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和美國事故頻發,無良商人用生命賺錢

2020-12-23 世界依然完美32

每個人都有愛美的心,追求精緻的外觀是愛美的開始,隨著韓流的普及、思想的開放、技術的發展和利益的驅動,越來越多不同質量的醫療美容醫院開始進入市場,按理說,在的市場上,因為醫學的美,大部分的手術都不是大規模的手術,而不僅僅是舞臺上的手術,醫療美容行業的產品、祛斑祛斑、美白針劑都或多或少地被曝光所涵蓋。

為什麼?

因為賺錢,我願意鋌而走險。

近年來,媒體曝光引發的「三非」亂象一直受到社會批評,至全國消費者協會受理的醫療美容行業投訴增長10倍以上,醫療美容事故,特別是死亡事故,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今年「雙十一」預售期內,醫療美容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158%,其中面部抗衰老產品排名第一。在「雙十一」當天,醫療美容行業10小時31分鐘的營業額超過去年「雙十一」,其中抗衰老商品半天增長163%。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醫療美容產業市場一直保持著20%以上的複合年增長率,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個大醫美市場。專家預測,中國醫療美容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一方面是行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是行業亂象叢生。同樣是割雙眼皮,在正規醫院需要1萬多元,而在美容院,幾千元就能搞定,還保證他也是正規醫院的醫生。記者的一位朋友說。

像這樣的例子很多。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整形分會會長。

日前,在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副主任、全國政協藥協主席帶領下,多名政協委員、專家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上海九院)和上海漾顏醫學美容門診部。會上,專家們驚呼,醫療美容產業本身已成為急需「整形」的產業。

至全國消費者協會受理的醫療美容行業投訴量增長10倍以上;因醫療美容引發的事故,特別是死亡事故,引起社會極大關注。

首先,醫療美容行業普遍追求過高的利潤;

二是醫療美容機構故意弱化醫療本質的醫療審美行為;

第三,行業誠信危機普遍存在;

四是主治醫師良莠不齊,誇大宣傳,證件不全;

五是管理層投入不足,法律層面缺乏長效管理機制。

許多私營企業醫療機構金玉其外,其中,他們在商店、前門和外部廣告宣傳上花了很多錢

裝修很豪華,但手術室用的線和針是最便宜的。如果可以用輸液器代替引流管,則不需要引流管。

從公共運輸到社區宣傳,從電視廣告到自媒體推送,大量的費用被用來為自己的營銷造勢,而忽視了實用性和實用性。

在醫療美容行業,醫療的性質已經弱化,許多機構試圖用服務和美學來取代他,並逐漸脫離整形外科專業。

19歲的夏某和母親到貴陽利美康整形醫院做隆鼻手術,正常情況下,4小時內完成的操作延時可以持續7小時以上,之後,醫生宣布夏死亡。

大連宜興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一位消費者接受了隆胸手術。手術後4小時,消費者心臟驟停,被送往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經搶救,病人死亡。

28歲的眼科護士河南南陽在宛和醫學整形醫院接受整形手術,並在醫院死亡。河南南陽市宛城區衛生委員會報告說,參與手術的主治醫生麻醉醫生和護士是合格的衛生技術人員,但麻醉醫生沒有在機構註冊,這是非法執業。

南昌的小丁在一家美國醫療機構接受了隆鼻手術,他在手術中大出血,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成都一名婦女在瑞斐思醫療美容機構接受抽脂手術,結果,一場事故發生了,120到達後立即進行了救援,但仍未能挽救李女士的生命,然而32歲的李女士有一個剛滿4歲的孩子,據調查,該機構在事發前一個月才獲得醫療服務許可證。

醫療美雖然悲劇頻出,但由於對美的追求、誇張感人的宣傳以及背後的巨大利潤,醫療美產業仍在蓬勃發展,醫療美容市場現在良莠不齊。因此無論是行業協會、協會還是規範化的醫療美容機構,也要做好科普工作,引導醫療美容消費者認準正規醫院、正規醫生、正規藥品,提高公眾的醫療安全意識和監管意識。

