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點評《詩經》只用三個字:「思無邪」!

2021-01-13 冬暉學堂

第二篇第2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三百》:即《詩經》。《詩經》分為三部分,即風、雅、頌。相傳周天子命人去民間搜集各地民歌加上宮廷樂曲編撰而成,原先有三千多首,後整理刪減到305首,孔子曾參與其中。

蔽:小草也,形聲字,原意為小草,由小草覆蓋地面而延伸為遮住,掩蓋。如:《史記-項羽本紀》:「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由遮住又延伸為隱藏,藏匿。如柳宗元的《黔之驢》:「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蔽」也延伸為概括。這裡就是概括的意思。

思:從囟(xin第四聲,新生嬰兒頭頂的囟門是打開的,一周歲後慢慢閉合),從心,意為從頭(囟指頭頂)到內心的活動,即思想。

思也可作動詞用,意為思考,如《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邪:形聲字,從邑,從牙,牙亦聲。「牙」本義為「犬齒」,特指大象突出嘴外的一對特大型犬齒。為野獸天生的武器。

「牙」與「邑」聯合起來表示「一座突出於前方的城堡」。本義:突向海中的半島型要塞。特指:山東琅邪(小半島)。引申義:傾斜之形。「邪」常與「琅(狼)」組成雙字詞「琅邪」。

山東琅琊(即由狼牙訛變,狼牙指像狼尾巴一樣的象牙)為古東海地名,公元前2460年-2430年古帝王「有巢氏」所都之處。琅邪山在山東膠南縣。

當「邪」讀成xie(第二聲)時,指大襟斜掩。延伸為歪斜,不正當,邪惡等。如《賈子道術》:「方直不曲謂之正,反正為邪。」古代有名劍叫「莫邪」,這時的「邪」讀作「ye(第二聲)」.

中醫範疇的「邪」指引起疾病的環境因素,如寒邪,風邪。「邪」還可以用作「斜」和「耶」的通假字。

全文理解為:

孔子說:「《詩三百》,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思想很純真!」

這章內容講孔子對《詩經》的概括,點評。孔子認為:「不學《詩》,無以言」。在春秋時期,人際交往以及國家之間的外交過程中,常常用到《詩經》中的詞句、典故。所以,不學《詩》簡直就不會說話。

《詩經》中記載了大量歷史事件,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資料,如其中的《燕燕》就是描述莊姜出嫁時的情景。

又如《綿》,其中有「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這裡就記載了周人從戎狄雜居的地區遷往岐山腳下周原的歷史事件。

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成語典故也都來源於《詩經》。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等。

所以孔子非常重視弟子們學習《詩》,他曾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思無邪」是孔子對《詩》的精簡點評。

《詩經》

《詩》是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表達了人民群眾的「真性情」,直抒胸臆,沒有雜念。

在客觀效果上「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評)。」司馬遷在《屈原列傳》裡說「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後世文人常把《詩經》中的「風」和屈原的《離騷》作為當時詩歌的最高成就,把它們合稱為「風騷」。作品很優秀可以稱為「獨領風騷」。

我們列舉幾首「思無邪」的代表作品:

1,《詩》的第一篇:《國風-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遊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雎(ju)鳩,一種水鳥。關關是雎鳩的叫聲。好逑:好(讀第三聲)的配偶!其中的「逑」,是名詞,讀qiu(第三聲),配偶的意思。如逑匹,逑耦,都是指配偶。寤寐求之即夢寐求之。

詩歌表達對窈窕淑女的追求,從輾轉反側的追求過程,到琴瑟友之的美好結局。非常浪漫,純真!

