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歷來是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豆腐。
作湯作菜,配葷配素,無不適宜。
苦辣酸甜,隨意所欲,
它潔白,是視覺上的美;
它柔軟,是觸覺上的美;
它香淡,是味覺上的美。
它可以和各種佳餚同烹,吸收眾長,集美味於一身;
它也可以自成一格,卻更具有一種令人難忘的吸引力。
經過發酵過後的臭豆腐因其特殊的美味口感被很多人喜愛,也是浙菜中極富特色的一品。臭豆腐外陋內秀,毛豆子則是脫俗的清爽,即使和臭豆腐廝混在一起,也不會沾染氣味,是兩種完全獨立卻又最相互彌補的味道。
到了夏天,女人們買了毛豆或者從自己家院子開的小菜地裡現摘毛豆下來,叫上孩子們一起幫忙剝毛豆,廚房裡放著買回來的臭豆腐。隔壁鄰舍聞到臭豆腐的味道,隨口說句:「哎……你們窩裡更早買的臭豆腐毛好麼,盡該臭哎!(意思是:你家今天買的臭豆腐真好,真的很臭哎!)……」女人們順勢開始嘮嘮嗑,街坊領居間一些稀鬆平常的家長裡短便由一個臭豆腐引發開了。
一塊小小的毛豆臭豆腐,便是這老底子的杭州味道,常常能勾起一段回憶、一份思念、一種回味……
佛教在印度和初傳入中國時,只要求力戒殺生,並不嚴格要求素食,直到梁武帝才頒布法令禁止僧尼食肉。寺院生活清淨,山門以無事為興盛,在實際證果之前,樸素的生活才更有助於修行,然而供應色身基本的營養需求不足或飲食過於粗簡也會對修行有障礙,因此,寺院齋堂雖常年做素食,但也會兼顧營養均衡和食物味道,很多寺院就因獨具特色的美味素食而遠近聞名。
浙江自古佛教興盛,高僧大德輩出,寺院眾多,頗具浙菜風味的素食是浙江寺院齋堂的一大特色,紅燒臭豆腐就是永福寺的招牌之一,很多美食愛好者甚至為了一嘗臭豆腐專程去朝禮永福寺。
錢塘第一福地——永福寺
福泉書院的毛豆臭豆腐即傳承自永福寺,為保持菜品原汁原味,福泉素食廚師親自到永福寺齋堂學習烹飪方法,挑選杭州本地手工臭豆腐,先用菜籽油把臭豆腐煎至兩面金黃,再將毛豆加四川幹辣椒翻炒,炒香後加水,用老抽、生抽、糖、鹽調味,放入煎好的臭豆腐,烹煮過程中用勺子將臭豆腐搗碎,掌握火候,大火收汁,最後淋上四川花椒油。食材精心選擇,烹調過程步步用心,力求做出最完美的菜品,每一份菜都包含著廚師的辛勞和心意。
出鍋以後,臭豆腐湯汁豐滿,油光熠熠,綠色的毛豆,紅色的幹辣椒點綴其間,強烈的香味早已撲面而來,還未品嘗就已然令人食指大動。吃一口在嘴中,臭豆腐外酥裡嫩,湯汁濃鬱,口感和味道絕佳!
毛豆中富含人體必需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可以改善脂肪代謝,有助於降低人體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毛豆中的卵磷脂是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之一,有助於改善大腦的記憶力和智力水平;毛豆中還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不僅能改善便秘,還有利於血壓和膽固醇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