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乖真的好嗎?你可想過:乖娃易慫!

2021-01-11 覺醒課堂

「慫」這個字,各類綜藝節目現在用得很濫,年輕的主持人說這個字的時候感覺很輕鬆,其實他們不太懂,這個字是不能隨便用的。

說一個人慫,就是說這個人沒有勇氣、沒有血性、沒有鬥志、沒有自尊,所以是個很重的詞。陝西人罵男人:「看你慫樣子!」是要看對象的,除非是長輩和晚輩之間或關係極好的家人、朋友,否則有可能爆發肢體衝突甚至釀成流血事件。

2016年9月1日,山東日照航海技術學校一名男教師在校園暴打軍訓新生的視頻在網上傳播開來,一時引來鋪天蓋地的聲討。這段1分24秒的視頻我看了幾遍,心裡格外難受。

第一層難受是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遭遇。

三十多年前上初中的時候,我在學校男廁所和幾個同學聊天,提到一位負責學生工作的L姓中年男老師,當時沒有說什麼出格的話,只是按照學生們私下的普遍稱呼稱其「老L」。沒注意到這位老師當時也在廁所,剛好聽到了這個稱呼,二話不說過來就扇了我兩個耳光,理由是不尊重他。

當時我腦中一片空白,長這麼大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屈辱。回家後沒有告訴父母,因為在那個年代,告訴了父母他們也會說老師是對的。一口惡氣憋在心裡,偷偷磨了一把撿來的刀子,揣在書包裡幾天,權衡利弊,始終沒有膽量動手,最後認慫了事。這件事除了當時在場的幾個同學,三十多年來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說過,但那種感覺噬心附骨,始終不能忘卻。

當我看到這段視頻的時候,血直往上衝,感覺那巴掌好像是扇在自己的臉上。

第二層難受是看到視頻中前後出現了十一、二個男學生,其中五人被打,第一個被打的只敢走避,另外四個連動都不敢動,還有一個被打完左臉後主動把右臉轉向對方,沒有被打的也無一人吭聲。那個打人的人渣教師肆無忌憚地施暴,如同「狼」入羊群,根本不擔心學生會反抗,更不擔心自己的行為需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

視頻中這幾個人高馬大的男孩子「乖」得讓人心疼,慫得讓人心碎。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這三十多年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孩子眼界和見識比我當年不知道強了多少倍,可是為什麼同樣的場景依然出現?

從事兒童心理工作這麼多年,見過太多的家庭從小判斷一個孩子好與壞的標準就是「乖不乖」。

所謂的「乖」,就是聽話。

有一次在機場,看見一位媽媽指著兩三歲大的孩子的鼻子訓斥:「你現在越來越不像話了!連我的話都敢不聽了!」

注意!這裡強調的是「我的話」,而不是「正確的話」。

這個年齡的孩子和媽媽的威權相比,力量實在是太弱小,掙扎了幾下也就舉手投降了,日積月累,孩子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我必須服從權威的人,權威的人是不能反抗的,反抗的越兇,受到的反擊越強烈。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就像一隻被捆得漂漂亮亮的大閘蟹,再也不會因為亂跑亂爬互相打鬥而缺胳膊少腿兒,但也失去了保護自己的能力。隨著年齡增加,大閘蟹又會帶著繩子被移交給幼兒園的老師。

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告訴孩子:要聽老師的話!沒聽說哪個家長告訴孩子:老師說的對的你就聽,說的不對的不要聽。孩子接受到的信號是,幼兒園裡所有的大人都是老師,他們說的話我都要聽。

所以再難吃的飯也要吃完,再不願意午睡也要躺在床上,上課的時候一定要手背後腰挺直,老師不叫不許說話,老師不允許告訴家長的事情打死都不能說,即使再不願意,都不能表達不同的意見,更不能違背他們的指令,否則就要倒黴。

前幾天網上瘋傳一個段子,說一個小姑娘第一天上幼兒園說了四句話,第二天就被勸退了。

事情大致是這樣的:

第一天上幼兒園全班小朋友都在哭,她不哭,好不容易老師把孩子們哄得平靜下來了,她說了第一句話:「我們的媽媽不要我們了!」

-

老師們又好不容易再次把孩子們穩定下來,她又說了第二句話:「我們會被賣掉的!」

-

這時已經有小朋友哭的氣都喘不上來了。

第三次老師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們穩定下來的時候,已經該吃午飯了,剛把座位分好,飯菜端上桌,她說了第三句話:「不是媽媽做的飯我不吃!」

這次哭著扔盤子的都有了。

終於熬到下午放學,家長們來接孩子了,她第一個撲進媽媽懷裡,扭頭又說了第四句話:「明天我們還會被送回來的!」

-

但願這只是一個段子,如果這個孩子真的被勸退或被用勸退威脅,這樣的幼兒園趁早別上,因為它不但配不上這樣百年難遇的領袖型人才,還有可能毀了她。

一個兩三歲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從她的角度說了幾句想說的話,就被通知家長勸退,如果這個家長心理不夠強大,她回家會怎麼對孩子?這個孩子以後還敢不敢說和老師意見不一致的話?還敢不敢做和老師行動不一致的事?大閘蟹不但動不了,連吐泡泡都要想一想,現在能不能吐?

