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好友最後生死相隔,荀彧之死喻義漢朝的終結

2021-01-11 兩人知

曹操作為一個在三國之中成就霸業的君主,在他手底下不知道有多少的能人異士。但要說其中最為厲害的一個,那麼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荀彧。此人高瞻遠矚,而且在輔佐曹操的整個過程當中,不知道為曹操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同時讓也是曹操身邊唯一能夠幫助他,管理後方的人員。就在官渡大戰開始的前夕,也是因為荀彧一直要求曹操去攻打,才使得曹操有了足夠的信心。然而這樣一對人物,最後卻鬧得分崩離析不歡而散。甚至於說荀彧都選擇了自殺,那麼這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呢?

影視劇中的荀彧形象

其實兩人之間的大體思想還是非常一致的,都是想要統一整個國家,然後還給百姓們一個和平的人間。然而曹操在自己行進的過程當中,野心越來越龐大。同時他也看清楚了現實,漢朝早就已經名存實亡,即使是把它重新扶持起來,也很有可能會遭遇其他人的覬覦。

影視劇中的荀彧形象

所以說曹操到了後期的時候,都是為了能夠打下曹魏江山。而荀彧則不一樣了,他祖上三代全部都是漢朝的大臣,每一個都對漢朝的感情非常的深厚。也就是說在荀彧的心中認為,曹操可以當大官,可以當大王,但是絕對不能夠成為皇帝。即使是把皇帝當成一個傀儡,也不能夠取而代之。

影視劇中的荀彧形象

後來曹操果然是表現出了自己想要取代的意思,不但是稱王,而且還想要有自己的封地。這在荀彧的眼裡明顯是不可能接受的事情,因此他也絕不妥協,果斷的站出來和曹操大吵一架。曹操也沒有想到跟隨自己這麼多年的一個老夥計,居然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甚至於說使得曹操都有了一些羞愧感,因此他們兩人開始正式分崩離析。

影視劇中的荀彧形象

其實對於荀彧來說,他是最為尷尬的一個人。一邊是自己一定要堅守一生的原則,而另一邊則是跟自己有著多年感情的君主。而且他認為自己三代輔佐漢朝的江山,一定要為了漢朝統治而作出努力。所以說他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對的,而反對曹操也是自己應該有的義務。然而此時曹操的態度卻非常的堅決,甚至於說送了一個空的食盒給荀彧。而這背後也明顯透露除了曹操的野心和仇恨,這也是為什麼荀彧堅決赴死的原因。

影視劇中的荀彧和曹操形象

荀彧就在看完了,這個時候以後他也就明白了一件事情。曹操想要表達的非常簡單,那就是荀彧你現在吃的用的全部都是我曹操給你的,可是你拿著我給你的俸祿卻要去輔佐漢朝江山,這麼一來對得起自己嗎?荀彧明白了以後,也知道這不過就是曹操想要他妥協的一種辦法而已,也是希望通過這一種方式來壓迫荀彧。然而荀彧作為一個漢朝的忠誠護衛者,並沒有接受這種威脅,反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來向曹操抗衡。他選擇的就是以死明志,這一件事也註定兩人從此無法恢復關係。

影視劇中的荀彧形象

其實曹操的本意根本就不希望荀彧死,然而他沒想到荀彧的態度竟然如此堅決。在最後時刻曹操也並沒有選擇稱帝,很有可能也是對於這位老朋友的一種愧疚。就在得知荀彧死去以後,曹操也是相當的焦急,不斷的重複說他自己害死了荀彧。從此以後曹操的表現我們也有目共睹,他到死都沒有選擇稱帝,就在筆者心中認為這也是他對於荀彧的一種緬懷吧。而且在筆者心中認為荀彧的死,才是標誌著漢朝的正式滅亡。因為最後一代為漢之人也離去了,還有多少個荀彧來忠心漢室呢?

