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錢鍾書、楊絳的評論談談泛政治化

2021-01-20 有思想的妖精

點擊上面的藍字《有思想的妖精》

關注微信號women-thoughts

 

楊絳去世,105歲,我們叫喜喪,人活到那麼大年紀,是不是大師已經不重要,單從年紀論就值得我們閉嘴,祝福尊敬就好。

 

我沒有絲毫的悲傷,如果有也是裝出來的。我們都會死,悲傷的沒幾個,能記住你的更少。

 

人死了就會被人評頭論足,生前說,還可以反駁,死了再被說,似乎連辯解的權利也沒有了。

 

對錢楊夫婦,有人說不是大家不是思想家,有點小我,這樣說的人據說也不少。只是,好像建國以來就沒有出過幾個大家,即使過去是大家,也不再見偉大的作品。這就叫環境造就人。

 

我想到乾嘉學派,他們都不問政治,活得很小我,只關注金石考據,我們現在能看懂古代典籍要感謝他們的辛苦耕耘。

 

要允許相當多的人只是為了生存和生活,你有關心政治的自由和權利,別人就有冷漠過好自己生活的自由。泛政治化的流毒一直不能消退,讓我們過於苛刻於歷史人物在某個時段的不高尚。黑暗的深夜多數地方都是黑暗,而光明的燈總是孤獨。

 

那些特立獨行的人要麼當時死了,要麼命運坎坷悲慘。假設我們放在那個歷史時期,自問一下,有幾個人能不苟活?悲劇的年代自然有悲劇的人物,講一些違心話,做一些違心事,關在鐵籠裡的都沒有資格說,我比別人更自由。

 

我們真的可以像上帝一樣評判人嗎?當然不能。染汙是普遍的,而極少數清醒在當時也被看成瘋子。要麼屈從環境,要麼被環境吞沒,這才真實。

 

沒有幾個人能讀過《管椎編》,自然也無從評論高低,真要把龍應臺放進來,她未必不捧臭腳,這就是人。

 

風太大的地方,一切都會扭曲變形,包括我們這些活著的人。不原諒那個時代,卻要原諒那個時代的人,因為我們不能把自己放在那個時代去假設,今天的標準就是今天的當下。

 

當下做一件事就好,多數人仍然要為生存和生活奔命,而瘋子,究竟少數。(大造) 

本文系原創,可以直接轉發朋友圈。如果其它微信公眾號需轉載本文,請聯繫本微信號管理員,徵得同意方後轉載,以避免侵犯版權,轉載時請註明文章轉自「有思想的妖精」微雜誌(微信號:women-thoughts),並註明作者。 

