • 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似乎又遺留下來了!《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前言: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似乎又遺留下來了。仿佛是不再痛苦的痛苦,仿佛是不再悲哀的悲哀。最近我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2020年第一部我從開頭一直哭到結束的電影。《唐山大地震》這部災難性的電影,它以元妮一家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丈夫,而女兒和兒子一起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妻子選擇救兒子,女兒在被救之後,找不到親人而被收養。地震中的抉擇讓活下來的元妮一直愧疚,而女兒方登也一直不能原諒母親關鍵時刻的拋棄自己.唐山大地震不僅給他們帶來肉體的痛苦,更給活下來的這些人的心裡撕裂了一道口子。
  • 原創——《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經歷過饑荒、文革、唐山大地震,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對人生和社會有客觀獨到的見解,對新聞事件反應迅速。多次在地方和全國有關報紙、刊物上發表文章。 又一個7.28,清晨伊始,南湖地震主題公園已是人滿為患,人們懷著同樣的心情聚攏而來,為著這個城市獨有的日子。 車窗外,成群的蜻蜓在飛舞,它使我想起影片《唐山大地震》開場的那個鏡頭。
  • 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導語: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中國人喜歡聽評書,評書裡既有「長坂坡」,也有「走麥城」。鄉下人辦紅白喜事少不了嗩吶,嗩吶曲裡既有「一枝花」,也有「哭皇天」。在文藝作品中感受大喜大悲,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23秒的天變帶來了32年的分離之痛,《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蹂躪人心的電影。
  • 《唐山大地震》:1976年的震蕩與希望
    有位出生於六十年代的同事,說七十年代是個較為特殊的時期,文革結束,一切都在撥亂反正看到年輕的母親在雙胞胎兒女間作出的選擇,看到為了避免累及救助人員的傷亡,汶川地震中的那位母親選擇給女兒鋸腿,那是何等的痛苦抉擇!地震,讓家園瞬間摧毀,而人的生存狀況和精神所向的探尋,成為該影片著力渲染的重點。關注普通百姓的生活變遷,凝神聚力與百姓的心靈動蕩與演變,既是現實題材追求的目標,也是《唐山大地震》傳達給觀眾的表達意圖。
  • 重溫傳世經典《唐山大地震》觀後感:一個母親的選擇
    小的時候看作文老師都讓寫中心思想,這個電影看完了我覺得中心思想就是這。導演,咱能不浪麼名字麼?你拍的跟唐山大地震有什麼大關係麼?聽說很感人,我特意沒看影評就去看了,結果我看了我看電影歷史上最好的坐位,全場隨我挑。看的是周一晚上6:30的場,全場只有四個人。聽說過5億了。不錯晚到了一會,沒看到開頭。
  • 比《唐山大地震》和地震更可怕的是人們的內心和男人比女人優越的
    當第一次看《唐山大地震》時,感受到覺得喉嚨卡住了。生命的脆弱,地震和地震的恐怖使感受到壓抑,而感受到人性更為冷酷,這是一個母親對待孩子生死的態度。誰對誰錯是法官。這個如果沒有這個地震家族最初是普通家族,即使母親對兒女的偏愛也不會達到這樣的生死關頭。最重要的是把西紅柿都給我弟弟。可怕的是,那天晚上,地震就要來了。樓房倒塌的轟鳴聲,瞬間淹沒了許多生命,很多人反應不過來,甚至在睡夢中奪走了自己的生命。
  • 唐山大地震電影感人肺腑,我的觀後感
    今天又看了一遍唐山大地震,還是那麼感人,特別是母親李元妮那個撕心裂肺的吶喊!和二選一的痛苦的選擇,讓人印象深刻。 故事講述的是: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區爆發了7.8級強烈大地震,房屋倒塌,災民無數。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時空戀旅人》一切似乎都是剛剛好
    愛情似乎真的可以治癒一切,當看到影片中男主一家有穿越時間的能力,一個自己從小就有幻想過的能力,真的希望可以回到過去改變一些事情讓自己的人生少一些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改變一些事情。可知道那些只是幻想罷了。如影片中一樣,有些時候差一點也許就是錯過。
  • 《餘震》比《唐山大地震》殘酷
    一如既往的「大歷史、小人物」  2006年7月末,一場大雨將飛往多倫多的班機困在了北京機場,卻讓張翎邂逅了「唐山大地震」—機場書店裡一本灰色封皮的《唐山大地震親歷記》讓她猛然想起,那天是三十周年紀念日。「我雖然沒有經歷地震,也不是唐山人,但對災難之後人們經受的疼痛非常關切。」回憶當初,張翎覺得是冥冥中一隻手將她推了過去。
  • 人性的回歸 |《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後感 | 朱黎華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再一次將1976年發生在唐山那不堪回首的災難,真實的展現在觀眾的眼前,突顯了在突如其來強悍的天災下,人類的力量是如此軟弱渺小。轟然倒塌的房屋,將睡夢中的人們埋於一片廢墟裡,許多人還沒有明白怎麼回事就永遠長眠在地下了,僥倖尚存一絲氣息的也是滿身傷痛,在等待救援。斷牆殘壁慘不忍睹,一片狼藉觸目驚心,尋找親人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催人淚下。
  • 唐山大地震的靈異故事
    那一年,父親告訴我,他親歷了唐山大地震,並且認為1976年註定不會是平凡的一年。那一年發生了不少大事:先是周恩來、朱德同志先後去世,然後又是開國元勳、一代偉人毛主席領袖去世,文化DGM 結束,後面又發生了唐山大地震,這場恐怖的地震導致了二十四萬人死亡,十六萬人受傷的恐怖結果。
  • 今日,唐山大地震40周年…..
