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小說中未被呈現細思極恐的結尾

2021-01-11 檜木兮

《流浪地球》是今年春節上映的電影,即便是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依舊遙遙領先,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就算是小編也去影院刷了兩遍。而它又為何如此成功呢?

題材方面,中國在科幻電影的領土上可以說是一篇荒地。面對好萊塢的長期壟斷,此次的《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原作。而擁有深厚寫作功底和物理知識的他,故事敘述不僅邏輯清晰嚴明,想像力也極其豐富。

歐巴馬作為大劉的書迷曾說過:「在讀過三體後,我甚至覺得美國總統是一個很渺小的職位」。從中可窺得一斑。

特效方面,自然不用說,影院3D特效俯瞰整個宇宙不要太爽!設計也極其用心,為我們構建了一個脫離地面如何生活的場景,想想吃「蚯蚓幹」,簡直令人頭皮發麻呢!

再講講我對故事中有些情節的看法。

1.《流浪地球》的故事與西方科幻片的個人英雄主義不同,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必不可失的一環。

在帶著朵朵離開地下城以後,劉啟一上手就能勉強開車(照應了之後被收編進救援隊),被抓進監獄(引來爺爺),發生地下城坍塌(三人帶著「中澳合資產品」逃出)。加入了運送「火石」的隊伍……他們解決問題從來都是齊心協力,而不是某個英雄做出了某些驚為天人的舉動而全人類獲得解救。

2.重要人物同樣會半路死亡,反套路化,給人新奇的感受。

剛子在快要傾倒的大廈中犧牲性命救了韓子昂,本以為韓子昂得以活下去,沒想到在之後的劇情中,也隨之身亡。所有犧牲不一定能換來好結果?

MOSS看似叛逃,最後真相大白時,也不過是嚴格執行上級命令。而聯合國也會做出放棄全人類這種決定?

當時劉啟一眾人即便困難重重也解決的運送「火石」重啟發動機的任務,同樣有其他隊伍也完成了,說明最後的皆大歡喜缺不了任何一個人的努力,而主角他們沒有做的事,換一個人,也照樣可以完成。

3.悄悄透露《流浪地球》原文小說中未被電影呈現的諷刺劇情:

在人類經歷了整整兩千五百年的遷徙以後,終於到達了新的生存環境。卻發現太陽根本沒有發生爆炸,一眾商量下處死了當時主張遷徙的五千多位科學家,而在剛處死完他們最後一個的時候,太陽剛好「嘭——」的一聲炸裂了……

無論如何,這部科幻電影都讓我們十分驕傲,要知道《火星救援》製作預算超7億人民幣,《星際穿越》預算超11億人民幣,而《流浪地球》外媒報導的預算是4.3億,遠低於好萊塢的影片。預祝國產電影能有更多好電影,蒸蒸日上,繁榮昌盛吧。