相關焦點

  • 三國人物之荀彧:成也曹操,敗也曹操
    而君主又有決策天下之權,俯瞰眾人生死,對於帝皇來說,眾人皆為螻蟻,這也是為什麼為臣者要小心行事,謹言慎行的原因,主要還是怕一不小心小命就玩完了。談及曹操,不少人聞之色變。要知道他可不是一般的人,善猜忌,工於心計,城府極深,對身邊重臣諸多忌憚,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可見其絕情,讓部下無數能人志士寒心。
  • 王佐之才—荀彧
    二:諡號荀彧的諡號為「敬侯」。在古代諡號中,「敬」是個上諡,是好諡號。齊莊中正曰「敬」、令善典法曰「敬」、廉直勁正曰「敬」、難不忘君曰「敬」、威儀悉備曰「敬」。「敬侯」是對荀彧正直的作風和高尚節操的肯定。
  • 讀不透荀彧之死,談何讀懂三國?荀彧之死代表了三國的政治主線
    荀彧之死 曹操和荀彧相知二十多年,互為好友知己,他本以為荀彧會全力支持自己,沒想到是這種結果,非常不開心。 這是三國志中對於荀彧之死的記載,從文獻中來看,荀彧是死於自身疾病,因為他憂鬱煩惱,最終離世。而在另一份記載中,則說荀彧是被曹操給逼死的。
  • 曹操與荀彧,從不是君臣關係
    荀彧當然要推辭,但曹操給她寫信,說「我和你共事以來,創立朝廷,你幫著匡弼,幫著舉薦人才,幫著出謀劃策,也真太多了」——某種程度上,荀彧已經不是曹操的謀士,而是曹操的合伙人。他不只是日理萬機處理日常工作,他還為曹操團結著一個能感召士大夫的中央。沒了他,曹操奉立天子,怕也沒什麼用。
  • 荊州往事(10)荀彧之死
    曹操的隱居除了官場失意,當然也有最後一種,他自己都說出來做事了。 不久,朝廷召我當都尉(駐軍地方官員),又調任典軍校尉(禁軍副軍長),成了軍人,心裡就又想著馳騁疆場,封個侯,再搞個將軍噹噹,死後在墓碑上寫:「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第二個志向,封侯拜將)。
  • 荀彧為什麼老年背叛曹操?漢朝的國輝對得起士子的心,要光復漢室
    可是關羽一身正氣又怎麼可能受到如此小人的矇騙,最後當然是甩手不幹,離開了曹操,來到了他兄弟劉備身邊。而荀彧這個人太忠心耿耿了,雖然他像關羽一樣忠於漢室,但是他最初以為曹操只是一個能夠幫助他成就大業的人,他所謂的大業就是興復漢室。和諸葛亮,劉備他們都是同一個心願的,但是後來曹操就改變了自己的心思,有點自己想要當皇帝了,只是沒有做出這一步,讓他的兒子去做了皇帝,這一點荀彧是看不下去的。
  • 若將荀彧當做曹操麾下第一謀士,就太簡單了
    所以荀彧自盡,動機其實也不難解釋:他與曹操彼此扶持的關係,似乎也是到盡頭了。當然,那是另一個故事了。在敵對方看來,曹操這個大奸臣確實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至少在荀彧活著時,漢朝還有點尊嚴。終荀彧一世,本來已經被郭図們判了死刑的漢朝,名義又續了二十多年命。連曹操自己也吹噓過,如果天下無他,不知多少人稱孤稱王。
  • 三國極具慧眼之人:同時看出曹操和荀彧的才能,卻最終自盡而死
    此人在曹操和荀彧不起眼之時,便看出了他們二人的巨大才能和潛力,可謂是火眼金睛。然而,遺憾的是,此人卻最終自盡而死。 那麼,這位極具慧眼之人究竟是誰呢?他又是如何評價曹操和荀彧的呢?他又為何要自盡而死呢?
  • 讀不懂荀彧之死,就讀不懂三國政治主線,也弄不懂曹操為何不稱帝
    荀彧的功績 荀彧堪稱曹操的首席謀士,曹操的謀士眾多,最著名的是郭嘉,我們知道一句話叫「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意思是郭嘉不死,諸葛亮都不敢出山
  • 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為何荀彧看後自殺了?明顯是猜錯了意思
    在統治皇室這個過程中,他成功地讓自己強大起來,而想到這一點的人,是他的一位謀臣,荀彧。出生於東漢世家的荀彧,世代為朝廷效力,荀彧的父親也是東漢時期的一位大官。荀彧自幼聰慧,在當地聲望極高,許多才子都願與他交情,有人說他是天生的輔佐王上之人。由於對朝中宦官的忌諱,父親讓他與宦女通婚,但由於他聲名大噪,嘲諷反而減少了。
  • 關羽之死
