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吃飯、沒胃口,總是讓爸媽們傷透了腦筋。
好胃口 要培養
我朋友女兒桐桐,再過幾天就正式滿 2 周歲了。自出生以來,胃口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也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寶寶」。
別的寶媽都羨慕桐桐天生的好胃口,但只有當媽的知道,桐桐的好胃口根本不是天生的,而是一點一點培養起來的。
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養孩子規律飲食的習慣,在發現孩子的胃口變差時,更要細心觀察胃口不好的原因,努力把問題扼殺在搖籃中。
這樣,才養成了他的好胃口。
那麼,她如何把他一步一步培養成專業小吃貨的呢?
小吃貨 養成指南
1
飯菜多用心
很多孩子會胃口不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飯菜都太單調了,每天都不變花樣,孩子難免會「罷吃」抗議。
經常變化花樣,不僅能讓孩子一直對吃飯抱有新鮮感,還能使飲食更加多樣化,讓營養更加均衡。
除了換花樣,還可以適當增加孩子喜歡的食物。
大人在面對自己喜愛的口味,胃口都會比平時要好一些,小孩子也是一樣的啊。
舉個例子
桐桐,特別喜歡雞湯、魚湯這類比較鮮美的湯類,但凡這頓飯有雞湯作伴,一碗飯輕輕鬆鬆就吃完了。當我發現這一點後,就適當增加了雞湯、魚湯的出現頻率。
另外,桐桐也很喜歡卡通造型的食物,有時候孩子食慾下降,我就會在準備食物時多花心思,把飯菜擺成各種可愛的造型,米奇造型、老虎造型等,小傢伙吃飯的積極性立馬又上來了。
2
零食要限量
有些爸媽總是處於「爸媽覺得你餓」的想法中,一會兒給孩子吃水果、喝酸奶,一會兒又讓孩子吃餅乾、嘗點心。
寶寶們的胃口本來就比大人小很多,如果在吃飯之前嘴巴一直不停,到正餐的時候,小肚子都被填滿了,還怎麼可能乖乖吃飯?
所以,給孩子吃零食一定要限量。尤其是飯前 1 小時,要避免孩子吃太多東西。
如果孩子覺得餓了,可以稍微吃點水果,但注意要給寶寶留出來吃正餐的肚子。
3
飲食要清淡
很多長輩都覺得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早早給孩子的輔食裡加鹽,硬生生把孩子培養成了「重口味」。
孩子嘗過了重口味,就很難再看得上一般清淡的食物了。
所以,為了避免寶寶以後挑食、不愛吃飯,也為了寶寶以後的健康,爸媽要從小教寶寶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
1 歲之內不額外添加鹽,3 歲之內保持清淡飲食,儘量讓寶寶的食物保持原汁原味。
4
巧用動畫片解決吃飯問題
其實,胃口再好的寶寶,也會有某一樣或是某幾樣食物不喜歡。
對於孩子不喜歡的食物,有時候可以藉助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之類的,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孩子不再挑食。
桐桐一直很喜歡看巧虎,裡面有好幾集都講的是吃飯問題。
有段時間,桐桐總是只顧玩玩具,叫他吃飯也不理。我就有意識地把「我愛吃飯」那一集找出來給他。
之後,每次只要我說:「寶寶,該吃飯啦。」
她就會乖乖放下手裡的玩具,像動畫片裡那樣坐到桌子上準備吃飯,嘴裡還會哼著那首吃飯歌。
孩子有時還會因為玩玩具或是看電視等原因,不肯在吃飯時間乖乖去吃飯,這時候也可以利用動畫片,讓孩子明白要按時吃飯。
5
營造專心吃飯的氛圍
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吃飯的時候,旁邊擺著玩具,或是放著電視,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玩具和電視吸引,哪兒還會有心思吃飯呢?
所以在孩子吃飯的時候,玩具收好、電視關掉,讓孩子專心吃飯。
6
不把零食完全拒之門外
雖然,給孩子的零食要限量,但也不需要完全把零食拒之門外。
有時,孩子想吃零食,只是因為覺得很新鮮。完全不給寶寶吃,只會讓寶寶對零食更好奇、更想嘗試。
爸媽在給孩子挑選零食時,可以挑選一些相對健康的零食,適當滿足一下孩子吃零食的願望。
7
不要追著餵
很多爸媽看到孩子不去吃飯,又或是孩子只吃兩口就不吃了,就會忙不迭地拿起碗筷,追在孩子屁股後面喂,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趕緊餵一口。
在吃飯的時間如果孩子不想吃,爸媽不要追著喂,只要跟孩子講明白,如果現在不吃,那就只能等到下頓飯的時候才有飯吃。而且在這期間沒有別的吃的,給孩子樹立按時吃飯的規矩。
爸媽追著喂,不僅不利於孩子養成獨立吃飯和按時吃飯的好習慣,還會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在食物上,難以準確感知吃飽的信號,很容易就會讓孩子吃多。
而且,有的時候,孩子不吃或是吃得少,只是因為他不餓或是已經吃飽了,爸媽不要總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的饑飽。
吃作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根本不需要別人提醒,餓不餓,孩子自己最清楚,爸媽不要總覺得孩子「沒吃飽」還要再餵點。
8
多一些耐心和包容
對爸媽來說,有時真的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包容孩子的偶爾的不乖和倔脾氣。
一味地苛責,並不能解決問題,有時甚至會讓情況更糟糕,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如果寶寶平時吃飯一直比較棒,那麼偶爾一兩次不好好吃飯,媽媽們也可以給寶寶多一點的包容。
一頓飯不吃,又餓不死,誰還沒有過「就是不想吃」的時候啊,爸媽別這麼焦慮啦。
如果你正為孩子的吃飯問題而煩惱,不妨結合以上幾點建議,試著找出寶寶不愛吃飯的真正「根源」,也許下一位網絡吃貨小紅人,就是你家寶寶哦。
註:摘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醬媽~)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