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閒讀:「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2021-01-17 談藝錄

唐代末年,有一個人叫範攄(shū),具體的生卒年已不可考,自號五雲溪人,吳(江蘇吳縣)地人。大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後在世,他寫過一本筆記體小說叫《雲溪友議》, 書中所載大多為開元之後的異聞野史,其中又以詩話為多。唐代很多詩人的軼文趣事,正史沒有記載的,往往就依靠這本書得以流傳,比如王梵志的十餘首詩等等(前面寫過他的類似打油詩的文章)。這本書裡還記有一些神鬼故事,比如韋皋遇玉簫,王軒遇西施等,這些內容已經不是名流軼事記載,而是神話、傳奇文學的性質了。

(《雲溪友議》書影)

今天我們就說說這本書裡記載的一則故事。

唐元和年間(「元和」是唐憲宗李純的年號,就是劉禹錫、柳宗元他們「永貞革新」失敗後的那個皇帝),有一個秀才叫崔郊,崔郊姑母家裡有一位婢女,總之長得容姿不凡且極擅音律,崔郊跟她互相愛戀,甚至私訂終身。後來因為姑母家窮,將婢女以四十萬錢的價格賣給了宰相於頔,由於這個婢女確實才貌出眾,於頔也非常寵愛這個婢女。這下可苦了崔郊,他只能終日思慕不已,相府森嚴,不得見人,於是他想盡一切辦法靠近相府,想要再見一見這個婢女。

(唐憲宗像)

這一年的寒食節,婢女終於出府,與守望在門外的崔郊終於相見,兩人一見,一番痛哭、一番山盟海誓之外,崔郊還寫了一首詩送給婢女,詩名當時沒有,我們姑且就跟《全唐詩》一樣叫它《贈婢》(也有一說叫《贈去婢》),全詩如下: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崔郊是面也見了,詩也寫了,雖然仍然不能釋懷,但終也無計可施,只能終日怏怏不樂。誰料到有一個嫉妒崔郊的人打聽到這件事之後,私下裡向於頔原封不動地告了密。於頔讀完這首詩之後,下令召見崔郊,左右都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事了,崔郊這個時候憂悔不已,但已經無處可逃了,只能硬著頭皮去見於頔。等到於頔見到崔郊,上前握住手說:「『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就是你寫的啊,40萬錢又算個啥,你為啥不早點說」。於下下令讓婢女跟崔郊同歸,甚至還細心地增添了婢女的妝奩首飾。

(詩意圖)

於頔也是個詩人,《全唐詩》存詩兩首,這件事當然算得上是詩壇佳話。《全唐詩話》裡也有這個故事,所載情節大致相仿,說不定確有其事吧。

崔郊在《全唐詩》裡只收了這一首詩,算是孤篇留名的詩人了,這首詩裡還出了「侯門似海」這個成語,可見這首詩的影響力。

(石崇的優遊生活)

「公子王孫逐後塵」這是典型的烘託手法,借用公子王孫的追求來顯示女子的美貌。「綠珠垂淚滴羅巾」這一句中「綠珠」用了典故,西晉富豪石崇曾經有一名寵妾叫綠珠,傳說她「美而豔,善吹笛」石崇非常寵愛,到趙王倫當權時,他的手下孫秀倚仗權勢,點名向石崇索要綠珠,石崇當然拒絕,不久,石崇被收下獄,罪名是造反,遭夷三族,綠珠不堪其辱,墜樓身死。理解了「綠珠」的含義,這一句的意思就非常明白了,就是像綠珠一樣的悲泣流淚滴溼羅巾。

(京劇《綠珠墜樓》劇照)

「侯門一入深如海」,「侯門」指權貴之家,女子一進入權貴之門就像進了大海一樣深不見底。「從此蕭郎是路人」,「蕭郎」這個詞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大致是緣於漢代劉向的《列仙傳》,裡面有一個故事:「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白孔雀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日皆隨鳳凰飛去。故秦人為作鳳女祠於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於是後世就用「弄玉」泛指美女或仙女;用「蕭史」借指情郎或佳偶,又稱「蕭郎」;另一種說法是「蕭郎」就是指梁武帝蕭衍(這個人物在電視劇《琅琊榜》上演後廣為人知,就是大梁的老皇帝的人物原型) ,他是個風流多才的男子,於是後人便以蕭郎代指女子所愛的男子。有意思的是,古詩文裡還有「蕭娘」的說法,唐人以「蕭娘」為女子的泛稱。

(「蕭郎」的來由之一是蕭衍)

從「侯門深如海」的比喻,到「一入」與「從此」句式,詩中所透出的是深沉的絕望,這種絕望是徹頭徹尾的,否則就不是「深如海」,後面的句式也是無可奈何而絕望的,這種寫法顯然要比直接抒情寫多麼思念、多麼無奈要更加感人。

心上人被「侯門」所奪,最終悲劇結尾的故事,在封建社會是常見的事情,弱小的一方無可奈何,因為對方太過強大,除了陷入絕望再無他途。這裡的侯門指一切有權勢的人,上自皇帝,下至公侯,並不單指有侯爵這個爵位的門第,漸次發展,崔郊詩中所說的「侯門」也漸漸成為權勢之家的代名詞,或者仔細算來,這也算崔郊的一點歷史貢獻吧。

