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陶氏
民族:漢族
年齡:4500多年
父母:百家姓
兄弟姐妹:李、王、張、劉、陳、楊……
子女:陶氏子女眾多,不一一介紹
時光流逝生命,歲月沉澱精華,幾千年來陶氏人沉澱下來的家族文化,化為流傳千年而經久不衰的家族瑰寶,至今仍然傲然獨秀於中國傳統文化中,陶氏祖訓中字字珠璣,發自肺腑,言簡意賅,它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陶氏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據《姓氏考略》記載,陶姓最初是以山東定陶為發祥地。周以前,陶姓於史書不顯。春秋時才出現了第一位名載史冊的人物,即以節義傳論千古的女性陶嬰。春秋戰國時期,陶姓逐漸南移到今河南蘭考一帶,後經繁衍發展,形成了陶姓歷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濟陽郡。
西漢時,有陶舍、陶青出仕長安,而陶青功封開封侯,子孫世襲其職並家於當地。兩漢時期,陶姓人逐漸南遷於江蘇、安徽一帶,並在長江之南落籍,如東漢徐州州牧、溧陽侯陶謙即為丹陽(今安徽宣城)人。魏晉南北朝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河南、山東陶姓開始南遷江浙,而原居蘇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贛。此期在江南一帶湧現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東晉大司馬、鄱陽(今江西波陽)人陶侃,其後遷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詩人陶淵明即為其重孫。南朝宋孝昌相陶貞寶,晉安侯陶隆均為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後經不斷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眾,子孫昌盛的局面,於是後世陶姓以丹陽、潯陽為其郡望。
宋代以前,陶姓發展依舊以上述兩地為主源,在江南各地緩慢播遷,並有陶姓一支進入湖南。宋代時,陶姓在北方得以發展,陝西、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帶狼煙四起,陶姓有播遷於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之地者。
明初,陶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山東、北京等地,作為明初另一大移民聚集地的江西瓦屑壩,陶姓北遷安徽、湖北等地,而兩湖之陶姓則隨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進而播遷雲貴高原。清時,陶姓已廣布全國,並有渡海赴臺,進而播遷海外者。
如今,陶姓分布以安徽、江蘇、湖北為多,形成了長江流域地區高比率陶姓分布帶。在近600年間,陶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和南部向華中回遷成為陶姓遷移的主流。
經歷了風風雨雨,飽受風霜。一往無前!
陶氏,是一個光芒四射的古老族群,陶氏人才濟濟,名人輩出,活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光輝事跡是陶氏家族的榮耀,是一種難得的精神財富。
陶謙(132年~194年),字恭祖,丹楊(今安徽當塗東北)人。漢末群雄之一,官至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陽人,東晉名將,大司馬,都督八州諸軍事,精勤吏職,不喜飲酒、賭博,惜時如金,主政廣州時,朝夕運躄,以勵其志,為人稱道。
陶淵明(約352年~426年),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後因不願為「五鬥米」折腰而毅然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傳世名作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閒情賦》等。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先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卒諡貞白先生,時稱「山中宰相」,南朝南齊南梁時期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陶安(1315年~1368年),字主敬,安徽當塗人。博涉經史,尤長於《易》,參幕府,入翰林,政績卓著,為制定明代樂章禮儀,典章制度做出重要貢獻。卒於官,帝親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
陶凱(?~1373年),字中立,自號「耐久道人」,浙江臨海人。出身寒微,聰穎好學,常以詩文書畫交友,頗負盛名,被譽為當時文壇之首。深得朱元璋賞識,被朝廷徵召,官至禮部尚書,為制定明代樂章禮儀,典章制度做出重要貢獻。
陶宗儀(?~1412年),字九成,號南村,浙江黃巖人。明代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博學工詩文,善書法,好藏書,尤多精抄本。築室名「南村草堂」,代表作有《輟耕錄》、《說郛》等。
陶汝鼐(1601年~1683年)字仲調,別號密庵,湖南寧鄉人。明亡削髮為僧。工詩文詞翰,海內有「楚陶三絕」之譽。文雋逸,有奇氣,詞賦尤工。書法初出入米芾,晚為顏魯公,所過寺院輒為制碑銘聯榜,至今寶貴。
陶窳(1657年~1719年)字甄夫,號楚江陶者,巴陵(今湖南岳陽)人,工詩文,精書、畫,能篆刻。
陶澍(1779年~1839年)字子霖,號雲訂,湖南安化人,清代大臣,經世派主要代表人物。先後調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撫,後官至兩江總督加太子少保,卒贈太子太保銜,諡文毅。
縱觀歷史
陶姓名人,不勝枚舉
陶家人就是這麼牛!
繼往開來,5000年後的今天,陶氏依然是傲然屹立於民族之林,一枝獨秀,弘揚陶氏優良文化傳統,傳承陶氏精神,肩負家族的歷史使命,讓我們陶氏子孫團結一心,攜手並進,再創新輝煌,我姓陶,我驕傲,我姓陶,我自豪,我姓陶,我奉獻!
陶家女人都漂亮
陶家男人都義氣
陶家人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