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何時休?

2021-01-18 未眼觀察

未來網北京9月4日電(記者 李盈盈)新學期伊始,當別的孩子背著父母買的新書包開開心心上學時,靠直播賺錢養家的12歲少年小奧(化名)還要盤算放學後的直播。

無獨有偶,3歲「小網紅」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吃播」當賺錢工具的消息一樣令人唏噓。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屢禁不止。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說:「如果利用孩子直播賺錢,有使用『童工』之嫌,家長不僅失責,還導致孩子的價值觀偏差。」

12歲少年小奧直播唱歌的視頻截圖

12歲娃靠直播養全家 網友怒斥其家長「不配當父母」

即將升小學六年級的小奧是家裡名副其實的「頂梁柱」,白天上學,晚上直播賺錢,靠直播收入養活全家,承擔房租,幫媽媽還信用卡,還要給哥哥轉上學的生活費......

小奧驕傲地表示,自己在全家人中是掙錢最多的,也直言不諱「壓力大」。「沒辦法,(媽媽的)信用卡還不上是要坐牢的。」

在直播間裡,小奧的媽媽向粉絲喊話「支持孩子的就送一點禮物來啊!」

有網友在互動區留言「就知道要禮物」,小奧的媽媽笑著說:「這很正常,很多大美女(直播時)都是這樣子說的。」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視頻截圖

有網友憤怒地斥責:「這真的不是虐待嗎?這樣的父母配當父母嗎?」

「帝國女孩198608」認為:「小孩開直播可以是興趣愛好,但絕對不是大人賺錢的工具,而且,還這麼小,去養活手腳健康的一家人。」

「有些家長允許或支持孩子直播,關鍵看目的。」孫宏豔告訴未來網記者,「如果只是尊重孩子的媒介使用權,要注意引導孩子正確使用;如果利用孩子直播賺錢,有使用『童工』之嫌。」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堪憂

近年來,隨著視頻平臺的發展,網絡直播、短視頻備受未成年人青睞,卻亂象頻出。

未來網記者注意到,在「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直播間,有網友質疑「這麼小直播,違法吧?」

小奧的媽媽回覆說:「這個天下,直播的小孩多的是。」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視頻截圖

3歲的佩琪被爸媽餵到70斤重,體重嚴重超標,影響正常生活。可是,為了「吃播」,佩琪的父母還不斷地讓她吃烤肉、烤串、烤腸等,並興奮地宣布孩子的體重馬上要突破100斤了。面對網友的質疑,佩琪的父母表示只能靠女兒吃播掙錢。

此前,小學生直播脫衣、露體,未成年孕媽媽曬孕照、驗孕棒等吸引眼球等亂象被曝光,平臺遭整改。

還有一些兒童在家人的經營下,照「劇本」表演,吸引眼球,淪為賺錢工具。

然而,多數網友明確表示,「反對未成年人直播賺錢」。

「允許未成年人從事一種職業,並獲取報酬,明顯違反相關法律規定。」廣東省律師協會政府法律顧問專業委員會委員陳一天如是說。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法規也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童工。

法律到位 更需要企業責任擔當

近年來,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安全用網,國家一直在推進相關政策法規出臺。國家網信辦制定的《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已於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新增「網絡保護」專章;國務院制定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也呼之欲出。

目前,儘管國家沒有明確禁止未成年人直播的法律法規,但部分地市出臺了相應的規範。

2016年,北京市網絡文化協會與多家從事網絡表演的企業共同發布了《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承諾所有主播必須實名認證,不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註冊通道。

2018年,武漢新修訂的《武漢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規定,視頻直播網站聘請未成年人擔任主播或者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註冊通道,應徵得其監護人同意。

但是,仍有未成年人鑽空子,使用成人的身份註冊,躲避監管。

據小奧的媽媽說,小奧的大號已有幾十萬粉絲,被平臺封號後,他就借用成年人的身份,新註冊了小號。

如何預防未成年人假冒成人註冊,鑽空子開展直播或發短視頻呢?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告訴未來網記者:「需要立法時對監護人同意這一程序的要求更具體、更嚴格。」

對於上述問題,平臺又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孫宏豔認為,一方面,網絡直播平臺要承擔責任,主動為未成年人使用新媒介提供安全、可靠的途徑。比如,利用「刷臉」管理帳號,或完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

另一方面,企業要有「自潔」功能,嚴厲打擊網上以兒童名義傳播的不良信息。

「對於平臺來說,技術並不是根本問題,根本問題是企業是否有責任感,是否真心實意地設置防沉迷、防傷害系統。」孫宏豔補充道:「企業應本著兒童友好的理念建設平臺,體現兒童利益最大化。」

 「一刀切」禁止未成年人做主播並非解決之道

因網絡直播平臺內容良莠不齊,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叢生,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青聯建議禁止未成年人擔任網絡主播。

