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寶訓|第八十講:神的國與神的義 / 2020.12.15

2021-02-19 歸正365


親愛的弟兄姊妹,主內平安!昨天我簡單給大家分享了「前三願與後三求」,我們今天繼續來思想前三願與後三求彼此內在的密切的關係。

從主禱文的六項禱告當中,前三願是「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後三求是「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從十條誡命分為兩塊法版,也就是第一,盡心、盡力、盡意、盡性的愛主你的神;第二,其次也相仿,就是愛人如己。也就是說第二塊法版上的愛人如己,乃是為愛上帝而愛人如己。如果不是為愛上帝而愛人如己,那麼所有的愛人如己的事情也都是沒有價值的。

比如搞傳銷的,他也會熱情地對待你,似乎表現出一種比基督徒更愛人如己的行為來。各種商業活動所表現出的給人深刻的印象,都是對人特別地熱情,但是他們內在的動機沒有一個是為愛上帝而做的,乃是為著滿足自己的私慾而做出愛人如己的事情。

因此十條誡命的第一塊法版是愛神,第二塊法版是其次也相仿,就是愛人如己。這一個「其次也相仿」,意思就是為愛上帝而愛人如己。所以當這樣愛人如己的時候。全律法都包在了「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

如果我們從十誡的兩塊法版看第一塊與第二塊的關係,那麼,照樣地我們也可以從主禱文的六項禱告當中來看前三願與後三求的關係。既然前三願都是為著神的事情禱告的——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可以把它簡單總結為國王、國度、國民,也就是在這三個方面的心願。一個真正重生得救的人,他就應當在這三個方面有這樣一種願望。

前三願都是圍繞著神的國度而禱告的,那就是為著國王、國度、國民這三願而發出的禱告。那大家要想一想,這後三求是不是說我們先把神的事說完了,就該到說自己的事呢?是不是上帝更希望我們先為祂自己的事情禱告,然後再為我們自己的事情禱告呢?

因為第四項禱告是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似乎這就是為著自己的日用飲食而禱告的,但是有十條誡命第一塊法版與第二塊法版的內在的密切關係,就指導我們來看主禱文。可以這麼來看,那就是後三求都是因著前三願而要的。正如愛人如己,乃是為著愛神而愛人如己。

所以我說這後三求一樣的,也是因著前三願而有的後三求。就比如說「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這都是關乎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必須的。我們可不可以為我們日常生活所必須的向上帝禱告呢?可以是可以,但是要看你的動機。因為雅各說得很清楚: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動機不良。

那麼一個人的禱告,為著自己日用的飲食禱告,如何才能夠帶著純正的動機而為自己日用的飲食向上帝祈求呢?乃是因前三願而向上帝祈求。就像大衛在【詩6:5】所說的:「在死地無人記念你,在陰間有誰稱謝你?」因為如果我們缺乏了日用的飲食,我們就沒辦法在地上活著。既然我們都不能夠在地上活著,要死去,那還如何在活人之地稱謝讚美耶和華呢?

所以大衛的禱告是在死地無人紀念你,在陰間沒有人稱謝你。所以求你搭救我,因你的慈愛拯救我,好讓我在這個地上脫離一切的苦難,好使我能夠在這個地上活下來。那這意思表達了:求你把日用的飲食賜給我們,好讓我們在地上可以健康地活著。

為什麼要活著呢?我之所以願意在地上活著,其動機就是能夠為著前三願而在地上活著。如果我們向上帝要日用的飲食是我們可以在地上健康地活著,是為著這前三願的話,那你就應該知道,我們活著就唯獨榮耀神;我們活著就唯獨尊主的名為聖;我們活著就願意我們活著所做的任何的事情都有益於更多的人來尊主的名為聖,因為願人都尊主的名為聖。那麼我們能夠活著,就是能夠有益於更多的人尊主的名為聖。

那這樣我們也就知道,我們之所以能夠活著,所做的一切的事情,其實都是為著福音的緣故而活著,可以榮耀神、見證主而活著,可以使更多的人因著我們作光、作鹽,可以來到基督面前來就近基督。這就是我們要日用的飲食那真正的動機,就是因著前三願。