走出家庭,進入集體環境中的孩子都有一個天性,就是自我懷疑,都希望能夠通過社會群體對自己的認可,來確認自己是個受歡迎的人,是個有價值的人,從而逐漸形成一個穩定的自我。

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庭中沒有打牢根基,一旦這個社會環境的評價標準有問題,那孩子的自我形成就一定會出問題。

幼兒園放學,門口接孩子的很多家長第一句話就是:「今天得小紅花了嗎?」得了,就喜笑顏開;沒有,就面色不豫。很少有人想過,這個小紅花的標準是誰制定的?科學嗎?老師會給僅用四句話就能讓全班小朋友哭一天的小姑娘發小紅花嗎?

捆得漂漂亮亮,又貼了小紅花的大閘蟹一天天長大,外面的繩子已經被撐斷了,心裡的繩子卻嵌進了骨肉之中,大閘蟹也忘記了自己還有手持兩把巨螯橫行江湖的本事,轉而安於做一隻「乖蟹」。

類似視頻中的現象屢見不鮮也就不出奇了,這些孩子不是沒有反抗的能力,而是面對類似的權威角色的時候,他們早已經沒有了反抗的習慣。

相信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受過無數良師的恩惠,但也遇到過不少像上面這位老師一樣的「病人」。他們不配代表老師這個群體,但他們代表社會環境的一部分,隨時會與我們以及我們的孩子不期而遇。

身為父母,我們無法為孩子搭建一座移動城堡來保護他們不受風雨侵襲,但是我們可以盡力為孩子打造一副堅韌的鎧甲,這就是孩子強大而穩定的自我。

三十多年過去了,不知當年那位L老師是否健在,如果有機會,我會當面向他致謝。感謝他當年打我的兩個耳光,讓我在陪伴女兒成長的過程中,不斷鼓勵她,讓她知道,她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願思考和行動,不要輕易向那些貌似強大的人低頭,要有勇氣維護自己的權益,要有勇氣堅持自己的價值觀。

當她在小學三年級為了給同學爭取公平與小區保安據理力爭的時候,

當她在小學五年級因為老師打學生而抱打不平的時候(後來證明是一場誤會),

當她初中二年級為了不合理的午睡制度和管理員公開辯論的時候,

當她初中三年級對無端體罰同學的教官嚴辭抗議的時候,

我都感到無比驕傲。

雖然她的看法和做法不一定對,甚至有時還會有一些風險,但是她起碼比那個當年那個很「慫」的老爸更有勇氣。

難受歸難受,說句公道話,其實三十多年來我們的社會還是有了很大的進步,畢竟視頻中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少,社會輿論對這樣的事情也是深惡痛絕。

這段視頻第一時間放到網絡上後,學校的負責人立刻開除了這個教師,並向被打的學生公開道歉。其實還應該讓法律介入,即使達不到刑事案件的標準,也應該對當事人提出民事侵權訴訟,要求他對被打學生做出精神損害賠償,以儆效尤。如果有條件的話,更應該為這幾個孩子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儘量降低這件事對他們心理的傷害。

曾奇峰老師說過一句話:小時候被媽媽搞定的孩子,長大後也會被別人搞定。意思是說如果孩子小時候被訓練得太乖,長大後就是送給別人捏的軟柿子。

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乖娃易慫」。

看過這段視頻的父母,如果你的孩子還小的話,請對他們寬容一點,允許他們淘一點兒,野一點兒,匪一點兒,一點兒,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可能他們會給你添一些麻煩,可能他們有時會吃一點小虧,但他們不會吃一輩子「認慫」的大虧。

