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的地球人最後成功了嗎?結局很諷刺!

2021-01-07 熱潮19312

最近《流浪地球》成了家喻戶曉的話題,這部電影被譽為中國電影史上的裡程碑,是中國科幻電影的扛鼎之作,電影在春節檔上映期間更是收穫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甚至在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一次發言中還向外國記者推薦了這部電影。但是你可知《流浪地球》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在原著中,地球流浪到40代人的時候,地球早已逃出了太陽系,地球上的人們也在苦苦的堅持著,地表環境惡劣,沒有防護服的人會被瞬間凍成冰柱,就算在地下城的人也不安全,要時刻提防巖漿的滲透,但是,在這時,更大的災難卻在醞釀:地球上的人們開始懷疑「流浪地球計劃」的真實性,一部分人認為太陽根本不會爆炸,這一切都是聯合政府為實現獨裁統治而進行的一場喪心病狂的陰謀。這個念頭像瘟疫一樣蔓延開來,流浪大的生活太苦了,人們開始懷念太陽。地球上的各個城市開始出現了叛亂,這種叛亂一經出現,便猶如燎原之火,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就連聯合政府自己的軍隊都出現了反叛。

最終,苦苦掙扎的聯合政府放棄了抵抗,因為他們不想因為戰爭而毀滅了地球上的超級發動機,最終僅存的五千名聯合政府人員被反動派趕到了地表,他們被唾棄,被怨恨,就連小孩子看到他們都會拿起冰塊朝他們身上扔去。反動派把聯合政府人員的防護衣破壞了,寒冷侵蝕了他們脆弱的身體,他們變成了五千具「栩栩如生」的雕像,看著反動派在狂歡,看著反動派在歌頌太陽。可就在這時,天邊傳來了耀眼的白光,太陽爆炸了!爆炸的餘光灑在了反動派呆滯臉上,也灑在了那五千具雕像身上!最後,反動派靠著聯合政府留下的遺產,繼續著「流浪地球」的計劃,靠著被他們唾棄的聯合政府留下的智慧活到了最後。真的是諷刺啊!

(歡迎關注作者,共享有趣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最後流浪成功了嗎
    在喜劇片佔據的春節檔能看到國產科幻元素的片子,令人欣喜,科幻迷的大愛,本片改編自劉慈欣的原著,故事很有新意,與以往逃離地球尋找其他生存的影片不同,而是帶著地球一起遠走高飛,逃離太陽系,也是末日災難片。最強賀歲檔電影《流浪地球》看之前就說,如果這部片子分數能對得起觀眾,那《三體》就有希望!嗯,看了以後我能確切的說,我現在很期待《三體》!《流浪地球》 被稱為開啟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2019也稱為中國科幻片的元年!網友們對它的吹捧力度可以說很強大了!不過,觀後感的確不錯特效漲價了,至少不是5毛錢了!畫面感超強,而且還挺震撼,情節波動還是能帶動人心的。
  • 《流浪地球》沒拍出的結局才是真正的扎心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未來的世界,太陽即將毀滅,人類不得已啟動「流浪地球」計劃,在經過木星附近時所發生的故事。情節不一一概述了,結局是在主角全員的努力下,地球成功掙脫木星的引力,開始了漫長的流浪地球時代。
  • 流浪地球中,若地球沒有成功逃離木星,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
    在影片《流浪地球》裡,地球逃離太陽系的過程中受到了木星的引力捕捉,而最終木星被點燃,地球才成功擺脫了木星的引力捕獲,繼續它的流浪旅途。那麼,如果在結尾處,地球沒有逃離木星,最後的結果又會是什麼呢?答案是地球一定也會不復存在,但在地球與木星相撞的過程中,會發生更多的意想不到事情。
  • 中國票房影史第三名《流浪地球》為何如此成功?