2,《詩經-鄭風-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褰(qian)裳:提起衣裳。溱和洧(wei)都是河的名字。溱水源於河南省密縣,東南流會洧水(源自河南登封縣陽城山),至西華縣入穎水。

且:象形字,即男性生殖器,由「且」延伸出來的字都從「且」意,如「咀(含在口中品嘗)」,「沮」,」具」等。

《史記》中的「且喜且憐之」,其中的「且」是「既」、「又」的意思,我們常見的「且行且珍惜」卻有雙重含義,一表示既然在一起就要珍惜,二表示女人對男人不忠的警告(珍惜你的「且」)。

本文中的「且」是指罵人的粗話,有「肏(cao,常被「操」替代)」的意思。現在對對方表示不服,不滿也常用「且」,不過很多人會誤寫成「切」。

這首詩表現的更加直白:如果你會想我,就提裳涉水過來吧。如果你不想我,難道就沒有別人想我了麼?狂童,太狂了,且(粗話)!

《詩經》有十五國風,其中《鄭風》21首詩歌中,這樣的詩歌有15首之多,可能跟鄭國的地理位置和風俗有關!

周宣王22年(公元前806年),封其弟姬友於鄭(今陝西省華縣),姬友就是鄭桓公(鄭姓的得姓始祖),犬戎攻破西周時,他和周幽王同時被殺,其子鄭武公隨平王東遷,併吞並了虢國和檜國的領土,沿襲舊號,命名新都為新鄭(今河南新鄭縣)。

統治區域大概在現在的鄭州,滎陽,登封,新鄭一帶,「鄭風」就是這個區域的詩歌。

鄭國與東周的王畿之地接壤,地處中原,文化較發達。鄭國人創造了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曲調,激昂活潑,抒情細膩,較之遲緩凝重的雅樂,更受歡迎。

鄭國有溱水和洧水,便於男女遊覽聚會,鄭國還保留著男女自由戀愛的古老風俗,婚姻觀念比較開放。比如:鄭國大臣蔡仲的女兒雍姬曾問她的媽媽:「父親和丈夫哪個重要?」她媽媽答道:「父親只能有一個,丈夫卻每個男人都可以做」。

成語「人盡可夫」就是這樣來的。可見,鄭國人的男女觀念是比較大膽,開放的。

孔子曾說「鄭聲淫」,需要注意的是「鄭聲」不是「鄭風」,孔子說的「鄭聲淫」意為鄭國的樂曲比較活潑輕鬆,不夠嚴肅。

南宋的理學大師朱熹故意曲解「鄭聲淫」,把「鄭風」中的15首詩歌定為淫詩,用心很可惡。

除了男女情長,《詩經》中,表現憂國憂民的詩歌也很多,當年,周王室東遷後,一個周大夫回到故都鎬京,追憶往日繁華,而見到現在的滿目蒼涼,宮殿王城已成廢墟,廢墟上是鬱鬱蔥蔥的黍苗,不禁悲從中來,寫下了《彼黍離離》:

彼黍(shu第三聲)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黍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黍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結出粒兒來。緩慢地走著,心中難過,哽咽難言。了解我的人說我有憂愁,不了解我的人說我有所求。遙遠的蒼天啊,這都是誰造成的呢?

曾經的宮殿被摧毀,殘破不堪,有些地方被人種上了莊稼,詩人發出「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憂國憂民,欲哭無淚的悲憤之情躍然紙上……