    看起來跟我毫不相關的事,為什麼要特別悼念?可能是我對地震這天災,特別的敏感和感受。因為,我有我關於地震的故事。 從我有記憶以來,地震,跟我從小的經驗就似乎是離不開的。我小時候住在花蓮,去過臺灣的朋友應該知道,花蓮在臺灣東部,颱風從太平洋過來,百分之陸十以上從花蓮登陸。不幸的是花蓮也是地震高髮帶,所以自小我就搖得很習慣了。
  • 世界歷史上最大地震,比唐山地震大百倍,海水消失,9座火山噴發
    1976年7月28日,地震再一次降臨中國,這一次是河北唐山,造成24萬多人死亡,是20世紀地震死亡人數第二大地震。唐山地震給中國人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傷痛,即使過去40幾年,人們還難以忘懷。 馮小剛2010年拍攝電影《唐山大地震》邀請了唐山地震倖存者當群眾演員,要他們演給家人燒紙錢的場景,那些倖存者都觸景傷情,即使他們的鏡頭已經拍好了,但他們已經忘了再拍戲,仍然為逝去的親人哭個不停。
  • 《唐山大地震》當年一經播出就讓不少唐山人淚流滿面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的周年祭日,相信大家應該不會忘掉四十四年前的那一場災難吧?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始終是這麼渺小,渺小到我們不能做任何事,只有災難發生之後,我們才後悔莫及。那個夏天,比任何一年都要炎熱,唐山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即將有一場大災難侵襲於此,就在那天凌晨三點多,人們都已熟睡,他們沒有任何防備,就這樣一場大地震席捲而來,整個唐山城轟然倒塌,一夜之間變成廢墟。而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電影就是以這樣一個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動人親情故事。
  • 以淚水滌蕩心靈——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這是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李元妮在經歷了那場浩劫後常說的一句話。一道藍色閃電過後,天崩地裂的23秒間,整個唐山市化作一片廢墟。丈夫和她在室外,她的龍鳳胎姐弟倆方登和方達正在屋裡熟睡。那一刻,救孩子的欲望讓她不顧安危衝向樓裡,他的丈夫一下把她推開而自己衝進去,樓房瞬時倒塌,丈夫救了她而自己被掩埋。
  • 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 唐山大地震的影響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一場沒有任何徵兆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廢墟。中國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書,公布了以下數字:死亡242769人,重傷164851人,輕傷544000人。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唐山大地震!
  • 《唐山大地震》的不能承受之痛
    後來是心理醫生發現,她的「無名頭痛」來自1976年的中國唐山大地震。  當年王小燈七歲,正在唐山,父親在地震中遇難,她和弟弟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在只能救一個的情形下,她親耳聽到母親說「救弟弟」,就這三個字讓她陷入了萬劫不復的黑暗。然而,她沒有死,奇蹟般從屍體堆中爬出來,成了孤兒。  她被一對夫婦領養,養母在她中學時去世,她又遭到養父的性侵犯。
  • 《唐山大地震》:馮小剛的彼岸
    ,把唐山人表現成了永遠無法治癒的「震後精神障礙患者「。只想談一個細節:張靜初飾演的方登(被陳道明飾演的養父收養後改名王登),在大學和男友發生關係後懷孕,然後以「唐山人不能流產」(奇怪的理由)為由從大學出走失蹤,誰都不知道她去了哪裡
  • 40張圖,告訴你真實的唐山大地震
    這座城市,名字叫唐山。四十年過去了,提起唐山,我們內心總會泛起「大地震」的漣漪;四十年過去了,總有一些當年的故事與真相漸漸浮出水面,令人嘆息;四十年過去了,雖然在唐山已經很難找到地震的痕跡,但是歲月卻無法抹去親歷者心中那份刻骨銘心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