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送給荀彧一個空食盒,為何荀彧打開看了一眼便自殺了~

2021-03-05 GO野

                                              

荀彧,作為一代梟雄曹操的謀士,為曹操獻上了不少的智謀,對於魏國能在三國鼎立時期凌駕於其他兩國之上有著不可忽略的功勞。而且他還為曹操舉薦了不少賢能之士,其中就有司馬懿和郭嘉。

                                              

司馬懿的才智完全不遜色於蜀國的諸葛亮,郭嘉更是曹操最看重的臣子,如果不是郭嘉逝世的比較早,魏國統一的時間或許還要提前。

                                              

但是荀彧的資歷比這兩位高,更是在曹操還沒有所勢力,白手起家的時候來投奔的曹操,這份人情不可謂是不深。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為魏國崛起立下汗馬功勞的權臣,最後的結局卻是服毒自盡,這是為何?

                                              

眾所周知,曹操身為一代"奸雄"自是心性多疑,經常讓他身邊的臣子誠惶誠恐服侍著,甚至還有著因為楊修看破了他的言論而斬了楊修的情況發生。像楊修這樣的有能之士,對他來說也不過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而已。

                                              

而荀彧自殺前,就收到了來自曹操的一個盒子,荀彧打開一看,是空的,立刻就選擇了服毒自殺。那麼曹操送出的這個空盒子究竟暗示著什麼,能讓曹操的大功臣荀彧自我了斷呢?

                                              

                                              

首先,這個盒子其實不是普通的盒子,而是一個食盒。《後漢書·苟彧傳》中記載:"操饋之食,發視,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這個食盒原本是曹操安排人給臣子們送食的,而原本應該盛滿食物的食盒,在打開後卻是空的,荀彧又怎麼不知道呢?

                                              

需要籠絡的臣子自然要山珍海味好生伺候著,而空空如也的食盒也預示著自己已經不被需要了。依照曹操的性格,自己想逃走也是沒有可能的,比起等到曹操給自己套上子虛烏有的罪名加害自己,還是自我了斷能夠表明自己的態度。

這時有人就要開始困惑了,會不會是荀彧太過神經質了,也許是曹操下人不小心送了一個空食盒來,這樣就選擇自殺是不是太過於敏感了?有這個困惑不是憑空想像來的,而是荀彧身為魏國功臣,曹操的心腹,卻直接被曹操狠下心打算拋棄,未免也太不合邏輯了。

最初荀彧可不是魏國的謀士,而是投身在袁紹麾下,憑藉自己的才略在天下都打響了名號。但是荀彧不安於為袁紹賣命,他察覺了袁紹沒有統一天下的氣魄與才能,所以他在袁紹如日中天之時選擇了離開,轉投了曹操一方,這時的曹操名聲甚至還不如荀彧,只是一方小勢力而已。

曹操要殺和自己一起打拼了這麼久的同僚,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荀彧了解到了曹操的心思,為什麼也沒有嘗試周轉?那是因為二人觀念相左,積怨由來已久。

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發生在建安十七年(212),董昭等勸說曹操進位魏公,這個舉動讓荀彧覺得會使曹操在稱霸的路途上越走越遠,於是連忙進諫稱之不妥,當時曹操南徵無果,本想藉機鞏固下自己的名聲,荀彧一番攪和使他甚是不悅。

至於復興漢室曹操更加沒有考慮過,當時曹操身邊已經有眾多的心腹謀臣了,諸如司馬懿,賈詡,程昱等,荀彧對於曹操來說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而在建安十七年(212)還發生了一件事就是,劉備攻打益州,為今後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而劉備,一直都是曹操的心腹大患,曹操也曾經評價劉備的才能與自己相當,其它人都不足為慮,而劉備不正是荀彧想找的匡扶漢室之人嗎?荀彧投奔曹操之時就是放棄了侍奉袁紹,而今後又怎麼說得準荀彧不會投奔劉備呢?曹操是何許人也,自然最後不會放過荀彧了。

但是曹操絕非一時氣憤就決定除掉荀彧,對待這位有功之臣,曹操的態度已經是區別於其他的臣子了。

荀彧作為一介謀士,確實給了曹操很大幫助,但是他卻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他的理念與曹操相左。荀彧的思想尊崇儒術,一心想要匡扶漢室,之前他就是在袁紹那裡看不到希望,才投奔的曹操。而曹操本身並非仁主,能用出"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計策,便說明他對復興漢朝並沒有什麼興趣。而在戰亂時代,君臣不能一心,已然是被曹操所不容了。

作為"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一代梟雄,對於不支持自己稱霸的謀士,能諸多隱忍,荀彧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這個事情最早記載在東晉史學家孫盛的《魏氏春秋》裡,之前的史料中,並沒有相關的記載。那麼,究竟孫盛是採信於民間傳說,還是看過什麼史料,我們已經不清楚了。不過,孫盛記下這件事,顯然是想表明, 荀彧這樣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這是一種忠勇不屈的價值觀,是一種正氣凜然的表現!

