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蕭郎是路人,蕭郎是誰?

2021-02-13 七點讀史

圖/《吹簫仕女圖》 唐寅

在唐宋二朝,有不少詩詞以「蕭郎」比作女子的心儀之人,以「蕭郎思」表達少女對情郎的愛慕與思念。

「蕭郎」是誰,又是怎樣成為詩詞中的常客?

原來,這背後還有幾則動人的故事。

文/宋寶藍

1

據《列仙傳》記載:秦穆公時,有一個善於吹簫的年輕人蕭史,每當他吹簫時,能感得白孔雀飛落在他的庭院。秦穆公的女兒弄玉非常愛慕他,於是秦穆公就將女兒嫁給他。

蕭史和弄玉結成夫妻。從此蕭史就教弄玉吹簫學鳳的鳴聲。學了十幾年,弄玉吹出的簫聲就和真的鳳凰的叫聲一樣,甚至把天上的鳳凰也引下來了,停在他們的屋子上。秦穆公專門為他們建造了一座鳳凰臺。蕭史、弄玉就住在那裡,不飲不食,不下數年。

一天晚上,奏完笙簫之後,蕭史對公主說:「我很懷念華山幽靜的生活。」公主也說:「這宮廷生涯,我壓根兒就厭煩,我願意與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靜。」從此,二人便隱居在華山的中峰之上。

有一天,弄玉帶著玉笙乘上彩鳳,蕭史帶上玉簫跨上金龍,一時間龍鳳雙飛,雙雙升空而去。

後人仰慕這對神仙眷侶,以「弄玉」比作美人、仙子;以「蕭郎」喻指情郎或佳偶。「蕭郎」與「弄玉」也成為詩詞中的常客,暢遊於字裡乾坤,同時成為世人心中無限眷戀的仙緣,雋永而綿長。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鳳臺曲》中寫道:

嘗聞秦帝女,傳來鳳凰聲。是日逢仙事,當時別有情。

人吹彩簫去,天借綠雲還。曲在身不返,空餘弄玉名。

圖/清 赫達資《麗珠萃秀冊.秦弄玉》

2

唐朝時,秀才崔郊的一句詩「從此蕭郎是路人」以及背後的感人故事,「蕭郎」再傳佳話。

崔郊很有才學,但是家境貧寒。崔郊的姑媽有一個婢女,長得端莊秀麗,並且通曉音律,在漢南也是難得的佳人。崔郊很愛她,婢女也中意他的才學。崔郊苦於家境貧窮,一時難以與婢女比翼雙飛。

二人兩情相悅,但是姑媽毫不知情。後來由於姑媽生活窮困,難以生存,就將婢女以四十萬錢賣給了襄陽司空於頔。於頔,是後周太師于謹的七世孫,曾任長安令、駕部郎中,是中唐明臣。

於頔青睞於婢女美色,對她寵愛有加。

圖/《陶谷贈詞圖》 唐寅

崔郊失去心愛之人,既痛苦又思念。寒食節時婢女外出,在於府外的柳樹下看見崔郊。二人相見,痛哭不已。分別之前,崔郊送給她一首詩:

公子王孫逐後塵,

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

公子王孫互相爭逐,貌美女子的眼淚滴落在絲巾上。

一旦踏進官宦家的大門,就像踏進深邃的大海。

從此以後,蕭郎就成了你陌生的路人.

圖/《清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八月》局部

當時,有一人妒嫉崔郊太有才,就故意將這首詩出示給於頔。

於頔令人召見崔郊,眾人得知後,紛紛為崔郊擔心,不知此次前去是福是禍。崔郊也非常後悔,但又無處可逃。於是,戰戰兢兢地來到於頔府邸。

於頔身份顯貴,倒也是個通情達理之人。他一見到崔郊,便握著他的手說:「『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首詩就是您寫的吧。」

原來,於頔愛才惜才,見崔郊詩文出色,也不願奪人所愛,甘願放手,成人之美。

他當場爽快地說:「四十萬錢,小事!你怎麼不早說!」於是,叫婢女和他一起回去了。

同時,又贈送給他們一份豐厚的賀禮,恭喜他們結為連理,從此可以比翼雙飛。

參考資料:《雲溪友議·襄陽傑》卷上、《列仙傳》

(完)