喜歡請點「贊」

關注本號或分享請點右上角的「…」

服務QQ與郵箱:3066054328

聯繫可加管理員微信號baowujiejie

加管理員暗號:「妖精的朋友」

回復「你好」即可查閱以往文章目錄

也可通過「查看歷史消息」查閱舊文


相關焦點

  • 錢鍾書與楊絳的愛情故事
    也許上天的姻緣線早就搭好了,當時錢鍾書在北京上學,而楊絳在蘇州的東吳大學,在那個年代是很難相識的。可是楊絳一心想要去清華大學,後來選擇在清華大學借讀,而她的閨蜜恰好是錢鍾書的表妹,就是這根線把錢先生和楊絳牽到了一起,從此便開始了漫長的愛情故事。
  • 第一次見面,錢鍾書:我是單身;楊絳:我也沒有男朋友
    錢鍾書與楊絳的世紀姻緣,始於一場一見鍾情的校園愛情。那是1932年的春天,楊絳從蘇州東吳大學畢業,考上了清華大學外文系的研究生。這日,楊絳與老同學孫令銜同遊清華,恰巧趕上孫令銜要去拜訪表哥,而孫令銜的這位表哥,正是大名鼎鼎的錢鍾書。
  • 錢鍾書to楊絳:你是我幸福的所有理由
    一向笨手笨腳的錢鍾書,為緩解楊絳的這種不適,便在一天早上,趁楊絳還在睡夢中時,即起身到廚房做早餐去了。他是想用這最溫暖的方式來溫潤楊絳的心,這頓早餐很是豐盛,有煮雞蛋、烤麵包、熱牛奶,還有醇香的紅茶。錢鍾書也算是體貼屆裡的「鼻祖」,他不僅做了這豐盛的早餐,還體貼至極地把一張用餐小桌支在了床上,並將美味的早餐放在上面,這才將睡眼惺忪的楊絳叫醒。
  • 楊絳和錢鍾書:這裡有愛情最美的模樣
    楊絳和錢鍾書,一九三二年春在清華初識,一九三三年訂婚,一九三五年結婚,攜手一生。作為神仙愛情的起點,清華大學在90周年校慶時,在官網上發布了光明網的一篇文章:楊絳與錢鍾書的戀愛。這份在世人眼中發著光的愛情,走過顛沛的戰亂,歷經厄運的分離,有妙趣橫生,也有爭執不休,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相知相守。
  • 民國才女楊絳:嫁給錢鍾書,我幸福了六十多年
    名門小姐變「灶下婢」,楊絳:嫁給錢鍾書,我幸福了60多年都說最好的感情是彼此的勢均力敵,但實際上鮮少有感情能夠做到這一點。縱使很多感情在剛開始的時候是琴瑟和鳴的,也很少有人能像楊絳和錢鍾書那樣,彼此成就。
  • 楊絳和錢鍾書,詩中的禮讚和思念
    我通過錢鍾書認識楊絳,又從楊絳的文字裡讀到她的人生。沒有讀得通透,只能算作讀懂。 1932年早春,清華大學古月堂門口,楊絳偶遇錢鍾書,沒有說一句話,卻彼此難忘。
  • 楊絳給錢鍾書寄去一個「慫」字,錢鍾書寄回一字竟令其感動淚目
    楊絳和錢鍾書是公認的神仙眷侶,夫妻兩人一見鍾情,相伴到老,從未因為什麼紅過臉。楊絳給錢鍾書寄過一個「慫」字,就是想問問錢鍾書心上到底有幾個人,錢鍾書高情商的回一個「您」字,意為心上只有你一人,這般愛情真實舉案眉頭羨煞旁人。不愧是人間的「神仙愛情」!
  • 楊絳: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講理的|婚姻|圍城|楊絳|錢鍾書|人各有命...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寫道"婚姻是一座圍城,進去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他在這本書中,道出了很多自己的婚姻觀,愛情觀。他對於婚姻愛情,看的是十分通透的。他有一個深愛著彼此的夫人,兩人相濡以沫,令世人豔羨不已。錢鍾書背後的那個女人名作楊絳。
  • 懷念楊絳先生:錢鍾書口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這一年3月,入學考試結束後,楊絳便急著到清華大學去看望老朋友,同伴孫令銜也要去清華看望表兄,這位表兄不是別人,正是錢鍾書。對於第一印象,楊絳覺得錢鍾書「眉宇間『蔚然而深秀』,瘦瘦的,書生模樣」。似乎冥冥之中的緣分,在楊絳晚年的文字中,她這樣描述這一次相遇,「好像姻緣前定,我們都很珍重那第一次見面。因為我和他相見之前,從沒有和任何人談過戀愛」。
  • 世間最好的愛情,就是我叫楊絳,你叫錢鍾書
    [摘要]學習之餘,楊絳和錢鍾書還展開讀書競賽,比誰讀的書多。通常情況下,兩人所讀的冊數不相上下。楊絳與錢鍾書可遇不可求的曠世情緣被廣為傳頌,錢鍾書給了楊絳一個最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1932年3月的一天,風和日麗,幽香襲人。楊絳在清華大學古月堂的門口,幸運地結識了大名鼎鼎的清華才子錢鍾書。
  • 楊絳錢鍾書的「最短情書」:勢均力敵的愛情最讓人羨慕
    楊絳第一次見錢鍾書,是在陽春三月的清華古月堂門外,很偶然的一次相遇,四目相對之間,就註定了兩個年輕人的一輩子的緣分,他們就這樣一見鍾情了。就如同錢鍾書在《圍城》裡描述的那樣:「第一次見你的時候,我的心裡已經炸成了煙花,需要用一生來打掃灰爐」。