公眾號:GoyeChina

【洩密食堂】主持人龍大姐,熱衷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Go野是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之一!酒足飯飽,茶餘飯後,向世界傳遞最性感的虛情假意

關注二維碼,來彈我JJ

 歷史很騷,它比小說可要精彩多了 

相關焦點

  • 曹操給荀彧一個食盒,荀彧看完後便選擇自殺,他到底看到了什麼?
    眾所周知,曹操身為一代"奸雄"自是心性多疑,經常讓他身邊的臣子誠惶誠恐服侍著,甚至還有著因為楊修看破了他的言論而斬了楊修的情況發生。像楊修這樣的有能之士,對他來說也不過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而已。而荀彧自殺前,就收到了來自曹操的一個盒子,荀彧打開一看,是空的,立刻就選擇了服毒自殺。
  • 曹操給荀彧的食盒中到底有什麼?竟讓他看完便選擇了自殺!
    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為魏國崛起立下汗馬功勞的權臣,最後的結局卻是服毒自盡,這是為何? 曹操身為一代"奸雄"自是心性多疑,經常讓他身邊的臣子誠惶誠恐服侍著,甚至還有著因為楊修看破了他的言論而斬了楊修的情況發生。 而荀彧自殺前,就收到了來自曹操的一個食盒子,荀彧打開一看,是空的,立刻就選擇了服毒自殺。那麼曹操送出的這個空食盒究竟暗示著什麼,能讓曹操的大功臣荀彧自我了斷呢?
  • 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為何荀彧看後自殺了?明顯是猜錯了意思
    那時候袁紹的實力很強,跟著荀彧的一些能人以及他的弟弟都投靠了袁紹,但他對此不屑一顧,他認為袁紹沒有王者氣概,總是出爾反爾,實在不是個胸懷寬廣的人。一九一九年,他終於找到了離開袁紹的機會,於是便投奔曹操。作為惜才之人,曹操見荀彧肯投奔他,大為高興,還曾將荀彧與張良比較,可見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 三國人物之荀彧:成也曹操,敗也曹操
    談及曹操,不少人聞之色變。要知道他可不是一般的人,善猜忌,工於心計,城府極深,對身邊重臣諸多忌憚,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可見其絕情,讓部下無數能人志士寒心。作為曹操身邊的第一謀士荀彧,在曹操欲稱王之際背離曹操,也肯定沒有好果子吃,遭曹操滅口。那荀彧為何反對曹操稱王,當初卻又不遺餘力輔佐他呢?
  • 荀彧真正死因是什麼,不是曹操謀害也非自殺,現代科學揭開謎團
    由於荀彧不適合淮南的氣候,悲劇生病了,因此就被留到壽春,曹操再次涉足濡須。對戰期內,孫權贈給曹操二盒甜酥。曹操吃完一口,覺得味兒十分爽口,因此就在小盒子上提了「一合酥」三個字。並囑咐把眾將士喊來,大伙兒相互共享。後因孫權來攻,曹操出帳來到。這時候大家都趕到帳中,看不到曹操,只看到桌子上的食盒,誰也搞不懂啥意思。
  • 曹操給荀彧「送禮」,在打開後發現是空盒,沒過多久荀彧自盡而亡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有功之臣,最後卻沒有得到一個善終,這就難免不令人唏噓不已,讓人們不禁想到一句話:狡兔死,走狗烹。形象至於荀彧的大名,曹操當然也是非常了解的,對於荀彧的主動來投,自然是非常的高興,而且曹操對荀彧更是非常的器重。後來,荀彧隨著曹操連年徵戰,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等高位。
  • 王佐之才—荀彧
  • 212年,一個空食盒斷了大漢的希望...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 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94版《三國演義》曹操劇照00建安十七年(212年),反對曹操加封九錫的荀彧,收到了曹操派人送來的一副食盒,但當荀彧打開之後卻發現裡面空無一物
  • 曹操謀士荀彧的死對荀攸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在曹軍陣營中,荀家可謂是曹操的智囊核心。荀彧為曹操整理大局,制定策略,助推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自從196年成為曹操的軍師之後,荀攸就一直是曹操的軍事謀主。荀彧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服毒自盡(也有說是憂鬱病故的),年五十。而荀攸也在不久之後在徵討孫權的途中病逝。
  • 荀彧和荀攸是「曹魏五謀臣」,他們的奇謀妙計卻失傳,原因是什麼
    關於三國時期有一個"曹魏五謀臣"的說法,分別是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這個說法到底貼切不貼切呢?小編個人認為是不如"五虎上將"或者"五子良將"的,以荀彧為例。說荀彧是魏臣,倒不如說他是漢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五個人對曹操創業過程中確實起到重要的作用。
