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八塔
=釋迦牟尼佛的八大功德 =
01
聚蓮塔
聚蓮塔
在佛陀的誕生地——迦毗羅衛國藍毗尼園,淨飯王建造了聚蓮塔,藏語稱為「八蚌卻頓」,為紀念釋迦摩尼佛出生後行走七步,步步蓮花的故事而建。
聚蓮塔為圓形四階層,裝飾仰蓮花瓣。傳統上也有用七級臺階的,象徵佛陀出生後即走七步的故事。
02
菩提塔
菩提塔
在佛陀成就菩提正果的王舍城,頻婆娑羅王修建的菩提塔,藏語為「絳秋卻頓」,視為紀念釋迦摩尼佛修行後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而建。
菩提塔為方形四階層塔座,沒有任何修飾。傳統上要使臺階的上部邊緣凸出其高度的1/4,使之看上去更漂亮。
03
轉法輪塔(吉祥多門塔)
轉法輪塔(吉祥多門塔)
在佛陀初轉法輪的婆羅奈國,被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修建的轉法輪塔,也稱作吉祥多門塔,藏語稱為「扎西果芒卻頓」,是為紀念釋迦摩尼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而建。
多門塔的名稱源於佛塔由幾個建在不同平面之上的神殿組成,其內部相連,神殿逐層變小,神殿內部牆壁上繪滿各種神祇和曼荼羅壁畫。朝聖者可以從這些神殿中逐漸攀爬到整座建築頂部的藻井處。
吉祥多門塔也是方形四層階塔座,每一面的中間部分凸出其寬度的1/3。這種佛塔最多可以修剪108個門或者龕,一般為56個門,最少也有16個門。據說每邊建4個門,就象徵四聖諦,每邊建8個門,就象徵八正道,如果每邊建12個門,就象徵互為因果的緣起,每邊建16個門的話,則象徵16種空性。
04
神變塔
神變塔
在佛陀顯示神通的舍衛城支大林,離遮毗族人修造的神變塔,藏語為「卻初卻頓」,是為紀念釋迦摩尼佛降伏外道魔怪的種種神變而建。神變塔為方形四階層塔座,中間凸出,沒有過度裝飾。
相傳有個外道妒忌佛陀的學說日漸昌隆,就把五頭象用酒灌醉,將醉象牽到佛陀要經過的路上,預備將佛陀撞死。就在這五頭醉象衝向佛陀之時,佛伸出一隻手,五個手指瞬間變成五隻雄獅,五頭醉象頓時嚇得匍匐在地上。
05
天降塔
天降塔
有關修建天降塔的因緣有兩個。一個是相傳佛陀結夏安居33天期間,上午在天界解制,下午降臨於南瞻部洲,為此迦屍城人眾建造了天降塔,也稱為神降塔、降凡塔等,藏語為「拉巴卻頓」。
還有說法是該塔為紀念釋迦摩尼佛上兜率天為其母講法,從天上重返人間所建。天降塔的特點是每一面中間凸出部分有三道梯子。
06
和解塔
和解塔
在王舍城,提婆達多分離僧團以後,舍利弗和目犍連兩勝子為了讓僧團團結,由祇陀等金剛座人眾修建了離合塔,也稱息諍塔、和好塔等,藏語為「葉董卻頓」,是為紀念釋迦摩尼佛勸息佛教僧侶內部爭論的事跡所建。
這種塔是將正方形四階層座臺階的四角抹去,轉換成八角形臺階。該塔也沒有過度裝飾,塔座的臺階上沿凸出起寬度的1/3。
07
尊勝塔
尊勝塔
在廣嚴城有人眾建造的勝利塔,藏語為「朗傑卻頓」,紀念釋迦摩尼佛證達自主生死之境界而建。
塔座為圓形三級階層,而不是通常所見的四級,有的勝利塔下面的獅子座和覆缽座也是圓形的。
08
涅槃塔
涅槃塔
在拘屍那羅城,有人眾建造的涅槃塔,藏語為「釀代卻頓」,是為紀念釋迦摩尼佛向眾生顯示萬物無常如涅槃而建。
涅槃塔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形式,塔身為搖鈴形,而不是覆缽形,直接置於塔座之上,沒有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