溏心蛋,流心荷包蛋,生雞蛋,水波蛋……它的溫柔和略帶甜味的味道在許多人眼裡是罕見的。有人認為生更有營養,但事實並非如此!黃天鵝就帶你來了解一下"雞蛋營養學",看看常識到底正不正確。
其實從營養的角度出發,雞蛋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蛋白質,此外還有少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蛋白質方面,經過加熱後,確實有助於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所以反而全熟蛋可能比溏心蛋稍微好一點。但是具體數據顯示,這種差距也非常的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溏心蛋其實和全熟蛋營養價值是一樣的。
據分析,每100 g 雞蛋含有12.58 g蛋白質,主要是卵清蛋白和卵清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與人體蛋白質的組成非常相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
每100 g 雞蛋含有11 ~ 15 g脂肪,主要集中在蛋黃中,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蛋黃富含卵磷脂、甾醇、蛋黃、鈣、磷、鐵、維生素生元素A、維生素生元素D、維生素B 生元素。
這些成分有利於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所以雞蛋是比較好的健腦食品。
但是據不完全統計發現約10%的新鮮雞蛋攜帶有致病菌、黴菌或蟲卵。如果不煮熟,生的病菌和蟲卵不能完全殺死,食用後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和生蠕蟲病。細菌感染不可小覷,比如雞蛋中常見的沙門氏菌,人食用後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因此才會有溏心蛋不能吃的言論。
但是溏心蛋因為其獨特的風味,卻是日本等國家的心頭好。在日本出去吃飯溏心蛋更是作為一種常見蘸料存在,為什麼他們不怕沙門氏菌呢?因為啊在日本很早之前就有了對付沙門氏菌的方法,有了可生食雞蛋標準。日本銷售的雞蛋都是達到可生食標準的雞蛋,因此他們才會如此放心地吃著溏心蛋。
我們市面上也相繼出現了很多達到可生食標準的雞蛋,如果有愛好溏心蛋的朋友記得一定要選擇達到可生食標準的雞蛋哦。畢竟追求美味的前提是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哦。預防病菌有效的自我保護手段就是選擇達到可生食標準的雞蛋,杜絕意料之外的影響。
關於溏心蛋做法
鍋中加水,冷水煮沸,放一些鹽。雞蛋兩頭氣室,戳上小孔。放入沸水中,煮沸6分鐘即可。下一步就是撈出雞蛋,放入冰水中。簡單美味的溏心蛋就做好了。
錯誤的方式:雞蛋放入冷水中慢慢加熱,這樣熱量有足夠的時間傳遞到雞蛋內部。蛋清和蛋黃同時受熱膨脹,膨脹量大,導致蛋殼爆裂。這時,蛋清往往會流出蛋殼,在達到凝固溫度之前凝固成白色的絮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