(港版《笑傲江湖》中的林青霞)

當然,崔郊是幸運的,他寫了一首詩,不但留給後世一個「侯門似海」的成語,同時也領回了自己的女人,甚至這首詩還創造了一個句式,即「一入」……「從此」。典型的例子可以舉兩個:一個是網絡流行語「一入段子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另一個是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李連杰、林青霞版)裡有幾句詩:「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據說是出自香港詞作家黃沾的一首七律詩,其中的「一入」其實是一種生活的選擇,同時也是說人生總有不少轉折的節點(比如選擇一個行業,愛上一個人,選擇一個城市等等),從這個節點開始,人的一生徹底改變了,這個節點可能是關鍵而又讓人痛苦的,這大概是從崔郊的這首詩遞延下來的情緒的再一次「感發」吧。

(【唐詩閒讀】之106,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人間自是有情詩,此愛不關風與月。」喜馬拉雅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你和我一起共同品讀千古最美情詩。我們上一次講了張籍,講了他的千古名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人生該是有多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或者是「君我相逢不同時、君我相逢已嫁時」地悲哀呀!
  •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的愛情故事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贈婢》或作《贈去婢》,是崔郊贈給和他相愛的一位婢女的詩。關於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範攄的《雲溪友議》記載了這麼一段軼事: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並且通曉音樂,崔郊便與她好上了。後來姑母家窮得沒法,就把這個婢女以四十萬錢賣給了顯貴於頔(又稱連帥)。
  •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背後的愛情傳奇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首詩寫的是唐朝詩人崔郊纏綿悱惻的愛情經歷。當時正值唐憲宗在位的元和年間,大唐詩壇的圈子中,才子眾多,還是秀才的崔郊,還沒有進入圈子的資格。崔郊聽聞這一消息時,猜想他也一定去找過自己的姑姑求情,可姑姑也有自己的不可奈何,她幫不了崔郊。崔郊除了傷心難過,別無他法。於頔可不是普通人,坊間流傳於頔脾氣可不太好,有人說,於頔之前看上了一位下屬的妻子,沒想到下屬死了以後,他就把那女子佔為己有;還有人說於頔有一屬下死了,他就強迫屬下的女兒嫁給自己兒子。坊間關于于頔傳說有很多,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崔郊都惹不起於頔。
  • 崔郊的詩:「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蕭郎是指的誰?
    毫無疑問,「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是千年詩詞史上最值錢的一句詩。金鎖到了於府,無異於羊入虎口,要想虎口奪食,門都沒有。想到這些,小崔不由得悲痛不已,萬念俱焚,心如刀絞。「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我要見你哪怕最後一面,向你訴說相思之苦。」小崔抱頭哀嚎。
  •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藏在詩句裡的故事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現代經常流行的句式「一入××深似海,從此××是路人」,其起源便是這首悽婉動人的古詩。這首詩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效互相愛戀,後卻被賣給顯貴於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
  • 9句唐詩經典名句,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句句經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這兩句在當時已稱名句。兩句詩從與眾不同的角度,寫出了早春江南的海上風光:殘夜未盡,一輪朝陽從海上噴薄而出;舊年未完,江中已經感到了春意。這說明黎明、春天都已在迫不及待地匆匆來到,它們勢將完全驅散殘夜和舊年,給大地帶來光明和生機。
  •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分手神句最開始竟是追女生的?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也是崔郊唯一一首收錄在《全唐詩》裡的作品。 崔郊,這個名字乍一聽,很容易和崔護、孟郊這兩位大詩人搞混,但是崔郊和這些名人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因為他只是襄州一名窮地叮噹響的秀才。在《太平廣記》裡寫他「蘊積文藝,而物產罄縣」,就是說崔郊這個人有才是有才,但也是真窮,比家徒四壁還乾淨的那種,要不然他也不會去自己姑母家蹭吃蹭喝了。
  • 從此蕭郎是路人,蕭郎是誰?
    從此蕭史就教弄玉吹簫學鳳的鳴聲。學了十幾年,弄玉吹出的簫聲就和真的鳳凰的叫聲一樣,甚至把天上的鳳凰也引下來了,停在他們的屋子上。秦穆公專門為他們建造了一座鳳凰臺。蕭史、弄玉就住在那裡,不飲不食,不下數年。一天晚上,奏完笙簫之後,蕭史對公主說:「我很懷念華山幽靜的生活。」公主也說:「這宮廷生涯,我壓根兒就厭煩,我願意與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靜。」從此,二人便隱居在華山的中峰之上。