    關羽以死來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劉備、曹操、孫權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關羽之死稱得上是皆大歡喜,四方多贏。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去世,於是曹丕、劉備、孫權紛紛稱帝。從小看三國,看到關羽之死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蹊蹺。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孤軍北上,身後沒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麼?
  • 荀彧是一代忠臣嗎?他的一生建立了多少功勞呢?
    #三國#荀彧是一代忠臣嗎?多人認為他是漢朝的忠臣,看到曹操走出實質篡漢的步伐,來盡愚忠來了。持這個觀點的人佔據了主導地位,一些名家也認為是這樣。我極不贊同這種說法。我的觀點是荀彧絕對不可能是漢朝的忠臣,他反對曹操稱公,加九錫有很多因素,與忠於漢朝沒有任何關係。
  • 三國男子圖鑑|荀彧的悲歌
    南朝宋裴松之在為 《三國志·荀彧傳》贊語所作的注中,強調荀彧的功業對於漢朝的意義,所謂 「蒼生蒙舟航之接,劉宗延二紀之祚」是「荀生之本圖,仁恕之遠致」,裴松之看到了荀彧輔佐曹操平定天下對於「蒼生」的意義和延續漢室20餘年的事實。範曄、裴松之對荀彧身份歸屬的處理方式,應該與時局有一定關聯。
  • 曹操給荀彧一個食盒,荀彧看完後便選擇自殺,他到底看到了什麼?
    而且他還為曹操舉薦了不少賢能之士,其中就有司馬懿和郭嘉。司馬懿的才智完全不遜色於蜀國的諸葛亮,郭嘉更是曹操最看重的臣子,如果不是郭嘉逝世的比較早,魏國統一的時間或許還要提前。但是荀彧的資歷比這兩位高,更是在曹操還沒有所勢力,白手起家的時候來投奔的曹操,這份人情不可謂是不深。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為魏國崛起立下汗馬功勞的權臣,最後的結局卻是服毒自盡,這是為何?
  • 曹操廢掉伏皇后,把女兒嫁給漢獻帝,竟是荀彧的主意
    漢獻帝獻穆皇后曹節,即魏武王曹操之女,魏文帝曹丕之妹,她和姊姊曹憲、妹妹曹華同時入宮嫁給漢獻帝,成為持續四百年的大漢帝國最後一任皇后。
  • 荀彧他有才能和有眼光,也非常有魄力,下場真是讓人惋惜!
    荀彧和曹操是合作關係而不是君臣,荀彧忠於漢朝又與曹操是好友。東漢末年諸侯割據,各路軍閥徵伐不斷,朝廷已經是風雨飄搖,如果單靠朝廷的實力已經無法維繫大漢江山,因此朝廷也需依附於強大的軍閥,但又要確保朝廷的安全。 荀彧是從小受儒家忠君愛國思想教育和薰陶成長起來的,是真心擁護漢室。曹操是打著護衛漢室,剷平各種不服的旗號起事的,很多人都是奔著這個旗號投奔曹操。
  • 曹操送給荀彧一個空食盒,為何荀彧打開看了一眼便自殺了~
    但是荀彧的資歷比這兩位高,更是在曹操還沒有所勢力,白手起家的時候來投奔的曹操,這份人情不可謂是不深。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為魏國崛起立下汗馬功勞的權臣,最後的結局卻是服毒自盡,這是為何?
  • 曹操謀士荀彧的死對荀攸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荀彧之死,意義重大我們都知道荀彧和荀攸本為叔侄,是當時潁川荀氏的重要代表人物。荀彧之死我們不必多聊,無論是像史書記載的憂憤而死還是像傳說中的空食盒自殺,荀彧之死對於荀家本身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荀彧死後,曹操並沒有對荀攸下手荀攸相比荀彧,做人更為低調務實。
  • 荀彧和荀攸是「曹魏五謀臣」,他們的奇謀妙計卻失傳,原因是什麼
    尤其是荀彧和荀攸,對比蜀漢的話就是諸葛亮和法正,一內一外輔佐曹操。不過他們的一些奇謀妙計卻失傳不載,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荀彧——飲藥自盡前焚毀書札為什麼小編說荀彧是漢臣而非魏臣呢?其實在很早的時候,荀彧的政治立場就站在漢室的一方而非曹操。
  • 曹操給荀彧「送禮」,在打開後發現是空盒,沒過多久荀彧自盡而亡
    他們依次是,荀彧荀文若,荀攸荀公達,賈詡賈文和,程昱程仲德以及郭嘉郭奉孝。在這五個謀士中,荀彧可以說在當時的名氣是最大的,勞苦功高,為曹操能順利一統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將其稱為首席謀臣一點也不為過。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有功之臣,最後卻沒有得到一個善終,這就難免不令人唏噓不已,讓人們不禁想到一句話:狡兔死,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