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曹植頂撞荀彧,曹操扇了曹植一耳光,荀彧問曹操:你想殺我嗎

2021-02-13 古風江湖


來源:江湖/編輯:古風江湖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然而,三國的天下卻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曹操攻佔半個漢室江山的時候,劉備和孫權也都佔據一方,特別是有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加持的劉備,其不僅擁有荊州,還擁有西川等地,實力之強盛,雖不及曹魏,但和孫權加在一起,也是夠曹操喝一壺的了。所以,曹操在挾持漢獻帝的時候,並沒有取而代之,而是借漢獻帝之口,做了魏王。

曹操當時若是稱帝了,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遭到他人的聯合圍剿。這樣太被動了,所以只得曲線稱帝。建安二十一年的時候,眾大臣在曹操淫威的逼迫下,向漢獻帝說明了曹操的功績。

若沒有曹操,恐怕漢室已經不復存在了。傀儡皇帝漢獻帝聽後,也是一臉無奈。曹操已經是丞相了,還能往哪升啊?從漢高祖開創大漢江山以來,就沒有外姓稱王的,但此時的漢獻帝已經沒有說不的權利了。

即便有大臣極力反對,如荀彧,但曹操還是被封為了魏王。這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

沒有曹操,漢室可能已經不存在了,但有了曹操,漢室照樣名存實亡。曹操封王后,他的兒子曹植也是激動萬分。在他眼裡,自己的父親過不了多久就要稱帝了。於是,有些膨脹的曹植,就載了一個小跟頭。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外出巡查,曹植借著酒勁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欲要從白馬門而過,被門吏阻攔。曹植大怒,當即便訓斥了門吏一頓。門吏見是曹植,心知這可是魏王最疼愛的兒子,於是打開了白馬門。

眼看著曹植就要通過白馬門,漢室最後的脊骨,荀彧站了出來。白馬門只能帝王通過,荀彧自然不能讓曹植壞了規矩,漢室還沒有亡國呢!即便曹植找各種理由,荀彧都死守著白馬門,不讓曹植前進半分。

眼看著曹植就要駕馬,從荀彧的身上壓過去的時候。曹操出現了,他先是給了曹植一巴掌,然後又問,「今天誰值班?」,問候,當即下令,讓許褚將門吏處死。

荀彧見此揶揄道,「秉丞相,壞規矩的是公子,為何處死門吏啊?」曹操也不生氣,「門吏若不壞規矩,公子怎麼壞規矩啊?」,說完,還不忘回一聲,「我是魏王。」

荀彧見曹操狡辯,怒氣道,「門吏擅開白馬門該死,那朝堂上為丞相大開封王之門的群臣,該不該殺啊?」曹操聽後啞口無言,隨後又莞爾一笑,「你跟了我三十多年,今天竟然這麼忤逆,來人啊……」

荀彧聽後,十分生氣,「你想殺了我嗎?」看了荀彧的反應,曹操笑道,「你請放心,我從來不殺有功之臣」。隨後,命令許褚拆了白馬門。隨著白馬門的被拆,這也意味著漢室的江山就這麼沒了,荀彧作為一位忠心耿耿的漢臣,心中的規矩也就破滅了。

曹植頂撞荀彧,曹操扇了曹植一耳光,荀彧問曹操:你想殺我嗎?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曹植頂撞荀彧是因為太膨脹了,這也是他不如曹丕的地方。

曹操之所以會扇曹植以巴掌,一是因為荀彧有恩於自己,曹植頂撞他就是無禮;二,曹操想給曹植一個教訓,任何時候都不要讓對方知道你心裡的欲望。事情的最後,曹操雖然沒有殺荀彧,但卻間接逼死了他。其實,曹操還是很尊敬荀彧的,只可惜道不同不相為謀,各有天命吧!


訂閱微信

①搜索微信公眾號古風江湖,關注並置頂就可以免費收看後續精彩內容喔!