相關焦點

  • 思無邪,孔子對詩歌的審美要求
    《詩經》是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這部書中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600餘年間的311首詩歌。孔子評論《詩經》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是說,《詩經》三百多篇詩歌,用一句話概括是「思無邪」。
  • 孔子聲明《詩經》詩三百思無邪 是要化解什麼誤會
    孔子參與過《詩經》的編輯工作,後來《詩經》奉為儒家經典,成為六經之一。孔子在談及《詩經》時,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是詩經中,都是純正的思想,沒有歪邪的理念。一直以為,人們都把孔子的這句話,看作是對《詩經》的正面評價,或者是導讀語。卻很少有人去思考,孔子為什麼要說這句話?
  • 我讀論語小記:為政第二·詩三百,思無邪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是純真無邪】大多數人都說詩經是孔子整理而成,流傳至今有305篇,所以詩經也叫詩三百。老百姓口頭傳播,約束比較少,就參雜了一些過於庸俗的東西,孔子刪詩經定禮樂,相當於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我們今天讀詩經,除了被其中優美文字吸引,也被其中所描述簡單淳樸的人和事吸引。讀詩經不像讀小說,隨手一翻,任意讀某一小段文字都可以,因此很多人說詩經是中國審美的最高峰,我覺得此評價完全不為過。
  • 思無邪,在理學大師朱熹和心學大師王陽明看來,含義竟然如此深刻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朱子說:《詩經》總共三百一十一篇,說三百篇,是說個整數。蔽,是覆蓋的意思。「思無邪」,思想純正,原本是《詩經·魯頌·駉(jiōng)》中的一句詩。但凡《詩經》的內容,好的部分可以引人向善,而不好的部分(例如鄭衛之風)則可以懲戒人心中之惡,其作用都是使人的性情回歸於中正而已。
  • 換個角度讀《論語》: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2.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譯文:孔子說:「《詩經》三百篇,所蘊涵的思想大義,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思想純正。確實,在《詩經》篇章中,基本上見不到有很鮮明觀點的論調或主張。就如你的領導對你的工作給予肯定,說了一個字「好」,你可以就這個好字寫出幾千字幾萬字的解讀來,是不是要漲工資了?是不是要升職了?是不是領導要招你做上門女婿了?真實原因很可能僅是:他覺得你這個事辦得還可以。思無邪思想純正。怎樣才算無邪?質樸、厚道。可以理解為不帶評判的審視。少用或不用應該、憑什麼、必須這些詞,就有了些思無邪的味道。
  • 詩三百,思無邪,詩經裡令人神往的愛情
    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詩經中的愛情,純真,美好,堅貞不渝,令人神往,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詩經中那些令人窒息的美好愛情。⒈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國風·周南·關雎》釋義: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
  •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第四講 最美《詩經》:詩三百,思無邪(上)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第四講最美《詩經》:詩三百,思無邪(上)
  •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對兒子伯魚曾說:「不學詩,無以言」,《詩》很柔美、有意境、有隱喻、能比興,正能說者有意,聽者有心,但又不會當面鑼對面鼓,在外交辭令上,詩是最好的表達語言。與上位者的交流也是如此。當時官方認可的《詩》有三千餘篇,現在「六經」之一的《詩經》,是孔子從三千餘篇當中所取,邢疏:《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
  • 孔子對於《詩》的推崇究竟是為何?
    通讀論語,發現孔子對於《詩》十分推崇,那因為什麼如此推崇《詩》呢?先明確下,如今一說詩,我們首先想到的詩是唐詩宋詞。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他說的詩主要指在他之前的詩經。百度解釋詩是指把心中思想用語言表達出來。
  • 詩三百與孔子刪詩
    「詩三百」和「孔子刪詩」是《詩經》學史上有密切關係的兩個關鍵詞。「詩三百」一般被認為指《詩經》共有約三百篇,這一詞語涉及先秦時期的《詩經》名稱。「孔子刪詩」則為漢代以來《詩經》學史的一個重要公案,涉及孔子與《詩經》文本形成過程的關係。  「詩三百」一語,先秦文獻習見,孔子多次提及,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思無邪|《關雎》何以為詩三百之開篇?