相關焦點

  • 孩子太乖真的好嗎?「聽話」的孩子其實是最可悲的
    孩子的性格裡從來都沒有「反抗」。看得讓大家怪心疼,爸媽說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吃,那我就全都按照他們說的做。在王源當練習生的時候,性格依舊是這樣的,在所有的練習生中,王源的舞蹈功底並不算是好的,每次都是咬咬牙,再堅持堅持。
  • 為什麼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真相讓人心疼…
    上廁所要跟著,一臉寵溺的看著我蹲馬桶;吃飯要抱著,打死也不坐寶寶椅,一頓飯要吃一個小時;我和別人說話,她就掰過我的臉,只讓我看她;稍微有點不順著她的時候,她就大哭大鬧。有一天,我給她講繪本講的口乾舌燥,想去喝口水她就開始大哭。我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點,開始衝她嚷,說她不懂得體諒媽媽。
  • 太乖的孩子沒有好下場
    你看我們小時候,孩子最要講什麼?聽話。聽老師話,聽家長話,你要怎麼怎麼樣才是好孩子。」家長反覆問的一句是:你聽不聽話?孩子的答案都只有一個:我聽話。不是應該短短幾十年裡縱情享樂為所欲為嗎?他說:「當時儘管收到了左鄰右舍的表揚,可我還是感覺不到喜悅。」朋友說,當時無比羨慕街上的流浪漢,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但他們那麼自由自在,不用裝得乖巧有教養,也不用為了「人前顯貴而人後受罪」。自己內心的困惑、掙扎與矛盾,也只能從書裡找一些鼓勵。
  • 古言甜寵文——《皇叔,我乖的》《夫人又慫又甜》《憐嬌》強推
    哈嘍,大家好,鹿鹿姐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幾本好看的小說,喜歡的話大家可以收藏起來,也可以分享給喜歡看小說的朋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今天的古言甜寵文——《皇叔,我乖的》《夫人又慫又甜》《憐嬌》強推1:《皇叔,我乖的》——溫三
  • 為什麼孩子在媽媽面前特別不乖?
    為什麼孩子在媽媽面前特別不乖?引言阿佩是我的好朋友,它有一個3歲的孩子,阿佩很寵著孩子,但是孩子還是不乖不聽話,直到有一次出差,把孩子給奶奶帶,等出差回來後,奶奶說說,這孩子挺乖的呀,在你不在的時候,媽媽聽了心情很複雜,為什麼在自己面前那麼蠻橫的孩子到奶奶那裡反而變乖了?難道是自己的問題嗎?
  • 二胎家庭中,老大還是老二乖?寶媽說了實話,和你想的不一樣
    可是這就給很多父母帶來一個困擾,家裡面的孩子真的太不好管了。本以為大寶成熟了長大了不好管,沒想到結果卻不一樣。前幾天閨蜜給我打電話,說自己現在簡直要氣死了,家裡面的兩個活祖宗剛吵完架,還在哭鬧,自己想想都心煩。聊了一會,就聊到了孩子是否乖巧的問題。「你家是老大乖還是老二乖啊?」她問。「當然是老二啊!你看那老大一天天都像個什麼樣?」
  • 孩子的「不乖」讓你崩潰?其實,這並不一定是孩子的錯……|伴讀
    每天追在屁股後面,搶時間的感覺太糟糕了,不止一次,我煩躁地質問:「你就不能按我說的做嗎?」可當我喊出口的那刻,我忽然意識到了一點不對,我到底在期望什麼?我希望她能夠聽話,舉止得體,不要吵鬧,安靜地吃完早餐,乖巧地出門道別——扮演一個不屬於孩子的角色。給她貼上「不聽話」的標籤時,我被一個強大的動機驅使著:我希望自己能省點心。
  •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背後的真相原來是這樣...
    昨天,我大學同學豆媽說:「我正在火車上,我也休假了,但是沒帶娃。我要自己出去放風!」 豆媽是全職媽媽,因為各種原因,平常幾乎沒有老人搭手,所以自從當媽後就沒參加過我們任何晚間聚會。因為孩子黏她,沒她不睡覺。 據說這次是給孩子做了半個月的心理建設,才能3年多來破天荒的有一個10來天的假期。
  •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這個鍋你背了多久?
    說起來,當媽媽真是不容易,孩子不粘自己覺得有問題,孩子太黏自己,還是擔心。尤其是周圍人那句只要你在,孩子就作妖。更是瞬間能擊垮一個老母親脆弱的心靈。明明自己在外上班辛苦打拼,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結果卻落得滿身埋怨。好像孩子所有的調皮都是因為自己。其實,這樣的委屈大多數媽媽都經歷過。
  • 「乖」字之迷惑