這麼看來,不僅僅是第四項禱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是因著前三願,其實接下來的兩項也是一樣。「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為著前三願,求你將這樣的寬容、忍耐、愛賜給我,如同你赦免我的罪,憐憫的我一樣,讓我也能夠憐憫、赦免、包容我們自以為虧欠了我們的人,這也就是為著前三願,好讓我們教會內的弟兄姊妹可以彼此相愛,為著前三願可以叫我們愛仇敵,為那逼迫我們的禱告。

那第六項祈求也是一樣,「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同樣的也是在表達這個意思,為著前三願、為著你的名、為著你的國、為著你的百姓,為著你自己的緣故,求你叫我們在生活當中不要中魔鬼的詭計,不要犯罪,免得給仇敵留下把柄,好讓我們能夠過得勝的生活來見證主。

因此我們應當這麼來看,因著前三願而有後三求。當我們帶著純正的動機,也就是前三願這純正的動機而發出後三求的時候,那你這後三求就是有意義的。我們能夠對主禱文的前三願和後三求有這樣的認識,都是因著兩塊法版,第一是盡心、盡意、盡力、盡性地愛神,第二是其次也相仿,就是愛人如己。由十條誡命的總綱指導了我們後三求乃是因著前三願。

到了後面在【太6:33】,主耶穌說:「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然後說:「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如果我們用主耶穌在【太6:33】所說的「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而這些東西就是指著吃的、穿的、用的。如果這麼來看,似乎是前三願就是神的國和神的義,而後三求就是日用的飲食等等都要加給我們了。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你就會發現,當我們帶著前三願的動機來發出後三求的時候,我們這樣所要的日用的飲食、免我們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過得勝的生活,其實這都是我們在生活當中活出神的義,彰顯神的義。

因此這後三求才是真真正正地過著上帝所喜悅的公義的生活。也就是這後三求,如果是因著前三願而發出來的後三求,那麼這後三求就是求上帝叫我們能夠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活出神的義。所以前三願就是有關神國的事,後三求就是有關神的義。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一個合乎律法的這樣的一個禱告,那麼有關我們肉體的一切的事情,你就不必憂慮了。因為上帝既然知道我們在地上是為著祂的國和祂的義而活著的話,上帝總會把有關我們在地上有益於祂的國和祂的義的事情所需的一切都會賜給我們。

我們簡單作個總結:主禱文六項禱告分為前三願和後三求,而二者的關係乃是後三求都是因著前三願而有的後三求。前三願主題就是神的國,後三求主題就是神的義。因此我們的禱告就包含了神的國和神的義這所有的一切,除此之外,別無他求。願真理的聖靈引導我們,使我們越來越能夠明白主禱文,好讓我們照著主教導我們的禱文來向天父祈求。

我們來一起禱告:「愛我們的天父,我們滿心感謝你!感謝你把這樣的禱告文教導我們,使我們透過主禱文這六項祈求知道你所喜悅的禱告是怎樣的禱告。你把這樣的準則賜給我們,也求你借著這準則來指導我們,好叫我們能夠有合乎你心意的禱告,叫我們在我們禱告當中的一切都是單單為著你的國、你的義而禱告。好讓我們從我們的動機、心思意念到我們的生活,都能夠為著你的國和你的義而活。叫我們在地上活著的時候,單單為著你自己的榮耀,為著你國度的擴張,為著你百姓在地上能夠順從你的旨意而發光、作鹽,而叫我們這樣活著。如果我們不能夠為著你的國而活著,正如詩篇137篇那真正屬靈的以色列人所說的『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天父,求你將這樣的心志賜給我們,好讓我們能夠真誠地按照你的旨意活在你的面前。求你這樣來復興你自己的教會,也求你這樣首先復興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我們這樣在你面前祈求禱告,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主內推廣