不過,有專家表示,兒童青少年天然親近網際網路,「一刀切」的辦法並非解決之道。

佟麗華表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要遵循《兒童權利公約》。青少年有網絡社交需求,以堵為主的策略恐難奏效,應該限制其使用,而不是將他們隔離在網絡之外。

孫宏豔也認為,「使用媒介是兒童權利的一部分,完全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短視頻直播是不切實際的。」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研究報告》建議,限制14歲以下未成年開直播、發視頻,僅允許其在父母同意或陪伴的情況下使用。

然而,有些不滿14歲的未成年人雖經家長知情同意後註冊了直播帳號,卻在直播的過程中,逐步淪為營銷掙錢工具。

「只有政策是不夠的,還要提高政府部門的監管能力和服務能力。」孫宏豔強調,特別需要全社會齊抓共管,共同治理,發揮合力。

「同時,提升家長媒介素養,最重要的是增強未成年人自身的保護能力,培養其數字時代的公民素養。這樣,才能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孫宏豔補充道。

相關焦點

  • 為直播賺錢,三歲女兒被餵到70斤,未成年人直播怎麼監管?
    我在村口玩泥巴他在直播間養家最近,關於未成年人做網紅的事情又被大家討論了起來。上周,有媒體爆料 3 歲女孩被父母餵到 70 斤做吃播。。。吃播的食物不少是炸雞漢堡這種高熱量的食物,孩子都吃成這樣了 ↓並且在吃播視頻裡,小女孩說 「 別弄了 」 明顯表示不能再吃了,家長卻還是盛了一盤雞米花。
  • 網絡直播PK亂象何時休?
    從直播內容到推廣方式,直播PK都存在不少亂象,亟須規範。01花樣無底線 只為吸粉掏錢直播PK就是在同一個視頻直播平臺上,一個主播發起對另一個主播的挑戰。兩人根據各自粉絲的打賞產生相應分數,在規定時間內分數高者就算勝者。
  • 青少年網絡直播亂象何時休
    青少年打賞網絡主播「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現在卻有很多未成年人在所謂的「網絡自由空間」肆意而為。他們載歌載舞表舉止輕浮,或坐在鏡頭前大快朵頤譁眾取寵, 或遇到「投緣」的主播就瘋狂「打賞」等等,這不禁令人惶恐,我們怎能任憑不良網絡直播毀掉我們的下一代?打造清朗的網絡直播空間還需多管齊下。立法保護是根本。
  • 直播亂象何時休
    網絡直播的亂象,不僅無視倫理道德,更是一種觸碰了法律底線的行為,給當事人自己、他人和社會都帶來了惡劣影響,如果縱容這樣的不良內容持續播送,就會形成一個宣揚不良行為的「精神染缸「,持續接觸這樣的內容,對於判斷力較弱的未成年人來說有害無益。真心希望網際網路企業既要講發展,也要講責任。
  • 未成年人直播養家,中國還有多少這樣的「寄生家庭」?
    未成年人的權益該如何去保護?「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小小肩膀大大書包上呀上學堂……」這首耳熟能詳的《家有兒女》主題曲中,唱出了大多孩子童年的模樣。但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有些孩子的童年變得不大一樣:你在村口玩泥巴,他在直播間養家。
  • 男子直播性侵未成年女生引輿論熱議,網絡直播亂象何時休?
    9月20日,雲南警方接到了網民舉報,一名男主播直播強姦未成年人,希望警方能對此展開調查。此事引起了雲南網警的重視,並且迅速通知了當地警方進入核查。9月21日雲南文山警方發布通報,聯合公安部治安局部署雲南省相關部門迅速開展調查工作,對違法犯罪活動一經查實,將嚴懲不貸。
  • 直播亂象何時休
    戀愛、懷孕、生子……這些現實生活中的未成年人禁忌,都在網絡直播中被輕易打破。14歲早戀生下兒子、全網最小二胎媽媽、講述自己悄悄懷孕……這些視頻還經常登上直播平臺熱門。除上述未成年人懷孕視頻繁出現在各短視頻、直播平臺的熱門欄,未成年「蘿莉秀」視頻也十分泛濫,部分所謂「蘿莉秀」視頻中存在未成年人裸體表演畫面。
  • 直播亂象何時休?
    博主道歉視頻截圖299元售賣「雲南6天5晚雙人豪華遊」 實則與宣傳不符12月17日凌晨,網紅主播高火火在他直播的短視頻平臺抖音發布視頻,就直播間推廣的旅遊卡與實際不符進行道歉,並承諾賠付。據此前報導,12月12日起,抖音用戶「賓正」先後發布多段視頻稱,他購買了高火火直播間推廣的「雲南6天5晚雙人豪華遊」旅遊卡,售價299元。相關視頻顯示,兩名男子在推廣該旅遊卡時稱,「6天5晚雙人豪華遊,下機都是奔馳車接」「一定是純玩團,沒有強制消費」。
  • 直播間裡的12歲少年
    直播間裡,12歲的奧華轉圈、轉手絹、來回變換男女角色,歌唱了一首接一首。直到十點,直播結束。他關掉手機,再次癱在了沙發上,「再累也要直播,得賺錢。累不怕,沒有錢才是最可怕的。」每周末晚七點半,奧華都在浙江永康西站唱歌,媽媽為他拍攝視頻發布到網上。
  • 繼辛巴、羅永浩假貨事件之後,李佳琦也翻車了,直播亂象何時休
    文丨demo~近段時間,網紅直播可謂是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先是辛巴的辛選818假燕窩事件被職業打假人王海爆料一石激起千層浪,之後的羅永浩交個朋友直播間假羊毛衫事件再次給觀眾不安的心補上一刀,除了頭部主播以外,其他一些主播像嘎子哥被曝賣假酒等等,整個直播行業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種急需得到整治的病態亂象。
