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味美,雄黃酒香,燻艾驅蟲……專家教你健康過節

2021-01-13 長沙榜

本報6月23日訊 提到端午節,「味道」一詞不可不說。軟糯的粽子味美,流油的鹹鴨蛋味香,刺激的雄黃酒味衝,這些是舌尖上的端午;燃燻艾葉味濃,懸掛菖蒲味清,佩戴香包味馥,這些是鼻尖上的端午。

無論喜歡哪種「端午味道」,結合現代醫學及營養健康知識,國家級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提醒,習俗雖好,但要注重健康。

粽子主要由糯米製作而成,缺乏纖維質、黏度高、難消化。一個普通的鹹肉粽子,含米量相當於一碗米飯。因此,民眾在吃粽子同時,要學會搭配一些粗雜糧、蔬菜湯、口感清爽的小菜等。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粽子最好是不要吃。

古有端午節飲雄黃酒來解毒、殺蟲、驅邪的習俗。「現在的端午節基本不再有飲雄黃酒的習俗,因為雄黃作為一味解毒、殺蟲的中藥,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不僅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飲用雄黃酒也同樣有一定的危險。」唐細良表示,外用是可以的,外塗在毒蟲叮咬的地方,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端午節有用艾葉、菖蒲燒水洗澡或採用煙燻的方式,以達到殺菌消毒、預防瘟疫流行的作用。唐細良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點燃艾條在房間內燻可用於家庭消毒。但值得注意的是,艾條煙燻時產生的煙氣雖對人無害,但對於有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要慎燻艾葉。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端午節「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說法。但唐細良特別提醒,香包內通常裝有數十種揮發芳香類中藥材,並不是適用於所有人,比如孕婦、嬰兒或者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過敏體質者最好不用。