七點讀史

每天7點,讀一點歷史。

好書 / 好物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官網。

相關焦點

  • 從此蕭郎是路人:蕭郎不姓蕭,而且不是人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簡單翻譯成白話文:公子王孫競相爭逐在後面,搞得塵土都飛起了,可是貌美的女子根本不看他們,只是兀自流淚,淚水溼透了羅巾。哎,一旦進入深幽如海的富貴人家,從此蕭郎便成為了陌路之人,只能在夢裡想想啦。
  • 不在三百之《從此蕭郎是路人》
    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我首先奇怪的是:這首詩不是唐朝秀才崔郊寫的嗎?那「蕭郎」又是誰?後來多讀了幾本書之後,才大致明白,原來很早之前,「蕭郎」就是「如意郎君」的代名詞了。關於這個蕭郎,有兩個出處。其一是漢代劉向《列仙傳》講的的故事:秦穆公的時候,有個叫蕭史的人,擅長吹簫。
  • 崔郊的詩:「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蕭郎是指的誰?
    毫無疑問,「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是千年詩詞史上最值錢的一句詩。從此以後,她的雲淡風輕、她的春暖花開,都只綻放在她的城。她是他不能越過的圍牆去看的風景。金鎖無比心疼地說:昔日種種,似水無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郊,你瘦了。
  •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的愛情故事
    崔郊於是便寫下了「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首詩贈給了這婢女。有人嫉妒崔郊,有意讓於頔讀到此詩,好讓他醋海泛波。於頔於是便召崔郊進府,誰也不知此去是福是禍,崔郊也只好硬著頭皮過去了。沒想到,於頔一見崔郊便握著他的手說:「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就是您寫的吧?四十萬,小錢兒!怎麼不給我寫封信,早點告訴我呢?不僅讓崔郊把婢女領走,還置辦了嫁妝什麼的,一同送給了崔郊。
  •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人間自是有情詩,此愛不關風與月。」喜馬拉雅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你和我一起共同品讀千古最美情詩。我們上一次講了張籍,講了他的千古名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人生該是有多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或者是「君我相逢不同時、君我相逢已嫁時」地悲哀呀!
  • 崔郊: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古時等級森嚴,注重門第。高權富貴人家可以掌握一個人的去留甚至是生殺大權。正因如此,才造成了這一出愛情悲劇。詩人寫女主人公的美貌,並未採用直接描寫的手法。而「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一句廣為流傳。並且成語侯門似海、蕭郎陌路便出自此詩。詩人並未明言造成愛情悲劇的原因是因為門第,但是卻真正諷刺了門第懸殊造成的不公平。在封建社會裡,造成這類人間悲劇的,上自皇帝,下至權豪勢要,用「侯門」概括他們,實在是再恰當不過。
  • 唐詩閒讀:「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是面也見了,詩也寫了,雖然仍然不能釋懷,但終也無計可施,只能終日怏怏不樂。誰料到有一個嫉妒崔郊的人打聽到這件事之後,私下裡向於頔原封不動地告了密。於頔讀完這首詩之後,下令召見崔郊,左右都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事了,崔郊這個時候憂悔不已,但已經無處可逃了,只能硬著頭皮去見於頔。等到於頔見到崔郊,上前握住手說:「『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一入侯門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這首詩讓我重獲愛情
    「一入侯門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還以為又是一出老掉牙的悲劇愛情。難得的是,兜兜轉轉之後,兩個人還能夠回到最初。驀然回首:愛情依然,愛人亦然。唐代元和年間,一位名叫崔郊的秀才來到湖北襄陽的姑母家裡。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你此生入了高門大戶,從此我便成了陌路之人。幸好,這並不是結局。後來,崔郊的這首《贈去婢》很快流傳開來,連於頔也讀到了這首詩。
  • 「從此蕭郎是路人」,此詩背後竟有那麼大氣磅礴的男人!
    可誰想到天有不測風雲,姑姑家也窮得沒餘糧了,沒辦法只能把婢女給賣了,買主正是刺史大老爺於頔,當時於崸一看這丫頭長得這麼美,也很大方,一甩書,「給錢四十萬」 ,嗬!這就是這首名詩的來處,如此之悽美。但是誰能想到平地起風波,有人看到了這首詩,還給於公打了小報告,把詩給呈上去了。
  •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背後的愛情傳奇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首詩寫的是唐朝詩人崔郊纏綿悱惻的愛情經歷。當時正值唐憲宗在位的元和年間,大唐詩壇的圈子中,才子眾多,還是秀才的崔郊,還沒有進入圈子的資格。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婢女私會情人的事,很快傳到了於頔的耳中,於頔責問婢女事情真相,婢女見瞞不過就說出了實情,就連崔郊寫給她詩於頔也知道了。婢女本以為於頔會大發雷霆,可於頔卻出乎意料地沒有發火,反而讓下人去請崔郊到司空府來。
  •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分手神句最開始竟是追女生的?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也是崔郊唯一一首收錄在《全唐詩》裡的作品。 崔郊,這個名字乍一聽,很容易和崔護、孟郊這兩位大詩人搞混,但是崔郊和這些名人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因為他只是襄州一名窮地叮噹響的秀才。在《太平廣記》裡寫他「蘊積文藝,而物產罄縣」,就是說崔郊這個人有才是有才,但也是真窮,比家徒四壁還乾淨的那種,要不然他也不會去自己姑母家蹭吃蹭喝了。
  •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藏在詩句裡的故事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現代經常流行的句式「一入××深似海,從此××是路人」,其起源便是這首悽婉動人的古詩。這首詩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效互相愛戀,後卻被賣給顯貴於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
  • 9句唐詩經典名句,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句句經典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崔郊《贈婢》)這兩句詩寫的是一出因權勢造成的愛情悲劇。據範攄《雲溪友議》載:詩人崔郊曾與姑母之婢相愛,後此婢被賣給顯貴於,崔郊思念不已。有一次在寒食節邂逅相遇,卻礙於情勢,不能互通情愫。為此崔郊寫了這首《贈婢》。後於讀到此詩,受到感動,便把婢女還給崔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