②小編微信、QQ:673493215,歡迎投稿

③古風QQ群號:172140202

④閱讀是一種智慧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古風江湖你的轉發是小編辛苦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曹操百般袒護曹植,是真的寵愛曹植嗎?我看不然
    而在這場奪嫡之爭的開端,那位奸雄曹操就將橄欖枝拋給了與卞夫人生的第三個兒子曹植,曹操告訴曹植:「植兒啊,跑到終點交給我就行,那時你就是世子,我的一切都是你的!」,曹真打醒司馬懿,「你個小赤佬,想出辦法沒有」,司馬懿睡眼惺忪:「世子切記,不可殺門吏,殺門吏就違抗了父命,不違子道,不失臣禮,咱們只問對錯,不爭輸贏」
  • 三國歷史:曹丕為什麼如此痛恨曹植,他們兩個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
    在三國的歷史上,我們都知道魏文帝曹丕是繼承大統,結束了四百年的大漢王朝,一統中原,建立了曹魏政權,基本解決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局面,可是在曹丕登上皇位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下旨要殺了他的兄弟曹植,那麼曹丕和曹植雖然兄弟,他們私底下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要置對方於死呢?
  • 七步成詩之後,曹植的結局如何,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過曹植了嗎?
    南北朝時期的《世說新語》裡講了一個典故:曹操時候,哥哥曹丕想對弟弟曹植下手,於是命其在七步成詩,於是便有了:「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植尚未可知,但曹丕對曹植的防備一定是有的。
  • 曹丕為何能最終戰勝曹植?你看看他的朋友圈,連曹操都不得不低頭
    張良卻告訴呂后:我也沒辦法,但有四個人卻有辦法,你還是去請這四人來吧。這四人便是"商山四皓"。果然劉邦幾乎不敢相信,劉盈身後竟然站著"商山四皓"。當確認無誤後,劉邦回到宮內,很傷感地對戚夫人說:"更改太子的事就此打住!劉盈請出了商山四皓輔佐,他羽翼已成沒法再換了!"
  • 曹操與荀彧,從不是君臣關係
    ——張繡因為與曹操有殺子之仇,對曹操很忌憚,在袁紹和曹操之間權衡,他手下謀士賈詡,乃是三國數一數二的人精,跟張繡說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很在意信譽;你跟他有仇,去投靠他,正好讓他彰顯自己寬厚大度嘛!——於是張繡去了。曹操果然對張繡厚待,不計前嫌,還拉著賈詡的手說:「使我信重於天下的,就是你啊!」
  • 王佐之才—荀彧
    正式開始:不怎麼看三國的人或許對這個比較怪的名字不是那麼了解,他叫荀彧(yu)。這可是一位在曹魏陣營裡舉足輕重的人,他是曹操的張良,更是曹操的諸葛亮,缺了他很可能歷史上就沒有曹魏了,曹操很可能都過不了呂布這關,也別提最後的霸業了。
  • 三國男子圖鑑|荀彧的悲歌
    在曹魏政權看來,荀彧是「漢臣」,這與曹魏一朝的史籍未將荀彧列為「魏臣」是一致的。魏晉交替之際的政治局勢促使這一觀念發生了第一次轉變。西晉史官陳壽列 《荀彧傳》於 《三國志》卷十,以荀彧為曹魏開國文臣諸傳之首,以史官的直書精神正視荀彧的歷史功績。晉宋禪代之際又發生了第二次轉變。
  • 三國人物之荀彧:成也曹操,敗也曹操
    談及曹操,不少人聞之色變。要知道他可不是一般的人,善猜忌,工於心計,城府極深,對身邊重臣諸多忌憚,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可見其絕情,讓部下無數能人志士寒心。作為曹操身邊的第一謀士荀彧,在曹操欲稱王之際背離曹操,也肯定沒有好果子吃,遭曹操滅口。那荀彧為何反對曹操稱王,當初卻又不遺餘力輔佐他呢?
  • 魏國太子之爭,司馬懿支持曹丕,那麼曹植有哪些人支持呢?
    在曹操二十五個子嗣之中,先後出現於曹操視野裡的儲嗣候選人有四位:曹昂、曹衝、曹丕、曹植。最能當得太子者人選至少有二位,正室劉夫人所生長子曹昂和環夫人所生曹衝。不過,這兩個人都不幸去世。其中,曹昂在宛城之戰中陣亡,而曹衝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在曹衝去世後,曹操曾對曹丕說:「曹衝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的大幸。」