■記者李琪 通訊員唐寒梅 楊豔

[責編:馮宇軒]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專家教你健康過端午 粽子不宜多吃雄黃酒最好別喝
    長沙晚報6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唐寒梅 楊豔)「一個普通的鹹肉粽子,含米量相當於一碗米飯。粽子主要由糯米製作而成,缺乏纖維質,黏度高、難消化。對於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是不要吃粽子。」端午節來臨,國家級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提醒,節日習俗雖好,但要注重健康。
  • 福建人是這樣過節的!除了包粽子還有……
    ,有闢邪驅蟲之意,以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燻黃煙:端午節當天中午時分,每家每戶都要點燃黃煙往牆縫、屋角等邊邊角角處噴。 「初二粽」指的是初二包粽子,其製作與其他地方大致相同,只是多為四角粽。 「初三螺」是指初三時,民間百姓大多要吃螺,意在明目。「初四艾」指初四這天,家家戶戶在門上插艾葉、菖蒲避邪也有插艾會使人清醒的意思。 「初五蛋」指初五這天要煮蛋、吃蛋。
  • 「雲帆·端午節特刊」浴蘭燻艾過端陽
    浴蘭燻艾過端陽,誦罷離騷晝轉長。當一片片樹蔭投影在窗前,只是一杯淡淡的清茗,一卷屈子,在粽子香裡穿越時光,採一把蕙芷蘭香,辨一辨濁清事況……品味屈子,知其平生,哀其愁緒,感其情懷,若不能深入其中,也不得解其憤慨……但去了的,總歸去了,留下的,在時光裡越發澄澈清明。
  • 關於端午節的健康知識,你知道幾個?
    端午到來,少不了吃粽子、掛艾葉、飲雄黃酒等傳統習俗,這其中,也蘊含了許多養生之道。今天將帶大家一起了解端午節的健康知識,以及在假期出遊時的一些防控小貼士。粽子雖美味,卻也是一種高熱量的食物。專家建議,把粽子當零食、甜點食用不可取,在吃粽子時要搭配一些粗糧、蔬菜,這樣能減少胃腸負擔。同時,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粽子。
  • 韓國的車輪餅VS中國的粽子,原來你們這樣過節?
    中國端午飲食習俗--粽子及雄黃酒 粽子,又叫角黍。即將竹葉泡溼,糯米發開,以肉、豆沙、大棗作為餡,包成三角或四角的形狀,蒸熟後可食用。端午吃粽子作為全國的風俗最早見於西晉周處撰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北朝時,出現了雜粽,在米中放肉、板慄、紅棗等。唐宋時,粽子成為端午美食和禮品。
  • 艾燻到底能不能抵抗瘟疫?歷史證明:有艾的地方,傳染機率會小
    1、鄭州市中醫院: 門診大廳艾煙氤氳驅疫戾! 鄭州市中醫院門診大廳艾煙氤氳 醫藥衛生報訊 1月26日16時許,鄭州市中醫院的門診大廳裡飄滿艾香,煙氣氤氳,患者和醫務人員穿梭其間。
  • 這才是雄黃酒的正確打開方式
    關於端午起源說法眾多,各地習俗也不盡相同,其中以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最為廣泛。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這喝的雄黃酒有啥來頭?真能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川師兄這就來跟你擺兩哈~端午喝雄黃酒的來歷相傳屈原投汨羅江之後,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為了要暈魚、龍,保護屈原,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結果不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
  • 我與端午|五月的香包最迷人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吃粽子,五毛錢一個,只有米和蜜棗,吃起來甜甜糯糯,一股清香。手上繫著小花繩,到處跑跑跳跳。那時,大人們說系花繩可以防蟲害。漸漸長大,每年端午,我依然會為自己選擇幾條漂亮的花花繩戴在手腕上,腳腕上。如今,來到醫院工作,在中醫文化的薰陶下,我對傳統佳節端午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慢慢明白,端午艾的奇特作用。
  • 娘惹粽子人人愛
    不過這幾年的端午節上,香包的蹤影不見,雄黃酒的銷量也和平時差不多。看來這些古老習俗正在從人們的生活中淡出。「娘惹粽子」是將蝦米和辣椒放在一起搗爛,然後和炒好的肉餡一併用糯米包裹而成。由於裡面還加了香料,因此口味較為濃重,吃起來又香又辣,頗具熱帶風味。
  • 文化丨廣西粽子vs東南亞粽子,你pick哪個?
    橫縣大粽橫縣大粽以體大豐腴、色澤光亮、味香鮮美而聞名,被譽為廣西粽子中的「大哥大」。▲橫縣大粽 (圖源:東博社)橫縣人過節吃的粽子,個頭大約兩斤,選取優質糯米、綠豆、豬肉等食材精心製作而成,包好的粽子要用大鍋煮7至8個小時。大粽常溫下可保留半個月左右。橫縣大粽通常有煮、煎兩種吃法,煮過的大粽依然保留著粽葉與糯米的清香,橫切成一指餘寬的粽片,放入鍋中慢慢煎至焦香軟糯,十分可口。
  • 藏在廣園新村的臺山粽子,4種口味賣了26年!
    每天早晨是適眾最忙的時候,這邊在包粽煮粽,那邊在迎客賣粽,熱鬧又繁忙。雖說已經開了26年,但這裡的粽子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變味。這裡還有一個粽子的隱藏菜單,我們吃著粽子的時候,老闆娘走過來說幫我們煎一下粽子,什麼?突然對這裡的粽子多了一份期待。
  • 「端午福利」同效「艾」符趨習俗 艾為芯手作古風禮盒亮相
    」艾為芯手作古風限定禮盒一提到端午節,大家首先想到的莫過於吃粽子、掛艾草和賽龍舟。去年,艾為給大家帶來了端午定製艾為芯香囊,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今年,在艾為芯香囊的基礎上還多了一些端午驚喜,一起來看看今年的艾為芯手作古風限定禮盒吧~艾為芯香囊作為傳統端午習俗之一,艾為芯香囊自然不會缺席今年的端午禮盒!
  • 為什麼燻艾有消毒之效
    此舉是為了更好地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也是借鑑了此前「非典」時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日常清潔消毒之外的做法,即在人群聚集處燻艾。如春秋時期的《莊子》中就有「越人燻之以艾」的記錄,孔璠之《艾賦》中也記載了「奇艾急病,靡身挺煙」,可見在當時民間已有用艾葉煙燻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習慣。 《中藥大辭典》記述了艾煙的消毒作用,認為艾葉煙燻對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及銅綠假單胞桿菌有顯著的滅菌效果,其效果優於紫外線。
  • 沐艾香、畫王字、做香袋、逛廟會來方回春堂體驗純正的端午民俗
    「燒艾驅疫、畫王祈佑」6點多,方回春堂藥工在大堂內點燃艾草,不一會,艾香飄滿整個醫館,聞到香氣的市民朋友紛紛走進來燻艾香,「梅雨天燻一燻關節,能夠趕走溼氣」。燻完艾香還能參加活動,領一束「福艾」帶回家。老底子的杭州端午節,一直有「燒艾」驅疫活動,「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能招百福,保護主人身體健康。
  • 端午佳節│一口粽子一口茶
    端午節作為傳統四大節日之一,不僅是紀念性節日,更是古時的「衛生防疫節」,其習俗如吃粽子、洗艾浴、燻艾煙等,目的均是防病保健。古謂:「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五毒指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端午節期間,天氣十分溼熱,對人體有害的細菌、真菌、病毒等開始高速繁殖,所以此時也是人們疾病的高發期。
  • 你今天吃粽子了嗎?是柬埔寨的布袋粽,還是新加坡的娘惹粽......
    越南也是在陰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他們的主要內容是吃粽子、端午驅蟲。‍父母會給孩子們準備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線編織的吉祥符,大人們會飲雄黃酒,並在小孩身上塗雄黃酒驅蟲。而且,越南人認為,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新加坡華人都知道端午節,每當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來時,人們總不會忘記吃粽子、賽龍舟。
  • 朗誦:端午粽子香
    端午節了,街頭巷尾到處都飄蕩著粽子的清香。從超市買回來,總是感覺缺少了點什麼,悵然若失。我還是懷念小時候,懷念故鄉,想念姥姥做的粽子香。記得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會像過年一樣滿心歡喜地期待。因為又可以吃上香香甜甜的粽子了,在那個白面饅頭和米飯一年難得吃上一回的年代,一顆粽子對於年少的我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幸福。
  • 端午節吃粽子、燻艾草……這些注意事項要了解!
    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端午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專家指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養生的節日。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介紹,端午節,人們有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粽子主要由糯米製作而成,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而粽葉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人喜歡把粽子當零食、甜點食用,這是不對的。唐細良建議,大家在吃粽子時要搭配一些粗糧、蔬菜,這樣能減少胃腸負擔。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粽子。按照傳統習俗,有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這是有健康隱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