  • 大頑童,惡作劇的錢鍾書,給楊絳畫花臉,在女兒床上「埋地雷」
    一次雨天上學路上,錢鍾書看到許多小青蛙滿地蹦跳,覺得好玩,就脫了鞋,捉來小青蛙放在鞋裡,光著腳抱著鞋上學。到了教室裡,把盛著小青蛙的釘鞋放在抬板桌下。上課時候,小青蛙從鞋裡跑出來,滿地蹦跳。同學們忙著看青蛙,竊竊笑。老師弄清楚了原因,便叫錢鍾書出來罰站。一次,錢鍾書上課玩彈弓,用小泥丸彈人。中彈的同學嚷出聲來,老師又叫錢鍾書罰站。
  • 錢鍾書《圍城》第一個讀者楊絳,《圍城》圍的不是婚姻,是什麼?
    1929年,19歲的錢鍾書中學畢業,參加了清華大學的入學考試。數學只考了15分,國文和英文的特優成績,嚴重偏科的錢鍾書被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親點破格錄取到外文系。50年後,錢鍾書提及這段過往,對羅校長依舊充滿感激和敬重之情。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了到清華大學借讀的楊絳。二人一見鍾情,互生情愫。
  • 楊絳和錢鍾書:愛情最美的樣子,是一生只夠愛一人
    1932年的春天,楊絳借讀於清華大學,在清華園偶遇了錢鍾書,兩個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再次見面的時候,錢鍾書就直白地跟楊絳說「我沒有訂婚」,楊絳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在那之後,兩個人牽手,成了清華園中最讓人羨慕的情侶,也開始了兩個人半個多世紀相濡以沫的生活。
  • 錢鍾書被質疑學歷造假?楊絳:《圍城》不是他的自傳
    錢鍾書被質疑學歷造假?楊絳:《圍城》不是他的自傳《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代表作,風靡海內外,也是他享譽海內外的作品,書中描寫主角方鴻漸時,有寫到主角偽造學歷,假造了一個「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而且此學位還是向一個美國人溝通買來的,在方鴻漸將要畢業回國之前到手。
  • 錢鍾書、楊絳不為人知的婚姻真相:結婚63年,分開只用了一天
    領圈被汗水浸透的那位新郎,正是錢鍾書,新娘是楊絳。  兩人對婚禮的這一幕記憶猶新,錢鍾書甚至把它寫進了《圍城》中。  那一年,錢鍾書24 歲,楊絳 23 歲。 錢鍾書在《圍城》中將婚姻比作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
  • 錢鍾書與楊絳:最好的婚姻,就是夫妻二人共同築就一座幸福的圍城
    說起模範夫妻,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屈指可數,但是錢鍾書和楊絳肯定可以算是其中的一對。錢鍾書我們大家都了解,他是我國的大學者,著有名作《圍城》。而他的夫人——楊絳,我們卻少有了解。錢鍾書曾盛讚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 有一種愛情叫楊絳和錢鍾書,這是彼此最美的狀態
    接納對方的不完美 錢鍾書給楊絳寫過這樣一段話:「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婚後倆人一起去往英國,開始了新的求學生涯。雖說成家,但錢鍾書依然沒忘記自己的志向。
  • 楊絳錢鍾書:最好的愛情是既有乍見之歡,又有久處不厭
    而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正是這樣一種歲月靜好,細水流長,日久愈純。一生相伴六十餘年,他們從學生時代,一直攜手走向生命的終點。初遇一見鍾情的愛情簡單而直白1932年,春。那年,楊絳21歲,錢鍾書22歲,她和他在清華古月堂初見。當時的錢鍾書,帶著一副老式眼鏡,目光炯炯有神,談吐機智幽默,滿身浸潤著儒雅氣質。
  • 《我們仨》:「萬能」楊絳與錢鍾書,或許這才是愛情和家的樣子
    《我們仨》:楊絳能洗桌布修檯燈,對搗蛋錢鍾書的寬容或是婚姻保鮮的秘訣。楊絳活了105歲。錢鍾書活了88歲,楊絳比她丈夫錢鍾書多活了17年。「萬能的楊絳」與調皮的錢鍾書在他們仨的家中,楊絳是「萬能的」。錢鍾書有次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錢鍾書說,「這是墨水呀!」 楊絳安撫他,「墨水也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