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吃人的業界 《東周英雄傳》作者鄭問因病逝世

2021-01-18 iCCG

文章來源:騰訊網


不管是漫畫家還是聲優都是一個十分辛苦的行業,從去年到現在有很多業界人士都因為身體原因宣布隱退,甚至還有不少人因病去世。日前,中國臺灣知名漫畫家鄭問於3月26因心肌梗塞在臺灣過世,今天(3月28日)鄭問先生的學生在FACEBOOK上發表了這一消息。

鄭問先生出生於臺灣桃源,從小就喜歡漫畫的他從模仿日本漫畫的作畫方式開始,走上了自己的繪畫生涯。1991年鄭問先生的《東周英雄傳》在日本講談社的《早晨》周刊上開始連載,受到了日本讀者的歡迎。當時《朝日新聞》稱他是「20年中無人可以超越的鬼才」。日本漫畫家協會還向鄭問先生頒發了優秀獎,這也是第一個中國漫畫家在日本獲得這樣的榮譽。除了《東周英雄傳》,鄭問先生的《阿鼻劍》《刺客列傳》等作品也深受粉絲們的喜愛。

對於鄭問先生的去世,不少網友都在網絡上表示了自己的哀悼。「還記得很久之前看過《東周英雄傳》,只能說老師一路走好吧。」「漫畫家真的很不容易,只能說讓我們珍惜現在還在連載的每一個漫畫家吧。」



鄭問畫作



----

CCG EXPO 2017信息預告:

展會時間:2017年7月6日(周四)至7月10日(周一)

展會地點:上海世博展覽館(上海市國展路1099號)

主要地鐵線路: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3號口、7號線耀華路站4號口

主要公交路線:314路、787路、815路、610路、786路等

官方票務: (www.gewara.com)