相關焦點

  • 香港富家女韓國隆胸喪命,醫療事故頻發,愛美也要懂得惜命!
    一起名媛整形的醫療事故,鬧得沸沸揚揚。整形醫療事故屢見不鮮,前有猛虎,卻擋不住眾多女士雄壯的愛美之心。去年一個年輕的媽媽也是因為隆胸意外身亡,留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可憐孩子這麼小,就失去了媽媽。整形醫療事故頻發,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女性趨之若鶩?這個時代,整形醫院遍布世界各地,為什麼整形醫院越來越多?
  • 如何看待醫美事故頻發?演員高溜整容失敗案例下的網絡輿情研究
    2月2日,女演員高溜在社交平臺髮長文,自曝自己做醫美鼻子整形失敗的不幸遭遇。文章稱,其術後不但沒有變美,還出現排異、發炎,甚至壞死等症狀,不僅導致她失去了工作,損失片酬,更關鍵的是將要面臨高額違約賠償,在整容失敗後多次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作為醫美事故受害者的高溜,因其500W+的粉絲基礎,爆料博文發布後受到廣泛關注。
  • 醫療事故頻發、醫患關係趨緊 韓國爭議手術室是否應安裝監控?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醫療事故頻發、醫患關係趨緊......韓國爭議手術室是否應安裝監控?【環球時報記者 張靜】隨著醫療事故不斷發生、醫患關係趨於緊張,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國會議員金南國7月初正式向國會提交手術室義務安裝監控設備的醫療法修正案,讓這一議題近日重回公眾視線。韓國KBS電視臺30日報導稱,在當天相關記者會上,下屆總統大選熱門人選、京畿道知事李在明表示,設置監控可以讓患者家屬了解整個診療過程,建立患者對醫生的信任,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 美國「魔鬼公路」事故頻發,專家警察無解,卻被中國美術老師搞定
    「魔鬼公路」是美國愛達荷州的州立公路上,穿過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區域,而最危險最神秘的一段路程就在距離因支姆14公裡處,在這個位置車輛總是會發生翻車事故。據當地美國交通數據,已有17人在該公路的同一個地方因為翻車事故導致死亡。
  • 醫美行業事故頻發,美唄發起「春風公益計劃」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作為活動的發起者,美唄將依託自身團隊中經驗豐富的專業諮詢兼美學設計顧問,為醫美事故受害者提供24小時一對一專業諮詢答疑、術前術後全程貼心陪護和專屬綠色通道,幫助患者清晰且正確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方案,消除內心的疑問和恐懼,積極配合治療以達到最佳治癒效果。
  • 2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原標題:2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11月30日,騰衝市火山景區內,一隻熱氣球緩緩飛升,人群的驚呼聲中,一名負責升放熱氣球的地勤人員被帶上了天空。該地勤人員抓在安全繩上,隨後慢慢滑脫、墜落。經醫護人員現場確認,墜落人員已無生命體徵。
  • 醫美機構良莠不齊 事故頻發 千億元醫美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傅蘇穎近日,一則堡獅龍創始人孫女在韓整形身亡的消息,將公眾的視野再次拉向事故頻發的醫美行業。據央視網10月11日引述韓國MBC電視臺消息稱,堡獅龍創始人、香港富商羅邦定(已故)的孫女羅貝兒今年1月在韓國一家整形醫院接受抽脂和隆胸手術後身亡,年僅34歲。警方調查發現,其在手術中因使用的麻醉藥物丙泊酚引發不良反應,而現場竟沒有麻醉醫生,屬於嚴重醫療事故。
  • 愛美沒有錯,但整容真的需要謹慎;黑診所泛濫,事故頻發值得警惕
    但因為整容利潤的巨大,社會上出現了很多整容的黑診所,這也造成了整容事故的頻發。再加上社會上的一些攀比心理,很多年輕的女孩子,不惜貸款整容,帶來極為不好的影響。根據中國數據研究中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發布的《中國醫美 " 地下黑針 " 白皮書》數據,中國 " 黑診所 " 數量已經超過 60000 萬家,是正規診所的 6 倍。"
  • 美軍跳傘事故頻發士兵死亡 調查稱安全監管鬆懈或任務過重
    近年來,美軍在跳傘訓練過程中頻發事故,甚至屢次出現較大規模受傷及精英士兵死亡事件。對此,美軍日前發布調查報告稱,包括美空軍第23特種戰術中隊指揮官科爾·康迪夫意外死亡在內的多起事故,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 從李建雪案看醫療事故與醫療事故罪