相關焦點

  • 細思極恐的《流浪地球》
    如果說我們現在的電影、小說中轟轟烈烈的愛情、親情讓我們感動,那麼在流浪地球的時代,這一切都讓他們驚奇,都讓他們不屑。是的,愛情不重要了,親情不重要了,友情不重要了,金錢不重要了,在生與死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當最底層的生存不能保證,誰還會奢求更高的東西呢?
  • 1分鐘讓你讀懂《流浪地球》,有個細思極恐的情節,電影不敢拍
    近幾年好萊塢科幻片,開始走下坡路,而中國科幻片正在崛起,拍出了像《流浪地球》這樣叫好又叫座的作品,當然這跟我國電影人的不懈努力與積極探索分不開。《流浪地球》改編子劉慈欣的科幻小說,讀過原著的觀眾,知道小說跟電影中的有些情節和人物設置,有所不同。
  • 破40億的《流浪地球》裡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破40億的《流浪地球》裡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寫在最前,這次編輯估計我這篇文章又要往下沉了,能看到它也不容易吧。希望如果你打算看這篇文章,能夠看到最後,謝謝你的喜歡,甚至也謝謝你的view。小編覺得最細思極恐的莫過於電影本身。
  • 《流浪地球》細思極恐的事情,看似傳遞了希望,實則卻是絕望
    如果你看過《流浪地球》的話,你會知道一件事。在電影的最後,我們的吳京飾演的劉培強中校通過用太空戰撞擊的方式,成功點燃木星,成功地把地球推開。雖然這一部分似乎沒有什麼錯,但如果你仔細想想,你會發現這種行為只是把地球推向了世界末日的邊緣。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 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26日,《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2023大年初一,前作主要角色劉培強的扮演者吳京發來VCR,暗示自己會回歸續集!那麼,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 《流浪地球》結尾處彩蛋無人能懂,作者劉慈欣卻早已埋下伏筆
    在電影《流浪地球》的結尾有一群人喊:「還我陽光」,很多人覺得莫名其妙。其實,這是隱藏在原著中一條非常重要的情節線。這也是《流浪地球》中後半部的開篇:叛亂。電影的劇情結束在這裡,而小說劇情在這章達到了高潮,也為《流浪地球2》埋下了伏筆。一部2萬字的《流浪地球》,只拍了一半,就有如此壯闊的畫面 ,那敘事更宏大的後半部有多驚豔?
  • 《流浪地球2》定檔!郭帆繼續指導、或拍原著悲情結尾
    昨日(11月26日),新增了11分鐘內容的《流浪地球加長版》國內上映,在首映活動期間,官微也正式宣布,《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陣容方面,目前確認由前作郭帆導演繼續指導,影片仍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
  • 《流浪地球2》定檔:導演不變、或拍原著悲情結尾
    昨日(11月26日),新增了11分鐘內容的《流浪地球加長版》國內上映,在首映活動期間,官微也正式宣布,《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陣容方面,目前確認由前作郭帆導演繼續指導,影片仍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我作為一個科幻迷十分認可流浪地球這部作品。我印象中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這部作品既有對人性的思考。又有對環境日益惡劣的擔憂。還有對人類生生不息的讚揚。在道具等方面也是堪稱良心。大劉本人就說過:「科幻小說應該在文學和科學幻想上取得某種平衡」而流浪地球就是如此,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僅僅是給地球裝上發動機是否可以「流浪」。
  • 《流浪地球》小說比電影更好看
    今年春節檔最熱門的電影,非《流浪地球》莫屬。
  • 《流浪地球》中最大的「漏洞」,研究員:推動地球等於自取滅亡?
    引言:今年春節檔一部不被看好的電影成功逆襲成為了票房冠軍,它就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所呈現的特效可以說十分精良,觀眾們看了之後直呼過癮。然而它畢竟是科幻片,有專家指出了電影暴露出來的最大「漏洞」,推動地球就等於自取滅亡。
  • 聊聊流浪地球和科幻小說
    但對照這次《流浪地球》引起的轟動效應,以前的科幻小說(包括三體)真是太小眾了,知道的人太少了。我的喜好也很小眾,如果以愛好者數量排序,我推測:黨史>圍棋>科幻>寫公文。沒有比看文件寫公文更小眾的愛好了吧。
  • 《流浪地球》創作概念源自臺灣小說?劉慈欣:沒看過
    中國賀歲片《流浪地球》票房破紀錄,創作概念竟源自臺灣↓說實話,第一時間以為這是一篇「韓國風格」的稿子,講述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是抄襲了臺灣作家的靈感。第二時間又看到文內「中國」「臺灣」的表述,感覺很不舒服。 但讀下來,發現文章對《流浪地球》似乎「更多是贊」,只是標題強調了「創作概念竟源自臺灣」。
  • 同樣是「硬」科幻,為何《星際穿越》「賣」不過《流浪地球》
    從這個層面上而言,《流浪地球》中的科幻成分,顯然相對於《星際穿越》而言,要顯得有些小兒科。在《流浪地球》中,更多的展現的是未來社會中,機械設備的升級,並通過對力學的認識,在能源系統上加以藝術方向的演化。在這點上,雖然從觀眾們現在的認識來看《流浪地球》看似表現的更接近於現實,但是在科學的進步上,則明顯缺少前瞻性和探索性。
  • 電影《流浪地球》高清完整版
    但他最終以流浪地球為藍本寫小說的原因在於,地球在宇宙中流浪的文學意象,要比人類乘坐宇宙飛船逃亡的意象更具有科幻的美感。《流浪地球》的原著和電影,顯然都採取了地球方案。電影選取了小說中設置的逃往場景和基本的世界觀,但在敘事線索、故事細節和情感設定上已經與小說頗為不同。這些區別下邊會詳細說,這裡以小說為主交代一下《流浪地球》的科幻背景。1.
  • 吳京上太空,科幻片《流浪地球》偏寫實
    由郭帆執導、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日前曝光了一支30秒的貼片預告。片中,吳京飾演的太空人首次亮相:在短暫的劇情裡,他和俄羅斯籍的同伴一起走向了空間站艙門,正要執行某項嚴峻任務。《流浪地球》講述了在太陽即將毀滅之時,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許多巨大的推進器,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影片正在進行緊張的後期製作,檔期將於近期公布。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背景設定電影改編自作家劉慈欣寫於九十年代的同名小說,由郭帆導演。劉慈欣最著名的作品為《三體》,曾經得到2015 年的雨果獎;可能是因為《三體》的成功,大眾對《流浪地球》的期望水漲船高。故事發生在公元2070 年代左右的農曆新年。當時候科學家發現太陽正急速膨脹,在五百年內會吞沒地球。
  • 《流浪地球》活著的地球,才可以流浪
    在今年大片雲集的春節檔《流浪地球》這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科幻電影,以黑馬之勢逆勢殺出,最終以絕對優勢奪冠《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硬科幻電影,網上討論電影本身的文章有很多,這裡就不再說了,今天要給大家說說的是,流浪地球這個科學設想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關鍵,那就是地球是「活」的,因為只有「活」的地球,才能流浪。恐怕很多朋友看到這個說法,都會一臉茫然,自己從小生活在地球上,怎麼就不知道,地球竟然是「活」的,地球又是怎麼樣活著的。
  • 《流浪地球》電影出小說,作者咋成了兩個人?
    ► 文 觀察者網 郭肖 《流浪地球》電影獨家授權的原畫小說要出版了
  • 《流浪地球》,硬
    小說以宏大的世界觀和宇宙觀,講述了太陽災變對於地球的毀滅性影響以及人類建造行星發動機幫助地球逃逸的過程。文中,天體物理學科普段落比比皆是,對於電影改編以及特效呈現來說難度極大,這也是為什麼《三體》電影不斷延期的原因之一。如果將小說中的情節一五一十還原出來,那影片難免會變成一部「大而全」的科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