  • 評論|直播亂象
    2020年12月23日,廣東省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知名主播辛巴旗下公司罰款90萬元,銷售企業罰款200萬元。直播亂象,不僅僅停留於網絡營銷。疫情期間,虎牙推出「一起學」欄目,其網課視頻下方含有大量遊戲廣告,可直接跳轉遊戲頁面。鬥魚在教育板塊中,同樣存在醒目的遊戲廣告。
  • 中紀委:給直播亂象敲警鐘,有未成年人一月打賞7000元,77%網民認為...
    2020年12月23日,廣東省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知名主播辛巴旗下公司罰款90萬元,銷售企業罰款200萬元。直播亂象,不僅僅停留於網絡營銷。疫情期間,虎牙推出「一起學」欄目,其網課視頻下方含有大量遊戲廣告,可直接跳轉遊戲頁面。鬥魚在教育板塊中,同樣存在醒目的遊戲廣告。
  • 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原標題:主播須實名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直播打賞必須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不能打賞、打賞資金須設置延遲到帳「冷靜期」……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市場監管總局接連發布直播平臺及電商直播監管新規,直播亂象迎來強監管。
  • 輿情|遊戲直播打賞新規來了!網絡直播亂象將被有效遏制
    近年來,網絡直播新業態頻出,但同時一系列亂象也隨之而來,屢禁不止。比如直播平臺用戶在巨額打賞後,有的深陷債務危機甚至妻離子散,有的因非法挪用公款或詐騙錢財鋃鐺入獄,還有未成年人動用家裡的「救命錢」打賞主播等等。
  • 直播間裡的12歲少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他媽媽為什麼不出去賺錢?」,「才12歲就要養全家,孩子不上學嗎?」八月底,一個「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視頻話題將奧華和母親楊曉蘭推上風口浪尖。網友認為,父母讓他在過小的年紀就承擔了本不應屬於他的重任,甚至有人將這種行為叫做「家庭PUA」。
  • 12歲男孩成「頂梁柱」,直播賺錢替媽媽還貸:我不哭,藏在心裡
    12歲在上小學的孩子,本應在父母懷裡撒嬌任性,煩惱大多止於作業考試及與朋友的小打小鬧,正是無憂無慮的時候。可有些父母不稱職,偏偏將養家的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而孩子就算不願意也只能撐著走下去,慢慢成為麻木的「賺錢機器」。
  • 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再出新規,直播帶貨亂象何時休
    隨著網絡直播進入網絡直播帶貨的2.0時代,各種潛在的負面信息也開始逐漸顯露。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大平臺也正在積極不斷的制定各種相應的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規範來應對。
  • 讀者聚焦―― 網絡直播亂象當治
    對於如何治理網絡直播亂象,淨化行業生態,一些讀者來信提出了相關建議。  直播亂象影響惡劣  現實中,個別網絡直播平臺成為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滋生傳播的「重災區」,敗壞了社會風氣,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尤其是對青少年毒害更為嚴重,不利於其健康成長。  一是形成不良示範,產生錯誤引導。
  •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亂象該治了!(雲中漫筆)
    「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護士的10歲兒子打賞主播10萬元」「孫女玩手機遊戲花光奶奶救命錢」……一些未成年人因遊戲充值和為主播打賞花費家長「巨款」的新聞屢見不鮮。錢該不該退?退多少?近日,最高法給出明確意見,為治理未成年人打賞亂象加設法律屏障。
  • 讀者聚焦——網絡直播亂象當治
    對於如何治理網絡直播亂象,淨化行業生態,一些讀者來信提出了相關建議。 直播亂象影響惡劣 現實中,個別網絡直播平臺成為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滋生傳播的「重災區」,敗壞了社會風氣,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尤其是對青少年毒害更為嚴重,不利於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