  • 才華橫溢的曹植為什麼會輸給曹丕?看看他的老婆是誰,幹了件何事
    一、曹操的兒子們 曹操這一輩子,最光彩的事是統一北方,而最神奇的事,則是生出了好幾個有出息的兒子。 之所以說這事神奇,是因為曹操對妻妾的要求一直不高,比如曹丕、曹植、曹彰的生母卞氏,是一個歌妓。
  • 才華橫溢的曹植為何會輸給曹丕?你看看他的老婆是誰,幹了件啥事
    一、曹操的兒子們曹操這一輩子,最光彩的事是統一北方,而最神奇的事,則是生出了好幾個有出息的兒子。之所以說這事神奇,是因為曹操對妻妾的要求一直不高,比如曹丕、曹植、曹彰的生母卞氏,是一個歌妓。而曹衝的母親環夫人,在史書中竟來歷不明,這其實就證明了,環夫人的出身必是更低微。
  • 曹丕憑什麼戰勝曹植 六大高人很重要
    謀劃失敗後,劉表四處尋找恆階,不是要殺他,而是要和恆階做連襟。劉表腦子沒有進水,因為他實在不知道恆階在長沙四郡之亂中的作用,能讓人基業幾乎喪盡還讓人上趕著做親戚,恆階水平真叫一個高。恆階明白這事瞞得了初一瞞不過十五,他堅決反對這門親事。劉表病死後,曹操南下,恆階昔日壯舉被曹操得知,很快受到曹操重用。
  • 曹操送給荀彧一個空食盒,為何荀彧打開看了一眼便自殺了~
    依照曹操的性格,自己想逃走也是沒有可能的,比起等到曹操給自己套上子虛烏有的罪名加害自己,還是自我了斷能夠表明自己的態度。曹操要殺和自己一起打拼了這麼久的同僚,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荀彧了解到了曹操的心思,為什麼也沒有嘗試周轉?那是因為二人觀念相左,積怨由來已久。
  • 【青史成灰】曹操為什麼一定得殺荀彧?
    在曹魏中,真正可以跟諸葛亮比的人是荀彧?——其實這句話也是錯的荀彧從來都不屬於「曹魏」,荀彧 乃是大漢的荀彧!曹操第一次見荀彧時,說荀彧是「吾之子房」,荀彧是真正的「王佐之才」,然而,他從來就不屬於曹操。荀彧和曹操的關係,與諸葛亮和劉備之間如魚水的君臣關係全然不同。
  • 曹操謀士荀彧的死對荀攸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在曹軍陣營中,荀家可謂是曹操的智囊核心。荀彧為曹操整理大局,制定策略,助推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自從196年成為曹操的軍師之後,荀攸就一直是曹操的軍事謀主。荀彧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服毒自盡(也有說是憂鬱病故的),年五十。而荀攸也在不久之後在徵討孫權的途中病逝。
  • 若將荀彧當做曹操麾下第一謀士,就太簡單了
    宋朝時,趙匡胤搞杯酒釋兵權,對部下們說了這麼句厲害話,嚇得部下們立刻上繳了兵權:「人誰不想要富貴呢?一旦有人強行給你們來個黃袍加身,你們想不當皇帝,還由得你們?」是啊,在亂世中,許多時候,諸侯不是愛聽自己手下的話,只是大家都是軍閥,不得不聽。不聽?反給你看!
  • 曹操給荀彧一個食盒,荀彧看完後便選擇自殺,他到底看到了什麼?
    依照曹操的性格,自己想逃走也是沒有可能的,比起等到曹操給自己套上子虛烏有的罪名加害自己,還是自我了斷能夠表明自己的態度。曹操要殺和自己一起打拼了這麼久的同僚,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荀彧了解到了曹操的心思,為什麼也沒有嘗試周轉?那是因為二人觀念相左,積怨由來已久。
  • 結局比楊修還慘的曹植鐵桿
    其實曹植還有兩個鐵桿,這就是丁儀、丁廙兩兄弟,他們倆也是不遺餘力地為曹植當太子吶喊鼓吹,只不過曹操沒有殺他們,最後被曹丕所殺。有記載說,楊修曾經獻給曹丕一把王髦劍,曹丕登基後,思念楊修,就把造劍之人王髦召來,賜給他一些糧食布匹。丁氏兄弟可沒有這般待遇,他們的結局要比楊修慘得多,不僅自身被殺,還連累了家中的男子。曹丕為什麼要對丁氏兄弟下如此狠手呢?
  • 曹操為何要殺楊修,雞肋是小事,關鍵他帶壞了曹植
    但楊修比曹操的智商還高,歷史上流傳著曹操比楊修智差三十裡的故事。據裴啟《語林》記載:曹操和楊修都看到了曹娥碑上的字謎,楊修隨即想到了答案,曹操卻沒有。遇到一般寬厚的領導,一般會嘿嘿一笑,讓楊修一說答案了事,省得自己費腦筋,另外手下展示出了才智,也是變相地誇獎自己領導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