想要隨時掌握展會及時資訊?歡迎關注展會官方微信號:CCG_EXPO

官方微博號:@CCG_EXPO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


相關焦點

  • 英雄不問出處——鄭問筆下的《東周英雄傳》
    1984年在《時報周刊》上發表第一部作品《戰士黑豹》,之後一發不可收,先後創作了《鬥神》《刺客列傳》《阿鼻劍》《東周英雄傳》《深邃美麗的亞細亞》《萬歲》《始皇》《大霹靂》等一批佳作。1986年5月號《中國連環畫》刊載了《最後的決鬥》的故事片斷,這是我首次欣賞到鄭問的作品。
  • 亞洲漫畫鬼才鄭問逝世, 英雄夢,終有別期
    鄭問大師離去,戰士黑豹再不復來,東周英雄已成神話。淚已縱橫,唯在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鄭問大師的寫意傳奇,再次感受「亞洲至寶」的至尊境界。故事,從一句疑問開始。千年一問:昔日帝子今何在?在本花看來,《始皇》的繪畫水平和選材,甚至超過了鄭問早期的《東周英雄傳》,可以說是鄭問繪畫技巧的巔峰之作,映入眼帘的畫面,簡直可以用「驚豔」二字來形容!
  • 英雄應有夢,江湖無終期 | 臺北故宮首次漫畫展,走進鄭問的寫意江湖
    臺北故宮有史以來首次漫畫家特展,現場將展出數百件珍貴原稿、草稿,以及大師生前的多樣創作,帶您一探「亞洲至寶」、鬼才漫畫家鄭問絢麗的創作世界!去年3月26日,鄭問心肌梗塞逝世,享年58歲,消息一出,震驚漫畫世界。鄭問,千年一問,他,堪稱震動環球的國漫奇才。鄭問原名鄭進文,生於臺灣桃園市大溪區。
  • 漫畫大師鄭問因心梗去世 享年58歲
    鄭問  曾被譽為「亞洲至寶」的漫畫大師鄭問,26日因心肌梗塞去世。他以獨特的水墨隨興的筆法,創造出武俠漫畫的新境界,代表作有《東周英雄傳》、《刺客列傳》、《阿鼻劍》等,還曾一人獨自畫出遊戲《鄭問之三國志》與《鐵血三國志》中的所有三國歷史人物。
  • 傳奇漫畫家鄭問過世 這款日本遊戲以他的名字命名
    當時的漫畫家如蔡志忠、朱德庸微博等,創作時更著重於故事或諷喻,而鄭問則憑藉「畫風」殺出一片天,取材自史記、毛筆作畫的《刺客列傳》,在當時十分富有視覺衝擊力。之後的《阿鼻劍》在繼承了這種寫意水墨畫風的基礎上,套上了一個受眾廣泛的武俠故事,一舉獲得成功。不久,日本講談社便親自到臺灣,以優厚的條件籤下了鄭問,鄭問在日本先後連載了《東周英雄傳》《深邃美麗的亞細亞》等漫畫作品。
  • 大師鄭問
    1991 年,鄭問的《東周英雄傳》在日本講談社的《早晨》周刊上連載,受到熱烈歡迎。講談社稱他是亞洲的至寶、巨星。《朝日新聞》稱他為 20 年中無人超過他的鬼才、天才、異才。鄭問早期的畫是從模仿日本漫畫開始的。後來又接受西方畫法的影響。到了 80 年代中期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的畫風。他以獨特的水墨技巧,結合了國畫中的寫意和素描的手法,使作品華麗動人、瀟灑不羈。他的畫受到日本讀者的厚愛,這顯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講談社一位負責人在談到選擇鄭問的作品時說道,他們選擇外國稿件的標準有兩個,一是日本人喜歡的,二是日本人畫不出來的。鄭問的畫正是兼備了這兩點。
  • 我們欠鄭問一個故事
    • 貳 -東周英雄傳:介子推揹母△《東周英雄傳》是鄭問在日本講談社連載的作品,也讓他在1991年獲得日本漫畫家協會的「優秀賞」,成為第一位獲獎的非日籍漫畫家。此時期鄭問在工具使用及畫法上都持續創新,《東周英雄傳》被認為是藝術性極高的一部作品。這張圖是介子推的刊頭頁,描繪孝順的介子推揹著母親隱居入山,最後卻被燒死在山上,此畫也是鄭問招牌的寫實+抽象技法。
  • 『漫畫宗師』鄭問紀錄片《千年一問》入圍臺灣金馬獎!
    『一個人創造一個江湖,鄭問的作品,讓我們跟千古英雄有了共同的呼吸。』鄭問為風靡全亞洲之漫畫巨擘,其融合水墨藝術與西方繪畫技巧之美學獨樹一幟,加以對創作媒材、技法不拘一格的靈活運用,迄今尚無人能超越。△ 圖片截取自劉偉強個人博客1990 年,受日本講談社的邀請,以「東周」為朝代背景的漫畫作品《東周英雄傳》應運而生,鄭問成為首個在日本漫畫雜誌上連載的非日籍漫畫家。
  • 【訃告】漫畫鬼才鄭問先生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58歲!
    【訃告】漫畫鬼才鄭問先生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58歲! 動漫 g-cores ▪ 2017-03-28 14:36:11 臺灣著名漫畫家鄭問先生於3月26日凌晨3點在家中因心肌梗塞去世
  • Inspiration 插畫 | 我們欠鄭問一個故事
    • 貳 -東周英雄傳:介子推揹母△《東周英雄傳》是鄭問在日本講談社連載的作品,也讓他在1991年獲得日本漫畫家協會的「優秀賞」,成為第一位獲獎的非日籍漫畫家。此時期鄭問在工具使用及畫法上都持續創新,《東周英雄傳》被認為是藝術性極高的一部作品。這張圖是介子推的刊頭頁,描繪孝順的介子推揹著母親隱居入山,最後卻被燒死在山上,此畫也是鄭問招牌的寫實+抽象技法。