相關焦點

  • 登山寶訓第45講《聽道要行道》
    感謝主的恩典,可以與弟兄姐妹分享神的話語,神的話是何等的甘甜,是我們生命、生活、家庭、侍奉所需要的。願我們花時間,付代價,在神的話語上紮根建造。在馬太福音中耶穌講了五篇比較長的信息,接下來的時間與弟兄姐妹分享關於登山寶訓的信息,登山寶訓又叫天國憲章。
  • 登山寶訓|第十四講:饑渴慕義有福了 / 2020.10.10
    昨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溫柔的人有福了」,今天我們來看【太5:6】——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第5節既然說「必承受地土」是得著聖靈,而有聖靈的人就會有饑渴慕義的生命。因為它說的是「饑渴慕義」,而不是說「你們要追求義」,乃是對義是無比的饑渴。如果給你個命令,說:「你要去追求義。」
  • 每日親近神|但以理書 第15天 -人的國與神的國
    12 其餘的獸,權柄都被奪去,生命卻仍存留,直到所定的時候和日期。13 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14 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侍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
  • 登山寶訓|第四講:天國的三重含義 / 2020.09.28
    當我說到教會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指著有形教會講的。如果說無形教會,那就跟天國或者說神的國意思完全等同。因為神的國是無形的,那麼無形的教會就是指著我們不知道重生得救的人到底是誰,但是我們確信有一個群體是真正重生得救的,因為這些人是隱藏的,是不能夠被百分之百地確定,然後把他們聚集起來。
  • 【登山寶訓】哀慟的人有福了
    你可以讀撒母耳記下第15到20章,看看整個故事。我在這裡只講一部分。押沙龍嘗試篡位。押沙龍很驕傲,又很自我。他特別喜歡他的頭髮。押沙龍密謀反抗父親大衛,他密謀廢掉大衛,把他自己的父親趕出耶路撒冷。他佔據了宮殿,他策劃政變,除掉大衛的勢力。戰爭發生了。不幸的是,押沙龍戰敗了並且被殺。
  • 聖經創世記第二十章國度查經 神不滅有義的國 成為秉公行義的榜樣
    而這一章神卻按照祂的公義,不毀滅有義的國,神用這兩個相反的事例,訓練亞伯拉罕,使他能夠秉公行義。如果不看上下文,我們很可能將亞伯拉罕信心的失敗,當作本章的中心啟示(創二十2,13),我們也可能會將代禱,當作本章的中心啟示(創二十7,17)。a 神不毀滅有義的國,顯示神的公義。
  • 基督徒,我們的工作是為了榮耀神
    按聖經《希伯來書》第11章的記載,亞伯是聖經當中第一個被提及的「義人」。職場中的弟兄姐妹可以通過這第一個「義人」亞伯工作的情況,以亞伯為榜樣,讓自己在工作中把握方向,少走彎路,行走直路。以賽亞先知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
  • 登山寶訓|第四十六講:如何逃避淫行 / 2020.11.11
    昨天我簡單給大家分享了「基督徒的婚姻觀」,主要是根據哥林多前書第7章保羅所講論的一系列的觀點。今天我們來思想:如何正確地理解不可姦淫這一條誡命。根據我們前面有關律法的兩大要素,也就是禁止的和吩咐的這兩個方面來看「不可姦淫」。首先是禁止外表的。從禁止外表的來講,「不可姦淫」就是指著所有一切在婚姻之外的性行為,都是神在這一條誡命當中所禁止的。
  • 明教教主張無忌之登山寶訓
    張無忌之登山寶訓(全文引自新垣平著作《劍橋倚天屠龍史》)明教(摩尼教)創始人摩尼肖像
  • 登山寶訓|第三十九講:淫念與淫行 / 2020.11.04
    昨天我給大家著重講了,從禁止外表的與禁止內心的這二者應當如何有正確的區別和認識。因為已經有了前面所說的「不可殺人」,那麼我們這樣就可以借著這兩條誡命來討論禁止內心的與禁止外表的這二者的區別,以及吩咐內心與吩咐外表這二者的區別。昨天我著重給大家講了「禁止」方面的,今天我們來思想吩咐方面的。,我們以昨天所講的為參照或者基礎來思想。
  • 「饑渴慕義」應是我們每個人最大的願望
    「愛主你的神」,核心是「不可有別的神,禁戒偶像」(出埃及記20:3-4;申命記5:7-8;使徒行傳15:20、29);「愛人如己」,底線是「凡事都不虧欠人,不加害人」(羅馬書13:8-10)。  受試探是一回事,跌倒是另一回事……