  • 你只知道「侯門一入深似海」,卻不知更讓人心酸的下一句,都是淚
    但也有一種愛情,叫「侯門一入深似海」,很多人只聽過這一句,卻不知道更讓人心寒的下一句——從此蕭郎是路人,這句詩出自唐代秀才崔郊的《贈去婢》一詩。《贈去婢》崔郊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是唐代的一個秀才,所作不多,僅有這首詩錄選了《全唐詩》。
  • 一入侯門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這首詩讓我重獲愛情
    「一入侯門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還以為又是一出老掉牙的悲劇愛情。難得的是,兜兜轉轉之後,兩個人還能夠回到最初。驀然回首:愛情依然,愛人亦然。唐代元和年間,一位名叫崔郊的秀才來到湖北襄陽的姑母家裡。這一去,崔郊和婢女都落入了命運設下的圈套。崔郊遲遲不能回來兌現承諾,婢女的人生更是由不得自己做主。姑母家裡因難以維持生計,便做主將婢女賣給了襄州司空於頔。崔郊再次來到姑母家,婢女早已不再原地等候。
  • 崔郊: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每對分手的情侶,每對離婚的夫妻總是因為某個原因才導致二人此後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也許是因生活習慣不同,世界觀價值觀不同;也許是因相隔千裡,家人反對;也許因性格不合;也許是因為不愛了。總之他們是再無緣分,牽手白頭了。
  • 一入侯門深似海?醒醒,你可能背了個假詩!
    從此蕭郎是路人的上一句是什麼?也許很多人都會回答:一入侯門深似海。實際上,這個答案是錯誤的。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從此蕭郎是路人」的上一句到底是什麼。該詩第二句的意思是旅途如像天一樣變換莫測,官場又像海一般深不可觸。後來也出現在宋代高僧釋普濟的《五燈會元·卷六·泐潭匡悟禪師》中:「問:『幽關未度,信息不通時如何?』師曰:『客路如天遠,侯門似海深。』」元代白樸《牆頭馬上》二折:「你道方徑直如線,我道侯門深似海。」明代高則誠《琵琶記.拐兒紿誤》:「侯門深似海,不許外人敲。」也都是化用了該詩。
  • 不在三百之《從此蕭郎是路人》
    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我首先奇怪的是:這首詩不是唐朝秀才崔郊寫的嗎?那「蕭郎」又是誰?後來多讀了幾本書之後,才大致明白,原來很早之前,「蕭郎」就是「如意郎君」的代名詞了。關於這個蕭郎,有兩個出處。其一是漢代劉向《列仙傳》講的的故事:秦穆公的時候,有個叫蕭史的人,擅長吹簫。
  • 從此蕭郎是路人:蕭郎不姓蕭,而且不是人
    《全唐詩》就收錄了崔郊一首詩歌,可正是這一首詩,讓他千古流名。只從名揚千古這點來說,詩人的核心競爭力絕對不是數量。低水平的重複一萬次,也不如高水平突破一次。記得我讀研的時候,導師便經常教導我,說文學創作也要講究「傷其十指不如短其一指」,不要寫那麼多,而要寫精品。如今的網絡小說動輒幾百萬字,可有多少註定了只會是文字垃圾,毫無看點。
  • 侯門一入深似海
    候門一入深似海     你的朋友圈是什麼?
  • 「從此蕭郎是路人」,此詩背後竟有那麼大氣磅礴的男人!
    於頔買回了這個婢女,如獲至寶,越看越愛,「寵盼彌深」。這邊呢?崔郊知道消息的時候已經遲了,他怎麼可能按捺得住心中熊熊烈火一樣的相思呢?於是,他就來到了於府的周圍,每天在那裡苦等,希望奇蹟出現。大哭一場之後,二人立誓,海可枯石可爛,相愛的人此生不變!臨別之時,崔郊含淚寫下一首詩贈送給情人:「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侯門一入深似海,可卿從此負淫名
    蓉兒在鳳姐的指教下,將焦大捆了,這一捆,越發不得了,焦大便衝口而出了那句千古一罵,這一罵,如一聲驚雷,炸響了寧國府的夜空!也炸碎了可卿的富貴榮華夢,堪稱夜半驚雷!誰在爬灰?又是誰在養小叔子?是如帝、妃的真愛麼?我覺得還應該是有一些的。如果不是,何不低調行事,草草了事?反而不避嫌疑,大操大辦?一如楊妃去後,玄宗皇帝的徹骨思念,而今讀來,深情如面: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可卿去後,賈珍的這般表現也就可以理解了,哪怕散盡我的所有,亦不能報以萬一。婆婆尤氏稱病不出,丈夫賈蓉不知去向!正是尤氏有事、賈蓉難容。
  • 我就想問,一入銀魂深似海,深在哪兒?
    不關注萬事屋的百家號,你都不知道每天會錯過什麼 都在喊一入銀魂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我就想問深在哪兒?!那些喊這個口號的小夥伴好像看到什麼都說深似海,什麼一入海賊深似海,一入股票深似海,學個微積分,一入數學深似海,這是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呢還是在嗆水啊魂淡!有話好好說!
  • 一入腐門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引人入腐的神作top3
    一入腐門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最初的開始,大家並不知道還有腐這項美好的東西存在,那麼作為腐的重要發源地與引路人,動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看著普通動漫的時候,意外覺醒了腐之魂,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去了解更多。不管是真正的bl漫還是蘊含無限腐之風景的普通漫畫,都是眾多腐女們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