    2月16號,流浪地球票房破36億,成為位列中國影史票房總榜第三位。到這我們把話題說回來,為什麼《流浪地球》會如此成功?第一 弘揚和謳歌主流價值觀,整部電影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親情!全片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不放棄那微不足道的希望,影片最後韓朵朵羅裡吧嗦的對著話筒告訴那些要趕往祖國與家人最後團聚的各個國家的救援隊人員,不要放棄希望時達到了影片的高潮,此時沒有國界沒有民族,沒有人種之分,我們都是地球人為了同一個目標:拯救地球
  • 除了電影,你應該了解的《流浪地球》原著裡的日本妻子隱喻
    在他用第一人稱「我」寫就的原著《流浪地球》裡,他塑造的一個較為鮮明的人物角色,就是「我」的日本妻子山彬加代子。他和加代子的認識,是在一次為躲避巖漿噴發的逃亡路上,遇到了雪橇卡在冰縫中,無法繼續逃亡的加代子。加代子後來坐上了他的雪橇,在冰凍的太平洋上走完了逃亡旅程。在他們跨越太平洋抵達紐約時,他們也登記結婚了。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我作為一個科幻迷十分認可流浪地球這部作品。我印象中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這部作品既有對人性的思考。又有對環境日益惡劣的擔憂。還有對人類生生不息的讚揚。在道具等方面也是堪稱良心。大劉本人就說過:「科幻小說應該在文學和科學幻想上取得某種平衡」而流浪地球就是如此,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僅僅是給地球裝上發動機是否可以「流浪」。
  • 細思極恐的《流浪地球》
    如果說我們現在的電影、小說中轟轟烈烈的愛情、親情讓我們感動,那麼在流浪地球的時代,這一切都讓他們驚奇,都讓他們不屑。是的,愛情不重要了,親情不重要了,友情不重要了,金錢不重要了,在生與死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當最底層的生存不能保證,誰還會奢求更高的東西呢?
  • 流浪地球——小說中未被呈現細思極恐的結尾
    《流浪地球》是今年春節上映的電影,即便是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依舊遙遙領先,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就算是小編也去影院刷了兩遍。而它又為何如此成功呢?題材方面,中國在科幻電影的領土上可以說是一篇荒地。面對好萊塢的長期壟斷,此次的《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原作。
  • 流浪地球,飛躍巔峰:時光易逝,故土難離
    在《流浪地球》的電影中,大劉親自監製並客串了一名角色,我們都在期待的科幻電影元年,隨著這次的《流浪地球》出世似乎變得近在眼前了。這部電影確實將中國科幻電影帶到了宇宙之上、星辰之間,填補了空缺了許久的科幻/災難大片的空白。
  • 《流浪地球》重映版票房平平,《流浪地球2》還能創造神話嗎?
    在第一部中被郭帆「忽悠」來的吳京和「浪姐」萬茜都出現在了影片宣傳視頻中,而在《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的映後見面會上,劉德華和肖央也驚豔亮相,這當然引發了觀眾對於第二部陣容的猜想。吳京、劉德華、萬茜都有望加盟,但《流浪地球2》還能爆嗎?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流浪地球2》命運會如何?無論從市場、口碑、工業規模來看,《流浪地球》都已經成為目前國產科幻的頂級IP,但系列的第二部,也許才會最終決定該系列在中國電影中的歷史定位。
  • 《流浪地球》一部成功的電影需要什麼?