  • 有生之年,雖千萬人吾往矣|鄭問《刺客列傳》簡體中文版正式發行
    《三國志英傑傳》、《曹操傳》、《三國志》……當然也不會錯過《太閤立志傳》、《大航海時代》;而暗榮自成一派的畫風,看久了總會審美疲勞,包括我們總是吐槽曹操和信長其實是同一人……於是,那一年,某天放學回家的路上,途徑(盜版)遊戲光碟店時,一下子被這個完全不同於暗榮風的三國遊戲封面吸引住了。這是我第一次知道鄭問,這個巨人般的漫畫家。
  • 亞洲漫畫的至寶—鄭問
    1991 年,鄭問的《東周英雄傳》在日本講談社的《早晨》周刊上連載,受到熱烈歡迎。講談社稱他是亞洲的至寶、巨星。《朝日新聞》稱他為 20 年中無人超越的鬼才。日本漫畫家協會向他頒發了優秀獎。一個中國漫畫家(現鄭問已經加入日本國籍)在日本獲得這樣的榮譽還是第一次。1992 年,《早晨》周刊把他的另一部新作、科幻故事《深邃美麗的亞細亞》推薦給讀者。
  • 觸樂夜話:獨步千古的畫工,未能匹配的團隊——鄭問紀念畫展感想
    然而,在《阿鼻劍》以後,鄭問卻再也沒有得到足以匹配其畫技的劇本,沒有得到其他領域的超一流人才與他合作,於是在創作上未能再有更加經典的作品,在經營上也局限於眼前,而未能在生前就為自己和整個行業謀取更加健康的環境。今年6月16日至9月17日,鄭問紀念畫展「千年一問」於臺北故宮展出。以漫畫家登上故宮這個大雅之堂,受到政界、學界與業界的一致尊崇,鄭問應該是第一人。
  • 獨步千古的畫工,未能匹配的團隊——鄭問紀念畫展感想丨觸樂夜話
    以漫畫家登上故宮這個大雅之堂,受到政界、學界與業界的一致尊崇,鄭問應該是第一人。然而老實說,大家都看得出,政客只是沾他的光,學者口惠不費地肯定一下這位和正統(能在拍賣市場賣很多錢、能支持很多高端論述的)藝術圈井水不犯河水的同胞也不難;業界倒有不少是與大眾一樣真心敬重的,但真要對得起鄭問,就應該多方聯合,把現在這低迷的創作環境搞好,讓今後的漫畫家還能在出道前多練一些鄭問練過的基本功,出道後擁有比鄭問生前更好的合作團隊。此非一朝一夕之功,希望我們能真的做到。
  • 限量256支 |「鄭問 ‧ 周瑜」30年威士忌登場
    繼曹魏猛將張遼後,「鄭問三國志」威士忌系列再添新成員。酒廠今次以孫吳大都督為主題,推出周瑜版本的蘇格蘭Speyside威士忌,全球限量256瓶。漫畫大師鄭問鄭問(1958-2017),擅長以融合中西的水墨手法繪漫畫,喜歡從歷史中找材料改編,代表作包括《刺客列傳》、《阿鼻劍》、《東周英雄傳》《始皇》等。
  • 臺灣著名漫畫家鄭問因病去世享年58歲
    根據臺灣媒體的消息,知名漫畫家鄭問在3月26日凌晨3點因心肌梗塞過世,享年58歲。他的弟子鍾孟舜在臉書上表示,鄭問走時非常祥和,有如他武林神話般的風格。由於鄭問為人一向瀟灑,不喜排場,所以對外也不發訃告。鄭問的告別儀式將在確定之後公告大家,希望朋友與讀者們送他一路走好。
  • 為何他被日本人稱為亞洲至寶?
    即便如此,當年在《讀庫0906》看到《鄭問這三十年》(作者花之靜)時,依然喜歡上了這個畫家。文章作者搜集了很多鄭問的資料,從臺灣當年的環境講起,鄭問在臺灣早年作品是《刺客列傳》、《阿鼻劍》,《刺客列傳》就是按史記裡的人物來畫,我後來在網上找了在線版,畫得非常好。據說他自己最喜歡豫讓試劍。不過同時期臺灣最流行的是蔡志忠的《莊子說》。
  • 紙上談兵丨國漫宗師鄭問水墨秘技大公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自於《東周英雄傳》彩色封面,完成這部震撼日本漫壇的作品時,鄭問不過 32 歲如以本書(《刺客列傳》)中的漫畫為例,製作過程依序有下列四個步驟:因為多人在畫的過程中,隨興之所至偶有新意,可以推衍出一些原先沒想到的東西,如果完全按照分鏡表,則無法任性揮灑。△ 雖說有分鏡表作為鋪墊,但隨性所至的時候就要跳脫分鏡草稿的束縛,在《阿鼻劍》中,鄭問把一個角色的身體直接用「惡」來書寫依個人的經驗,鄭問鼓勵初學漫畫的人寫分鏡表,既可訓練編劇能力,又可避免因畫之前沒仔細想好細節,而流於散漫。
  • 「漫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周星馳、劉偉強、阿信都是他的...
    在《無間道》導演劉偉強的心裡,一直有把一部武俠漫畫改編成電影的願望,卻因準備工作始終無法比肩原著的高度,項目被一再擱置; 而在周星馳的代表電影
  • 鄭問—華人漫畫界的鬼才「亞洲至寶」
    於是將消息告訴了一個常看漫畫的朋友:」鄭問大師走了「,他卻問我:」鄭問是誰?好像聽過「。。驚詫之餘,我覺得特別有必要也有義務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漫畫界的鬼才。現今華人漫畫家中,還無人能出其右。在我看來,他的作品已經超出漫畫的界限,和我國一些混跡美院,藝術村,畫廊的所謂藝術家相比。。唉,用他們跟大師比,真的有辱大師了。        大師一生熱衷繪畫,不斷創新,突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