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吹簫仕女圖》 唐寅
在唐宋二朝,有不少詩詞以「蕭郎」比作女子的心儀之人,以「蕭郎思」表達少女對情郎的愛慕與思念。
「蕭郎」是誰,又是怎樣成為詩詞中的常客?
原來,這背後還有幾則動人的故事。
文/宋寶藍
1
據《列仙傳》記載:秦穆公時,有一個善於吹簫的年輕人蕭史,每當他吹簫時,能感得白孔雀飛落在他的庭院。秦穆公的女兒弄玉非常愛慕他,於是秦穆公就將女兒嫁給他。
蕭史和弄玉結成夫妻。從此蕭史就教弄玉吹簫學鳳的鳴聲。學了十幾年,弄玉吹出的簫聲就和真的鳳凰的叫聲一樣,甚至把天上的鳳凰也引下來了,停在他們的屋子上。秦穆公專門為他們建造了一座鳳凰臺。蕭史、弄玉就住在那裡,不飲不食,不下數年。
一天晚上,奏完笙簫之後,蕭史對公主說:「我很懷念華山幽靜的生活。」公主也說:「這宮廷生涯,我壓根兒就厭煩,我願意與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靜。」從此,二人便隱居在華山的中峰之上。
有一天,弄玉帶著玉笙乘上彩鳳,蕭史帶上玉簫跨上金龍,一時間龍鳳雙飛,雙雙升空而去。
後人仰慕這對神仙眷侶,以「弄玉」比作美人、仙子;以「蕭郎」喻指情郎或佳偶。「蕭郎」與「弄玉」也成為詩詞中的常客,暢遊於字裡乾坤,同時成為世人心中無限眷戀的仙緣,雋永而綿長。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鳳臺曲》中寫道:
嘗聞秦帝女,傳來鳳凰聲。是日逢仙事,當時別有情。
人吹彩簫去,天借綠雲還。曲在身不返,空餘弄玉名。
圖/清 赫達資《麗珠萃秀冊.秦弄玉》
2
唐朝時,秀才崔郊的一句詩「從此蕭郎是路人」以及背後的感人故事,「蕭郎」再傳佳話。
崔郊很有才學,但是家境貧寒。崔郊的姑媽有一個婢女,長得端莊秀麗,並且通曉音律,在漢南也是難得的佳人。崔郊很愛她,婢女也中意他的才學。崔郊苦於家境貧窮,一時難以與婢女比翼雙飛。
二人兩情相悅,但是姑媽毫不知情。後來由於姑媽生活窮困,難以生存,就將婢女以四十萬錢賣給了襄陽司空於頔。於頔,是後周太師于謹的七世孫,曾任長安令、駕部郎中,是中唐明臣。
於頔青睞於婢女美色,對她寵愛有加。
圖/《陶谷贈詞圖》 唐寅
崔郊失去心愛之人,既痛苦又思念。寒食節時婢女外出,在於府外的柳樹下看見崔郊。二人相見,痛哭不已。分別之前,崔郊送給她一首詩:
公子王孫逐後塵,
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
公子王孫互相爭逐,貌美女子的眼淚滴落在絲巾上。
一旦踏進官宦家的大門,就像踏進深邃的大海。
從此以後,蕭郎就成了你陌生的路人.
圖/《清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八月》局部
當時,有一人妒嫉崔郊太有才,就故意將這首詩出示給於頔。
於頔令人召見崔郊,眾人得知後,紛紛為崔郊擔心,不知此次前去是福是禍。崔郊也非常後悔,但又無處可逃。於是,戰戰兢兢地來到於頔府邸。
於頔身份顯貴,倒也是個通情達理之人。他一見到崔郊,便握著他的手說:「『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首詩就是您寫的吧。」
原來,於頔愛才惜才,見崔郊詩文出色,也不願奪人所愛,甘願放手,成人之美。
他當場爽快地說:「四十萬錢,小事!你怎麼不早說!」於是,叫婢女和他一起回去了。
同時,又贈送給他們一份豐厚的賀禮,恭喜他們結為連理,從此可以比翼雙飛。
參考資料:《雲溪友議·襄陽傑》卷上、《列仙傳》
(完)
▼
七點讀史
每天7點,讀一點歷史。
好書 / 好物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