  • 曹操與荀彧,從不是君臣關係
    汝南幫是袁紹家為尊,所謂四世三公,代代都要進中央;荀彧則是潁川幫的大家,他和沮授幾乎同時提出迎立漢獻帝的主旨,在迎了漢獻帝後,荀彧成了尚書令,即天子的秘書。他等於是漢獻帝與曹操之間的一道橋梁。他舉薦了大批人物給曹操,諸如郭嘉、鍾繇、陳群、司馬懿、荀攸等,妙在這批人大多是潁川士族,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潁川士族集團。由於荀彧的緣故,潁川是曹操最關鍵的後臺。
  • 荊州往事(10)荀彧之死
    但要說從這篇文章,便判斷曹操沒有篡位之心,也過於武斷。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種狂話,不是一個臣子該說的。說這種話的臣子,眼裡就沒有天子。 曹操的種種暴行,伏皇后都看在眼裡,她寫信給父親、輔國將軍伏完,請他找機會除掉曹操。 伏完不是個做事的人,不懂得吸取董承的前車之鑑,竟拿著女兒的信,到處找人入夥,找著找著,就找到了荀彧。 荀彧當然不同意,且不說曹操之死將對天下造成多大的震蕩,大漢將回到諸侯混戰的亂世,單是謀殺老領導,這種事荀彧也做不來。
  • 荀彧明知與曹操會有決裂的一天,為何還幫他平天下,最終死於非命
    曹操手下人才最多,這個位置只有一人,那就是荀彧。其他人如荀攸、賈栩等,其地位和作用,都不如荀彧重要。就是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和曹操共同創業的中途,意見相左而分道揚鑣,最終死於非命,算是漢魏間最為令人扼腕嘆息的事件之一。
  • 歷史真相:曹植頂撞荀彧,曹操扇了曹植一耳光,荀彧問曹操:你想殺我嗎
    沒有曹操,漢室可能已經不存在了,但有了曹操,漢室照樣名存實亡。曹操封王后,他的兒子曹植也是激動萬分。在他眼裡,自己的父親過不了多久就要稱帝了。於是,有些膨脹的曹植,就載了一個小跟頭。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外出巡查,曹植借著酒勁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欲要從白馬門而過,被門吏阻攔。曹植大怒,當即便訓斥了門吏一頓。門吏見是曹植,心知這可是魏王最疼愛的兒子,於是打開了白馬門。
  • 昔日好友最後生死相隔,荀彧之死喻義漢朝的終結
    曹操作為一個在三國之中成就霸業的君主,在他手底下不知道有多少的能人異士。但要說其中最為厲害的一個,那麼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荀彧。此人高瞻遠矚,而且在輔佐曹操的整個過程當中,不知道為曹操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同時讓也是曹操身邊唯一能夠幫助他,管理後方的人員。
  • 讀不透荀彧之死,談何讀懂三國?荀彧之死代表了三國的政治主線
    一種看法是說荀彧死於憂鬱感傷,當時曹操想要進爵國公、加封九錫,而荀彧出聲反對。因為按照正常的思路,曹操的這種行為逾越了規矩,和當年王莽的套路有點相似,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之後便會稱王稱帝,將天子取而代之,這在荀彧看來是無法容忍的,於是荀彧說了這麼一段話勸諫曹操。
  • 曹操廢掉伏皇后,把女兒嫁給漢獻帝,竟是荀彧的主意
    伏完一向明哲保身,低調行事,收到女婿皇帝的求助信後,無奈去求助於尚書令荀彧。作為漢室和曹操雙方皆相對信任的中間人,荀彧顯然對劉協一方此時還看不清形勢的魯(zuo)莽(si)行動極為不滿,暫時隱而不發。伏完又將此信示以妻弟樊普,樊普卻立刻去向曹操告了密,曹操考慮到此時還不適合和劉協徹底破臉,暗自提高了警惕。尚書令:荀彧
  • 若將荀彧當做曹操麾下第一謀士,就太簡單了
    這幾天有個劇在播,後臺有人要這個。汝南是袁紹家為尊,所謂四世三公,代代都要進中央的;荀氏則是潁川幫的大家。荀彧和沮授,幾乎同時提出迎立漢獻帝的主旨,在迎了漢獻帝後,荀彧成了尚書令,即天子的秘書。可以說,荀彧等於是漢獻帝與曹操之間的一道橋梁。此外,他又舉薦了大批人物給曹操,諸如郭嘉、鍾繇、陳群、司馬懿、荀攸等,妙在荀彧介紹的這批才子,大多是潁川士族,於是就形成了曹操手下,一個潁川士族集團。
  • 三國極具慧眼之人:同時看出曹操和荀彧的才能,卻最終自盡而死
    此人在曹操和荀彧不起眼之時,便看出了他們二人的巨大才能和潛力,可謂是火眼金睛。然而,遺憾的是,此人卻最終自盡而死。他又是如何評價曹操和荀彧的呢?他又為何要自盡而死呢?
  • 為何說郭嘉和荀彧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郭嘉如此才能為何曹操卻沒有提拔他呢?反觀荀彧,早年就被稱為「王佐之才」,不僅能夠獨當一面,更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戰略上為曹操統一北方制訂了軍事路線,戰術上曾率軍獨擋呂布叛亂,政治上為曹操推薦了大量的人才,郭嘉就是荀彧推薦的,品格上更是高出郭嘉不止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