    【易·序卦傳】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左傳·昭三十年】伍員曰:楚執政眾而乖。又貴州夷寨有乖西。又【韻補】葉公回切,音規。【前漢·敘傳】官失學微,六家分乖。壹彼壹此,庶硏其幾。現在漢語字典上有關「乖」的解釋如下:乖(guāi)動詞(1):(會意。小篆字形,象羊角形,從「北」。從「北」,取其分背的意思。
  • 校園ABO:《他狠我就乖了ABO》黎楠抽抽涕涕的:「我乖~」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校園ABO:《他狠我就乖了ABO》黎楠抽抽涕涕的:「我乖~」《校草的信息素有毒》作者:聽原簡介:富二代小少爺周衍,是個不會被任何Alpha影響的Omega
  • 乖過頭了是什麼?
    乖過頭了是什麼?
  • 這個哪吒是個乖娃 「真的魔童」你不敢直視
    這個哪吒是個乖娃 「真的魔童」你不敢直視◎黑擇明通常來說,人們會將動畫片視為給孩子看的電影類型。雖然日本在半個多世紀前的「成人動畫」就已經非常成熟了(參見手塚治虫的《天方夜譚》),但當一個主人公被設定為兒童形象時,大人們還是傾向於認為故事與自己無關。然而真的毫無關係嗎?
  • 《哦,乖》——看你乖不乖
    看年輕時的竇唯唱《哦,乖》,實在很難跟現在的他聯想起來,當聽說他攢錢給童童買房的時候。會好奇他如何從一個自由的少年變成一個父親,這些形象似乎都不與他掛鈎。但自從他在後海坐了三年,決定罷唱之後,他就真的沒有再開過口。
  • 生活筆記-我家那隻豪放不羈的大乖咪咪
    轉眼間,2017年的Q3都快過完了。我家大乖咪咪來我家快一年了。從小沒養過寵物的我,大乖咪咪是我養的第一隻有感情的動物。之所以說有感情,是指曾經養過的雞、兔子、蟈蟈、魚都不能算。促使我養貓的動力來自小白、鳳豔兩人同時養了亞米和潤寶這對姐弟倆。自打貓到了他們家,看不到他們曬娃,天天看他們在朋友圈曬貓。
  • 寶寶太乖真的好嗎?寶媽快來看
    媽媽們可能會問:「寶寶能夠自我安慰,有什麼問題嗎?」寶寶不乖,的確讓媽媽們很費神,而太乖了,媽媽反而要更加警惕。可能是寶寶是對你感到失望,學會了自我安慰,才看起來那麼的「乖」。當寶寶哭鬧著尋求幫助時,你要集中注意力,隨時做出有效回應,使他知道,什麼是內心平靜,什麼是滿足感。在這一過程中,寶寶也在學會信任你,了解到你就是他的世界,給予他關心和愛;還會知道,他有權利有好的心情,有舒適的感覺。
  • 何處是歸路:乖女孩和壞男人的愛情
    謝易梵和杜芬玉第一次見面,女方就親眼見證了男方對待床上女伴「翻臉不認人」的無情,因此在和對方的接觸中拼命逃離;而男人因為一個莫名的賭約對女人展開猛烈的追求,不計成本,百般討好。看著眾說紛紜的彈幕,我忍不住想到,乖女孩和壞男人的愛情,不僅僅是在影視裡,其實在現實中也屢見不鮮。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好女孩」放棄自己安穩的生活,去賭一個「浪子回頭」?初相遇的時候,杜芬玉對謝易梵這個「沒有心」的男人敬謝不敏,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她卻一點一點深陷在這個男人營造的愛情的泡沫裡……細細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過是難逃「期待感」。
  • TFboys中最乖的他,化起了煙燻妝 | 研究:「乖「孩子長大後會怎麼樣?
    這種乖巧的性格也一直延續到練習生期間,他是公司舞蹈底子不算好的孩子,每次練習都是一邊抹眼淚一邊咬牙堅持,再辛苦也不放棄。媽媽說這孩子從小就乖,壓在身上的事,再苦再累也照單全收。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聊的,就是一個關於「乖孩子」的問題。你從小是一個乖孩子嗎?父母為什麼偏愛乖孩子?做一個乖孩子對我們的心理發展會有哪些影響?來看今天的文章。
  • 華晨宇悶聲當爹後,又一頂流男星官宣乖女兒,博文內容讓人想歪了
    只不過令人非常意外的是,沒有想到半夜時粉絲們在闢謠呀跑斷腿的情形下,隔天華晨宇就公布了自己和張碧晨確確實實是有一個孩子,並且已經一歲多了,之所以沒有告訴粉絲是希望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從張碧晨的文字中我們可以得知其實當時兩人是有過一段感情,張碧晨在期間意外的懷孕了,當時覺得非常不知所措的張碧晨選擇了遠離華晨宇,在一個人經歷了所有孕婦都會經歷的過程後,張碧晨也曾想一個人撫養孩子成人。
  • 「最乖孫子」呆萌表情火了,坐著輸液讓爺爺睡床,看了都豎大拇指
    「人心都是肉長」,小男孩能這樣體諒爺爺,就說明了爺爺平時,也是這樣照顧孫子的,孩子才會推己及人,把爺爺對自己的好,用不同的方式「還給」爺爺。2)孩子的家庭氛圍好就像一則公益廣告中那樣,孩子看見媽媽給奶奶洗腳,自己也給媽媽打了洗腳水,能培養出孝順孩子的家庭,內部一定是有孝順氛圍的。