    此案審理過程中,多地組織召開衛生和法學界研討會,有專家認為,輕易入罪將使醫生每日工作「如履薄冰」。此外,是否構成醫療事故罪,要看患者人身損害的結果是否與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的診療行為有必然的聯繫。人體疾病的複雜和多樣化表現這一特質,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生都有可能出現差池,因此對醫療事故的處理絕對不能輕易地以「入罪」來審判醫生。中國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在《刑法》中設定有「醫療事故罪」的國家。長久以來,在法學界和醫學界取消「醫療事故罪」的呼聲就從未間斷過。
  • 韓國女星韓藝瑟遭遇醫療事故,這傷口忒嚇人了!
    而且權志龍的很多作品也都有Teddy的幫忙,再加上他擔任YG的部長兼主要製作人,所以在韓國娛樂圈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否則也不能和韓藝瑟談戀愛了.從韓藝瑟在社交媒體的表現看,她非常喜歡Teddy,經常發照片秀恩愛。
  • 涉學生交通安全事故頻發 誰該為學生交通安全負責?
    系列涉學生交通安全事故頻發,不僅給被害學生的親屬帶來了巨大的悲痛,也給各方應當如何保障學生出行安全敲響了警鐘。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各地復學工作被提上了日程,為杜絕涉學生類交通安全隱患,防止悲劇再次發生,2020年3月,陽信縣檢察院以辦理王某交通肇事案為契機,啟動了針對該縣轄區內中小學校的校園交通安全調研活動。
  • 山西呂梁永聚煤業安全事故頻發涉嫌瞞報,區長李瑞剛至今未被追責
    山西呂梁:永聚煤業安全事故頻發涉嫌瞞報,區長李瑞剛至今未被追責!書記區長應擔責    一側《山西離石永聚煤業安全事故頻發涉嫌瞞報 》的爆料出現在多家媒體網站社交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
  • 陽臺事故頻發!速看,不要讓你家的陽臺成為死亡陽臺
    巴拿馬20歲女子在27層陽臺自拍墜樓身亡巴拿馬一名女子為了拍出美照,靠在27層高樓的陽臺上用手機自拍。由於身體過於傾斜,導致陽臺護欄損壞,墜樓而亡。當她最後摔落地面時,手裡仍然握著自拍杆。醫護人員在事發後趕到現場,但其已無生命跡象。
  • 爆胎事故頻發,這些原因和預防措施,你都了解嗎?
    爆胎事故頻發 1 爆胎失控,司機身亡,7歲兒子被困 3月29日,賀州市平桂區往姑婆山方向路段,一輛貨車突然爆胎側翻,駕駛室內司機和他7歲多的兒子被困,司機不幸身亡。
  • 「大江關注」礦井事故頻發 為什麼?咋自救?怎改變?
    而正常情況下,冒頂事故發生、瓦斯濃度超標、一氧化碳濃度超標等都有預兆或者設備報警器,能夠及時避免事故的發生。之前看到大江網有報導說,此次重慶弔水洞煤礦是在停產關閉兩個多月後因企業自行拆除井下設備,發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
  • 艾芬「失明」背後:愛爾眼科醫療事故頻發,曾致患者左眼失明
    1月1日下午,艾芬在其個人微博回復上述聲明稱,術前B超和OCT是根據愛爾眼科要求做的;這兩項檢查結果和眼底視網膜平復不是一個概念;而且自己的白內障病變程度很輕,希望愛爾眼科如實公布其真實的術前白內障照片。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在艾芬之前,愛爾眼科已發生多起醫療事故,有患者甚至雙目失明。
  • 載人熱氣球活動事故頻發,「山寨」熱氣球亟須「真監管」
    據媒體報導,曾被國際航空聯合會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的載人熱氣球,在近2個月內,已發生3起人員墜落事故,引發各界關注。有關專家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
  • 熱氣球事故頻發,「最安全的飛行器」安全嗎?
    該視頻引發眾人關注,網友紛紛感嘆這是最絕望的生命最後一分鐘。無獨有偶,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大學生兼職地勤時也不幸從熱氣球墜亡,涉事俱樂部稱系其未按照規範操作所致。 熱氣球曾被列為世界上最安全的飛行器之一,隨著國家低空政策的開放,我國很多旅遊地都可以體驗熱氣球飛行帶來的樂趣,國外很多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土耳其、埃及等也可以乘坐熱氣球來欣賞大好的風光和美麗的日出。但是,頻頻發生的安全事故,加上需要飛到天上去,不少遊客在心中犯嘀咕:乘坐熱氣球到底安全嗎?
  • 【說說】廊坊光明東道為何事故頻發
    相較於前兩屆來說,主要呈現三大亮點:內容板塊更加豐富,在往屆的基礎上,本屆文博會增加到七大板塊,包括廊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特色文化小吃展銷、非遺項目表演、茶葉茶文化展、紅木古典家具暨藝術品收藏展等;展品質量和數量有較大提高和增長,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今年參展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品項目近50項,特色文化小吃及非遺表演近20項;民間收藏家黃曉靜將展示他近40年的龍文化收藏品,並已經正式申報龍物品收藏金氏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