    從今天起,我們開始讀《詩經》,去那些大膽浪漫的詩歌中,找尋生命的真諦。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是發語詞無意義,孔子在此借用為「思想」解;「無邪」是直的意思,也就是說詩經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出自真情之自然流露而有這些作品的。所以「思無邪」是一種勉勵,於是我們將它作為欄目名,希望我們可以在《詩經》中尋回真我,回歸本性。
  • 丁徐榮 :在《詩經》裡遇見美好
    秋冬之際,天色向晚,漫步河邊看蘆葦瑟瑟,一道殘陽鋪水中,不由想起《詩經》裡「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句子。 是的,《詩經》裡的蒹葭就是這河邊的蘆葦。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中說:強脆而心實者為荻,矛纖而中虛者為葦。尋常可見的事物,在《詩經》的前塵舊夢裡,都被賦予了美好的名稱,讀來古意盎然,雅趣十足。
  • 致孔子
    今天,又是您的生日,歷史再一次將您請出, 不管是多少年、多少代,溫良恭儉讓的您,永遠都是﹣﹣雄立天地之間的擎天巨柱……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2014年9月28日謹以此文獻給孔子聖誕!
  • 取名字大全男孩免費:寶寶取名:出自《詩經》100個上善若水,靜水流...
    《詩經》的最精煉的評價莫過於孔子說的:「思無邪」。意思就是,《詩經》裡305首詩篇,無一不是真誠的、質樸的、美好的。 《詩經》一直受到歷代讀書人的尊崇,經歷兩千多年,早已成為一種文化基因,融入華夏文明的血液。
  • 「興觀群怨」,《詩經》的這四個作用分別是什麼意思?
    古人對於《詩經》的作用有四個字的評價,叫做「興觀群怨」。那麼,什麼是「興觀群怨」呢?《詩經》作為一部詩歌總集,它的現實意義又在哪裡呢?「觀」:觀風俗之盛衰,考證得失《詩經》中的詩歌並不是一時一地所作,而是各個時代的採詩人遊走各地,採集到的民間詩歌,對之進行整理和改寫,後世又有孔子等人對其進行編纂和修訂,所以在不同的詩歌中就會反映不同的時代和風俗。比如爭議很大的「鄭衛」之風。
  • 湯殷權《論語》講義:《為政第二》篇「子曰詩三百章」
    湯殷權《論語》講義(原創)【原文】2.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翻譯】孔子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詩經》的話,就是沒有邪念,不偏頗,不過分。」講義:一、此章是孔子教人讀《詩》之要領,即教我們如何看待和運用《詩經》。二、《詩經》到底是幹什麼?是幹什麼用的?這個問題很重要。他像「唐詩三百首」一樣,僅僅是個詩集嗎?首先來看本章所處的位置。
  • 《詩經》:這首詩一共6行,每一行卻只有一個字不一樣,絕世少見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國風·周南·芣(fú)苢(yǐ)》,《詩經》中的這一首古詩一共6行,每一行只有一個字不一樣,絕世少見。不要說《詩經》中絕無僅有,在後世成熟的詩詞中,能重複到這個程度的,也是比較罕見的。
  • 《詩經》中國最早詩歌集 讀十句經典領略詩歌之美 子曰:令人神往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收集了許多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孔子曾對《詩經》有過看法: 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其意思:是詩經三百篇,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令人神往」(思無邪的意思是:沒有邪念,思想純正。 但這裡可以理解為令人沉醉、神往)。我覺得,詩歌之美,能讓人洗滌煩惱,忘卻生活的瑣碎,沉浸其中,更是心神皆醉。今天,推薦《詩經》的十句經典,送給大家。
  • 黃河文化經典之《詩經》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了黃河流域產生的三部重要經典著作,分別是《詩經》《老子》《史記》,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我們需要重新認真學習這些文化精華。今天,我們先談談《詩經》。
  • 《最美不過詩經》先人的愛恨情仇,浪漫悠悠
    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弊之,曰『思無邪』。」我讀的這本作者是聶小晴,這是一本對詩經中一些篇幅的注釋,是作者對於詩經的解讀。作者序中寫道《詩經》中的男男女女,出入宮闈家室,來往城門郊野,馳騁沙場獵場,奔走鄉間山林,遊玩河邊原野,因而《詩經》中既有莽撞生動的愛情,也有充滿情趣的婚姻生活,還有對遠方徵人的徹骨思念,更有睹物思人的悲涼情懷。此書分為五個部分,作者分別從相遇、相思、相戀、相棄、相離的主題解讀相應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