    2月17日13:00,上映13天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票房達到36.58億元,成功追趕上《紅海行動》,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而同在17日晚,《流浪地球》官微宣布,北美上映11天,攬獲382萬美元票房,成為近五年中國電影在北美票房的最高紀錄。
  • 魔鬼藏在細節中,《流浪地球》成功的背後是走心的細節
    《流浪地球》從特效和技術上講,這應該是迄今為止此類中國電影的巔峰了。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裡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流浪地球》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首輪檔期為2月5日-3月5日,後密鑰延長2個月至5月5日,累計上映90天,最終中國內地累計票房為46.55億人民幣,全球累計票房為6.998億美元。
  • 《流浪地球》的另類結局:六百萬年後人類團滅
    恰如劉培強所說"從流浪地球計劃啟動的第一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當人類開始踏上太空流浪之旅時,就再也沒有退路。那麼如果人類太空移民計劃失敗的話,又會是怎樣的結局呢?由丹麥與瑞典合拍的低成本科幻片《安尼亞拉號》則向我們展示了《流浪地球》的另類結局。
  • 《流浪地球2》來了!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這回該拍隱藏結局了吧
    其實很多原著黨,應該都知道在《流浪地球》的原著當中,有一個非常引人深思的情節。地球在加速器的作用下,成功越過木星,飛離太陽系,地球上的人們,終於暫時擺脫了太陽會隨時爆炸的恐慌。危機暫時解除了,懷疑卻不斷出現。
  • 流浪地球票房預測分析,流浪地球票房能超戰狼嗎?
    流浪地球上映5天票房累計超12億,成吳京第二個爆款之作,按目前的趨勢打破戰狼2的票房記錄也是有可能的。這部中國科幻片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的數據,《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7億,截止發稿累計票房9.01億,目前貓眼評分9.3分,豆瓣評分8.1分。
  • 《流浪地球》活著的地球,才可以流浪
    《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硬科幻電影,網上討論電影本身的文章有很多,這裡就不再說了,今天要給大家說說的是,流浪地球這個科學設想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關鍵,那就是地球是「活」的,因為只有「活」的地球,才能流浪。恐怕很多朋友看到這個說法,都會一臉茫然,自己從小生活在地球上,怎麼就不知道,地球竟然是「活」的,地球又是怎麼樣活著的。
  • 星空漫步 || 《流浪地球》影評
    為了拯救人類,人類聯合政府決定整體搬遷地球,把地球移向新的恆星。轟轟烈烈的地球流浪運動壯麗的展開了。電影場面轟轟烈烈,堪比美國大片,震人心胸。一萬臺萬米高的地球發動機,聳立在地球各個板塊,全力開動,推動地球。地球這個巨大行星,在宇宙中開始流浪,後面拖著長長的大氣尾巴。畫面無比美麗,又無比震撼。在這美麗震撼的畫面背後,是弱小人類的悲愴遷移!
  • 這部科幻片拍出了「流浪地球」的另一種形式
    在劉慈欣作品中,《三體》《死神永生》也有體現,其實《流浪地球》也是一種形式星艦文明。 就像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電影裡並沒表現,但原著後半段的主題,就是發現所謂「騙局」,促使新的秩序的建立(當然結局是比較諷刺的),這樣的設定有點像2009年瑞士科幻電影《太空運輸》的主題: 地球不適宜居住,人類已經移民到了木衛五,主角在一艘的貨運飛船上值班,發現騙局
  • 看懂《流浪地球》的三個瞬間,「莫斯」最後一句話細思極恐
    《流浪地球》上映之後,在國內廣受好評,被廣大朋友成為:「中國如今最為拿得出手的科幻片。」這個頭銜細細數來和《流浪地球》搭配確實妥當。整部片子上千的特效鏡頭中有百分之七十都是由中國的團隊製作的,可以準確得稱為「中國製造」。
  • 流浪地球:科學家都推算出概率為零,為什麼最後卻成功了?
    在《流浪地球》中,想必許多人都對當時點燃木星那一幕所燃到,由於木星的地表含有大量的氫氣,所以劉啟想到了可以利用發動機發射出的衝擊波一起點燃木星,從而產生強大的推動力,推走地球。但是許多人都會疑問,moss都已經推算出這是概率為零的一項行動,為什麼最後會成功呢?有人會認為電影有點渲染個人英雄主義,但是其實另有原因,實際上電影一直就交代了,為了保護人類文明,聯合政府啟用了兩項計劃,分別是火種計劃與流浪地球計劃,兩者一起實施,但是互不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