  • 《神人以利沙》第41講:神的話+人的信=神的手
    神的祝福就藏在你的身邊,不經意間就從天而降!再等一年,這家就有孩子了!神在前面等著他們。  今天,我們分享的經文是列王紀下4:17節:  婦人果然懷孕,到了那時候,生了一個兒子,正如以利沙所說的。  馬太福音第9章記載,有兩個瞎子來找耶穌,他們呼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耶穌問他們:「你們信我能作這事嗎?」他們說:「主啊,我們信!」耶穌就伸手摸他們的眼睛,說:「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參太9:27-30)  記住耶穌這句話:「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神照著我們的信給我們解決難處。沒有信,他寧願再等等。
  • 一生一世感謝神的7個理由
    當神分開紅海、帶領以色列人經過、又以水淹沒埃及追兵時,摩西帶領百姓向神唱歌:「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也成了我的拯救。」(出15:2)詩人回顧神的幫助和拯救,為此作見證。神已經證明自己信守應許,將來也必保守屬他的人免於跌倒。
  • 娓娓道來:禱告是與神說話,不是宗教表演
    今天是《基督生平》第299講。我們先來作禱告,求神賜福、使用以下的時間:(略)  在前面我們分享了「登山寶訓」——(十)論「施捨」,今天我們開始分享「登山寶訓」——(十一)論「禱告」。  【太6:5-8】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 《神人以利沙》第87講:神是給人機會的神
    今天是《神人以利沙》第87講。我們先來做一個禱告,求神帶領、祝福以下的時間。  在上一講中,我們分享了【王下5:22-23】,題目是:如果有一天「基哈西」騙了你……  基哈西追上了乃縵,騙他說:「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  乃縵聽他這樣說,信了嗎?他信了。
  • 神對尼尼微的判決&慈愛又公義的神
    >(1)被漲溢的洪水掩沒(8節)(2)被驅逐進入黑暗(8節)(3)被滅絕淨盡,被剪除,歸於無有(9,12,15節)(4)像叢雜的荊棘,像喝醉了的人,又如枯乾的碎秸全然燒滅(10節)(5)尼尼微名下的人必不留後(14節)(6)廟中偶像全然被除滅(14節)3、尼尼微遭神審判是神百姓的好信
  • 行義的才是義人正如主是義的一樣(第一講)
    (傳道書 7:15-16 和合本)2、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 (使徒行傳 10:35 和合本)他說:這兩處經文是不是前後矛盾?我回答:並不矛盾!他說:你看!前面經文說,有義人行義,反至滅亡,還告訴我們,不要行義過分——。後面經文又說,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到底怎麼回事?是行義還是不行義?
  • 哀慟的人有福了 太第15講
    又到了我們學習上帝話語的時間,今天我們學習馬太福音第15講,我們學習的經文是【太5:4節】,奉耶穌基督的名讀經:  經文:【太5:4】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聖經讀畢,我們禱告:  禱告:慈愛的天父,我們感謝讚美禰!
  • 《雅各生平》第138講:神看見了!
    點擊「上方藍色小字「關注【福音滿滿主內平臺
  • 神不僅是慈愛的,另一個屬性也非常重要!
    申16:18「你要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的各城裡,按著各支派,設立審判官和官長。他們必按公義的審判判斷百姓。所羅門王用從神而來的智慧斷案。王上3:11  神對他說:「你既然求這事,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單求智慧可以聽訟,3:12 我就應允你所求的,賜你聰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沒有像你的,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